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5451800000090

第90章 南辕北辙

【释义】辕:车杠;辙: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而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四》。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到了战国末期已日渐衰弱。可魏安厘王仍想去攻打赵国来扩张自己和显示自己仍然强大。已奉命出使邻邦的使臣季梁听说后赶忙返回,并马不停蹄去劝阻安厘王。

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

‘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

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己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就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以上史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意义和“南辕北辙”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