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奋斗
5448500000016

第16章 奋斗在职场,你需要一些别样的智慧 (5)

晚清商人胡雪岩,他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仔细研究一下他成功的秘密,很容易发现他之所以获得惊人的财富,归根结底就在于他找了两棵坚实的“大树”。

一个是王有龄,此人在他创业之初给了他很大的关照和帮助。在地方上,胡雪岩依靠王有龄的权势,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和机会,生意越做越大。另一个则是左宗棠,左宗棠出自世家,以战功谋略闻名,权高位重。这使胡雪岩有了更加强有力的靠山。正是有了这两棵“大树”,胡雪岩驰骋商场,硕果累累。

那么,到底哪些人能成为你的靠山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有家世背景的人

显赫的家世自然让你受益匪浅,但是你同时要明白家世背景不一定保证他一辈子风光,如果他品行不正、能力不行,那么跟这种人相处也不长远。

2.功成名就之人

找这种人当“大树”,除非你有特别的表现,或者你的某些长处正好被人看中,否则你再怎么“跟”,他还是看不见你!

3.有能力有潜力之人

这种人可能是最好跟随之人,他们是一种“潜力股”,一时看不出效益,如果长期做下去必有收获。但有能力有潜力的人也不一定最终飞黄腾达,人的机遇是很难说的,所以你要无怨无悔地跟!

最后要提醒你的是,有一些人,虽然也有靠山,可是他们的靠山却不“稳”,随时有坍塌的可能。而大难来临之时,也就失去了扶持的功能。所以当你找到自己的“靠山”与“乘凉之树”后,不能完全倚仗他人,你的自身实力才是立身之本。

你可以不会“算计”,但一定要有些“心计”

派系斗争:懂得清醒的抽身而去

在办公室中,有派系活动是常事,没有才奇怪。如果你闭上眼睛漠视“办公室政治”的存在,那将是十分不明智的。因为你迟早会被卷入其中,有所准备,才有存活机会。面对派系斗争,还是虚与委蛇来上这么几招,才能避免掉入派系斗争的沼泽,不小心的后果可不堪设想。

赵芳芳在某跨国传媒公司下属的一个办事处工作,和其他四名员工一起,在频道主编的带领下,努力地工作,他们负责的频道眼看着日长夜大。谁也没想到,一场因为值班而引发的争斗正悄悄降临……

一个周末,轮到赵芳芳这一组值班,一位同事头天加班,早晨晚到了一会儿。赵芳芳因为生病,也是下午才过去。不料这些都被“顺带路过”的总编看在眼里。第二天,公司里开始盛传“某某频道的员工不肯值班”,好在频道主编挺身而出,替他们作了澄清……事情很快平息,但总编和他们的关系从此急转直下。

当别的频道还在建设中时,赵芳芳这一组已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可在例会上,总编却要求他们加班,说是“权当做给上面看,样子卖力点,也好加工资”,却遭到了频道主编的反驳。看得出来,总编脸上有点挂不住。

两个月后,频道主编怀孕开始休假。第二天,总编立马就给他们频道“穿小鞋”——每天召开三刻钟会议,一开就是一星期,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反复强调剩下的四个人要对他直接负责,某某频道的内容需要全面调整。之后,总编的小动作不断:试用期过了,赵芳芳的工资却明增暗减,公司里更在盛传,他们频道已经被判了“死刑”。

谣言很快变成了现实,一个月后,总编直截了当地对赵芳芳说:“公司里要调整职位,你的文笔不错,应该可以找到新的工作。”很快,另外三个人也遭厄运:一个同样被,一个调到市场部,最后一个“独木难成林”,请了长病假。

现代职场中,关系到分工合作、职位升迁,抑或利益分配,总会因为某些人的“主观因素”而变得扑朔迷离、纠缠不清。随着这些“主观因素”的渐渐蔓延,原本简单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个十几个人的办公室,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派系,更可以有由这些派系滋生出来的上百个纠缠不清的话题。习惯于这种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的职场老手,将办公室比喻成战场,在这里,每天都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战火的较量,不管你累不累,愿不愿意,只要你身处其中,就要小心应付。

既要学会投身其中,又要懂得抽身离去。完全游离在派系以外是不可行的,如果你已经身为帮派的一员,并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表现因此而受到了影响,那么与之保持距离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余,限制自己的社交活动,例如与其他同事共进午餐,为帮派之外的人提供帮助。切忌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你的周末是如何与他们共度的。

加入与离去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判断力,适时地加入,又能清醒地抽身不仅是明哲保身之道,更是对社会的一种领悟与洞察。

遭遇排挤:从源头寻找破解法门

职场人士都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某种原因,你发现同事们开始排挤你。这个时候,你要是还学李涯一意孤行,恐怕后果堪忧。这个时候,想想为什么会遭受排挤,从源头上找破解法门才是明智之举。

被同事排挤的原因可能有这样一些:同事们可能嫉妒你的工作业绩、工作地位。比如你刚刚到本单位上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越条件,包括高学历、有背景、相貌出众等等;或者你近来连连升职,也可能招来同事的妒忌。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一个:你的优秀让众人不安。他们潜意识里把自己摆在弱者的地位,于是用排挤你这种非常手段寻求平衡。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应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但平日里要对人和蔼亲切,并且经常把功劳让给同事。比如在领导表扬你的时候,谦逊的说“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或者直接说“这个项目小李和小王都有很大的贡献”。久而久之,同事们便会乐于和你交往。

如果你发现同事对你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事的不欣赏。比如你衣着奇特、言谈过分、爱出风头,令同事却步;过分讨好上级而疏于和同事交往。你要先反省一下,因为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如果想令同事改变看法,惟有自己作出改善。平时不要乱发表一些情人的言论,要学会当听众,衣着也应切合身份,既要整洁又要不招摇,过分突出的服装不会为你带来方便,反而会令同事们把你当成敌对的目标。

另外,如果你客观上妨碍了同事获取利益,包括晋升、加薪等,你也会遭受到排挤。《潜伏》里的李涯就是属于这样的情况。本来马奎一死,陆桥山稳坐副站长之职。但偏偏来了个李涯,还受到站长的青睐。陆桥山的升职梦也遥遥无期,他当然会排挤李涯。

假如你的到来让同事丧失一份潜在机会,他们就会靠排挤你来释放自己内心的紧张和压力。这样的情况下受排挤是正常的。如果你释放愤怒可能会惹更多麻烦,你应该学会忍耐伤害。并且尽量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势头都抖出来,这样无疑是在别人的怒火上浇油。你不妨以后来者的姿态,恭敬地向“前辈们”请教,并且暗示自己无意于和他们争功。会不会相信是他们的事情,但你这样做至少可以向对方传递一个友好的暗示。如果在这样的表示下,对方还是一如既往的排挤你,这个时候你是占理的,不妨直接捅到上司那里,让他来主持公道。先礼后兵是为此法。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就要特殊对待了,比如这个新来的部门主管谢长信就遇到了很棘手的情况。

谢长信是某私营企业新聘的部门主管,他出来乍到,不知道为什么员工们见了他除了礼节性地打个招呼外,都别无话说,好像心里很排斥他一样。他仔细思考自己的处境,他是应聘来到公司的,以前是不可能和大家发生矛盾的;也不是挤掉了另一个受爱戴的主管;仔细查了一下,下属们也都还不够格胜任主管,所以也不是堵了谁的升官路,那为什么大家还是冷眼相对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观察,他发现这个企业的上司对员工的态度很不好,经常随意骂人,对员工极不尊重。上司如此对待员工,员工自然不喜欢上司,而自己身为部门主管,因工作关系和上司接触比较多,大家于是生出个心眼儿:担心自己是上司派来的耳目。

谢长信决心找个机会和员工中有威信的同事谈一谈,把问题解释清楚。他私底下把他们召在一起推心置腹:“各位同事,我知道大家有些不大敢和我接触,其中的原因我也明白。我今天要告诉各位的是,我其实跟大家的看法一样,我也对老板颇有些不满。其实我此前并不认识他,更谈不上有什么特殊关系。大家尽可以放心,而我来这里,只是喜欢这份工作而已。能和各位一起把工作搞好,才是我的最终目的。咱们不妨拿出点业绩给老板看看,有了成绩在手上,咱们才能在他面前有底气。”几个下属都点头称是。这个小聚会以后,谢长信发现大家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甚至和他结成了小同盟。

我们得学学这个部门主管,受到排挤的时候要镇定,首先找到受排挤的原因。找到了源头才能对症下药。无论如何,主动向排挤你的人做积极友好的表示。不过也要注意做事的分寸,在必要的时候保护和捍卫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