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5451800000082

第82章 草菅人命

【释义】菅:野草。把人的生命看作野草一般轻贱,任意杀害。【出处】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贾谊是汉文帝时洛阳一位著名的学者。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妒,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

政治上的不得志

,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营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

贾谊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把杀人当儿戏,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贾谊到梁国任太傅后,竭尽全力辅导梁王,使梁王在学识和做人方面都大有长进。可是梁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以为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可是,贾谊那段精采的论述却留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