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气躁症几乎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随着时间日益碎片化,人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时间做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与沉醉于“诗和远方”,这些文艺小清新式的狂想是对快节奏生活的叛逆,也是对浮躁气氛的远离。但消极的逃避并非长久之计,想要超越浮躁的碎片化人生,应该积极借鉴工匠的专注精神。
你本来有很多力量去完成很多事情,可惜生活中有太多的干扰与诱惑,分散了我们的力量,限制了我们的进步。而工匠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地动山摇也目不转睛,眼里只有要完成的工序,这不仅是最高效率的做事方法,也是一种深厚的精神修养。其实,工匠并不都是全知全能的奇才,他们只是善于把自己的力量聚焦于最重要的方向而已。假如我们也能做到竭尽全力的专注,同样可以激活身上的潜能。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一互联网格言如是说。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专注的人可以不断突破自身瓶颈,达到更高的标准;专注的企业则可以赢得互联网经济的主动权,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大家总是担心自己落后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社会,却没意识到这种焦虑情绪让我们的力量变成了一盘散沙。想要解决这个困境,唯有培养工匠式的专注力。
在准备阶段发散,在执行阶段专注
孔子师徒去楚国的时候,路过一片树林,他们看到一位驼背的老人正在粘蝉。老人技术高超,一抓一个准,粘蝉就和捡东西一样轻松。孔子暗暗叫奇,便上去与他交谈。
“老人家,您捕蝉如同探囊取物般灵巧,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有门道啊。这需要练习五六个月。先练习用竹竿顶两颗泥丸,当泥丸不掉下来时,再去粘蝉,失误率就十分微小了。然后练习在竿头上放三个泥丸,保持不掉,再去粘蝉,失误率只有十分之一。如果放了五个泥丸还能保持不掉,再去粘蝉,就会和拾蝉蜕一样易如反掌。当我粘蝉的时候,身体如同没有生命的木桩子一样纹丝不动,举起的手臂像树木的枯枝一样平稳。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很多,但那时那刻,我眼里只看见蝉的翅膀,脑子里什么也不想。我不回头也不侧身,世间万物的变化都不能把我的注意力从蝉翼上移走。做到这个份上,怎么会粘不住蝉呢?”
听完捕蝉老人的话,孔子转头对学生们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者啊!
这则寓言出自《庄子·外篇·达生》。“达生”指的是通达生命,捕蝉老人的话蕴含了深刻而简单的生命至理。想要把一件事做得漂亮,就要摒弃所有的杂念,一心只想着眼前的目标。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不要把注意力分散,而是力求聚精会神。
工匠精神对专注的定义,与捕蝉老人那句“不以万物易蜩之翼”的诀窍如出一辙。除了这一秒要做的事情,什么都不想。任何风吹草动,乃至整个世界都暂时抛之脑后。
问题是,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点。他们并非笨拙到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无法克服小情绪与小心思。
古代有一位国君,曾经向国内当时的第一驾车高手学习怎样驾驶马车,高手自然倾囊相授。没过多久,两人一起比赛驾车。国君先后换了三次马,结果还是败给了高手。他很不高兴地说:“先生,您还没有把真本事教我吧?”
高手答道:“不,我的驾车技巧已经全部告诉您了,只是您不懂得正确地使用技巧。驾驭马车最重要的是,应该让骏马与车辆的步调一致,赶车人的注意力应该与马的步调一致,这样才能让拉车的马跑得又快又远。当您落后时老想着追上我;您领先时又老是怕被我追上。比赛无非就是领先和落后两种情况。您无论在前还是在后,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而没放在马身上。这样又怎能与马匹保持协调一致呢?这就是您三次都败给我的原因。”
从这段话来看,国君主要输在心态上。他在比赛中想赢怕输,心思都分散在对手身上。如此一来,他对马的驾驭就不够协调,影响了车速。高手则不然,一心想着维持人、马、车之间的协调,从而让马车行驶得更快。他领先的时候,眼里只有终点线。哪怕暂时落后,也能顺利加速反超。
竞技比赛的时间相对较短,保持专注力尚且不易。漫长的职场工作就更不用说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社会生产效率大大增加,但人们的工作效率有时不增反降。于是乎,网上有个著名的调侃一切断互联网是第一生产力。
在互联网发明之前,人们搜集资料的主要方式是去泡图书馆,翻阅大量的文献档案。也许你翻阅叠加起来和身高相等的图书,只是为了寻找一两句原话。而在今天,你只需要在专业网站上索引一下关键词,几秒钟就能搜出前人可能花数月时间才能找到的信息。
然而,许多创作者并没有因此变得“著作等身”,反而拖延越来越严重。不过,只要一断网,他们就会把几个月都没憋出来的东西很快完成。
原因一点都不复杂,简单说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联网不仅方便你寻找本职工作所需的冷僻资料,更利于你浏览新闻、参与群聊、看节目、玩游戏。比起枯燥而费神的工作,这些事情不费脑,能让你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就算是你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感兴趣,只要它变成了一个任务,就会让你感到紧张,越来越不想面对。
互联网上的诱惑太多,于是你没法下决心去安心做事。出于人类好逸恶劳的天性,你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逃避压力,去做无关的事。哪怕你心里正在为工期一天天减少而焦急,身体还是没法打起精神来。直到任务到了最后期限,你才爆发出比平时多好几倍的力量去赶拖欠的进度。
我们一方面抱怨自己抗拒不了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干扰,另一方面又无法下决心切断网络。说到底,还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法则在发挥作用。
尽管网民戏称“断网是第一生产力”,但这句话包含了隐藏前提——你此前已经利用互联网累积了足够充分的资料,并且具备了成熟的构想,只是欠缺最后的行动罢了。也就是说,你真正需要“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是最后的施工阶段,而非此前的准备阶段。把两个阶段混为一谈,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捕蝉老人在粘蝉那一瞬间,会忘掉自己是人,忘掉整个世界的存在,眼里只有蝉的翅膀。但他在准备粘蝉之前,肯定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蝉的位置、活动轨迹、逃跑路线全部摸清楚了。没有这些事情准备,最后粘蝉那一下就不会顺利实现。
同样道理,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在准备阶段发散,在执行阶段专注。
先广泛搜集资料,留心多方动态,当资料齐备、构想成型时,再像闭关一样切断所有的干扰与诱惑,一心一意扑在最后一击上。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提高准备阶段的效率,又能以高度专注来提高施工阶段的效率。两个阶段的效率都提高了,总体效率也自然会水涨船高。
一刀切的做法永远是最蠢的。好工匠会审时度势,在不同的环节选择恰当的办法做事。这,才是适应新时代形势的工匠精神。
生命的价值在于聚焦
目标一力量一方法,二位一体才是成功之路。有相对专注的目标,运用可行的方法,投入足够多的力量,才能获得圆满的成果。而在碎片化的职业人生中,过多的目标会分散你的力量。温度不高,东西就煮不熟;火候不到,食物就不美味;付出的心血不能集中于主要方向,想实现目标无异于痴心妄想。
人的潜力无穷无尽,但能真正用上的不多。
人生如白驹过隙,什么都不做就是浪费生命。怎样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是人们一生的课题。
宋朝时期有位天才,曾经对人生非常敷衍了事。
他7岁时开始读书,连断句作文都没学会就把诗书丢到一边四处游历。16岁成家,21岁得子,这并没有让他意识到对人生负责的重要性,还是终日嬉戏游玩,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好在25岁那年,他突然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转而与有才有德的君子交游。浪子回头金不换,有了目标就好办。由于在同辈人中属于比较聪明的类型,所以他觉得读书不难,没必要下苦功。
第一次参加乡试,27岁的他自信满满,结果铩羽而归。这次落第让他痛苦不已。他搬出自己之前写的几百篇旧文仔细找失败的原因,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学问与文笔有多么差。
他立下誓言:在没有读书明理之前,不再写任何文章。为此,他整天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六七年。
经过刻苦学习,他成了饱学之士,并亲自给两个儿子教书。47岁那年,他带着两个儿子一起进京赶考。翰林学士欧阳修非常欣赏他的几篇文章,并向朝廷举荐。一时间,士大夫们争相传诵他的文章,他也名噪一时。次年,两个儿子同榜应试及第,在京城引起了轰动……
他的名字叫苏洵。多年以后,他与两个儿子被后世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行列。
苏洵就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父亲,他的一生只有短短58年,其中有25年在游手好闲,开始读书后仍然懒散了好几年。满打满算,苏洵当学霸的时间也只比此前浪费的时间多一两年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尽管苏老爷子直到很晚才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但他的学问成就让许多从小开始读书的人叹为观止。这便是聚焦生命带来的巨大变化。
人一生能做成的事情很有限,是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当你追求广度的时候,很难再兼顾深度。反之亦然。无论做到哪一点,都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这种代价除了时间、金钱、物资以外,还有你的激情与智慧。
想要让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就应该学习工匠精神的专注,把能量聚焦在主要方向上。
人生是一道不定项选择题。正如著名的麦子寓言,你无从知晓自己选择的第一束看起来最好的麦子是不是整个田野里真正的最好的麦子。假如你抱着后面会有更好的麦子的念头,说不定就错过了那个最佳选项。你不是全知全能的老天爷,只能根据不完整的信息做出自己的选择。至于那个选择是不是客观上最好的,只有到一生结束时才能盖棺定论。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应该遵循聚焦原则。也许,你选择的并非最佳方向,但当你把能量都聚焦在那一处时,取得的成效就已经值得骄傲了。
人的潜力只有经过聚焦才能形成战斗力。有句老话叫“逐二兔者不得其一”,同时追两只兔子,最后的结果是一只也得不到。所以,聪明人总是善于选择,然后坚持自己的选择。
不善于聚焦生命的人,总是花99%的心力去选择,然后再以可怜巴巴的1%的心力去坚持。每当出现一个看起来更诱人的选择时,他们就会全力去追逐新目标。这样一来,除了身心倶疲与一事无成外,他们什么都得不到。
善于聚焦生命的人懂得贪心无止境的道理。只要做出了自己感觉满意的选择,他们就不再管其他的诱惑,以99%的心力坚持自己的选择。像工匠一样集中力量,专注而务实地把握一些中小机遇,积累小胜为大胜。
总之,生命的价值在于聚焦。借鉴工匠的专注精神,沿着明确的方向前进,不断投入心力,才能由工作的量变引发生活的质变,才能最大限度地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升华。
别让你的职业人生变成碎片
人生就像下围棋:布局阶段棋盘很空,拥有无限的可能;中盘阶段激烈碰撞,头绪繁多,变化复杂,形势难料;而在最后的收官阶段,棋盘已经很小,能落子的地方寥寥无几。
围棋高手总是力求在布局阶段就形成有利态势,尽可能地减少盘面上的孤子。因为,孤子容易被对手进攻,为了救活孤子,你不得不投入更多棋子。这将导致全盘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故而,加强各块棋之间的联系是避免陷入被动的重要手段。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打拼,就好比是制造了一大堆“孤子”,让自己的职业人生变得碎片化,极度被动。
再有才华的人,也无法抗拒生活碎片化的侵蚀。
尼古拉·特斯拉一美籍塞尔维亚发明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谁,但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天才。
19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古列尔莫·马可尼以无线电发明者的身份著称于世。但很少人知道,他的成就采用了特斯拉的17项专利。
劳勃·华生·瓦特发明雷达是在1935年。其实早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特斯拉就已经向美国海军提出了开发雷达的建议,并制定了可行的设计方案。不幸的是,美国海军研究部门的领导者恰恰是看不起特斯拉的爱迪生。这导致雷达计划流产。
X射线的发现者是威廉·伦琴吗?特斯拉早已涉足这个领域。他当时认为X射线存在危险,故而不主张在技术尚未成熟时就将其投入医疗行业。
手机与互联网的发明是20世纪末的事情了。但特斯拉在1926年接受Collier杂志的采访就展望过:未来的世界会因无线技术聚合成一个大脑,即使人们相隔千里也能在电视和电话的帮助下像面对面沟通一样,人类的通信工具可以小到放进口袋……
上述想象恰好描述了手机与互联网的特点。假如特斯拉活在互联网时代,十有八九会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领路人。
此外,他在尼加拉瀑布上修了第一个水力发电站,证明了水电能源的可靠性;在人们发明低温工程的几十年前,特斯拉已经对此进行试验;他在晶体管正式发明的一百多年以前,就发明了晶体管将用到的技术专利;特斯拉最先计算出地球的共振频率,并首先记录了外太空传来的无线电波;无线电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是特斯拉贡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
天才发明家特斯拉的众多研究都是光照青史的革命性成果,可这位交流电之父至死都拒绝出售自己的交流电专利。他最后的结局是在纽约酒店里孤独地去世,留下了大笔债务。
特斯拉生活的年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夜。尽管他有许多前瞻性的成果,打开了多扇新世界的大门,但这并没有带来相衬的荣誉与财富。那个年代需要的是像电灯、电视、烤箱之类的实用型生活用品,而不是科技含量更高的革命性发明。
尽管他很努力地开发各种新专利,也很努力地办公司推广自己的成果,但研究方向太分散,在很多领域埋下了种子,却不能专注地将其抚养成参天大树。
他是多项技术的权威,理应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碎片化的职业人生,让他迟迟不能化技术专利为公司效益。而爱迪生不断把发明专利变现出钱,让自己有更多的经费投入新的实验。特斯拉却只能靠举债来维持研究热情,追逐毕生的梦想。
职业人生的碎片化,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成功指数。让你在人生的棋盘上为处理“孤子”而疲于奔命。
从追求极致的角度说,推出无数新发明的尼古拉·特斯拉具有强烈的工匠精神。可是,从保持专注的角度说,尼古拉·特斯拉背离了工匠精神的基本要义。这对平凡岗位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因为,我们不是天才,更加经不起挥霍。想要摆脱碌碌无为的局面,实现自己的抱负,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努力避免职业人生变得碎片化。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并不具备频繁换工作换单位的条件。如今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屡见不鲜,劳动力流动更加自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站在工匠精神的立场上看,频繁换岗意味着找不到事业的重心,必然会加剧自己职业人生的碎片化现象。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回到从前那种对一份工作要从一而终的状况。只是,在找准自己的定位后,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脱离大目标,将余下的人生凝聚成整块。
首先,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与潜质,找出最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地围绕大目标展开,不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碎片化。
最后,按照个人战略规划持之以恒地下功夫,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而不宜在遇到挫折时就调转方向。
尽管互联网社会很容易把大家的生活撕扯得零零碎碎的,但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会设法把这些碎片聚拢在一起,将生命力集中释放。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自己的局限,创造事业上的辉煌。
误区:不够专注是因为没时间
专注是工匠最宝贵的品格之一。于纷乱喧嚣中保持浑然忘我的状态,把所有的智慧与心力聚焦于手头的工作,是工匠最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不能保持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大忌,也是降低效率的头号杀手。十个人里有九个人能认识到这点,但能因此学会专注的人不足半数。特别是现在,大家常说:“我太忙,没时间去专注做一件事。”
我们真的没时间吗?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只是个借口。他们看似每天忙得连轴转,其实是在穷忙瞎忙。当他们仔细回想时,却发现时间虽然花出去了,却没做成多少事。明明没做什么耗费时间的事,只是稀里糊涂地随手打发掉了几个小时,竟然说自己没时间读书。这里面显然有大问题。
其实,你并不是没有时间看书,你只是没有心情看书,不愿意把空余时间花在这上面而已。
推遍天下的主要创始人安迪斯晨风感叹道:“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看书的欲望和能力。‘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小孩’之类的借口都是胡扯。我有一份轻松悠闲的工作,每天孩子睡觉以后也有大把的看书时间。如果我能把刷微博的时间拿出来读书,书架上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触目惊心。很难讲清楚我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变得不爱看书的。似乎是从2011年买了智能手机之后上网占据了我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间隙,又似乎是从结婚之后就腾不出看书的时间,抑或是2002年学会上网之后,也可能我从来就不喜欢看书。”
推遍天下是个网友自发建立的互助小组,以共享各种资源为目标。用小组成员的话说就是“打破次元墙,让书迷爱上看电影,让影迷喜欢听音乐,让乐迷爱上阅读”。
推遍天下在三年多来为网友推荐的图书、电影、电视剧、漫画、动画、音乐等资源超过了一万种。但安迪斯晨风却发现,自己连最初一个月推荐的东西都没有全部看完。三年下来,大家还是在围绕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领域打转。虽然都会顺手帮助转发扩散推荐的资源,但还是很难对不熟悉的领域产生兴趣。
博览群书是许多人的心愿,但如今不少曾经的“书虫子”连自己明明感兴趣的书都懒得翻。这真是令人沮丧的现实。
为了打破这个现状,安迪斯晨风发起了“每日一试”活动,鼓励众位好友每天读书。他对这个活动能坚持多久并不是很有信心,他说:“每日一试这个活动实际上是对人性的考验。一天看一本书难吗?一点也不难。但是如果每天都能看一本书,就很难了。如果这本书是你以前渴望接触但又怀有畏惧心理的,还能坚持看下去,这就难上加难了……我不知道自己的每日一试到底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最终它走向何方。但我想,能有这样一件事来提醒自己‘无事少上网,有时多读书’,总是好的。”
但是,据安迪斯晨风自己统计:他在2015年总共读了20本书,而在2016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读完了31本。由此可见,专注与坚持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办事效率,可以让我们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目标。
原因何在?
无他,把碎片化时间管理到位罢了。
鲁迅先生说:“时间,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他的另一句格言是“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你觉得自己无法做到专注是因为没有时间。事实上恰恰相反,你之所以没有时间,是因为不够专注。
时间的碎片化是当代社会共有的问题。你缺乏整块的时间,别人也同样要面对零碎的时间。时间的有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事纷杂。我们把太多精力分散在不重要也不必要的事情上,加剧了时间的碎片化。而时间碎片化的趋势又使得我们在潜意识里想把重要的时间放在整块时间里做,做些简单轻松的事(比如玩手机)来打发碎片时间。整块时间少,碎片时间多。所以你忙于用琐事来消磨时光,抽不出精力与热情去专注做重要的事。
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一方面让时间趋于碎片化,一方面也让时间的重要性在不断升值,人的注意力已经成了稀缺资源。想要提高专注度,光靠减少其他活动是不够的。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加强对时间的规划,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首先,我们必须在整块时间中尽可能保持专注。
90分钟的比赛时间与8小时的工作时间都是整块时间。这种时间在一天中几乎占一半,但主要是花在本职工作上。人的精神最多只能集中40分钟左右,然后就会因为疲劳而注意力分散。如果稍作休息就能缓过来,重新变得专心致志。那些以“没时间”为借口的人往往会在整块时间里做那些碎片时间足以完成的事情,这就造成了时间资源的浪费。
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观念:像工匠那样在整块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做此刻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在整块时间内不能解决的事情,在碎片时间里更加没法摆平。
其次,我们可以在碎片时间中处理那些琐碎的小事。
碎片时间通常是工作学习之余的零零碎碎的空余时间。比如每日三餐、午休、上厕所、上下班途中、排队等候,都是相对固定的碎片时间。碎片时间往往比较短,连贯性差,所以容易被忽略。但全部加起来时,总量未必少于整块时间。如果这些碎片时间不适合做耗时耗力的事,但很适合做一些短平快的琐事。故而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认为:“零星的时间,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为完整的时间。”
再次,对自己做不同事情的基本用时做个统计。
当你觉得一天下来没闲着但也一事无成的时候,肯定是忽略了注意力分散造成的时间浪费。有些事,你全神贯注时可能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如果精神开小差,进度就会拖到2-3个小时。尽管你做的事还是那么多,但时间被大大稀释了。这就造成了“我没时间”的假象。此刻,你可以开始对表,记录每件事的时间分配。找资料、整理文件、接电话、吃饭、运动、浏览新闻、看节目,从几点几分开始到几点几分结束,一条一条记录清楚。这样你就能找出浪费时间的项目,从而做针对性的改进。
最后,制订最佳的时间规划方案,在每个专用时间段只做对应的事。
有些朋友把专注简单等同于只做一件事而抛开其他事情,这是个误解。专注的真正意义是在特定的时间只想特定的事情,暂时排除其他事情的干扰。专注就是在某段时间内一心一意,不专注就是在某段时间里三心二意。不少人把大脑能同时处理三五个不相关的信息视为能力超群的象征。其实,这不仅会降低你办每件事的效率,还会加剧脑力的消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你的注意力。
总之,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忙,也并非完全抽不出时间。我们只是不善于高效利用时间,也没养成专注做事的习惯罢了。
练习:摒除杂念,坚持要事第一原则
也许你觉得保持专注很难。但事实上,专注恰恰是一门简单的功夫。
如果说训练是做加法,那么专注就是做减法。把多余的念头像砍枝杈一样大刀阔斧地削减掉,只保留最重要的主干。删繁就简,是保持专注的唯一秘诀。
这是一个眼球经济横行的时代,我们的目光很容易被过剩的信息所吸引。尽管大家经常在微博、微信上转发头条新闻与长微博,但并不会逐字逐句地认真读完。在信息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谁都不想被贴上“后知后觉”的标签。这又驱使大家投入过多的精力去追踪热点,而难以沉下心来消化已经掌握的信息。
于是乎,杂念越积越多,精神越发涣散。在这场过剩信息追逐战中,被新消息牵着鼻子走的人永远疲于奔命。而那些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专注者不受浮光掠影的迷惑,不被无关信息干扰,从而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
旅日作家萨苏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科学院院士:“我接触的学者们,大多是能文能武,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他们有时候是显得有点儿呆,但可能这正是他们聪明的地方。我所见到中国的学者们普遍有把自己生活简化的倾向。他们不大关心时尚,不大愿意迎来送往,大抵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概因为现代科学哪一门都已经被参悟了数百年,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小聪明是没用的,只有在科学的殿堂里奉献一生的才智,才可能摘取一顶蒙尘的皇冠。”
你看,科学家们把自己的生活不断简化,以便把心思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上。他们与古代的伟大工匠一样,有穷尽一生探索高峰的觉悟,又怎会为那些县花一现的东西而驻足呢?
摈弃杂念,扬长避短,全身心投入,想要创建不凡的业绩,都必须越过这道坎。这需要我们拥有一点大智若愚的清醒。
大智若愚的人只是看起来“若愚”。事实上,他们非常善于动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然后努力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忽略那些自己不需要的。由于找准了方向,他们的努力会很有效率。由于舍弃了杂念,他们的心灵不会被无谓的琐事拖累。甩开了不必要的包袱,自然可以全速前进,朝着最重要的地方跑。
当然,人类常见的缺点之一,就是不懂得权衡轻重,不懂得抓大放小。若非如此,我们也就不会总是把琐事放在要事前,被杂念挤满大脑了。
曾为魏国立过赫赫战功的军事家吴起,就深知其中的道理。有一次,吴起在前线准备开战时,左右侍从把利剑呈送给他。谁知吴起没有接剑,反而说:“指挥官专门负责用旗帜与战鼓来发号施令,在危难之时做出正确的决断与部署,调遣各部队奋勇杀敌。这才是指挥官的职责。提剑与敌人拼杀,不是指挥官的职责。”
领导者集中精力想大事和协调全局,而不越俎代庖去做具体的琐事。这才是清醒的做法,符合要事第一原则。吴起一生东征西讨,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平手十二次,靠的就是坚守自己的本职,永远把该做的要事放在第一位。所以,他才能屡屡看透战场局势,找出敌军弱点,战而胜之。
人们做事常见的几个陋习是:
第一,犹豫不决。犹豫在本质上是因无法准确判断利弊,分不清什么是最重要且最急迫的东西。
第二,偏离初衷。逻辑思维较差的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远离最初的目标。说到底,也是心中的天平早已不再把初衷当成最重要的东西了。
第三,轻重缓急不分。不善于统筹安排的人总是事倍功半,然后老觉得自己时间不够。
第四,三心二意。多线作战,一会搞搞这个,一会做做那个,不能集中兵力解决主要问题,打成了既费时间又耗资源的“添油战术”。
第五,贪大求全。不懂得分解任务,企图不自量力地一口吃成胖子,一旦受挫就很容易丧失信心。
从根本上说,这些缺点都违背了“要事第一”的原则。想要避免这些坏习惯,唯一的办法就是贯彻“要事第一”原则。
首先,我们应该把手头上的事区分为重要而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四种类型。
办事时优先处理重要而紧急的事情,然后花少量精力与时间处理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往往是欠缺条件或旷日持久的,想一鼓作气解决掉是不可能的,这类事就要以长期奋战的态度去对待。其实,当你把重要而紧急的问题解决掉以后,其他三类事情就会自动减少。可以说,优先处理要事是让自己减轻负担的有效办法。
其次,在必要时放弃次要目标,将力量与资源集中于最重要的事情。
当战况危急时,指挥官会果断舍弃一些目标,把兵力全部集中在主要战场。许多指挥官贪图一城一地的争夺,忽略了控制战略要点,从而导致全局被动。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我们并不总是时间充裕、精力充沛、资源雄厚的,捉襟见肘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在这种丝毫浪费都会被放大的情况下,要事第一原则的意义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在不利局面下更要做到摈除杂念,坚持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那件事上。
专注是一门简单的功夫,确切地说,是一门把简单练到极致的功夫。摈除杂念,要事第一,工匠精神原本很简单,只是杂念太多的人把它想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