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房子掠影
5414800000015

第15章 探秘深山宫殿(2)

皇帝下旨后不久,王玺就得到了密报,他马上与家人商量应对的策略,最后决定把宫殿修改成寺院。在钦差大臣因路远难行,途中耽搁之际,紧张而繁复的改造工程就开始了,而摆在王玺面前的难题就是,从哪里运来那么多的佛像呢?

王玺立刻召集人手赶建塑像。工人们首先从山门开始造立塑像,但宫殿的山门已经设计成了五门式。怎么办?王玺便下令把山门已建好的前三道门进行修改。留下两道门,在这两道门的外面另筑了寺庙中应有的哼哈二将。

然后,王玺命人在各殿连夜赶工雕塑佛像,并下令一定要赶在钦差大臣到达查办之前将寺庙内所必需的三尊大佛塑起。没有大佛便表示王玺建造的是宫殿而不是庙宇,便会证实王玺僭越了皇帝的权威。所以,如果三尊大佛没有塑起,王玺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但是要想在短时间把这三座佛像塑起也并非易事,一方面为了减轻佛像重量,另一方面又想使刚刚塑起的佛像干得快而不出现裂口,王玺急中生智想出了在佛像材料里掺入荞面和油的方法。最终,三尊大佛在几个月之内就全部塑好了。

然而,工匠们在匆忙中还是出现了疏忽和遗漏。一般在佛教寺院中,天王殿正面都供有一尊面带喜悦、袒胸露怀的大肚弥勒佛像,身后还应该供有手持金刚宝杵、保卫佛教寺院的韦驮像。然而我们寻遍了报恩寺的各个大殿,并没有找到弥勒佛像,却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墙壁上发现了韦驮像,并且就塑在了观音菩萨的旁边。

在王玺赶工完成了所有改建工程之后,皇上派来的钦差大臣即抵达龙州开始查办宫殿之事。当查办的钦差大臣走到大雄宝殿前面,一眼便看出这是一座宫殿式建筑,他就问了王玺一句:“你修的寺庙为什么没有韦驮?”王玺非常聪明,他不慌不忙地对钦差大臣说:“大人,午时到,请用饭!”之后,王玺便让工人连夜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墙壁上赶塑了一个韦驮像。不过,依照惯例,韦驮像应该手持金刚宝杵,用来劈妖镇邪,但王玺连夜赶工塑成的韦驮却手中空空。因为当时时间过于紧张,王玺没有办法赶制一个金刚宝杵,只好把一个小木杵放在了韦驮旁边的麒麟座椅上来代替。

等到第二天钦差大臣再来查看的时候,韦驮像已经塑好,钦差大人会意一笑,不再多说。聪明的王玺总算在钦差大臣的眼皮底下蒙混过关,捡回了自己的性命。

在报恩寺的后面还建造有两座碑亭,其中一块石碑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据说那是当年英宗皇帝朱祁镇留下的亲笔手谕,然而英宗皇帝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却有一个奇怪的错字。

在这道圣旨中,皇上亲自写下了这样几行字:“奉圣旨,即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第一排里面的第五个字,也就是“土”字多了一个奇怪的点儿。如果将这写错的一点取下来,放在“土”的上面就可以变成一个“王”字。从这个错字上面可以看出英宗皇帝也是聪明过人,他其实早就知道王玺有造反之意,就托这篇圣旨对王玺说:“王玺啊王玺,这次我就原谅你,但是下不为例。如果下次你再想当皇帝,再想造反的话,我就把你的头摘下来埋在土里,让你永世不得翻身,永远都只能做一个土官!”

对于英宗皇帝为什么要在土字上加这个点儿,人们还有许多猜测,但是不管怎样,这一点儿对王玺确实是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这也从石碑的文字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在碑文的落款上,王玺的“玺”字明显小了很多。

王玺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在用落款告诉皇帝:“皇帝啊皇帝,你是高高在上的,而我王玺只是一个芝麻小官,不可能在这里与你平起平坐,称王称霸。你看我的名字都不可能和你刻得一样大,所以你不必担心,不要听信大臣们的一派胡言,我只会在这里忠诚地为你镇守边疆!”

报恩寺之憾

这场风波过后,王玺立即终止了原定的修建计划,草草地在万佛阁后面圈上了一堵围墙,而这条狭窄寒酸的后墙小道也仅够一个人行走,虎头蛇尾的建筑格局使人们在不解中又多了几分遗憾。

在今天的报恩寺里,无论是塑像还是在壁画中,都经常能够看到一位官员打扮的人,这个人的容貌和装束,与万佛阁内的王玺像有几分相像,它们是否是王玺本人形象的写照呢?王玺本人又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了弄清王玺的真实面貌,我们被特许在报恩寺的文物仓库中寻找王玺的石刻画像。

在寺庙中可以找到两尊并非佛陀的塑像,从外观上看是明代的官员像,从佛教的角度称为“供养人像”。之所以称为供养人像,是因为塑像的原身对寺庙有功德,将他们的塑像立在圣台以下,留作后世纪念。

按照排列的规律来看这两尊塑像,他们很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供养人像,一个是王玺,另一个是王玺之子王鉴。

在王玺墓中有许多石刻,其中也有他本人的画像石刻。这些石刻大多集中在墓的深处,大小不一,一块设置在中央的石刻上面就是王玺的画像石刻。这些石刻都极其珍贵,基本都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文物,王玺的画像石刻最为重要和珍贵,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石刻画像中的王玺面容清晰,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他当年的真实面貌。

画像中的王玺一副慈祥恭顺的模样,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三缕稀疏的胡须。从石刻上我们可以看到,王玺后半生的生活应该是舒适而安逸的,然而他的一生却因为一座隐藏在深山中的宫殿建筑而永远地被后人评说。

王玺修建报恩寺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但如此重大的事件在当地的《龙安府志》中却没有太多记述,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报恩寺虽然属于明代建筑,但是在明代的所有史料里面,都没有记载有关修建报恩寺的经过及相关情况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修订地方志《龙安府志》的时候,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报恩寺在城东明正统四年佥事王玺奏建。”除此以外,报恩寺在历史的卷轴中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如果王玺修建的确实是寺庙的话,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呢?修志的人想隐瞒什么呢?难道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王玺是先修宫殿后改寺庙吗?对于这一疑问,谁也无法给出清楚的解释,然而不管怎样,这座历经五百余年风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建筑,留给后人的是一份永远的文化遗产。

王金荣是王玺后裔,在他的眼中,报恩寺是古人给今人留下的艺术瑰宝,对于今天人们研究明代建筑、宗教、绘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启迪。如果没有报恩寺,整个平武地区都会失去它鲜明的历史和文化色彩。报恩寺几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不仅给平武地区,也给巴蜀之地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后世认真发掘、研究。

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的生日,那一天来报恩寺烧香的人比往常会有明显的增多。檀香的袅袅青烟仿佛带走了尘封已久的往事,而留下的则是一个个也许永远无法揭开的秘密。

行走视点

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涪江的上游地区,是绵阳市辖境内最北端的一个县。

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大批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平武县建县已经两千多年了,在古代一直是边关要塞,现在仍为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交汇处,是九寨沟、黄龙寺的门户。

平武县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百姓生活平淡、安逸,生活节奏非常舒缓,具有一种不同于别处的诱人生活气息。进入平武县,最值得停留的地方就是素有“深山宫殿”之称的报恩寺。报恩寺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明代佛教古建筑之一,相传是在宫殿基础上改造的,所以在佛像的设置上与其他佛教寺庙不尽相同。报恩寺占地两万四千多平方米,布局严谨,装饰华丽。寺内的转轮经藏、千手观音、百态蛟龙、奇妙门拱、绚烂壁画和全楠木构造被誉为报恩寺“六绝”,在我国的宗教史、建筑史和艺术史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平武县居住着一支古老而独特的民族——白马藏族。走进群山连绵、沟谷纵横的大山,眼前会呈现出一片仙境般美丽的山寨,这就是白马山寨。白马山寨的山门造型独特,山门两侧绘有代表白马山寨的图案。白马人勤劳勇敢、崇拜自然,有他们自己独特、古朴的民族文化。白马人的木屋依山而建,屋内屋外遍布艳丽的彩绘图案,居住环境诗意盎然。

上天赐给平武这片奇妙的土地以种类繁多的植物生态群系,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数十种珍稀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平武县的王郎自然保护区紧邻九寨沟,有大熊猫将近二百只,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大熊猫数量最多的自然保护区,素有“大熊猫乐园”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