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
5511300000025

第25章 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3)

6.输卵管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输卵管再通术疗效的评估标准如下。①再通率:术后输卵管解剖结构恢复通畅的比例。②妊娠率:术后输卵管功能恢复并获得正常妊娠的比例。③再闭塞率:指术后随访期间输卵管再发阻塞的比例。输卵管再通率可达到90%以上,其再闭塞率大约为10%,手术疗效较为满意。对输卵管完全性阻塞再通术后的妊娠率国内外早有报道,各家不一。有随访资料显示,完全性输卵管阻塞再通术后1年的妊娠率为40.3%;不完全性阻塞介入治疗后其妊娠率与输卵管的通畅程度呈正相关,输卵管通而不畅的妊娠率为波动于25.6%~53.3%,差别很大。介入治疗后的妊娠率,除与操作技术有关外,对病例的治疗选择标准,术后的后续治疗等因素有关。

7.并发症及预防输卵管再通术的放射介入治疗技术一般是在DSA机下进行,相对于传统的X线机,DSA机采用了X线防护装置,可减少70%左右的射线量。随着术者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不断提高,手术时间不断缩短,患者在术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患者卵巢组织在输卵管再通术中所接受的辐射量为0.2~2.57cGr,而当卵巢所受辐射剂量为200-300cGr时,大约5%的患者可能在术后5年内出现卵巢损伤,因此输卵管放射介入治疗不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任何伤害。

输卵管再通术虽然是一项较安全的技术,但尽量减少各种并发症是介入技术追求的目标,围术期仍应相对谨慎,注意下述并发症。

(1)感染。输卵管再通术后,输卵管因手术刺激,存在急性炎症反应,此时如存在上行性感染,极易导致输卵管再次闭塞。为了避免继发感染,术前应行白带常规检查,当白细胞(++)以下时,且不合并滴虫和真菌史,方可进行手术操作;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中药灌肠治疗有助于盆腔炎症的消退和预防感染。

(2)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输卵管内注入对比剂后刺激管壁迷走神经,可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主要症状为下腹胀、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脉搏细弱、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进行性减慢等。此并发症在文献中报道较少。若处理不当,可出现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3)过敏。应用离子型对比剂应当注意碘试敏结果;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一般不会发生对比剂反应,但也应当谨慎操作,一旦发现患者有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4)损伤。输卵管具有相对较厚的肌性结构,在引导导丝的治疗过程中不易形成输卵管穿孔,该损伤主要发生在输卵管阻塞严重的患者,一定的压力可使导丝穿破肌层的薄弱区而进入腹腔,其发生率为2%。输卵管再通术可导致宫颈管或子宫内膜轻微损伤,术后患者可发生少许阴道流血,对症止血治疗即可;输卵管再通可引起一过性腹痛,适当休息即可缓解,一般不需止痛治疗。大出血及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较少。为了避免手术损伤,术中操作应当轻缓,切忌直来直去,猛进猛插,插入导管导丝应顺应输卵管的走向,忌强行插入。

(5)月经异常。少数患者可有短期的1~2个月的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提前或推后,不需处理,可自行恢复正常。

(6)重新阻塞。经过术中防粘连药物的治疗,输卵管再通术的重新阻塞率从早期的28%降低到目前的12.86%。降低重新阻塞率的措施一般是:术中输卵管内注药,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1个月复查子宫输卵管造影,一旦重新阻塞,可再次行输卵管再通术。近年来有人在原有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对降低重新阻塞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7)输卵管妊娠。从输卵管再通术的作用改善输卵管的通畅性这一角度来说,输卵管再通术有利于防止输卵管妊娠的发生。部分输卵管经输卵管再通术后通畅情况好转,由不孕变成可孕,但好转的输卵管并非完全通畅,其可导致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只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防粘连药物选择技巧

输卵管再通术在疏通输卵管的同时,可造成输卵管内膜的损伤,术后粘连是创面愈合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病理生理现象,新的创面会造成术后重新粘连。

有效预防及减少术后复发性粘连形成,直接影响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受孕率。过去防止粘连的方法,如脂肪隔离法、酶分解法及物理方法均没有把重点放在如何减少纤维细胞增殖和消除产生粘连的根本原因上,因而效果不理想。肖刚等观察医用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腹腔内粘连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国内外常用防粘连材料有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透明质酸、几丁糖、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羧甲基壳聚糖等。

地塞米松属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感染作用,地塞米松一方面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另一方面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

糜蛋白酶属蛋白分解酶类药,具有水解肽键的作用,能促进血凝块、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等液化清除。术中可选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和糜蛋白酶4000U经导管推注治疗。

透明质酸钠是高分子直链多糖,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可吸收性,可以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研究结果表明透明质酸钠能减少输卵管阻塞介入治疗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应用透明质酸钠后粘连的复发率降低至4.14%,1年内研究组妊娠率40.17%。

医用几丁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可在体内完全自然降解,具有广泛的生物作用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①类似抗生素的特性,本身抑菌作用能降低机体感染机会,特别对革兰阳性细菌效果显着,预防细菌性炎症所致粘连。②抑制异常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抑制胶原的沉积,进而抑制病理性斑痕的形成。③有效止血,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局部止血剂,减少因出血机化而造成的组织粘连。④能降解在组织间起阻隔作用,对营养物质有通透性,在局部停留一般超过3周以上,从而达到生物隔离屏障作用,减少粘连发生。⑤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近年来对羧甲基壳聚糖的研究日益增多,外科手术用防粘连冲洗液是羧甲基壳聚糖与平衡液配制成的无色透明有一定黏度液体,代谢产物为氨基葡萄糖,机体可吸收,具有一定止血、轻微抑菌活性、可适度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具有良好防止术后粘连效果。

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是应用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盐酸小檗碱制成的新一代防粘连制品,该产品安全、无毒,具有屏障隔离作用,可减少异常纤维蛋白网的形成;有润滑作用,有利于组织运动;局部抑制渗血的作用,能抑制手术损伤部位毛细血管渗血而造成的粘连;抗菌消炎作用,能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生长,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从而促进组织生理修复,减少组织粘连,抑制炎性渗出’促进吸收减轻瘢痕从而达到减少粘连的机会。

五、木后抗感染治疗

术后出现轻度的盆腔疼痛和少量阴道出血与宫腔操作和输卵管扩张有关,一般术后2~5天可自行消失。为了预防输卵管再度闭塞,术后可用抗生素治疗2周,术后2~3天行输卵管通液1次,并连续3个月在月经干净后3~7天行输卵管通液术,以巩固再通术疗效。

中医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脏腑失调、气血不畅或感受外邪、血瘀阻络、脉络不通所致。其病理为经络受阻,病在胞脉,即输卵管。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介入术后梗阻性不孕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输卵管炎性阻塞原理研究深入,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是输卵管阻塞最常见的证型,占52.6%,因此改善局部微循环,纠正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缺氧状态,促进其修复是改善输卵管功能的关键,活血化瘀中药作为介入导入药物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已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术后采用中医辨证内服或外敷中药能够与输卵管再通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效巩固介入疗效,防止再闭塞和提高妊娠率。保留灌肠给药,药物在直肠、乙状结肠内,经肠壁渗透,对慢性输卵管炎、盆腔炎起治疗作用。

文献报道,丹参注射液对炎性输卵管阻塞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红细胞膜的流动性,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加快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抑制氧自由基损伤过量,保护输卵管上皮细胞。通过抗纤维化,提高纤溶,抑制胶原蛋白合成起到松解输卵管粘连的作用。同时还对金色葡萄球菌、人型结核杆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丹参注射液作为介入导入药物,具有抗粘连改善输卵管功能,能明显减轻介入术后输卵管再闭塞率和输卵管妊娠率,一定程度提高了宫内妊娠率,为丹参注射液单独作为灌注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邓兆旭等报道输卵管复通术后采用口服中药以及中药保留灌肠,10天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连用5个疗程。口服中药自拟处方:穿山甲(代)10g,天仙藤15g,苏木9g,炒当归12g,赤芍12g,白芍12g,路路通6g,丝瓜络6g,鸡血藤15g,川续10g,炒柴胡6g,水煎100ml,口服每日2次,直至经期停药,下次月经后重复使用。本方药中用穿山甲(代)、天仙藤活血通络为主,佐以苏木、路路通、丝瓜络化瘀通络,且路路通、丝瓜络擅长于通络,是通络的妙品;当归、赤白芍、苏木是活血化瘀的要药,鸡血藤也是活血化瘀的要药。据报道,鸡血藤的活血化瘀作用,并不亚于桃仁、红花,川续断既有补肾的作用,又有帮助化瘀通络作用,柴胡有疏肝解郁的作用,且柴胡是肝胆厥少经的药物,附件主要指输卵管,位于少腹部,系厥少经络所在地,因此柴胡一药还有引诸活血通络药物入于附件部位,达到疏通的作用。

灌肠用中药处方:红藤30g,败酱草30g,丹参20g,赤芍20g,白芍20g,五灵脂15g,延胡索15g,蒲公英35g,土茯苓20g,山楂15g,水煎100ml灌肠,每日1剂,直至经期停药,下次月经后重复使用。中药水煎保留灌肠,方中红藤又名大血藤,具有明显的活血通络的作用,同时亦有一定的清利作用;败酱草清利湿热,败脓祛毒,两者结合常用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因输卵管不通的湿热瘀毒极为明显,常伴有发热,故应加入蒲公英、土茯苓等以助清解,同时加入丹参、赤芍、延胡索、五灵脂化瘀止痛。方中加入三棱10g,莪术10g,地鳖虫10g,还可用于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水、盆腔粘连。

文献报道灌肠方另有:当归、丹参、三棱、莪术、路路通各20g,赤芍、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各30g,水煎后用150ml保留灌肠,连续用10天,连续3个月于每次月经干净后3~7天行子宫输卵管通液和保留灌肠,以巩固疗效。该方案中当归、丹参、三棱、莪术有活血化瘀、利水散结、温经通管作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有清热解毒作用,路路通活血通络,赤芍理气通滞,诸药合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络散结。其中清热解毒药物可有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炎性细胞浸润,促进粘连溶化分离,利于组织吸收的作用。活血化瘀药能减少输卵管局部血瘀和组织张力,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和组织营养,调节合成代谢,吸收炎性病灶,有利于输卵管粘连的松解,促进管腔黏膜上皮的修复与再生,提高输卵管运送卵子能力。

相似的中药灌肠方案很多,其基本原理相似,各种方案均在尝试应用中药巩固输卵管再通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