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好,做好,活好:成就职场精英的新36计
54971400000007

第7章 要成功,得先认识下成功

人们都相当重视成功的方法,而成功也确实是有方法,而且也必须靠方法,否则就会走向失败。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真正的成功不是在方法论上争胜负,而是在认识论上显输赢。

生活中,许多人都喜欢制订计划,但最终达成目标的却是只有极少数人,不少人坚持到一半就放弃了自己美好的设想。

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大多都是遇到一点挫折,一点失败,思想就出了问题。事业成功者则不这样,他们能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把它们当做是成功路途中的插曲。无论是失败也好,成功也罢,他们会随着自己存在方式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地自我选择,不断地自我造就。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成功很简单,只需你每天进步百分之一就可以了。”一位专家在谈到成功时先说简单,接着又说“成功又很不简单,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多付出哪怕百分之一。”曾仕强教授有这样一个讲座《一生只做三件事》,他认为,人生只需做三件事,知道此生为何而来,知道自己是干什么来的,也就是目标;怎样完成,找到一套方法,让目标达成;把它做得更好,也就是改善,精益求精,积极向上,天天求进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泰康人寿总公司营业总监于文博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很激励人的生活小故事。这个故事通俗易懂,用来注解人生的成功,是再好不过了。

故事是这样的,“我”接近40岁时的某一天,决定挑战自己,订下了连续做100个俯卧撑目标。

订下目标的时候,“我”仅能做到31个,而且将近中年,不是那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

一开始,“我”要求自己每天只增加一个;可练到半个月,每次能做40几个的时候坚持不下去了。

有人建议说练俯卧撑有方法,每组12个快速做完,休息一分钟,再做第二组,如此连续六组,进展将会加速,又坚持半个月余,勉强能突破50个了,也就是说练一个月仅增加了10多个而已。

再增加难度,脚高头低练臂力,进展亦不明显。

又有人献计,单练手臂之力不行,非得同时练习腿部肌肉,上下肢才能协同发展。增加每天跑楼梯的项目,从1楼到18楼,不仅练了腿力亦增加了肺活量。

过一个半月,觉得饮食上需增加营养,便于每日清晨吃一份蒸水蛋(2个),每晚睡前喝鲜牛奶(1杯)。

到了第56天时觉得进度太慢,晚上又增加一锻炼时间。

第98天时,一鼓作气做了97个,实在太累,因此前最多能做87个。

此后,又锻炼了一段时间,后来在众人的见证下,“我”竟然连续做到102个,历时为106天。

一个将近中年的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事实上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能做到。

但因为“我”有明确的目标、强烈的愿望、正确的方法、合理的饮食,再加上矢志不移地坚持,所以取得了成功。我们的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

成功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万和集团执行总裁叶远璋先生认为,成功的要素就是:合适+心态+目标+方法+行动。

很多人,最头疼的就是方法,自己明明想成功,困惑的就是找不到方法。以下就介绍一些怎样找到成功的方法的建议:

第一,掌握本行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并有所发展。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或者说是终身的,我们从学校到参加工作并不等于自己就学完了本行业的所需知识。其实,参加工作后依然要抓紧时间学。要知道,很多成功人士,成功了都还在学习,那我们就更应该学了。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后来又创建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的齐瓦勃,18岁时就来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属下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当时,工人们都抱怨工作辛苦、薪水太低而怠工,可齐瓦勃从没发过一句牢骚,只是在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对吗?”齐瓦勃认真地回答。

经理点了点头,不由得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不久,齐瓦勃被提升为技师。

第二,提升个人的品质与人格魅力。美国社会学家安罗·凯思认为,一个成功者应当具备10个方面的品质,这些品质分别是:①要有热情;②要有很强的适应性;③能够专心致志;④能广泛收集信息资源;⑤能树立个人权威;⑥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⑦要有乐观的精神;⑧要有创造性;⑨要有明确的目标;⑩能有效地利用时间。

分析前面做俯卧撑成功的人士,可以看出他是有热情的,能够专心致志,坚忍不拔,有明确的目标,合理地安排时间,能得到一些好的资讯,所以他成功了。在这点上我还补充一点,一个人要寻找到独特的爱好或习惯,如果找不到独特的,那至少也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不论是衣着或是别的爱好并保持之,不要随便频繁更换,突然改变形象会让人觉得不可靠。

第三,建立人际关系网。人脉是成功的最大外力和机会。这个世界上很难单靠自己就会取得事业的成功。做个有心人、诚心人,尽量多结交一些可以互相帮助的人。《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指出,人是首先要独立,然后是要相互依赖。上文故事中那个做俯卧撑的,能得到那么多建议,就是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网,朋友都成了他的智囊团。

第四,学会授权他人。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指出很多职场人士都有这样的困惑:

我要做的事太多了,可是总感到时间不够用。每天都觉得神经紧张、匆匆忙忙。一周7天,天天如此。我参加时间管理研讨会,也尝试过不下6种规划时间的办法,虽然不能说没有帮助,但是仍觉得无法过上理想中的既充实又自在的生活。

忙,往往都是不懂得授权。合理授权,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专注于更重要的工作,而不是陷入费时费力的大事小情忙得不能自拔;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双方的信任,让别人活得更有价值。

第五,强烈的事业心。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永远保持心中的目标,才会追求不止,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奋发向上,即使有困难、有挫折也阻止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试想,那个最终做了102个俯卧撑的人,要是决心不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甚至连31个都做不了。

第六,制订计划并付诸行动。想实现目标而无行动计划,就如同长途驾车不带地图上路。途中所浪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令你泄气,连1/10的旅程都完成不了。

美国著名演说家、作家、销售员培训专家布赖恩·特雷西指出:“没有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的目标,根本就不是目标而只是空想。”目标设计的再完美,不付诸行动也只能是空想,空想家永远不可能成功。

第七,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没有人是万能的,其实只需做做自己喜欢的,不要总强迫做自己不爱做的。这一点,在选择职业上相当重要。

第八,愿意付出代价。成功是诱人的。但实现成功不是无条件的,没有行动,没有付出,成功只是一个梦而已。

第九,正确对待挫折。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关键看如何对待,事业成功者的做法是,把失败和挫折当做是成功路途中的插曲。无论是失败也好,成功也罢,一个人活在世上要随着自己存在方式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地自我选择,不断地自我造就。这样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第十,随时矫正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关键看对待错误的态度。一个人能正视并改正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对事业、对前途都有益。就拿故事中做俯卧撑来说吧。文中第一种做法是最原始的,谁都会,结局呢?虽有一定效果,但显然达不到目标。

这时,就需要改变,换一种新的方法。有改变之心的人是值得赞赏的,但找不到突破的路径和方向是痛苦的。但念头一换,或许就会茅塞顿开。《圣经》上说得好,当上帝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一定会给你开了另一扇门,只要坚信,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得当的方法,记住,不恰当的方法+劳力=南辕北辙(与目标距离更远)。

当然,新方法可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你应对方法再改进,它才会奏效。

第十一,积蓄资金钱。在这个多变的职业世界里,你也许不会永远在一个地方工作,或者永远在一个位置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当你感到无法施展时,你很可能会想到辞职,或者想自己创业,如果你事先储蓄了足够的钱,你便有了一个安全的后盾。

第十二,少说多听。不该说话时,一个字都不多说,沉默就是金,该说时,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学会倾听。

第十三,忠诚敬业。如果你到了35岁仍未能建立起坚如磐石的忠诚信誉,这一缺点将会困扰你一生。不忠诚的恶名必然会使你在事业上到处不受欢迎。你不能靠暗箭伤人爬到事业的顶峰,而要靠在早期树立起来的真诚刚直和不可动摇的声誉。35岁以前,忠诚只是投资;35岁以后,你会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收到忠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