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凌志军在《追随智慧》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也许是我的执拗天性发生了作用,也许是我的一股热情和几分天真左右了我的抉择,在其他人的反对面前,我没有退缩,我对我的妻子说:“管他呢,我自己先回去。我绝不相信中国所有优秀的人都出国了,在中国,总能找到喜欢科学研究的人。我就是要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
我当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被记者称为“天不怕地不怕”,其实,我只是有一股勇气罢了。我知道,回中国创建研究院存在短期内的风险,但从长远来说,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未来的中心。作为能够横跨中西文化的华人,我应该把握这个回到中国的最好机会。
后来,微软在中国创建的研究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实现了自己当年的理想,受我的影响加入研究院的一批优秀人才,如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等,也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李开复博士的成功经历中可以看出,成功只奖赏不怕风险、敢于冒险的人。在职场中敢于冒险求胜,你就能做得更好。在勇于冒风险的过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你,也会不断地使你恢复活力。
在职场里,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只有通过冒险,通过尝试,通过克服一道道难关,才能锻炼和展现出来。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没有危机感的人,不愿参与竞争和拼搏的人,他得到的奖赏肯定不是成功,而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奥运精神启示录:
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是挑战成功的第一步。进取、冒险的精神是勇气的一种体现,一个人拥有它就会获得成功,失去它就会流于平庸,一个企业拥有它就会赢得市场,失去它就会走向失败。
下下签也是上上签:远离恐惧,挑战困难
冠军档案:
吉新鹏
羽毛球运动员。1977年生于湖北荆州。12岁入选厦门羽毛球队。吉新鹏右手握拍,技术特点是拉开突击打法,球路变化多端,后场进攻落点刁,网前球手法细腻,步法灵活。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单冠军,现任中国羽毛球队一队教练。
奥运纪实展播: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年仅23岁的吉新鹏被媒体评为世界十大黑马之一。悉尼奥运会中国队第16枚金牌落在吉新鹏头上,是连他的教练都没有预想过的事。然而,他把最佳状态调整在体育的最高荣誉——奥运会上,他真的成功了,奇迹就这样发生了,他夺得了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获胜后,他忘情地扔掉球拍,仰天长啸的画面,震撼人心,也成为在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中的经典镜头之一。
小时候的吉新鹏很好动,后来却慢慢变得内向。在现代这个处处需要推销自己的社会,内向腼腆、不善言辞可能是一种劣势,然而吉新鹏却说,内向是他的优势,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的确,因为内向,所以思考,因为思考,所以他与众不同。12岁那年,他还在湖北省荆州市少儿体校羽毛球队的时候,赴湖南益阳参加全国少儿羽毛球男单比赛,排名第五。正在为厦门特区组建第一支羽毛球队奔走的苏文全教练就“追”上了他,曾带出过世界冠军林瑛的苏文全决心要把吉新鹏挖进队里。面对一次又一次“缠”上门来的苏教练,吉新鹏的母亲有些疑惑地问,第一、第二名您不要,为什么偏偏要挑只列第五名的鹏鹏呢?苏教练说,凭我的经验,吉新鹏更有潜力,他打球用脑子。
果然,内向的性格反而成就了吉新鹏。
赛后,吉新鹏在解读他这次悉尼爆冷夺冠的奥妙时,给出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心态和勇气。
他说,在奥运会上,每位球手,特别是有望夺奖牌的高手都自觉地把弦绷得紧紧的。此时,谁能把心态摆正,尽早找到赢球的感觉,谁就可能走得更远。这次在悉尼,他首轮差一点就要输给香港的吴蔚了,然而,当他以一个得意的扣杀拿下赛点时,他当时一下就找到了赢球的感觉。之后,在和世界排名一、二、三位的陶菲克、皮盖特和叶诚万对阵的三场硬仗中,他果然凭着这种感觉,以所向披靡之势,爆冷夺得冠军。
接着,他分析了勇气对比赛的影响。他说,比如抽签,在这届奥运会头两号男单种子选手——中国的林丹和陈宏在首轮就遭遇硬仗,这应该不会对中国球手构成太大的影响。抽得好签,说不定球员就会因此而松懈,还不一定是好事;抽得下签,反倒可以引起球员的重视,只要大家克服对强手的恐惧心理,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他看来,下下签,也就是上上签,因此他成功了!
职场链接:
吉新鹏遭遇强手,毫不畏惧、敢于挑战的精神也正印证了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道理:遇到了困难,一定要相信,命运不是天注定,只要克服恐惧心理,敢于挑战困难,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在生活和工作中,勇气的最大敌人可能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其实,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个人的失败都不值得一提,重要的是你曾经放手去拼搏过。回顾历史上的名人,人们可能只记得他们的成功,却很少去关注他们的失败经历和不断尝试的勇气。
居里夫人说:“人生的旅途也许很遥远,也许很暗淡,但是,不要害怕,勇敢的人面前才有通路。”
罗斯福说:“我们没有什么害怕的,唯一值得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
马克·吐温说:“勇气不是缺少恐惧心理,而是缺少对恐惧心理的抵御和控制能力。”成功者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恐惧和困难。任何事业上的成就都不是轻易就可以取得的,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必须正视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现实、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达到卓越的境界。
一位成功的企业领导者说:“勇气不仅对员工重要,对企业领导者也同样重要。”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那时,我属下有一支队伍,这个队伍的经理是我老板的朋友,而这个队伍负责的项目也是我老板最欣赏的。当时,我清楚地知道,这个项目做得很不好,项目经理也不是一个好经理。但是,因为我的老板重视它,我始终没有勇气来处理这个问题。此外,我也担心,如果解散了这个队伍,其实也是对我个人工作的一种否定,因为我已经让这个队伍存在一年多了。
“终于有一天,我决定离开公司。但是我觉得,公司多年来对我不薄,我在走之前应该为公司负责,做完我早该做的事。我应该把这个队伍和经理裁掉,大不了会引起员工和老板的不满。
“当我把这个决定付诸实施后,令我惊讶的是,很多员工不但没有对我表示不满,还跟我说他们多么认可这个决定,他们认为我非常有勇气、有魄力。公司领导也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反而认为,我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连我的老板也承认,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这件事让我明白,做事情不能患得患失,要有勇气做应该做的事,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要有勇气接受这些事情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它的风险一定会低于我们的想象。此外,在管理企业的时候,自觉的、勇于认错的、有勇气的领导者才是最让人尊敬的。”
的确,在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并由此养成不畏惧难、勇于面对的好习惯。这个习惯不仅是在碰到大的难题时形成的,也是在每天处理小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疑问的时候,不妨鼓起勇气去问问师长、同学或是同事;当你因为潜在的风险而困惑不安时,不妨多问问自己:你怕失去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吗?
萧伯纳说:“困难是一面镜子,高悬在生命的险峰,它照出勇士攀登的雄姿,也显出懦夫退却的身影。”
罗斯福说:“实现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因此,建议大家抛弃自己的疑虑和恐惧,做一个一往无前的职场强者!
奥运精神启示录: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就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必须正视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只有那些有勇气正视现实、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达到卓越的境界。
越垫底越要玩命练:把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
冠军档案:
杨扬
1975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5岁时,获得全国冠军。2002年,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两度封后,实现了中国人在冬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在2003年和2005年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两度夺得500米短道速滑金牌,成为世人眼中的“白雪公主”。在国际赛场上,杨扬共获得59个世界冠军,5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其优异的成绩,放眼世界体坛,几乎没有人能出其右。
奥运纪实展播:
2002年2月17日,这个日子将永远被载入中国冰雪运动的史册。这一天,杨扬用44秒的时间结束了中国冬季奥运会17年的灰色历史,实现了中国几代冰雪健儿的夙愿。
9岁的时候,杨扬进入家乡的业余体校练速滑,才练了三个月,她就开始不断在比赛中获得名次。后来父亲工作调动,她跟随父亲到了七台河体工队。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在汤原县的时候,杨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到了市体校,她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都显得一般,甚至垫底了,杨扬连外出观摩比赛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参加比赛了。但杨扬的倔脾气上来了:“垫底就垫底,绝不放弃!”从此她更加刻苦地训练。
两年后,凭借出色的冰感、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犟劲儿,杨扬被著名速滑教练金美玉看中,进入省体校。刚进省体校,一直没受过专业、正规训练的杨扬又成了倒数第一,而且从练大跑道改练短跑道,她很不习惯。可既然下决心练短跑道,就要练出个名堂。她自己给自己增加了训练量,每天都第一个起床,主动要求领滑以训练耐力,因为她坚信:成绩是练出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91年的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上,15岁的杨扬迎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枚金牌。1992年,她更在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上独揽女子1500米、3000米和个人全能3枚金牌。
本以为一切都很顺利,可是杨扬没有想到,这冰上之旅的磨炼才刚刚开始。1993年,在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女子500米比赛中,杨扬三次跌倒在起跑线上,最终被抬下场。不久,爸爸因车祸去世的残酷事实又几乎把她打垮。那一段时间,杨扬几乎不会溜冰了,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在训练中也经常莫名其妙地摔跤,似乎连站都站不稳。她几乎产生了退役的念头,但是一想到父亲生前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速滑运动员,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她知道父亲不会喜欢自己做一个临阵退缩的人。
振作起来的杨扬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实现父亲的夙愿。在她的刻苦努力之下,她的成绩迅速提高,被选入了国家短道速滑队。
但是,过去几年里的重重打击,使得杨扬在极度压抑和疲劳的状态下训练,大大影响了她的成绩。刚进入国家短道速滑队,杨扬再一次成了垫底的,年龄最大、身体素质最差、成绩最靠后,还被认为是队里最没有希望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杨扬不灰心、不丧气,她还是那个坚强的姑娘,为了为自己争取到上场比赛的机会,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玩命练。
1997年,杨扬获得了她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连在世界大赛中摘金夺银。人们惊呼:这位中国姑娘开创了一个短道速滑的“杨扬时代”。
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拉开了帷幕,杨扬随队出征。可命运似乎很爱跟这个要强的姑娘开玩笑,杨扬铆足了劲要拿金牌,却因为连续犯规而颗粒无收。本来一心想退役的她,在挥泪告别长野时却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下一届冬奥会实现奥运冠军的梦想。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到了26岁的年龄却还能连续四年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上,已经很不容易,而要将这种巅峰状态保持到2002年,更是难上加难。而且之后她又接连在比赛中脚踝和腰部受伤,随队医生对她说:“你必须把伤病当饭来吃!”并且给她规定了许多限制。但杨扬仍然决心要做到最好,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她努力训练,不容许自己有一点松懈。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终于来临了。然而在2月13日,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中,赛前被普遍看好的杨扬却意外失利。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杨扬偷偷哭了好几次,最后还是暗下决心,振作精神迎接后面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