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简述
区域性小学阶段,不同安置形式,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医教结合”工作需要从整合特殊学生的鉴定安置、特殊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工作制度、医教结合专业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康复训练等各环节独立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而学校作为医教结合实施的主体,难以独立开展该项工作。
二、概念界定
1.不同安置形式
在本研究中,不同安置形式是指根据特殊学生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将小学阶段特殊学生的安置形式确定为四种,即随班就读、特教班、辅读学校和送教上门。
2.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
在本研究中,特殊学生的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是指以学校为主体,以医教双评估为导向,以课程实施为路径,针对特殊学生生理、心理和学习状况等特点,由专家、教师、医生等人员共同为他们制定适合其学习与社会发展需要、补偿其缺陷及发展其个人潜能的教育康复训练计划,并加以有效实施的整体构架。
三、研究目的及内容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区域内小学阶段实施的随班就读、特教班、辅读学校和送教上门四种安置形式下特殊学生医教结合教育康复训练工作的实践研究,形成针对特殊学生的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四环节”模式,探索四种不同安置形式的特色医教结合训练模式,并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
(二)研究内容
1.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构建
2.四种不同安置形式医教结合教育康复训练模式差异的探索
本研究基于四种不同安置形式在实际工作中的现状,围绕不同安置形式下学生的身心障碍特点、评估工作参与人员、教育实施途径、学校及相关人员参与情况等方面,在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总体框架下,提炼不同安置形式特殊学生康复训练工作经验,探索四种不同安置形式下医教结合教育康复训练模式的特色差异。
3.不同安置形式多元化教学课程的探索
探索能够满足四种不同安置形式特殊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多元化课程成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之一。
4.医教结合训练模式的相关保障机制的探索
本研究总结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解决人才匮乏、专家稀缺、培训不足、部门工作要求不明确、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家长不配合、资金设备及人事保障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有效经验,形成在管理、部门协调、医教结合工作制度、经费保障、师资建设等方面相关保障机制,以确保不同安置形式特殊学生医教结合训练模式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的筛选
从小学阶段四种不同安置形式的学校选出研究对象。
(二)研究团队的组成
本课题在开展过程中由于涉及多所学校、医疗机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工作,故参与课题人员众多。
(三)研究方案的实施
1.鉴定与安置
“鉴定与安置”是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起点,是“四环节”工作模式的第一环节。
(1)四种安置形式,实现“全纳”教育
(2)规范“鉴定与安置”流程,确保工作开展切实可行
2.前期评估与计划制定
(1)实施多元评估,精准定位教育起点
(2)充分解读评估结果,有效实现教育转化
3.教学与训练
“教学与训练”是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核心模块,是“四环节”工作模式的第三环节。
(1)整合校内外资源,有效推进课程实施
(2)积极推进个案研究,验证课程的有效性
4.阶段性评价与调整/转衔
第四环节“阶段性评价与调整/转衔”用于监控第三环节“教学与训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
五、研究结论
(一)形成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的“四环节”模式
本研究在区域实践工作中,逐步形成一套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四环节”工作模式
(二)总结四种不同安置形式下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差异
1.不同安置形式的“医教”参与比例不同
2.不同安置形式的“鉴定与安置”环节流程不同
3.不同安置形式的“1+X”康复训练架构实施路径不同
(三)形成不同安置形式的多元化特殊教育课程
本研究以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为蓝本,根据四种不同安置形式的教学环境特点,依据特殊学生障碍程度,合理配置医学资源,按需兼顾医学康复,为特殊学生提供扎实、精致的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服务。同时参考辅读学校的医教结合课程,构建以“生活适应”为核心,基础性、补偿性和发展性三类课程为支撑的课程结构。
(四)形成医教结合教育训练模式的相关保障机制
1.优化管理机制,强化部门协调机制。
2.注重制度建设,促进医教结合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开展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开展过程的有效可控,本研究通过调研、督导等形式强化执行过程中对学校医教结合工作的指导,建立了相关工作调研评估制度。
3.给予经费支持,保障医教结合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开展基础。
六、研究成果
形成以下研究成果:
1.形成《关于“区域内小学阶段不同安置形式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2.拟出版《区域内小学阶段不同安置形式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实践研究》图书;
3.编制《随班就读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工作指导手册》;
4.编制《特教班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工作指导手册》;
5.编制《辅读学校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工作指导手册》;
6.编制《送教上门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服务工作指导手册》;
7.形成《区域内小学阶段不同安置形式特殊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的实践研究相关实践案例集》;
8.在《现代特殊教育》《上海特教》《理论观察》《虹口教育》等杂志发表课题相关论文26篇。
七、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1.内涵提升,成效显著
本研究通过在区域实践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工作,带动了区域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建设与内涵的发展,规范了区域不同安置形式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流程,《指导手册》细化了工作指导要求,明确了医疗、教育、家长三方的权力和职责。
2.结构优化,专业提升
3.发展学生,支持家庭
(二)反思
1.四种安置形式有待进一步在区域内均衡发展
2.庞杂的过程信息梳理缓慢
二、医教结合工作模式各环节简述第一环节鉴定与安置
第一 环节鉴定与安置
一、环节设定意义
“鉴定与安置”在“四环节”工作中处于第一环节,是所有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服务工作的起始点,“鉴定与安置”是后续所有特殊教育支援的前提保障,决定了如何为特殊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安置环境,以及如何构建适宜的“最小限制环境”。本环节依据不同安置形式特点形成两套工作流程:特教班、辅读学校和送教上门严格按照并配合市级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安置、教育和康复管理一体化工作;而随班就读具有分散、随机、隐蔽、复杂的特点,鉴定与安置工作难度更大。为此,针对随班就读,我区在市级规定的流程上又增加了疑似对象筛查工作,攻克这一难关。
二、实施对象
(一)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持有指定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诊断报告的特殊儿童。
(二)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后,表现出难以克服的学业困难或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经指定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之后,持有残障诊断报告的特殊学生。
三、实施安排
(一)特教班、辅读学校和送教上门的鉴定与安置
第一,5月新生报名,审核材料。
第二,6月入学前残疾诊断与健康评估。
第三,8月确认安置。
第四,9月学校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和保健计划。
第五,9月开始全年提供特殊儿童入学咨询。
(二)随班就读的鉴定与安置
第一,9月至12月疑似对象筛查摸底。
第二,12月至次年2月组织二至四年级智力障碍疑似对象检测。
第三,6月召开区特殊学生“两委会”会议。
第四,6月底发放认定通知书。
第五,9月学校安置特殊学生。
第六,12月至后年2月组织智力障碍随班就读学生复测。
第七,6月重新调整安置形式。
四、参与人员
(一)特教班、辅读学校和送教上门的鉴定与安置
学校制定《上海市医教结合特殊儿童健康评估实施方案》,根据市级专家评估意见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和保健计划。
(二)随班就读的鉴定与安置
随班就读的鉴定与安置中,疑似对象筛查和“两委会”认定是两项关键实践。
五、注意事项及要求
第一,遵循自愿原则。
第二,严格遵照标准。
第三,注意时间节点。
六、政策参考
我区根据国家、市、区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对特殊学生对象认定。在特殊学生持有医学残疾诊断证明的基础上,根据区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委员建议,结合家长申请,对符合相关残疾标准的特殊学生进行随班就读、特教班、辅读学校、送教上门四种分类安置。
第二 环节前期评估与计划制定
一、环节设定意义
如何有效地解读医学评估结果,使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主体人员——教师,更好地理解评估信息,用于指导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提升和改变,也成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环节。
二、实施对象
全区小学和初中所有被安置为随班就读、特教班、辅读学校和送教上门的特殊需求学生。
三、实施安排
主要分为以下五项流程:
第一,9月初开展医教双评估。
第二,9月底解读评估信息。
第三,10月初初步研讨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四,10月底召开个别化教育计划研讨会。
第五,11月初形成个别化教育计划。
四、参与人员
我区由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牵头,成立了一支囊括医学、教育和其他支持人员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工作团队。
五、在前期评估和计划制定工作中需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多学科人员合作。
第二,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工具多次评估。
第三,评估中须激发儿童的最佳反应。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特殊学生的发展水平。
第四,发挥专职特教教师的纽带作用。
第五,家校的良性合作。
六、政策参考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政府也在特殊教育政策中多次强调评估与计划的重要性。《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虹口区认真贯彻落实市级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