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老观念,新观念
5423400000090

第90章 观念89:孝—既是义务也是权利

【老观点新鲜看】

我们把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当做一项义务来履行,却没有人想过孝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你不把握就失不再来的权利。因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后悔药是没处买的。你尽了孝道,可以换回的还有旁人的尊敬,以及对子女的无声教育。

“丁”字文化的困境

西方社会素来以自己的十字架文化为骄傲,认为将“爱上一代”与“爱下一代”融为一体,殊不知,西方人也日益走进了一个困境,即偏重强调父母怎样去爱子女,却忽视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十字”文化变成了“丁字”文化。其实,这也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困境的摆脱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获得解决方法。

一代学者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提到孔子对“孝”的理解,孔子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便是孝了。然而“犬马皆能有养”,即便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会喂饱它、养活它,因此仅仅养活父母并不是孝。

曾有一则故事,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要母亲随他去城市生活,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强母亲,只是坚持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母亲居住的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如今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儿女的信息,因此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节日。这天,邮递员交给母亲一张汇款单,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他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而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3600元。几天后,儿子收到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否则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够花了。儿子对母亲的固执十分不理解,但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城市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儿子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此刻才明白,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一次探望足以让老人幸福很久,父母要的其实很简单,然而就是这点愿望,却总是很难得到满足。孝不应该仅仅在于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更希望得到儿女的关心与牵挂,一声问候远胜过金钱的慰藉。

愚者不懂享受行孝道的权利

当儿女已经到了能够自立的年龄,便要开始回报父母,最起码不要因为自己的发展而加重父母无谓的负担。想要继续学习,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状况;要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先将父母安置好。父母或许会对你说,只要对你好,我们愿意付出我们的一切,不必为我们考虑太多。如果你拿父母对你的爱,为年迈的父母套上沉重的经济、精神枷锁,又于心何忍?

曾有一位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坚持求学,这本是好事,然而,当家庭出现变故,父亲去世,弟妹年幼,他依然坚持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母亲无奈只好去卖血。这位自私的学子遭到了许多人的鄙夷,求学的路如此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又何必系于一纸文凭?自己的深造要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他却能如此无动于衷,令人不齿。

这样的选择让这个青年陷入了道德谴责里,我们可以同情他家境贫寒,却不能原谅他自私到残酷。这样的人就算学业有成,也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连自己的父母都漠不关心的人怎么值得信任呢?

古书上有一个故事:“卫公子开方仕齐,十年不归,管仲以其不怀其亲,安能爱君,不可以为相。”意思是卫国的一位名叫开方的贵族,在齐国做官,十年都没有请假回到卫国去。然而,管仲却把他开除了,理由是说开方在齐国做了十年的官,从来没有请假回去看看父母,像这样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自己的君主,怎么可以为相!

我们对父母尽孝,一方面是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份最安全的归属。功利地说,我们尽孝可以在外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我国是一个尤其重视孝道的国家,一个对父母关怀备至的人无论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而另一方面,我们对父母尽孝也给自己的孩子做出了榜样,到自己老态龙钟之时,孩子们也才会自然地对你关怀有加。所以,懂得孝的人既是道德高的人,也是智商高的人,反之则令人唾弃和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