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天机不可泄露
54970700000009

第9章 老唐的故事

老唐其实姓杨,叫杨风,名字一般,人却聪明,同学叫他老唐,那是他的外号。

老唐挺喜欢上古文课,特别喜欢讲唐诗,他的外号就和唐诗有关。

背唐诗是他的强项,他爷爷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他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他说他在穿开裆裤的时候,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了。10岁的时候,就能背诵100首了。10岁的时候,他就是“老唐”了。

如果老唐光会背几首唐诗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老唐,是他关于唐诗的“理论”很有见解。他说唐朝离现在多远了,一千多年,唐诗得发展了,不能还局限在当时的那个水平。

我知道其实老唐这是在开玩笑。他经常对我说,我得创作几首唐诗,让你开开眼。

老唐创作的“唐诗”很快就在我们班里流传了,这手抄本的“唐诗”要是让李白看见肯定得把鼻子气歪了。

我在这里抄录几段日照香炉生牡丹,遥看烧鸡挂前面,哈拉子流下三千尺,一摸兜里没有钱。“中国有个彩云间,千里江陵杨玉环,两岸猿声穆铁柱,轻舟已过赵本山。”还有一段:“李白乘舟刚想溜,忽见岸上有俩妞,抓住李白不放手,非要和他……”后边不能写了,简直有点格调低下。老唐啊,老唐,你可是把李白糟蹋苦了。

老唐创作的这些“唐诗”刚一露面,就很快被同学记住,老唐说,你懂不,这就是趣味学习法。啥叫趣味?就是玩着玩着,本领学到手了。这里面学问大啦!

还学问呢,我说你这几首“唐诗”亏得我们替你保密,要是传到老师和学校领导那儿,轻点治你个调皮捣蛋的罪,重了你这就是污蔑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一说老唐真害怕了,他不怕李白,也不怕他爸,他爸是市曲艺团的相声演员,他怕他妈。打那以后他还真不创作“唐诗”了,但他始终还念念不忘他那个趣味学习法。

老唐的妈妈和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曾在一个青年点儿。她总是让赵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严一点。

赵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都严,对老唐还得加个“更”字。老唐在赵老师面前不是老唐了,应该是老鼠。

星期五下午。

自习课。我们班的赵老师又组织全班的同学讨论,讨论的题目当然肯定是和学习有关。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发言,老师再三启发,才终于有两个班干部总算给了老师点儿面子,象征性地挤牙膏似地吞吞吐吐地也没有“吭哧”出个什么。后来,赵老师不知有什么事出去了一趟,大家的发言就“踊跃”了,当然话题突然间也就彻底地改头换面了,就像政变了一样,这个说,昨晚上的电视剧你们看了没有,“宰相刘罗锅”,嘿,真是有趣极了。一句话开头,教室里立刻热闹得像一锅粥了。“那个和珅演得好啊!”“那个结尾处的主题歌,真好听。”说到歌好听,就有人在底下悄悄地唱起“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于是,马上就有人响应,说不上有多少人也跟着哼哼“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奇怪的是这首歌谁也没有教过,可班里的同学都会唱,于是,很快就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声浪。要不是班长这时候果断地站起来制止了大伙儿,全班同学这时候说不定得一个不落地哼着“刘罗锅”忽忽拉拉走进乾隆爷的皇宫了。

说一个不落肯定不对。有我作证,和我一桌的老唐当时就不为刘罗锅所动。因为他没看电视,晚上的时间,他妈妈把他关在一个小屋里背英语。他很想和大伙在一起说点什么,但没看过就没有共同语言。于是他说,这个题目有什么意思,忒俗!

我之所以说这些,因为门窗是关不住歌声的。那天自习课上我们班的表现马上就被人报告到了学校领导那边。而且领导对此事很重视,责令我们班的老师批评教育。

其实赵老师对我们批评教育就会一招:每人写份检查。

老唐说每个人写份检查不公平,那天自习课我根本没有参与“刘罗锅”的事件,他还要和赵老师据理力争的时候,我用胳膊肘顶了他一下,我说要你写你就写呗,对你来说写篇文章还不是小菜一盘。

老唐就不吱声了。我说的话老唐听。老唐的作文好,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好,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曾有作文在省里的刊物上发表。他没发表过诗,“唐诗”一首也没有。

老唐学习好,学习好的同学一般都注意听讲,可老唐上课总爱溜号。

去年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唐对我说你往窗外看,他说你有没有发现咱们学校的那个墙头上每天下午总是飞来几只小鸟儿,这些鸟儿是从哪儿飞来的,飞到这儿来干什么?我说老唐你又犯神经了,不好好听讲又搞什么发明呢?老唐说,你又错了不是,发明这个词在这儿用得不当,应该用发现。接下来老唐就开始苦口婆心地给我讲发明和发现的区别,他说发现这个词应该用在原来就有的东西上,或者叫客观存在,发明只能用在原来根本就不存在的事物上。后来他曾把他琢磨的这个观点进一步在全班推广,后来有一次老师让用发现和发明造句的时候,班里就有同学依照老唐的理论造了这么一句“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我爸爸和我妈妈发明了我”。

老唐从此还有个外号叫“老发”。

老唐是个非常善于思考的学生。当然他的思考被许多人认为是旁门左道。比如,他说现在到处都讲吸烟有害,每年因吸烟致死的人有成千上万。他说这个问题太好办了,把那些烟厂关了不就结了。老唐为此曾写了一封信,内容就是关于关掉卷烟厂的建议。写完那封信,老唐曾认真地征求过我的意见,是给电视台?报社?我说算了你把它寄给谁呀,谁答理你这个中学生,你以为你是谁呀,你是刘德华?

但老唐还是把那封信寄走了,他没有跟我说他寄给谁了,老唐胆大,没准他敢把信寄给国务院的总理。

现在我们该把话题扯回来了,老唐在我的劝导下,也得写检查。写为什么自习课不好好讨论老师布置的题目。

老唐就开始很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刘罗锅的话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因为是电视里演的,电视这个东西太有吸引力了。于是老唐就进一步往深层次探讨。他对我说,现在我们的学习多么枯燥,如果把我们的学习课程,都编成电视剧,那么大家的学习兴趣一定非常高,还有现在学校和社会上到处规定不让玩游戏机,要是在游戏机里都装进我们课本的内容和程序,那样'中小学生们不得拼命地学习呀,你们家长拉都拉不住。

以上这些老唐要是说说也就拉倒了,可他偏偏要写出来。

要是仅仅写了出来,或者交给老师也就拉倒了,可他鬼使神差地还要寄出去。

半月后的一天,省教委教研室的两个人来到我们市里开座谈会,是关于改进教学方法的会,连我们校长和老师都搞不清,省里的人为什么点着名要老唐去。

临开会走的时候,我对老唐说,得记住,别把你创作的那几首“唐诗”整露焰了。老唐就拿出挺深沉和若有所思的样子和我说,怪事,我写的好几封关于关掉卷烟厂的信,怎么半年了还没有回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