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个人品牌
5535100000025

第25章 个人品牌的重塑:在变革中适应社会(1)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环境在不断地改变,如果你的个人品牌也一成不变,那将意味着被这个社会淘汰。我们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使个人品牌跟上时代的脚步,以变制变,适应社会才是个人品牌长盛不衰的关键。

追求终生的就业能力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环境在不断地改变,一成不变的个人品牌,只会被社会淘汰。我们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使个人品牌跟上时代的脚步,以变制变,适应社会才是个人品牌长盛不衰的关键。

由于职业周期或者是社会变革的影响,个人品牌应该随之调整或重新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而当自己的个人品牌发展得比较好的时候,也应突破原有个人品牌的范围,对自己的个人品牌进行扩展。

在新经济时代,员工所追求的不是终生就业的“饭碗”,而是终生就业的能力。

现代的“饭碗”观念,要从金饭碗、铁饭碗过渡到瓷饭碗。瓷,既珍贵,价值高,又要细心呵护,一不小心就会摔碎。现代企业的员工,要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一方面,企业要重视人才,给人才以足够的重视和价值肯定;另一方面,员工能力不行就要被淘汰。要从过去单一的追求知识、追求职称,转到追求能力,只有具备能力,才能把握机会,创造价值,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企业的变革创新。员工的观念要转变,具备终生就业的能力,如果企业不合适,员工可以自愿离职,炒企业的鱿鱼。企业也要注重提高员工的能力,帮助员工培养终生就业的能力。

Google大举招人与西门子裁员这两件事,再一次印证了一条理念,职场这个江湖有人吃着肉,也有人喝着汤,更有惨的连汤也喝不到。

虽然每个月总有相当多的职位需求,但与众多的求职者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上半年来一直猛刮不止的裁员风,把IT人手中的汤都吹凉了。

2005年的上半年开始甲骨文、西门子、先锋公司大幅度裁员,之后IBM宣布裁员1.3万人,随后,UT斯达康、爱立信、京瓷等通信制造商也都纷纷宣布裁员数百到上千人不等。紧接着,惠普公司在宣布要裁员14500人之后,又再一次“瘦身”,从实验室里削减四个科研项目……IT巨头们纷纷勒紧了裤带。裁员的原因各个公司并不相同,或许各个公司裁员的具体方法也不相同,但裁员的目的只有一个:在短期内最快速地降低成本,让公司轻装上阵。

在这样的一个江湖,当IT人手中的汤都被端走时,我们是否意识到,如今已没有了所谓的终生就业的“饭碗”,哪怕在一些大牌公司,一样也逃脱不了被裁的命运。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终生就业的能力。

全球IT产业链在做调整,最低端的硬件制造在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在IT外包中,中国一直以世界的工厂著称,虽然有人曾预言这种地位将在未来的5年会有所改变。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把整个软件外包细分一下,从低端到高端分别是编程、项目管理、咨询等,那么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外包公司还处在起步的编程阶段,中国想要超越制造,还是有待时日。也就是说,投身外包的IT人在很长时间内仍然只能喝着汤。

据“前程无忧”猎头透露,手机行业的各类人才绝对不愁找工作,高级技术人才的年薪在70万元左右。目前,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都在轮番进行全国性的大规模人才招聘工作。

TCL、华为和西门子移动等每一家公司手机行业职位空缺达1000个以上。业内专家表示,手机行业技术人才缺口大,主要是因为手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短,各厂商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而手机行业的研发又需要不同类型的技术人才的组合,以产品研发部为例,需要结构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工业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等多位技术人员,每一个岗位在研发过程中都不可或缺。

但企业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一些手机厂商表示,“虽然有很多应聘者应聘,并且与所学专业相关,但没有手机行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就无法在短期内胜任岗位,重新培养所花的时间又太长,而手机产品的研发周期又短,因此找到合适的人选并不容易。”手机制造行业的薪酬已与房地产、医药、汽车制造行业并驾齐驱。

中国人有跟风的习惯,职场上也是如此。且不说各大手机厂商拚命招聘是否有“一阵风”的嫌疑,影响到求职者就是盲目地跟风求职。IT是个追求积累的行业,IT人如果跟风走,看什么热就做什么,跟下去,永远就是初学者,永远是喝汤的命!

是什么妨碍了我们能吃上肉?

相信没有人喜欢一辈子喝着汤,看着别人吃肉,当然从喝汤到吃肉可是要费点功夫的。这里我们要从招聘者对职位的要求方面多做功课,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人才与招聘方还存在着许多理解差异。

首先是一种技术不能再吃上百家饭。许多求职者认为企业招人条件过高,要求过于全面,仅用一种技术做实际工作,或只从事一个职位的工作的话,现有的技能完全可以胜任,没必要了解那么全面。而公司的意见是综合素质更加重要,一个技术项目结束后转型很有可能使用另一种技术,非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面不广的人很难灵活转变。相对来讲,招聘公司更看重传统技术的应用。

其次是关于专业学历背景是否重要。求职者认为即便自己学的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但通过自学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完全能够胜任工作。但公司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加重要,相关专业能够更快地学习新技术,转型灵活,能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整体系统的把握。

另外,经历并不能等同于经验。求职者认为有了某一行业的相关经历就是进入该行业的条件。而公司看重的并不是经历,而是实战的经验。但对应届毕业生则看重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最后,没有实践为基础的认证和培训是一张废纸。求职者认为认证培训可以加重自己资质的砝码,加大求职成功率。而招聘方表示,认证培训可有可无,但实战经验必不可少。理解上的差异是正常的,但关于这些观点的争论是无益的,在买方市场中,达不到要求就要被淘汰,更谈不上其他了。

因此,从以上说明,对于今天瞬息万变的职场,要想树立个人品牌,不能追求终身的“铁饭碗”,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终身就业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立足于这个变革的社会。

勇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老鹰是鸟中的长寿者,有70年的寿命。但这长寿却是经过极为痛苦的磨砺而获取的。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羽毛已经苍老沉重了,喙长而弯曲了。要想搏击长空,就必须更新这些重要的部件。所以这时的老鹰就会找到一块峭壁狠狠的摔打自己的喙,摔掉老茧,露出新质,然后再忍痛一根一根拔掉赘毛,直至新毛长出。老鹰经过五个月的自我重塑后,又获得了长达30年的寿命,又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空中为王了。

我们应该像老鹰一样勇于自我挑战,因为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自己就是自己命运和幸福的创造者。当追寻幸福的脚步因越来越沉重的赘毛而步履蹒跚时,拿出“鹰式”作风,一根根将它们拔除,幸福将张开翅膀轻盈地向你飞来。

想建立个人品牌的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要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所谓思想准备,是指想建立个人品牌的人对建立的每一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且对建立个人品牌过程中每走出一步都应有较完善的计划。建立个人品牌要敢于革新,勇于挑战,而不是静静的等着我们的个人品牌逐渐老化、生锈,被时代的潮流掩盖,只有不断调整心态,才能从容面对一切的问题。

调整心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时就进入调整的状态。譬如:在选择个人品牌项目时,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项目市场前景综合评估后,再做出决定,绝不能人云亦云地盲目冲动。在建立个人品牌后,一出现问题,应该冷静面对、认真分析、逐项解决,绝不能由于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后产生浮躁情绪而怨天尤人,或者只找客观原因,忽视主观检讨。调整心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对待每一件事上,要从容不迫,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避免“欲速则不达”,良好的心态所带来的回报会不期而至。

面对企业现金的减少、企业出现亏损或人才流失,有些想建立个人品牌的人的心态可能会降至低潮期,甚至精神颓废。这时,调整“颓废”时的心态,要比调整“亢奋”时的心态困难得多。一方面,应该找个恰当的方式将怨气彻底释放;另一方面,则应该认真审视自己的缺陷,以便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识。在创业的逆境中调整好心态,获得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

心态是控制个人创业心灵平衡的砝码,调整心态是一项循序渐进的事,同样也是每个想重塑个人品牌的人每天的“功课”。

1995年,认识了六年的张艺谋与张伟平开始了第一次电影合作——《有话好好说》。1995年,刚与巩俐分手的张艺谋陷入了感情和事业的低潮。早已是国内导演一面旗帜的张艺谋在失去了巩俐后,居然在海外市场不那么吃香了。一次平常的见面中,张伟平无意中问起张艺谋最近在忙什么,没想到张艺谋透露自己新片因为没有了巩俐,海外片商缺乏信心,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张伟平立即说:“既然这样,这片我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