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5451800000081

第81章 草木皆兵

【释义】把风吹草动都当作敌兵。比喻疑神疑鬼。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时,中国北方形成了割据局面。其中有一支少数民族氐族的首领苻坚建立的前秦势力最为强大,逐步占据了北方的大部分土地,与统治中国南方的东晋形成了对峙。

当时的前秦皇帝叫苻坚,他仗着自己的势力强大,十分骄傲,想要消灭东晋,统一全国。公元383年,他亲自率领八十多万大军,大举南下,并且很快攻占了寿阳(今安徽寿县)。

东晋得知前秦军队来犯,晋武帝就派谢石、谢玄、谢琰等带领八万兵马去迎敌。由于敌我兵力悬殊,谢石他们就商议说:“苻坚有八十多万大军,而我们只有八万人,我们不能等他们的大军都到齐,那样我们一定会失败。我们必须趁他们大部队未到的时候,乘他们不备去攻击他们的前锋部队,挫伤他们的士气,这样才能彻底打败他们。”

于是,谢石派刘牢之带领五千精兵,先对洛涧的秦军发动突然袭击。秦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晋军取得了这一仗的胜利后,士气大振,谢石他们又指挥大军继续向寿阳反攻,直抵淝水东岸,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

这时苻坚已带了八千秦军赶到寿阳,他听说晋军消灭了他的洛涧守军,大吃一惊,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打了一个冷颤,有点沉不住气,先前的骄气也退了许多。这一天,他登上寿阳城楼去察看对岸的形势,看见晋军的阵营威严整齐,巡逻的巡逻,操练的操练,显得训练有素。

苻坚又把目光移向远处的八公山,突然觉得山上的草木晃动,好像埋伏了无数的晋军。

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只是苻坚见到晋军的威整,一时心虚眼花,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晋兵了。苻坚看罢,感叹说:“晋军确实是很强大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呢?”

不久,晋军渡过淝水,大败秦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就是把草和树木都当成敌兵,误认为四周都是伏兵。形容极度惊恐,稍有动静就疑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