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纪连海评点汉书(上下册)
55526100000006

第6章 《汉书》卷六 武帝纪 第六

第一节 抗击匈奴,开拓疆土

【原文】

(一)

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遣中大夫严助持节发会稽兵,浮海救之。未至,闽越走,兵还。

(二)

闽越王郢攻南越。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击之。未至,越人杀郢降,兵还。

(三)

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青至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广、敖失师而还。诏曰:“夷狄无义,所从来久。间者匈奴数寇边境,故遣将抚师。古者治兵振旅,因遭虏之方入,将吏新会,上下未辑,代郡将军敖、雁门将军广所任不肖,校尉又背义妄行,弃军而北,少吏犯禁。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将率之过也;教令宣明,不能尽力,士卒之罪也。将军已下廷尉,使理正之,而又加法于士卒,二者并行,非仁圣之心。朕闵众庶陷害,欲刷耻改行,复奉正义,厥路亡繇。其赦雁门、代郡军士不循法者。”

(四)

秋,匈奴入辽西,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获首虏数千级。

(五)

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遂西至符离,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六)

夏,匈奴入代、定襄、上郡,杀略数千人。

五年春,大旱。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获首虏万五千级。

(七)

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赦天下。

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绝幕,大克获。前将军赵信军败,降匈奴。右将军苏建亡军,独自脱还,赎为庶人。

(八)

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余级。

(九)

大将军卫青将四将军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青至幕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至阗颜山乃还。去病与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乃还。两军士死者数万人。前将军广、后将军食其皆后期。广自杀,食其赎死。

【译文】

(一)

闽越的军队围困东瓯,东瓯向汉廷告急,皇上派中大夫严助拿着令牌征调驻守在会稽、浮海的军队,来救东瓯。救兵还没有到,闽越的军队就退走了。

(二)

闽越王郢进攻南越,朝廷派大行王恢带领部队从豫章出兵、大司农韩安国带领部队从会稽出兵,准备还击。救兵还没有到,越人就杀死郢投降了,王、韩等收兵回朝。

(三)

元光六年(前129),匈奴侵入上谷掠杀官吏、居民,朝廷派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兵,骑将军公孙敖从代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卫青至龙城,斩首级获俘虏七百级。公孙敖与李广因指挥失误受到挫败回来。皇上下诏说:“夷狄背信弃义,由来已久,往日匈奴多次侵犯边境,所以派遣将领指挥前线将士迎敌,古代兵法是出则治兵,入则振旅。这次出兵,因为匈奴突然入侵,我军将士刚刚集合,上下还不协调,而从代郡出兵的将军公孙敖、从雁门出兵的将军李广的部属素质低劣,校尉又违抗命令盲目行动,以至于弃军逃跑,小吏触犯禁律。指挥的策略,不重视加强战备与提高士气,是主将的过失;在已经三令五申后,而不能尽力作战,是士兵的罪过。将军已交付廷尉,按法论罪,如果对一般士兵也要绳以军法,使将军与士兵并罚,那就不是仁圣的心。我同情普通士兵受到牵连,要是他们想立功赎罪、重新杀敌卫国,也就没有条件和机会了。因此赦免雁门、代郡两军中的犯有一般违纪错误的 士兵。”

(四)

元朔元年(前128)秋,匈奴侵入辽西,杀辽西太守;又侵入渔阳、雁门,打败都尉,杀掳三千多人。遣将军卫青从雁门出兵,将军李息从代出兵,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数千。

(五)

匈奴侵入上谷、渔阳,杀掳官吏、居民一千多人。朝廷派将军卫青、李息从云中出兵,到高阙,接着部队开到符离,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数千,收复河南这个地方,设立了朔方、五原郡。

(六)

夏天,匈奴侵入代、定襄、上郡等地,杀掳数千个人。

五年的春天,发生大旱灾。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及士兵十余万人在朔方、高阙出塞,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一万五千多。

(七)

六年春天二月,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名将军及士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三千多。回师后,部队在定襄、云中、雁门等地休整。大赦天下。

夏天六月,卫青再次率六名将军及士兵到达匈奴南界沙漠,大获全胜。前将军赵信军败,投降匈奴。右将军苏建部队溃散,一个人逃回来,赎罪成为平民。

(八)

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出陇西,到皋兰山,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八千多。

(九)

元狩四年(前119)夏天,大将军卫青率领四将军从定襄出兵,将军霍去病从代地出兵,各领五万骑兵。步兵随骑兵之后数十万人。卫青到漠北围困单于王,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一万九千多。到阗颜山回师。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开战,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七万多。在狼居胥山刻石记功后回来。两军战死者数万人。前将军李广、后将军食其都没能按期到达阵地,李广自杀,食其赎回死罪。

【评点】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联合乌孙抗击匈奴,派使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同时,对东北方和南方用兵,确定了大汉版图。

发动对匈奴战争

汉武帝抗击匈奴是发生在西汉年间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成功地抗击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扰,进一步巩固了汉初新兴的封建政权。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汉朝初年,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势强盛。东面打败了东胡;西面赶走了居住在今甘肃境内的大月氏,北面臣服了丁零族;而南面,则经常侵犯汉朝边境,有时竟深入到离汉朝都城仅三百五十公里的地方,严重地威胁着汉朝封建政权。

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0年曾亲率三十二万大军打匈奴,却被匈奴四十万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南)七天七夜。此后,刘邦为了全力对付内部封建割据势力,对匈奴暂时采取了“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每年送去一定数量的黄金、绢、絮、米、酒,允许人民往来买卖。以后几代皇帝,虽然一度注意改革边防制度,实行屯田垦荒,但都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公元前141年,十六岁的汉武帝即位。这时汉朝已建立六十多年,封建政权巩固,经济上也有了实力。因而,他有条件和匈奴进行斗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对内地的威胁。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对匈奴的政策。主战派大行(官名,主管对外联络)王恢说道:“听说战国时的代国,是个小国,还能抗击匈奴。现在陛下神威,国家一统,匈奴却侵盗不止,就是因为不怕我们。我认为对匈奴应该抗击。”御史大夫韩安国连连反对。他说:“高帝当年打匈奴即遭到围困,七天没吃东西,只好‘和亲’,至今已五世平安了,还是不打为好。”王恢严厉驳斥了韩安国的论调,建议采取诱敌深入,以“伏兵袭击”的作战方法。汉武帝支持王恢的抗战主张。匈汉战争至此开始。

元光六年(前129),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这次用兵,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首次出征,但他英勇善战,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七百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加封他为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的秋天,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掳百姓三千多人。汉武帝派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并派李息从代郡出兵,从背后袭击匈奴。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卫青本人身先士卒,将士们更是奋勇争先。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元朔二年(前127),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卫青率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妙,仓皇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因为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史记》《汉书》盛赞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匈奴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败,一心想把朔方重新夺回去,所以在几年内多次出兵,但都被汉军挡了回去。元朔五年(前124)春,汉武帝命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都受卫青的节制,率兵从朔方出发;李息、张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发。这次总兵力有十余万人。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来到,就放松了警惕。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这时,右贤王正在帐中拥着美妾,畅饮美酒,已有八九分醉意了。忽听帐外杀声震天,火光遍野,右贤王惊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马,带了几百壮骑,突出重围,向北逃去。汉军轻骑校尉郭成等领兵追赶数百里没有追上,却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有几百万头。汉军大获全胜,高奏凯歌,收兵回朝。

汉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非常谦虚,坚决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拼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汉武帝表示:“我没有忘记诸校尉的功劳,同样也会嘉赏。”

于是卫青三子在襁褓中被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一千三百户。

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经过几次打击,匈奴依然猖獗。入代地,攻雁门,劫掠定襄(今山西省定襄)、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东南)。元朔六年(前123)二月,汉武帝又命卫青攻打匈奴。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歼灭匈奴军数千名。这次战役中,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率八百精骑首次参战,取得了歼敌两千余人的辉煌战果。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名,取得了辉煌战果。

派遣出使西域与和亲乌孙

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战争的同时,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元封六年(前105),为了联合乌孙抗击匈奴,封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

对东北方和南方用兵

在东北方,他派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兵灭卫氏朝鲜(今朝鲜北部),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汉帝国的版图至此基本成形。

在南方,派中郎将唐蒙攻夜郎,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灭南越,使得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在西南先后设立了七个郡,其中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疆土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市,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

第二节 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原文】

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译文】

春天正月,下诏说:“梁王、城阳王是我的同胞兄弟,愿用食邑册封二弟,请二弟接受。各侯王要为自己的子弟请封食邑的我将亲自审阅名单,使他有列侯的位子。”于是原来的藩国又划分为一些食邑,侯王子弟全部封侯了。

【评点】

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汉武帝做了很多工作。

当时的丞相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实权很大,所以皇帝有时就不如丞相的权力大,这是皇帝们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在武帝即位后,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是削弱相权。

武帝削弱丞相的权力还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都是开国的功臣,而现在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年老,或者去世。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公元前124年,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

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措施就是颁布了《推恩令》。在高祖刘邦时期,曾经封了很多刘姓的王,叫作同姓王,但后来这些同姓王的后裔却横行乡里,对抗中央,不肯听从中央的命令。为了彻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武帝就颁布了这项命令,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

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武帝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作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作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刺史在六个方面对地方进行监督,即“以六条问事”:一是豪强占田超过了限制数量,而且恃强凌弱;二是郡守不遵守诏书、法令,欺压百姓,横行地方,贪污腐败;三是郡守审判案件不体恤百姓,草菅人命,随意赏罚,被百姓所嫉恨;四是选拔任命官吏不公平,排斥贤能之人,任用小人做官;五是郡守的子弟们仗势欺人,郡守也为子弟向下属求情,使下属枉法办事;六是郡守不忠于皇帝,而是和地方豪强们勾结,搞权钱交易,损害国家利益。

刺史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郡守和地方豪强们相互勾结、对抗中央,重蹈原来同姓王犯上作乱的局面出现;同时,刺史也要负责向中央推荐认为较好的官吏,对于政绩不好的还可以罢免。

刺史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相当于钦差大臣,而且是常年的,在地方还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就“刺史”名字本身来说,其实它已经具备了这种特点。“刺”即是刺举,也就是侦视不法;“史”是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第三节 改革制度,选拔人才

【原文】

(一)

元朔元年冬十一月,诏曰:“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壹適谓之好德,再適谓之贤贤,三適谓之有功,乃加九锡;不贡士,壹则黜爵,再则黜地,三而黜爵地毕矣。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

(二)

六月,诏曰:“日者有司以币轻多奸,农伤而末众,又禁兼并之涂,故改币以约之。稽诸往古,制宜于今。废期有月,而山泽之民未谕。夫仁行而从善,义立则俗易,意奉宪者所以导之未明与?将百姓所安殊路,而挢虔吏因乘势以侵蒸庶邪?何纷然其扰也!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详问隐处亡位,及冤失职,奸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

【译文】

(一)

元朔元年(前128)冬十一月,下诏说:“公卿大夫,他们的任务是制定方针战略,统一行动措施,宣传朝廷德政,转变社会风气。而以仁义作为基准,来褒扬有道德的人,起用贤良之才,激励发扬从善的风气,惩治不法之徒,这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昌盛的经验。我朝思暮想希望和天下有志之士共同走上这条康庄大道。所以加惠耆老,优待孝弟,选拔豪俊,讲习文学,共商建国大计,祈求能符合人民愿望。多次诏令主事官员,提倡并推举孝廉,以至蔚为风气,来继承先圣们伟大的业绩。在十室之邑,必定有忠良可信的人;三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而现在全郡之中竟没有一个贤良的人向朝廷上荐,这是朝廷的教化没有进行深入的贯彻,而具有孝廉之贤的君子行为就被埋没了。二千石官是主管诏令推行与人才推举的,如果这样将以什么辅佐我来了解天下民情,关心百姓,激励众民,树立尊老重贤的社会风气呢?何况进贤的人受上赏,蔽贤的人受惩罚,这是古代的原则。我请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讨论对不举贤良的郡县官吏应治以什么罪。”专司官吏奏议说:“在古代,诸侯向朝廷进贡人才,首次举得其人称为好德,二次举得其人称为贤明,三次举得其人称为有功,朝廷对他进行崇高的奖赏;诸侯不向朝廷进贡人才,第一次贬爵,第二次削地,第三次爵地都削了。迎合部下而欺罔君上的处死,迎合上司而欺骗部下的加刑,参与国政而不能造福于民的弃逐,身居要位而不能进荐贤才的退位,这就是劝善而贬恶的措施。今日诏书要求发扬先代帝王的举贤选能的传统,令郡守县令推举孝廉贤才,是为了教化人民,移风易俗。对于那些对举贤诏令置若罔闻的官吏,应当用不遵守朝廷命令论处。不能培养与发现贤才,就是不能胜任他的职位,应该罢免。”这些奏折被采纳。

(二)

六月,下诏说:“前时专管官员认为钱币贱而物价贵,给奸邪以可乘之机,弃农而从商的人多,又为了抑制贫富悬殊,所以改革币制来制约奸邪与兼并。这是汲取历史的经验所制定的适合于当前的货币政策。而废半两钱的禁期一年多,偏远地区百姓却仍不明告示的意思。上行良政下就应该从善,上应民望下就可以风从,而当前币制受阻,是地方官吏的宣传引导不够明确呢,还是百姓的理解不同,让那些妄托上命的奸邪之辈得以乘机侵犯百姓利益呢?为何如此地纷纷扰扰!现派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别巡行天下,访问鳏寡废疾,对无法自谋职业的给予赈贷。诏谕三老、孝悌为民之师,推举品行高洁的君子,应征到皇上所在。我尊重贤能的人,乐于知道他们的情况。要广宣一条原则,即对于有殊才异行的人士可以特招,这是巡行出使的人的责任。要详细查问被埋没而不被任用、蒙冤屈而丢掉他的正常职业的人,对于奸滑为害,田野荒芜与苛政害民的人与事,要向朝廷举奏。郡国认为可以方便于民的一些意见,要报告丞相、御史斟酌。”

【评点】

汉武帝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官吏的选拔制度改革来实现的。当时还没有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主要是推荐制,即察举制。但情况并不理想,推荐的人中亲属占了绝大部分,贤才却不多。这对于急需人才治理国家的武帝来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武帝在继续推行汉初的察举制的同时,扩大了察举的范围。在汉朝初期只有贤良和孝廉两科,武帝增加了儒学、明法(即明习、通晓法令)以及德行、学术等科。

武帝命令郡守向中央推荐贤才,否则就以不举孝廉罪处罚。同时允许官吏和百姓上书评议政事。武帝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选拔出了有德有才的人。

武帝又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在京城设立了“太学”,成为封建官吏的培养学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设立的大学,以儒家的经典为主要讲课内容,学生是国家选拔的杰出青年和各地郡国推荐的青年。在太学学习一年之后,再通过考试的,依照成绩分等级来任命做官。从此,儒士们开始大量地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和民间的封建思想意识逐步建立和巩固。到宋代,特别是在明朝和清朝时,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峰,封建枷锁对人民特别是对妇女的压迫也到了顶峰。

第四节 巫蛊之祸,痛失爱子

【原文】

冬十一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闭长安城门索,十一日乃解。巫蛊起。

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

夏四月,大风发屋折木。

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

夏,行幸甘泉。

秋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初置城门屯兵。更节加黄旄。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田仁坐失纵,胜之自杀,仁要斩。

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

【译文】

冬天十一月,调动三辅骑兵大搜上林苑,关闭长安城门进行索查奸人,十一日才解除禁令。用邪术加害于人的事开始了。

二年春天正月,丞相贺下狱死。

夏天四月,狂风刮倒了屋吹断了树。

二年闰五月,卫皇后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都因牵涉到犯巫蛊的罪行而被赐死。

夏天,驾临甘泉。

秋天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在太子宫中发掘埋在地下的木偶(蛊),七月九日,太子与皇后见江充挟隙栽赃就想杀掉他,太子下令调兵与丞相刘屈氂在长安大战,双方死的人数上万。七月十七日,太子逃亡,皇后自杀。开始在首都城门驻扎士兵,在符节上加黄旄来区别于太子的兵符。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田仁犯有纵过失察的罪刑,胜之自杀,田仁腰斩。

八月初八日,太子在湖县自杀。

【评点】

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末年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武帝用法严厉,任用的多是严苛残酷的官吏;而太子待人宽厚,经常将一些他认为处罚过重的事从轻发落。太子这样做虽然得百姓之心,但那些执法大臣都不高兴。卫皇后害怕长此下去太子会获罪,她经常告诫太子,应注意顺从皇上的意思,不应擅自有所纵容宽赦。汉武帝听说后,认为太子是对的,而皇后不对。“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邪臣多党与,故太子誉少而毁多。卫青薨,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竟欲构太子。”巫蛊之祸前,太子已数次被苏文等人陷害。

当时人对神怪诅咒之说深信不疑,汉武帝也不例外。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被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夜间守祷祝及自称能见到鬼魂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洒上血污,然后对被捕之人进行审讯,将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为他们以邪术害人之处,并施以铁钳烧灼之刑,强迫他们认罪。于是百姓们相互诬指对方用巫蛊害人;官吏则每每参劾别人为大逆不道。从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到各郡、国,因此而死的先后共有数万人。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时任太仆,为人骄奢不奉法,擅自动用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时值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朱世安,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请求皇帝让他追捕,武帝允诺。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世安捕获移送朝廷,其子之罪将以赦免。孰料朱世安怀恨在心,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于是他在狱中上书朝廷,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事件。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满门抄斩。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杀。江充见汉武帝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毒手,就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他让巫师对汉武帝说:“皇宫里有人诅咒皇上,蛊气很重,若不把那些木头人挖出来,皇上的病就好不了。”

于是,汉武帝就委派江充带着一大批人到皇宫里来发掘木头人。他们先从跟汉武帝疏远的后宫开始,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各处的地面都被纵横翻起,以致太子和皇后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了。为了陷害太子刘据,江充趁别人不注意,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大肆宣扬说:“在太子宫里挖掘出来的木头人最多,还发现了太子书写的帛书,上面写着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应该马上奏明皇上,办他的死罪。”此时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不在长安。

太子刘据召问少傅石德,身为太子师傅的石德惧怕自己受株连,说:“丞相公孙贺一家、两位公主、长平侯卫伉都因为巫蛊死了,现在在太子的宫里挖出桐木人,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耶?”建议太子越权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们的阴谋,太子在情急下同意石德所言。

征和二年(前91)七月十七日,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江充助手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受诏,被来人杀了。太子派人禀告皇后,又分发武器给侍卫。太子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把江充杀了。当时江充另一助手苏文逃到武帝处,向武帝控诉太子。武帝开始并不相信此说,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太子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站在车上,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太子带人离去,将长安四市的市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丞相刘屈氂率领的军队,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长安城有流言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敢依附太子;而丞相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最终,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

守门官田仁放太子逃出长安,丞相刘屈氂要杀田仁,御史大夫暴胜之对丞相说:“司直为朝廷二千石大员,理应先行奏请,怎能擅自斩杀呢!”于是丞相将田仁释放。汉武帝听说后大发雷霆,将暴胜之逮捕治罪,责问他道:“司直放走谋反的人,丞相杀他,是执行国家的法律,你为什么要擅加阻止?”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而死。武帝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卫子夫选择了自杀。武帝将任安与田仁一同腰斩,太子的众门客一律处死;凡是跟随太子发兵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各级官吏和兵卒凡非出于本心,而被太子挟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同时武帝因数人追捕太子等有功而封其为侯。

汉武帝愤怒异常,群臣感到忧虑和恐惧,不知如何是好。壶关三老令孤茂上书汉武帝为太子申冤。他声称:“太子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

太子向东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隐藏在泉鸠里。主人家境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太子。太子有一位以前相识的人住在湖县,听说很富有,太子派人去叫他,于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初八),地方官围捕太子。太子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便回到屋中自缢而死。主人与搜捕太子的人格斗而死,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

太子有三子一女,史书留名的是史皇孙刘进(即刘询之父),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只留下一位孙子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为汉宣帝。

久之,巫蛊事多不信。官吏和百姓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经过调查发现多为不实。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会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于是汉武帝霍然醒悟,立即就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并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曾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也陆续被杀。上怜太子无辜,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天下闻而悲之。

第五节 晚年悔悟,轮台罪己

【原文】

二月,诏曰:“朕郊见上帝,巡于北边,见群鹤留止,以不罗罔,靡所获献。荐于泰畤,光景并见。其赦天下。”

【译文】

二月,武帝下诏说:“朕祭祀天神时见上帝灵光,在北边巡游时,见群鹤栖息,当时不是网罗捕杀之期,就没进行狩猎,没有献上猎物。祭祀泰山祠时,灵光及神影同时出现。因此应该赦免天下罪人。”

【评点】

晚年丧子和军事上的失利,使武帝在精神和思想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征和四年(前89),他对大臣们说:我即位以来,办了很多错事,使天下百姓愁苦,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今后凡是伤害百姓,浪费财物的事情,一律停办。丞相田千秋建议:很多文士都谈论神仙,但都没有成效,应当罢斥。武帝听后说:我从前太愚蠢,受了方士的欺骗。其实天下哪有什么仙人,全是方士们妖言惑众。注意饮食和服药,就可以减少疾病了。于是,便将方士全部遣散。

正当武帝为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深感后悔之时,搜粟校尉桑弘羊等人上书,请求派遣兵卒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屯田,并严敕边郡太守、都尉,加强对边防烽火的管理,选拔战士,积蓄粮草。这个建议虽然有益于巩固边防,武帝却没有同意。他针对桑弘羊等人的上书,颁布了一道诏书,这就是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武帝在诏书中说:曩者,朕之不明……兴师遣贰师将军(即李广利)……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而击车师时……发兵,凡数万人。……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赢者道死数千人。诏书接着说: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扰民也。今朕不忍闻。武帝还特别强调指出,当今之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至于修马复令,只是用以补缺,勿乏武备而已。

颁布《轮台罪己诏》,是汉武帝统治政策的重大变化。它表明汉武帝已决心不再主动对匈奴用兵,而要注重发展农业,提倡农耕以恢复生产。为实现这一政策,汉武帝不但下令不复出军,而且还在征和四年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同时,还任命赵过为搜粟校尉,推广代田法,并下诏重申:当今之务,在于力农。

汉武帝一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巩固统一的西汉帝国,奠定了中华民族辽阔疆域的基础。但与此同时,在他统治期间,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按司马光的评价,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而西汉王朝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同汉武帝晚而改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汉武帝还没有来得及全面推行其与民休息的政策,便于后元二年(前87)去世了。其后继者昭帝和宣帝坚持执行武帝晚年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了被后世称颂的昭宣中兴局面。

第六节 一贤国后,两上将军

【原文】

春三月甲子,立皇后卫氏。诏曰:“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

【译文】

春天三月十三日,立卫氏作为皇后。下诏说:“朕听说天地不变,施化不成;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说:‘因势变通,人民的精神才会振作。’《诗》说:‘通天地之变而不失道,择善而从。’朕欣赏唐虞而乐观殷周,愿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来作为借鉴。现在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有的犯了罪畏罪逃亡及久欠官物而被起诉,事出在孝景帝三年以前的,都免予处理。”

【评点】

卫皇后,字子夫,西汉武帝之后。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伎,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主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卫子夫。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子夫便来服侍,一见倾心。就这样,汉武帝把她召进了宫。但入宫不久,子夫很快遭到了冷落。一年多以后,一次汉武帝释放一批宫女,子夫才又见到他,并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宫。哭得梨花带雨的卫子夫使汉武帝又动了怜香惜玉之心,并再次受到宠幸。同时,又把她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召入宫中为侍中。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子夫生了一男,母以子贵,遂被立为皇后。

元狩元年(前122),卫后所生之子刘据被立为太子。由于他是汉武帝长子,汉武帝极为宠爱他。除了专门派人辅导他学习《穀梁春秋》《公羊春秋》外,还为他建了一座苑囿,称为博望苑,让他学习接待宾客。皇太子的确立,自然更加巩固了卫皇后的地位。至此,卫皇后的荣宠也达到了极点。除此之外,卫氏一门也得到封爵封侯。然而,宫廷当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争权夺势,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特别是帝王所宠幸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容颜的衰老,其宠幸的地位也日渐低下。慢慢地,她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所取代。在她被立为皇后的第三十八年,也就是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因遭巫蛊事变,不能自明而自杀。

所谓巫蛊事变,即汉武帝末年,年老多疑,适有周围一些心怀奸恶之人,乘机制造事端,挑拨他与太子、大臣之间的关系。当时,一些胡人的巫婆作俑,诅咒他死亡。此事被汉武帝发觉,在朝廷内外大加搜索,因此很多人受到牵连。而专门主持处理此事的是素与太子不和的江充。他得到汉武帝的命令,便有意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居住的地方掘地搜索,挖出一具桐木人,即把巫蛊之事加在了太子头上。当时,汉武帝深居简出,居住在甘泉宫,外间人怀疑他是否还在人世。太子刘据唯恐不得自明,就请教他的师傅。他师傅让他先杀掉江充。同时,刘据也征得母后同意,遂矫诏起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然而,他起兵后,因长安城中盛传太子与卫皇后起兵造反而失去人心,护北军使者任安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却没有出兵。汉武帝派去了解情况的使臣不敢入京,谎报太子造反。武帝派丞相刘屈氂去镇压,太子兵败后逃到湖县,随后自缢而死,卫皇后因不能自明也自尽身亡。后代史学界对太子刘据都持同情态度,都认为他和卫皇后与巫蛊之祸无关。武帝晚年也深有悔意。

卫子夫由歌女、妃子以及到女人之极位的一国之后,除了她的容颜美色,温柔贤淑之外,还因为她有太子刘据作为她的支柱。太子自缢,亦使她的政治生命走向了终结。事实证明,她尽管希望太子早日登基,但并没有存心诅咒汉武帝早死。在她为皇后的三十八年中,是比较安分守己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政治野心以及参与汉朝的政治斗争。所以汉武帝死后,她的名誉还是得到了恢复。另外,应该指出的是,子夫的入宫,使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使汉武王朝多了两名能征善战的将军,在以后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赢得了主动地位。从客观上讲,子夫对汉朝是有功劳的。固然,汉武帝对卫氏一门的宠幸有过分之处,但总的来说,卫氏一门对汉朝的巩固是做出过贡献的,因此,子夫的影响也是不能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