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想好,做好,活好:成就职场精英的新36计
54971400000002

第2章 把自己当做心灵的CEO

成功学家指出,每个人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于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魔法师。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身心遭受纳粹的巨大摧残,然而他却顿悟了。他指出,“人类的终极自由”是无论如何也永远无法被他人剥夺的,“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积极的心态,让老人在70岁还开始练习登山,并在95岁时登上了日本最高的富士山。

谁在左右你

心态是人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塔,心态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与质量。我们可以看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一个大的房间里,有很多人。这些人当中,有的是熟人,有的是朋友,也有的是陌生人。假如要求他们相互握手,那他们会怎样做呢?事实证明,有的热情,有的勉强,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得不好,有的只跟熟人、朋友握……

这样的情形,经常参加培训,或者是参与一些集体活动的人,就会深有体会。众所周知,握手并非一门高深的学问,而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少有不会的,可握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只是因人而异,因握手对象不同,我们的心态也就出现了不同。由此可见,真正决定我们的行为的,不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是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在我们握手前,心态就决定了我们该如何做。正是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看法和行为。

战国时卫国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因为长得俊美而深得卫王宠爱,被任命为侍臣,随驾左右。有一次,弥子瑕因为母亲生病,就私驾卫王的马车回家探视。按当时卫国的法律,私下使用大王车马者,当处以斩断双脚的刑罚。卫王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处罚弥子瑕,反而称赞他:“子瑕真孝顺啊!为了生母的病,竟然忘了刑律。”又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王游果园,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半,另一半献给卫王。卫王高兴地说:“子瑕真爱我啊!好吃的桃子不愿独享,献给我吃。”多年以后,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王就不喜欢他了。有一次,弥子瑕因小事不慎,卫王就生气地说:“弥子瑕曾经私驾我的车,还拿吃剩的桃子给我吃。”在数落弥子瑕的罪状之后就罢免了他。

卫王对弥子瑕同一桩事情前后的不同态度,就是因为卫王的心态不同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这些不平常的举动,就是心态在起作用。

生活中随时可见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都合逻辑。比如,同样是看玫瑰花,有人说“可惜,这花下面长着刺!”,而另一个人则说“真好,这刺的上面长着花”。同样是戒烟,戒了一天,有的人这样想:“我才戒了一天,就这么难,天呀,假如我还能活1万天的话,还要受9999天的罪,算了吧!”这个戒烟者是个失败者。有的人却这样想:“我第一天戒烟就成功了,真不错!假若我还能活1万天的话,坚持下去后面的9999天,多好!”这个戒烟者在成就感中,终于把烟瘾戒掉了。心态不同,想法不一样,观察和感知事物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就不同,认识也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周围的环境造成的。

人可以自行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囚犯“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难怪古人强调修心,能够让人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的境界。弗兰克甚至还反驳了自己祖师爷弗洛伊德“人只有在健康时,心态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时就露出动物的本性,行为几乎无以区别”的观点,指出:“在集中营里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但有的人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却如同圣人一样越站越高。”这段苦难的日子,还为他日后写的《夜与雾》一书提供了素材。

同样是身陷囹圄,晚清杰出政治家谭嗣同能够拥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为正义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令世人称赞和无限缅怀。

心理学大师安东尼·罗宾也说:“除非我的意识同意,否则任何事物都无法影响我。”

你能靠谁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真正左右人生的是每个人自己的心态。心态的不同,造就不同的想法。面对相同的夕阳,李商隐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一种消极心态的写照。朱自清反对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心态有所积极。而叶剑英则高歌:“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已全然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同的心态,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境界。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官场受挫,情场失意,最后是在抑郁中寂寞地死去,享年不到50岁。朱自清性格刚毅,最后是为民族气节而去世。叶剑英生性乐观,豪迈,活到了89岁的高寿。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说,心态只有两种: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能操之在我;持有消极心态的人,就受制于人。两种心态差异就是结果的成功与失败。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研究表明,积极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因此左右你一生的是你的心态,无论何时你都能依靠的人只有你。

沙漠中的狐狸养了一窝小狐狸,小狐狸长到能独自捕食的时候,母狐狸把它们统统赶了出去。小狐狸恋家,不走。母狐狸就又咬又追,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只是瞎眼的,但是妈妈也没有给它特殊的照顾,照样把它赶得远远的。因为妈妈知道,没有谁能养它一辈子,小狐狸们从这一天起便长大了,那只瞎眼的小狐狸也终于学会靠嗅觉来觅食。

与此相似,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妹妹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妹妹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讲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禅宗故事。

宋朝著名的禅师大慧,门下有一个弟子道歉道歉。道谦参禅多年,仍无法开悟。一天晚上,道谦诚恳地向师兄宗元诉说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恼,并求宗元帮忙。

宗元说:“我能帮忙的当然乐意之至,不过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你必须自己去做!”

道谦忙问是哪三件?

宗元回答:“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你的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亲自解决,我一点也帮不上忙;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道谦听罢,心扉豁然洞开,快乐无比,他感到了自我的力量。

安德鲁·马修斯在《跟随你的心》一书中说:“一旦过分依赖任何东西,人或金钱,你就完蛋了!人生的挑战,就是欣赏一切,不要依恋任何东西。当你对金钱松手时,它才会释放你。”一个人,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掉的。香港地产大王李兆基说:“每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不一定是靠幸运成功的。幸运并不可靠,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幸运,什么时候会不幸运。”

喜欢依赖导致许多人定会失败而无法成功。可这些失败者,往往又抱怨:“我不会……因为遗传……”“我迟到,因为……”“我的计划没实现,因为……”等等,我们不是在找借口,就是在抱怨,在不满的岁月长河中,黑发被染成了白发,而我们两手空空,能扔的只是悔恨和泪水。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失败者,积极主动、操之自我的人,没有任何借口,从来没有时间去抱怨,而是主动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方法;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

做自己心灵的CEO

心态是一种心理状态。反应到人的举止神情或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就成了态度。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态度是心态的具体展现。对态度的认识,美国“成功学鼻祖”罗曼·文森特·皮尔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这句很短的话,在美国颇有影响,皮尔的著作在美国,乃至世界都非常畅销。这句话甚至还被前国足主教练米卢挂在嘴边,在国人心中也留下了深刻印象。人们也都较好地认识了态度的力量。

重要的是,他带领的国足,为何没有走得远一些?为何国足在世界杯上的演出那样令国人失望?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他和他带领的球队态度始终都没有端正过?否则就无法解释“态度决定一切!”这句名言了。要么这句话并非真理?过于夸张?其实,从众多媒体的报道与评论不难看出,他们的态度确有需要端正的地方。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教导别人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圣人。

记得果茶发明人是一个农科研究生。她的家乡是长满红果的山乡,她亲眼目睹红果转变不成经济作物,家乡父老难于脱贫,待学业有成之后,她希望用知识为农民作一点贡献。于是,她决心把红果榨成果汁,发明果茶。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幻想,要知道,红果的汁液很少,做成果茶试比登天。但她就是不信邪,偏偏顶着各种压力与命运抗争。真好比牛,吃下一点草,也要挤出更多的奶。当然,她用的是科学手段,硬是将红果合成出更多汁液,但就她的成功足以说明:“态度决定一切!”

再来看这样的故事。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最近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70岁开始学习登山,这本身就是一大人间奇迹。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这就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我上网想查下这位老太太的简介资料,可惜没查到。也许你会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那我就讲个你不会怀疑的真实故事。

几年前,一支由7名业余队员组成的登山队宣布攀登珠穆朗玛峰,参加这次登山有两个人最值得关注,一个是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另一个是比王石小10岁的队友。王石此时已年过50,而比王石小10岁的队友,身体素质还特别好,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训练时,一般人登山负重最多只有20公斤,他负重40公斤仍然行走自如;别人走两趟,他能走三趟。于是人们纷纷预测,这名队员身体这么棒,应该是第一个登顶的。

但一切都很出人意料。王石本在这次登山中,事先约定不接受记者采访,不面对摄像机,只是默默地专心登山。在海拔8000米营地宿营时,金色的夕阳倾泻在白雪皑皑的珠峰上,风景奇丽无比壮观,队友们个个兴奋异常,纷纷跑出去欣赏美景,只有王石不为所动,坚持闭门不出,固执得像一块石头。

结果,7名队员中只有4人成功登顶,包括王石,而且自始至终全队只有他一人没受伤,近乎完美地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而最具实力的那个队员没有登上顶峰。下山后,王石欣然接受采访,记者问,“王总,难道你有什么登顶的秘诀吗?”此刻他开心地笑了,“哪有什么秘诀啊?自从第一脚踏上珠峰,我的心中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登顶,任何与此无关的事情我一概不做。”

果真没有秘诀?王石已经说了,那就是两个字——专注。专注是一种美好的心态,如果王石没有这样的心,都50岁的人,能登上世界第一高峰吗?要知道,那个被认为最具实力的人却没登上顶。

无论是95岁的胡达·克鲁斯还是50岁的王石,他们的登山成功,都是因为有良好的心态,心态是一种奇特的力量,它能让人们创造世界上的奇迹。

有这样的一位企业老总,他是这样理解“态度”的:英文“态度”二字的每一个字母,如果用1-26个英语字母的顺序数字加在一起,正巧是100。Attitude,A是1,t是20……如此类推,于是,就有“态度百分百”的说法。这位老总还认为,在管理工作中,考核员工时应当着重考核员工工作态度,态度是一个人的主要指标,不但决定工作,而且还决定生活。你可以质疑,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没有万能的东西,但无论如何,人的心态的确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难怪有人提出“心态魔方”、“心态财富”、“活的就是心态”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