书城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
56152800000009

第9章 菲利亚·福格一路顺利地穿越了红海和印度洋

苏伊士至亚丁正好1310海里,而东印度公司招标细则规定,轮船应在138小时内驶完这段航程。“蒙古号”已烧足了火,以提前抵达的架势航行着。

在布林迪西上船的旅客,大多数都是去印度的。有些是去孟买,有些是去加尔各答,但也得经由孟买。因为自从有了一条横贯印度半岛的铁路以来,没有必要再绕锡兰[22]海角了。

“蒙古号”上的旅客中,有各种文职官员和各个军阶的军官。军官中有的属于英国正规军,有的则是印度士兵组成的当地部队的指挥官,但薪俸都非常高,即使是现在,在英国政府已经取代了过去的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和责任的情况之下,也是如此:少尉7000法郎,准将6万法郎,少将10万法郎。

在“蒙古号”上,人们过得很惬意。在这帮官员当中,还有一些年轻的英国人,他们怀揣巨款,是在海外开设商号的。轮船上的“事务长”是轮船公司的心腹,与船长平起平坐。他把膳食搞得很有排场。不论是上午的早餐、下午2点的午餐、下午5点30分的晚餐,还是晚上8点的夜宵,餐桌上都满满当当地摆好新鲜熟肉和甜食,都是船上的肉类加工部和食品供应部提供的。船上的几位女乘客一天换两套衣服。每当海上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便演奏音乐,甚至还翩翩起舞。

然而,红海跟所有那些狭长的海湾一样,变化无常,经常是风高浪急,波涛汹涌。每当起风之时,无论是从亚洲海岸还是从非洲海岸刮来,“蒙古号”这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长长的纺锤形快船,船舷迎风,被吹得猛烈摇晃。这时候,女乘客们便躲进舱房里去了;钢琴声静下来;轻歌曼舞也停止了。但是,尽管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轮船在强大的蒸汽机的驱动下,仍然毫不减速地向着曼德海峡驶去。

这时候,菲利亚·福格在干什么呢?大家可能会以为,他整天忧心忡忡,焦急不安,担心风向改变,不利航行,担心汹涌波涛会使机器发生故障,担心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迫使“蒙古号”在某港口滞留,影响他的旅行。

可这位绅士根本就没有这样,或者至少可以说,即使他考虑到这些可能了,但外表上并没有流露出来。他一如既往地镇定自若,依然是改良俱乐部的那个沉着坚定的会员,任何意外和不幸都无法使之惊慌失措。他像船上的精密仪器一样不会激动。人们很少在甲板上见到他。他并不想观赏这留下了丰富回忆的红海——这座人类早期历史舞台。他不去确认海岸边的那些奇异城垣,它们的如画城影有时浮现在天际。他甚至不去想这阿拉伯海湾出现的危险。古代的史学家,如斯特拉拜、阿里恩、阿米特米多尔、埃德里西等,一提起这海湾来,无不“谈虎色变”。从前,航海家们不奉献赎罪祭品是绝不敢闯阿拉伯海湾的。

那么,这位关在“蒙古号”舱房里的怪人到底在干什么呢?首先,他照常一日四餐,轮船的左右摇晃和前后颠簸都不能损坏他这架装备精良的机器。饭后,他就玩“惠斯特”。

是的,他遇上了跟他一样着迷的牌友:一个是去果阿[23]赴任的税务官,一个是回孟买的尊敬的德西默斯·史密斯神父,一个是回其驻贝拿勒斯部队的英军少将。这三位旅客同福格先生一样,对“惠斯特”情有独钟,一天到晚地打,跟他一样地闷声不响。

至于“万事达”,他一点儿也不晕船。他住在船头的一间舱房里,也一样认真地吃着每一顿饭。说实在的,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做的这次旅行,他肯定是没什么不高兴的。他打定了主意,吃好,睡好,欣赏风光。再说,他心想,这莫名其妙的旅行到孟买就算是到头了。

离开苏伊士的第二天,10月10日,他在甲板上遇到了离开埃及时与之告别的那个殷勤的人,心中颇为高兴。

“我想我没有认错人,”他笑容可掬地走上前去说,“在苏伊士热心为我指路的就是先生您吧?”

“没错儿,”警探回答道,“我认出您来了!您就是那位古怪的英国人的仆人……”

“正是,先生您怎么称呼?”

“菲克斯。”

“菲克斯先生,”“万事达”说,“在船上又遇上您真是高兴。您这是去哪儿?”

“我么,跟您一样,去孟买。”

“那好极了!您是否去过孟买?”

“去过好几次了,”菲克斯回答说,“我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个代理人。”

“那您很熟悉印度了?”

“那……是呀……”菲克斯支吾着,不想谈得太深。

“印度好玩吗?”

“很好玩!有清真寺、尖顶塔、寺院庙宇、托钵僧人、宝塔、老虎、蛇、舞女!不过,您得有时间参观才行呀!”

“但愿能有时间,菲克斯先生。您是知道的,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是不会下了轮船上火车,下了火车又上轮船的,还借口什么80天环游地球!不。这种瞎折腾到孟买就该停止了,您瞧着吧。”

“福格先生身体可好?”菲克斯语气特别自然地问道。

“很好,菲克斯先生。不过,我也很好。我吃起来像个饿狼。这是海上的空气造成的。”

“可您的主人,我怎么从未在甲板上见到过他呀?”

“他从不到甲板上来,他不喜欢凑热闹。”

“您知道吗?‘万事达’先生,这个所谓的80天环游地球之行很可能藏有某种秘密的使命……譬如说外交使命什么的!”

“天晓得。菲克斯先生,我实话实说,我可一点儿也不清楚,而且,我根本也不想弄清楚。”

自从这次相遇之后,“万事达”同菲克斯经常在一起聊天。警探想方设法地与福格先生的仆人套近乎。他想,必要时是可利用“万事达”的。因此,他常请后者到“蒙古号”的酒吧间去,喝上几杯威士忌和白啤酒。诚实的小伙子也不客气就喝了,甚至也回请一下,免得欠下人情。再说,他觉得这个菲克斯是个正人君子。

这时候,轮船正在快速前行。13日,人们看见了木哈城[24]。四周的城垣已经坍塌,废墟上长着一些碧绿的椰枣树。远处,群山之中,是一大片的咖啡种植场。“万事达”眺望着这座名城,不禁心旷神怡。他甚至觉得,这座由断垣残壁围起来的、带有一座宛如杯耳似的破损古堡的名城,活脱一只巨大的咖啡杯。

当天夜里,“蒙古号”穿过曼德海峡。这海峡的阿拉伯文名字意为“泪门”。翌日,14日,“蒙古号”泊于亚丁湾西北部的汽船岬,它要在此加煤。

从那么远的产地运煤来供应来往船只,是一件繁难艰巨的事情。仅仅东印度公司,每年耗煤的款项就高达80万英镑(2000万法郎)。确实必须得在好几处港口设置储煤点。把煤运到那么遥远的海边去,每吨得花80法郎的运费。

“蒙古号”到孟买还有1650海里的航程,而且还得在汽船岬停留4个小时,以便把煤仓加满。

不过,这种耽搁一点儿也损害不到菲利亚·福格的旅行计划,因为这是在预计之中的。再说,“蒙古号”原定10月15日上午才能驶抵亚丁的,但它于14日晚就提前到达了,富余出15个小时。

福格先生同他的仆人上了岸。绅士想给自己的护照签上证。菲克斯悄悄地尾随在他们后面。签证手续办完之后,菲利亚·福格回到船上,继续玩他那中断了的“惠斯特”。

亚丁有居民2.5万人,有索马里人、巴尼昂人、帕尔西人、犹太人、阿拉伯人、欧洲人。“万事达”像往常一样,在这群人中间闲逛。他浏览了使该城成为印度洋上的直布罗陀的那些要塞;他还观赏了一些精巧的蓄水池,英国的工程师们在两千年后,继所罗门王的工匠之后,继续在这些蓄水池工作着。

“真好玩,真好玩!”“万事达”回船时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我明白了,要想瞧新鲜事儿,就得出门旅行。”

晚上6点,“蒙古号”的螺旋桨叶搅动了亚丁湾的水面,很快便驶入印度洋洋面。它按规定跑完亚丁至孟买的航程要168小时。不管怎么说,印度洋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行,正刮着西北风,轮船张满船帆,加快了航速。

轮船由于顺风航行,不太摇晃。女乘客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又来到了甲板上。人们又开始欢歌笑语,翩翩起舞。

这段旅程就在这最佳条件下完成了。“万事达”因为遇上了天赐的菲克斯这么个可爱的旅伴而十分开心。

10月20日,星期日,将近中午时分,人们看见印度海岸了。两小时后,引航员登上了“蒙古号”。地平线上,群山远景和谐地映衬在天穹之中。不一会儿,遮掩着孟买城的那一排排棕榈树生机盎然,清晰可见。客轮驶进这座萨尔赛特岛、科拉巴岛、象岛、屠夫岛环绕着的海湾,4点30分,停靠在孟买码头。

菲利亚·福格这一天的第33盘牌,他和他的搭档,由于大胆运作,拿了13墩牌,以一个大满贯结束了这段美好的旅程。

“蒙古号”原定10月22日到达孟买,可它20日就到了。因此,从伦敦启程算起,提前了两天。菲利亚·福格把这两天规规矩矩地写在旅行日记的盈余栏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