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5385200000032

第32章 沉住气,可以有性格但不能太个性(2)

在一片叫好声中,铱星公司大胆作出决策,耗费了5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投入这个计划,可是在实施之后,公司却发现收益甚微,毕竟成本高了之后,用户们的消费成本也会增高,这显然不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事实,所以购买这项服务的人寥寥无几。最终因为高成本高负债的风险的步步紧逼,铱星公司无奈宣布破产。

其实,如今有很多企业和公司都具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很多经济学家都说中国并不缺少有钱的企业家,但是却缺少一个有冷静头脑的企业家。很多时候我们的企业家只凭一腔热血办事,只凭自己的直觉做事,只凭借一时的冲动去做事却欠缺更长远的打算,欠缺更为冷静和理智的思考。他们在创业时往往具有盲目性,看到什么项目好,就去做什么项目,所做的决定通常都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到最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苹果总裁乔布斯曾经说过:“不经理智思考和分析的决策,都是荒唐的。”在他看来,任何一项决策都不能够草率进行,需要经过层层审核,需要进行严格的认真的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真正做到完美。正因为如此,现如今,很多公司都主张头脑风暴法,尽量让更多的职员参与到决策中来,一方面可以汇集更多好的想法,另一方面则能够吸收更多的意见,这样有助于领导者更好地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失误。据说谷歌公司让员工在献计献策的时候,写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出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和出现的错误,公司这样做很显然是防患于未然。而甲骨文的老总则让每个员工在提出某项建议时,至少提出一个反对的理由,这样就能够保证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做一些思考,多做一些分析,不要脑子一热就冲动行事,凡事都应该要想一想自己可能会付出什么代价,要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危险,想一想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只有做更多的考虑,只有把问题想得更加全面周到,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做好防护措施。

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人如果想得太多了,就太过杞人忧天,也太过胆小了,认为做人完全没有必要实施担惊受怕,其实所想并不是因为胆小懦弱,更不是杞人忧天。其实多想并不是什么坏事,一个人能够多想,就证明他办事牢靠,为人沉稳理性,不会感情用事,而且能够对自己负责,不轻易冒险,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都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一个沉稳谨慎、冷静多虑的人,往往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谨小慎微才能步步为营、步步为赢。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好准备工作,而多做思考、多做分析其实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准备,凡事多想一想,这样就可以更为准确地引导自己的工作。喜欢思考的人足够沉稳,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而当你思考的时候,往往会慢慢给自己降温,让自己恢复理性和冷静,从而避免头脑发热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个人有幸见到了金融巨鳄索罗斯,于是就向他讨教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投资,没想到这位喜欢冒险的投资大师,却说:“在作出决定之前,你要多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冷静、冷静、再冷静。”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浮躁、不冲动,凡事沉住气,慢慢思考和分析,之后再做决定。毕竟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说你敢想敢做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成功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而不是一种盲目心态下的产物。

思想家尼采说:“如果错误在一开始就存在了,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错误的,因为结果往往不可能让你感到满意。”为了防止出现错误,我们只能从源头上进行制止,所以一开始就一定要好好分析和考虑,只有把问题想得周全了,这样才不会轻易犯错,才不至于为自己埋下隐患。

所以我们平时不要轻易就做出什么决定,即便你认为这件事情是十拿九稳的,也一定要沉住气,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凡事尽量理智地面对,尽量把问题想清楚,把问题考虑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为出色。

学会变通,不要钻牛角尖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很委屈,比如当自己兢兢业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时候,却常常遭别人嫉恨;当我们秉公处理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被人仇视;当我们耐心同别人讲原则、讲道理时,常常被对方嗤之以鼻,怨声载道。表面上看,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理有据,我们的行为都正直正派,却总是不得人心,容易引起他人的误会。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太过重视那些原则性的东西了,其实生活就像是一场游戏,每个人都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游戏就不能太过较真,有时候应该适当变通一下,改变一下游戏规则,一成不变地死守规则只会让你失去他人的信任。

我们常常将那些坚持原则、死守规则的人称为老古董,这种人可能非常忠诚,也可能非常正派,对于自己更是要求严格,但是在交际方面可能存在很大的缺陷,所以尽管他们是好人,但是却往往得不到大家的欢迎。就因为他们思维太过古板,行事太过死板,成天把原则一类的东西挂在嘴边,喜欢钻牛角尖,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就限制了自己的交际圈。

事实上,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只会把自己逼入绝境,因为当你不给别人留下选择的余地和退路时,别人也会为难你,也会让你无路可走,这样实际上对自己的生活很不利。那些看上去正派,说一不二的人,往往会遭到大家的排斥,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比如唐朝的魏征喜欢直言进谏,而且从不退让,为此李世民几次几乎要杀掉他,虽然李世民曾经说过魏征是照射自己的一面镜子,可是魏征死后,将资料给了史官,其中自然包括一些李世民不愿意见到的东西,所以李世民很生气地让人毁掉魏征的坟墓。

1978年,菲佛被任命为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主席,但是刚上任的时候,公司就遭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因为公司里存在资金管理不当的不法行径。菲佛下意识地感觉到这件事肯定和某些高层有关,这让她明显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幸运的是,执法部门的执行官却给了菲佛自行补救的机会,他告诉菲佛说只要查出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并及时把资金补上,那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会加以追究,执法部门也不会过于为难公司。菲佛于是开始着手调查,很快她就发现许多项目经理伪造发票,而且吃回扣,而且还有很多高层也参与其中,他们都在非法挪用项目资金。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圆满解决了,只要揪出几只大老虎就行,毕竟公司的董事会也支持她这么做,可是原则性很强的菲佛没有就此罢手,她觉得只要存在问题的人,那么都应该受到惩罚,即便小过错也不行。事实上很多涉嫌移动项目资金的人私底下都前来求情,毕竟他们受到了上级的胁迫才会这么做,而且他们挪动的资金很少,事后也都补交了,真正私吞公款的只有高层的那几个大人物。但是菲佛没有给这些人情面,而是连同那些“重犯”一起开除了。结果大家都怀恨在心,认为菲佛太不讲情面了,事实上这些人并不是犯了什么大错,而一旦事情被曝光,他们不仅面临失业问题,个人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毕竟没有哪家公司会要一个有前科的员工。

菲佛没有给任何人情面,她很快肃清了所有挪用公款的人,但是不久之后,被孤立的她就被董事会炒掉了,很显然她的行为已经触犯众怒,破坏了公司长久以来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后来《时代》杂志称她的离去是“管理者的斩首”,但是更多人相信冷面菲佛的离去实际上是一次“自杀”的举动。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生活来看,但凡正直、讲原则、不喜欢通融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是磕磕绊绊的,他们的社会生活往往也过得很不顺利,就是因为过于讲道理、讲原则,导致人际关系日趋紧张,一旦对方被逼得走投无路,就会奋起反抗。这样一来,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自然会加剧,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就不那么认真计较,能够给别人一点回旋的余地和退路,那么事情就能够圆满得到解决。

所以人应该懂得适时变通一下,不要总是那么死板,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这样做只会让别人更加反感,你也会失去说服力。按原则办事没有错,但是不能被原则束缚住,原则毕竟也是人制定的,规定永远是死的,但是人却是活的,所以规则可以进行适当改变。比如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自然不能糊涂和动摇,一定要坚决按照原则和规则办事,而面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时,最好还是把握灵活变通的处理原则,尽量给人方便。如果死守那些死道理,死守那些冷冰冰的原则,那么只会在牛角尖中让自己断绝后路。

其实无论是政治场合、商场还是职场,其实都是人情场,想要处理好各种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处理好人情往来,要注意维持人际关系。换句话说,实际上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原则和规则更具人情味,而不是用冷冰冰的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和他人。

俗话说到了什么样的山头,就唱什么样的歌,我们的生活应该有弹性,我们的处事方法也应该有弹性,应该依据不同的环境来做出适当的调整。当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原则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沉住气,不要冲动地按照原则办事,能够网开一面的就要网开一面,能够通融的就要通融一下,与人方便也会让自己获得更多方便,偶尔给别人开绿灯,那么自己的人生也会一路畅通。

拆掉思维的墙,生活不会有死角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具有很强的惯性,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差不多,我们也总是习惯性地采用某一种思维去办事,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惯性思维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认知习惯,而是一种比较懒散的自我满足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不想费太多精力去想其他事,不想冒什么风险去做出改变。换言之,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一以贯之的那些老方法、老思维是最安全稳重的,所以会渐渐地懒于突破,更害怕去寻求突破。

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人都存在安于现状的心理反应,而且都在常规思维下做着一些常规的事情,他们一辈子虽然安安稳稳,但是也难以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有少数喜欢挑战、喜欢冒险、喜欢追求新颖的生活方式的人,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这部分的人因为因为遇事时能够沉住气,克制自己最本能的思维反应,才能够想出更为绝妙的好方法,才能够寻求更多成功的机会。

俗话说有破才有立,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那么你就要懂得寻找不同的方法来把握人生,

在19世纪初,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西部扩张运动,东部有大量人口开始往西部迁移,而在这次大迁徙中,人们很快发现了加利福尼亚存在大量的境况,当这个好消息得到证实之后,有更多的美国人开始前往加利福尼亚淘金,这就是美国最著名的淘金热。

为了圆自己的发财梦,很多人背上行囊,拿着挖掘工具前往加利福尼亚,可是在这场挖掘金矿的热潮中,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富翁,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加利福尼亚,大家都会面临僧多粥少的问题。可是大家热情不减,认定了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所以都义无反顾地冲过去。

有个青年也梦想着能挖到金矿,于是他也加入了淘金的队伍,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金矿并不是那么好淘的,往往忙活半天,也只有一丁点的收获,有些日子甚至是一无所获,但是他和其他淘金者一样仍然抱有幻想。有一天,他发现淘金矿的人每天都在石头堆里,裤子很容易破,很多人甚至一次性带上很多条裤子,这个小细节很快给了青年灵感,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商机。

毕竟多数人到这里都是冲着金矿来的,可是如果能转变思维,从淘金者那里挣到钱,那么挣钱的机会不是更大吗?想到这里,青年于是产生了制造更耐磨的裤子的想法,于是他很快返回老家,然后着手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制造成了这种更耐穿的裤子,也就是后来的牛仔裤的原型。发明好裤子之后,他去工厂订做了一大批,然后运到加利福尼亚,由于裤子耐磨,因此受到了淘金者的追捧,青年的裤子很快脱销,面对众多的消费者,青年挣到了一大笔钱,而这笔钱远远要比淘金者的收入多。

事实上,青年人之所以能够获得非凡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肯动脑筋,没有盲目地和其他人一样一门心思盯在金矿上,而是沉住气,利用更活跃的思维来谋求更大的商机。当别人都在专注金矿的时候,他专注的是挖金矿的人,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际上让他更加成功地把握住了人生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类似的案例,比如巴菲特当年结婚时手持一万美金,他没有用这笔钱去买房子,而是拿去投资,结果成就了如今的“股神”神话,如果他和正常人一样花钱买房子,那么这辈子也许就废掉了。司马光在解救落入水缸的儿童时,并不是像平常人一样,选择将孩子让孩子脱离水的固定思维,而是想到了如何让水来脱离孩子,所以没有选择将孩子从水缸里打捞上来,而是直接用石头砸破水缸,这样做无疑更加省力,更加安全。当别人都被“西方人喝奶,东方人喜欢喝茶”的固定生活习惯束缚时,有人发明了奶茶,结果创造了一种新的饮料。

其实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认知水平、认知环境、常规想法而产生一些惯性思维,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常常都是在固定思维的指导下来进行的,这种固定思维的模式会限制我们生活的突破能力。而你如果总是像一个平常人那样思考,像平时那样去思考,那么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平常的人。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沉住气,好好做一番思考,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能够拆掉思维中的墙,那么就可以让思维更加活性化,可以想到更加富有创意的点子。

生活时刻处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也需要做到随机应变,要懂得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要懂得破旧立新,不要固守在固定的生活模式之中,也不要固守着以往的思维习惯。做人一定要懂得突破常规,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生活,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寻找到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