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5544600000004

第4章 相信自我 把握成功—自信心 (3)

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战胜尴尬与自卑的最大胜利,发生在一年一度举行的集会上。他母亲敦促他参加集会上的演讲比赛。结果大出他本人的预料,他得了第二名,并且获得了一年的师范学院奖学金。事前,他连单独跟一个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是面对很多人。

后来托马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还不止一次说过:“这一连串的事成了我一生的转折点。”

由此看来,自卑并非是不可战胜的。为什么老是要妄自菲薄呢?你不觉得自己身上也有许多可爱的、令你骄傲的地方吗?

让自卑从你的生活中走开,满怀信心地去做好一、两件事,并以此作为成大事的契机!

3消除自卑方能走向成功

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自卑一族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

如果把目标瞄准成功者,深入剖析他们成功的根源,便会有新的发现:上帝并不是对他们宠爱有加、让他们全都完美无瑕。如果用“鸡蛋里挑骨头”这样的尺度去衡量,他们身上的种种缺陷也可怕得很呢!拿破仑的矮小、林肯的丑陋、罗斯福的瘫痪、邱吉尔的臃肿,哪一样不同样令人痛不欲生?可他们却拥有辉煌的一生!如果说他们都是伟人,我们凡人只能仰视,就让我们再来平视一下周围的同事、朋友吧。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在那些成大事者身上找出多种缺陷,可你看他们照样活得坦然自在。自信使他们眉头舒展、腰板挺直,仿佛时时刻刻都沐浴在幸福的阳光里!

自卑的人并不是天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的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结果是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只有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建立起自信。

4战胜自卑的方法

①主动和别人说话

越是主动和人谈话,自信心就越强,以后与人的交谈就会变得越容易。闭门独思、自我封闭的态度,无异于对自信心的扼杀。

②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在各种形式的集会、课堂上,后面的位子总是先被人坐满。愿意坐在后面的人,大都不想引人注意,这是由于缺乏信心的缘故。而坐在前面,就要敢于把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长期坐在前面,并养成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自信。

③养成盯着对方眼睛的习惯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正视对方等于向对方表明:我尊重你,我也有信心赢得你的尊重。所以,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个人魅力的展示,是自信的象征。

④勇于当众发言

面对大众讲话,需要勇气和胆量,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尽量发言,就会增强信心。有许多原本木讷或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肖伯纳、田中角荣、德漠斯梯尼等。

⑤正确评价自我

要科学地、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合理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从自卑中超越。

⑥利用自我暗示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下去,并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变自卑为自信。给自己创造机会,展示自我。锻炼的机会多了,就会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他人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⑦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如果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就不会再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于自己。多与人交往,发挥自己的长处,有利于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避免离群索居带来的心理封闭等不良影响。

⑧多看成功自励的书

许多成功人物都曾经历过信心不足、迷茫、挫败等打击的锤炼,也经历过成功的滋润。他们的自信的建立是最有启发意义的。所以,成功人物传记和成功自励的书,最能帮助我们找到勇气和力量,从而增强我们的自信。

诸如此类的书刊,都是运用许多成功的例证,从各个角度阐析成功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以及一些成功的技巧。这对我们增强自信极有好处。本书便是其中的一本。如有条件,找一个有成功经验的人进行咨询,也能达到战胜自卑的目的。

⑨剖析自己

当你感到自卑、烦燥、缺乏自信时,多方面分析原因:出身家庭如何?受到的教育如何?从小到大的环境如何?是否缺少亲友帮助?人生信念是什么?人生目标是什么?等等。这样便能找出缺乏自信的原因。各人条件不同、追求目标不同,理智地分析,就不会因某一时、某一专长不如人而灰心丧气。

摆脱了局限和自卑,你便能肯定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将自己的人生放在一些大背景中去分析会更容易超脱。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历史、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等大背景中,可能会有人比你强,但一定也会有人面临比你更大的困境。卡耐基引用一个故事说:“当你担心没有鞋时,却有人还没有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大背景进行分析,主要是让我们从个人小圈子的局限中超脱出来,从自卑的情绪中超脱出来。

只有拥有了足够的信心,你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有所作为。树立必胜的信念,没有更多的诀窍,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决心去行动,去获取成功的经验。

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境界,是带来希望的曙光,它拯救在沮丧中沉沦的人们,激励雄心勃勃的斗士。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就只能沦为灾难、困难和挫折的囚徒。

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望又很无助,那么毫无疑问,你就是那个样子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既有能力,又有效率,你也真的会成为那样的。一种想法注定了失败,而另一种想法则可以引领你迅速达到成功。恰像一句古谚语所说:你可以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也可以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这两种想法都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起自信心,让我们的思想为我们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潜能,创造辉煌的事业。

要建立自信心,首先必须准确地了解自信。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斯在《保持自信》一书中认为,每个人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我不行——你行”、“我不行——你也不行”、“我行——你不行”、“我行——你也行”这四种基本的人生态度。

“我不行——你行”,是认为自己不行别人行,这是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现。

“我不行——你也不行”,显然不是自信,而是对别人的敌意,对自己缺乏自信的掩饰。

“我行——你不行”,貌似自信,实质上是自负的表现。它建立在惟我独尊的意识上。

“我行——你也行”,这是一种真正的自信。这种自信建立在既相信自己、又相信别人的认识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学会自信,必须模仿自信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自信都可以作为我们模仿、学习的榜样。美国短跑运动员威尔玛·鲁道夫,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经过刻苦训练,他把“不及人之处”练成“过人之处”,在1960年罗马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了短跑第三名。希腊有个叫狄蒙斯恩的人,小时候口吃,但经过刻苦训练,后来成为有名的演说家。他们都是通过自信与刻苦磨炼把自己的“弱点”转变成超过他人的“强点”。

第三,由于自信几乎涉及生活中的一切方面,所以你可以一个情景一个情景地练习。开始时可以想像成一种生活情景。例如,让你的同学充当售货员,你当顾客,通过扮演,练习如何拒绝售货员的推销。最后,你可亲临商店现场练习如何拒绝售货员。情景练习之后的每一次成功的体验无疑都会增强你的自信心,使你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

第四,被别人左右是缺乏自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不要受人摆布,不要人云亦云,要具备“对别人的议论不必介意”的意识与品质,要坚持不做违心的事。这样,你的内心就会感到解脱,并且充满自信。

第五,不要经常拿自己与别人相比。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环境与机遇又十分不同。因此,有许多事情,别人可能因条件好而比你做得好得多。要勇敢地接受现实,勇于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又令人不愉快的事实。如果老是同别人攀比,你将会对自己逐渐失望,最终失去自信。

第六,如果你被指派去完成一项棘手的任务,你必须尽力、乐观地去处理。如果你畏缩了,你将会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

第七,不要好高骛远。期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抱怨是有害的。目标过高,经过努力而不能完全实现,反而会失去自信。

第八,自信要恰到好处。没有自信不行,过分自信也不必要,而且容易导致自大。极端自信的人,常常陷入“不知为知”的可笑境地,还自鸣得意。过分的自信,容易引起与他人的冲突,给人以冷酷无情的印象,容易导致四处树敌。

总之,自信心在一个人的奋斗中相当重要。有人说:“决心就是力量,自信就是成功。”拥有自信的人,便会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即将来临的任务,能够比一般人做得出色,并时时展现出这种能力。

自信需要培养。能够培养、强化和巩固自信的,就是不断的成功。一些人之所以缺乏自信,甚至过敏和自卑,就在于他对自己有了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有了愿望却总是无法实现,有了目标却总是达不到,就会一次次地打击信心,甚至迁怒于别人,怨恨社会。事实上他们只要降低期望,把目标定得实际一些,多几次成功,就能够将心态纠正过来。

自信在于准备充分。心里没底,当然难以积聚信心。准备包括对情况的了解、知识的积累、特征信息的收集,以及必要的计划。但是,高明的领导者往往在形势不明朗、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能积聚信心、积聚力量,并把信心坚决地表达出来,表现得信心十足,充分地感染下级,让大家同心齐力、共渡难关,从而得到发展及突破。

自信心在于心理造就,或者说是景境心理调适。在做事前先回想一下以前的成功,想想优美的景色和以前最快乐的事情,这样就能够凝聚起自信心。

人的自主性越强,就会越有信心。培养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够变相地培养人的信心。

对挫折的有效处理也能够相当有效地增强信心。

有的人喜欢表现,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自我表现是人的一种本能或天性。表现往往能够满足人的虚荣,给自己以更多的信心。

一个人应该积极地影响环境,给周围的人群以信心,并使这种信心成为一种优势,从而让自己的信心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