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5451800000091

第91章 面如土色

【释义】脸色如泥土一般。形容人惊恐、紧张或气愤到了极点,脸上没有血色。【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南宋俞良在店中借酒消愁,心中悲苦异常:自己年已25岁,数载寒窗为的是一举成名,不料赶考途中身染重病,盘缠用光了,只得卖掉毛驴才步行赶到京城。唉!谁想名落孙山。

欠店主孙婆的钱还没有着落,也无颜回去再见父老乡亲。这样,想着天已黑了,只好回店歇息。

日子长了,孙婆不肯收留,情愿送他两贯钱打发他离店。俞良思量:日子实难混下去,不如用这两贯钱买些酒肉,吃饭后跳下西湖做个饱鬼,结束一生了事。于是他来到西湖边丰乐楼饮酒。酒足饭饱后,忽又想起要留名于后世,就一边说着:我只要显名在这楼上,叫后人知道我,一边就磨得浓墨、蘸得饱笔,含泪写了《鹊桥仙》词一首,下面写上锦里秀才俞良作。写罢,正待自尽时,酒保一把抱住他,嚷道:“你自杀了,还要连累我呀!”后来索性派人送他仍回到孙婆店去。孙婆见他又回来了,骂不绝口。俞良此时只好装作醉酒不敢作声。

一天夜里,太上皇忽得一梦:游西湖时见两条黑气冲天。次日早晨,他找来圆梦先生,先生说是有一贤人流落此地,口吐怨气冲天,托梦于太上皇的。太上皇听了立即出城到西湖,当他来到丰乐楼上,见到俞良作的《鹊桥仙》词,认定此人正是梦中的贤人,便差地方官追到孙婆店里。差官来到店门前,二话没说,先用绳索套住孙婆,本想说:“太上皇圣旨要唤俞良火速回奏。”因走得过急,口中只连唤:“俞良,俞良!”孙婆以为被俞良所告,惊得面如土色,双膝跪下不断磕头。

俞良被接入宫,身着紫衣软带、纱帽皂靴。太上皇说:“你有如此才能,不远千里而来,应举不中是主司之过,今封你为官,答应你衣锦还乡的要求。”当下御笔亲书六句:锦里俞良,妙有词章,高才不遇,落魂堪伤,敕赐高官,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