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国自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修养是一定放在第一位的,没有一定的修养,其他的就很难成就了。因为一个人成功的境界高低取决于人生修养的高低。
《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讲的就是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信念的定位问题,是人生修养的境界问题。孔子关于“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主张,并不是对人的空头说教,可以说是他从自身的人生体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生活准则。综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一生。他自己曾经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此四项的内涵,足以陈述孔子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它饱蘸着人生甘苦浓汁,又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但鞭策着他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启迪着后人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才华,以至热血。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深刻地表达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充分展现了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宽广的胸怀。
范仲淹通晓六经,尤以《易》经为专长。很多学习儒家经典的人都来向他请教、问业,他捧着经书为人们讲解,从来不知疲倦。他还曾经用自己的俸禄购买饭食,供给前来求学的各地游士,以致自己的孩子们衣履不整,出门时不得不轮流更换一件较好的衣衫,范仲淹对此却处之泰然。每当谈论起天下大事,他都慷慨激昂,当时士大夫间注意品格修养和讲究节操的风尚,正是在范仲淹的倡导下开始形成的。
范仲淹为人正直,刚正不阿,遂与宰相吕夷简不和,又因他屡次上书,批评朝政,惹得皇帝不高兴而将其贬出京城,后又调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对于个人的升迁或降职,范仲淹从不计较。在新任上,他积极整顿军备,训练队伍,改变战略,当战则厮杀疆场,当和则加以安抚,不几年工夫就使西线边防稳定了下来。
范仲淹幼时贫困,后来官至龙图阁大学士,虽然富贵起来,但没有宾客在场时,一餐仍不吃两份肉菜。妻子、儿子的衣食,也是刚够吃用,然而,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赠送给别人,在家乡还创办了“义庄”,用来赡养和救济那些无依无靠的本宗族的人。他待人十分亲热敦厚,并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他处理政事,最讲究“忠厚”二字,所到之处,多有惠民的德政。邠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羌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待到他逝世时,各地听到噩耗的人,都深深为之叹息。羌族首领数百人聚众举哀,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后人在他的碑上铭刻“廉洁俭约、克己奉公、直言尽职、利泽生民”等语。
范仲淹正是以倡导和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古代的官场上树起了一座范风之碑,也开拓性地诠释了“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这一思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修养所成就的成功境界,会比眼前的得失更珍贵、持久。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4日凌晨3时58分,男子体操单杠正在比赛中,28岁的俄罗斯老将涅莫夫以连续6个空翻和腾越征服了观众,然而裁判却只给了他9725分。大家都知道他因长年征战落下一身伤病,所以这是他的谢幕之战,知道这枚金牌对于涅莫夫意味着什么。全场观众被裁判的不公激怒了,他们自发地全体站立起来,发出长久的嘘声,比赛被迫中断,裁判不得不重新打分,将涅莫夫的得分改为9762分。但这个分数观众并不买账,继续用嘘声表达不满。就在这个时候涅莫夫走上比赛台,他先是向观众鞠躬,然后向支持他的现场观众挥手,恳求观众保持安静,在观众的掌声中,涅莫夫走出了比赛台,他用鼓掌回报着观众的支持。在涅莫夫的努力下,中断近10分钟的比赛才得以继续。涅莫夫忍不住掩面而泣。比赛结束了,涅莫夫最终与奖牌无缘,可是他却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他成了赛场的主角,当他离开时得到了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就这样,没能获得金牌的涅莫夫完成了自己的完美的告别演出。
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主张。它能赋予以道自任的君子、士人以生命力和抗争力,使真正的君子在挫折、颠沛之时能保持一种完整的人格尊严。
海航:孔孟之道是构建核心价值观之本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愿景、使命据以建立以及指导形业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判什么的基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灵魂。
对一个组织而言,人、财、物等是其赖以存在的表现形式,而决定组织力量大小的则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元素。也就是说,是精神元素决定物质元素,而且软性的东西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不可估量。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杜维明先生认为,儒家思想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具有宗教性,因此它的作用也会像宗教一样带给人们无限的力量。不过它又不同于其他的宗教,因为它是一种现实的“人间宗教”,所以它能带给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也能带给一个企业恒久的生命力。
海航的董事长陈峰是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弟子,他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侃爷”,喜欢讲故事,教员工做人的道理,十年来“诲人不倦”。他对于儒家文化的喜爱与敬重深深地影响了海航人,也让海航成为儒家文化浸润下飞翔在蓝天的苍鹰。每次提到南怀瑾先生,他都是一脸的恭敬,言语之间充满了敬意:“我不敢称自己是先生的弟子,我只不过从先生那里学到了一点皮毛,当然其中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陈峰就是这样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带给员工们做人做事的智慧启示。
在陈峰的心目中,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如果能在企业中注入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企业就一定能呈现一种新的气象,产生强有力的动力之源。在海航,每个员工入职时,都要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导读》的相关课程,而《论语》中讲述的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更是员工的必修课。陈峰身为董事长,工作时间的1/3用于培训,亲自讲课,讲传统文化的精粹。他一讲就是10年,锲而不舍。
《精进人生》是陈峰为海航员工制作的一本小册子,里面介绍了他对管理者修养的体会。“精”就是心要专,“进”就是不退,所以行要积极,“精进”就是一种在修行过程中努力不懈;勇毅不退的心灵修养和行为精神。在海航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儒家文化的痕迹,海航的文化宣言也独具特色。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为海航人题写的《海航同仁共勉十条》,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意蕴:
团体以和睦为兴盛;精进以持恒为准则;
健康以慎食为良药;诤议以宽恕为旨要;
长幼以慈爱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待人以至诚为基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凡事以预立而不劳;接物以谨慎为根本。
海航的管理层无疑是具有远见的,他们深知,任何企业都要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并且在实践中将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认真实施,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每个员工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
在孔孟思想的框架下,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海航员工的行为准则、思维习惯、工作方式、职业精神都会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气息,带给大家非凡的影响。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一种深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海航,为何能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身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捍卫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投入百分百的热忱,用最好的状态为企业实现共同愿景书写最精彩的一笔。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坚守,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和个人所组成的企业文化景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下面是海航的员工使命宣言,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所产生出来的力量:
海航是一个有奇特生命力的公司,
你是海航的一名员工。
海航给你一个舞台,
你投身一项大有希望的事业。
海航给你一个机会,
你参与一部气势恢弘的作品。
海航给你一个角色,
你承担一份举足轻重的责任。
海航给你一个支点,
你如何创造“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人生?
身为公司的一员,公司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给了我们“撬动地球”的支点,难道我们不应把握好每个工作的机会,来实现自己“尽善尽美”的人生吗?
职场生存的五字箴言:“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片言之赐,皆为吾师。从小,我们便生活在《论语》营造的氛围中,思想和言行多少都受过儒家文化的影响。《论语》中流溢出来的智慧光芒普照着我们,让我们在成长和生活的每一个印迹中,都能拥有一种“寻根”式的文化情怀。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是孔子和其弟子子路的一段问答,其中道出了完美人生的真谛。
这段话的大意为,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假若有臧武仲的明智,孟公绰的不贪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以增文采,也就可以成为完美的人了。”孔子又说:“现在要成为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这样要求呢?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有危难而愿意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
身为职场中人,每一位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之中,都可以运用《论语》中讲述的人生道理和工作智慧,为职场成功之旅“保驾护航”。
在职场中做到“仁义礼智信”,是员工的生存之本。
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者爱人。一个心中没有仁爱的人,我们不能期待他能够做到敬业爱岗,更不会爱他人,同样也不会达到乐业和立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