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好,做好,活好:成就职场精英的新36计
54971400000006

第6章 别让成功的彩旗遮住你的眼

心理学家用青蛙做实验,发现开水没煮死青蛙,而是温水把青蛙煮死了。这个实验证明,安逸的危害性。人在一次成功、一次胜利后,往往会安于所得,认为累了应该歇一歇,停下来享受胜利果实。可这一歇,就歇得忘乎所以了。这就是安逸思维。安逸思维的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类似青蛙的悲惨结局。可谓,死于安乐。

安逸中孕育着贪婪与懒惰,奢华与颓唐。相反,矿石蜕化为钢铁,总是经过千锤百炼;垂老的凤凰在浴火重生。安逸中没有真正的成功。世上最美丽的花生长在悬崖幽谷,温室中的花草难以抵挡暴风骤雨。

警惕成功后的安逸

安于现状是人的一种天性。很多人都不敢、不喜欢做困难的事,不习惯做新鲜的事情。行为学家们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任意发给学生一些糖果或是装饰过的杯子,然后,每个人都有机会将手中的礼物换成另一种杯子或糖果。尽管物品是被随意分配的并且交换成本也极小,然而无论是拥有糖果还是拥有杯子的学生,90%的人没有选择交换。

行为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与那些不属于现状的东西相比,人们更愿意给予自己认为属于现状的东西更高评价,这种选择上的差异被称作“现状偏见”。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宁愿安于现状而不愿改变他们的现状。

拥有这种思想的人,有了机会也不去追求,整天浑浑噩噩,一辈子也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

应当承认,现在有很多人不愿意每天都从事如一的工作,总想发掘点新的东西去尝试,猎奇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迫于社会的压力,有的人会经常做些改变,让自己做些简单的或者是胸有成竹的事情,落得个“但求无罪”的心理平安。结果,这样想、这样做会磨灭人的意志,而且永远不会有更高的发展。

志当存高远,追求无止境。我们都应当做个通往伟大道路上平凡的奋斗者,努力创造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

玛丽是某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出版社。玛丽因为专业知识强,再加上踏实勤奋,很快玛丽就成为了公司中的佼佼者。经过两年的努力,玛丽成为了出版社的主编,独当一面。

就在玛丽工作一帆风顺的时候,玛丽已经完全掌握了策划、审稿等一系列工作的技巧,每天工作得得心应手。在别人看来,玛丽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工作轻松,薪水又高。但是,玛丽却日益感到工作很枯燥。每天不是写策划就是审稿子,心中非常烦躁。玛丽想要换一份工作,但她下不了决心,毕竟这工作可是多少人羡慕不已的。

后来,玛丽看了一本书,书中的一句话触动了她的心灵:“警惕成功后的安逸!”经过再三考虑,玛丽辞去了主编的工作,自己开始创业。五年过了去,玛丽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家规模不小的文化公司。

很多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却在成功后的安逸中逐渐怠懈,失去了往日奋进的激情,只剩下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对于我们来讲,成功道路上的坎坷是阻止我们前进的障碍,但成功后的安逸生活却是扼杀我们前进的恶魔。

吴小莉是在1988年进入电视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华视,刚开始的工作是一天到晚守在电话旁等新闻线索。经过四年的努力,她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华视强档新闻的主播。

就在工作干得越来越顺利时,已完全掌握做电视新闻技巧的吴小莉,感到工作越来越枯燥无味。比如说,她一出门就知道今天会碰到什么人,这个人会说什么话,甚至出门前就能把稿子写好,再把访问往里头放就行。每天都是出机、赶新闻、上新闻,陀螺似的让人感到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领到丰厚的薪水似乎成了唯一的目的。

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的吴小莉忽然想起上大学时,台湾资深电视新闻人李四端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

“电视记者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待遇高也受人尊敬。以台视为例,每年年终奖金,就相当于一二十个月的月薪总和。”他这样的开场白,很吸引人,讲台下顿时一片哗然。他的神色变得凝重:“社会上每个人都会认为你很不错。但是当每个人都来摸你的头,说你棒,说你乖,久而久之,你很容易满足现状,不思长进,渐渐会成为一只大肥猫。”

确实,当一份工作失去了新鲜感和挑战性时,如果不加以警觉,贪图舒适的生活,在华视待下去就一定会成为抓不住老鼠的肥猫。吴小莉感慨地说:“人的一生,仿佛都在与地心引力作斗争,向下的力量永远存在,而且在两个时段显得特别强大:第一个时段是人在面临困境时,能明显感觉一种拖拽的反力,或许能产生对抗或反弹去消解;第二个时段更可怕,就是处于太过舒服的生活状态时,被一种隐性力量向下牵引。人没有压力就像是青蛙在温水里游泳,当水温升高却早已失掉弹跳力,只能束手待毙。所谓死于安乐。”

1993年,吴小莉果断地离开工作了四年的台湾到香港发展,成为台湾电视媒体跳槽岛外的第一人。

“生活中,那些小而温暖的死。有时候来的是惨烈的牺牲甚至暴毙。”

生活中,还有些人,因一点小小的成就,小小的聪明就沾沾自喜,到处炫耀,这是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记得王安石曾写过一篇名叫《伤仲永》的文章,说仲永极富天赋。按说他有很好的根基,可他却以此到处炫耀,最后反而无所作为。

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成功之前选择沉默;在小成就面前选择低调。在沉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低调中坚持不懈向最大的成功迈进。

你身边永远有看不见的竞争者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时就已经当上了乐队指挥。指挥是全乐队的灵魂,年纪轻轻就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达姆罗施却没有忘乎所以。

“刚当上指挥的时候,我也有些头脑发热,自以为才华盖世,没人取代。

“有一天排练,我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准备派人去取。秘书说:‘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支就好。’

“我心想,除了我,谁还可能带指挥棒?但我还是随便问了一句:‘有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

“话音刚落,3根指挥棒已经递到我面前。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师,每人都从口袋里掏出一根指挥棒。

“我一下子清醒过来,原来我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很多人都在暗暗努力,时刻准备取代我。

“以后每当我想偷懒、飘飘然的时候就会看到3根指挥棒在眼前晃动。”放到很多人身上都会这么认为:只有指挥员才有指挥棒。

要不是这次忘了指挥棒,要不是秘书的话,高高在上的他,还会一直以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其实我们身边永远都有看不见的竞争者,世界上也没有永远的第一,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都不是什么不可缺少的人物,许多看不见的竞争者都在暗自努力,时刻准备取代这个位置。

因此,不管你现在有多高的地位。你都不能麻痹,不能懒惰,否则就会有个魔鬼进入你的体内并且控制你,结果就会有很多人可以取代你。因为你不去努力,你只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感到骄傲时,别人已经在努力并且赶上你。

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在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人,而是你的努力使你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丢掉你的懒惰,走上成功的大道,只要你记住许多人和你一样在努力,只是你比他们更加努力,他们才不能取代你的存在。让我们一起丢掉这该死的懒惰吧!不要忽视身边的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