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左手交朋友右手做生意
5363100000035

第35章 商者无域,做生意没有固定模式(1)

商界有句古训:“商者无域”。意思是对于生意人来说,经营的方法、思维的角度只有专业与否,没有套路之分,只要有利可图,不必拘泥于形式。现实中能够真正领会这一古训的生意人并不多。生意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灵活机智地转换、创新、改变自己的创业方向,制订适合市场的经营策略和方式,不被一些条条框框所束缚,才能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积极思考,坏事也可以变好事

生活中,凡事有利有弊,我们要善于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乐观地处理问题。当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生意人要明白:每件事的发生必有多方面的影响,而其中,必有利于我之处!

1910年,一场特大象鼻虫灾害狂潮般地席卷了整个亚拉巴马州的棉花田,虫子所到之处,棉田毁于一旦。亚拉巴马州是美国的主要产棉区,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种棉花,可现在,象鼻虫灾害使人们认识到仅仅种棉花是不行的。如果只种棉花,爆发了象鼻虫灾害,一年的收成就都没有了。于是,人们开始在棉花田里套种玉米、大豆、烟叶等作物。尽管棉花田里还有象鼻虫,但根本不足为患。棉花和其他农作物的长势都很好,结果,种多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要比单纯种棉花高四倍。亚拉巴马州的经济从此走上了繁荣之路,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亚拉巴马州人认为经济的繁荣应该归功于那场象鼻虫灾害,是象鼻虫使他们学会了在棉花田里套种别的农作物。

可见,一场危机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潜藏着机遇。结果怎样,全看人们如何面对它。危机与转机之间仅一线之隔,有时候就看我们是否能将劣势化为优势,将危机化为转机。经商也是如此。世界上任何危机都蕴育着商机,且危机愈重商机愈大,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商业真经。

法国矿泉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碧绿液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水中香槟”之美誉。碧绿液年产超过10亿瓶,60%销往国外,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碧绿液成了法国矿泉水的象征。1990年2月初,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署宣布,经抽样调查,发现碧绿液中含有超过规定2~3倍的化学成分——苯,长期饮用可能致癌。

消息一传出,无疑是对碧绿液声誉的当头一棒!外界舆论纷纷猜测:法国这一块名牌要倒了!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一般公司只是收回那些不合格产品,并向消费者致歉,以求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从此,消息者也就不再相信这种产品。要想再达到以前的声誉,真是难乎其难。

在此危急关头,董事长勒万非常镇静,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不仅要设法走出危境,而且还要将这件事变成对碧绿液的宣传,变害为利,并要好好利用此机会大赚一把。

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就地销毁已经销往世界各地的1.6亿瓶矿泉水,随后用新产品加以抵偿。

如果说,发现含苯量过高还算不上什么大新闻的话,但“回收和销毁全部产品”这件事到成了当天的头号轰动新闻。这是一种“疯狂”的行动,更是一场“信心战”。对这一举动,法国政府总理当即表示赞扬。果然,在公司股票跌价16.5%之后,当决定全部回收的第二天,股票牌价就回升了2.5%。

接着,公司公布了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人为技术造成的,差错在于:在净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滤水装置没有按期更换,而不是水源被污染,从而安定了人心。由于饮用习惯及对该公司的信任,在美国仍有85%的消费者继续购买碧绿液。首战告捷,接下来的第二招便是一场恢复信誉、巩固市场的宣传攻势。

碧绿液重新上市的那天,巴黎几乎所有的报刊杂志都用整版刊登广告,画面是人们熟悉的碧绿液,唯一不同的是有几个鲜明的字样——“新产品”。

同一天,法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碧绿液新产品重新投放市场新闻发布会。翌日,碧绿液美国分公司总经理仰首痛饮碧经液的照片登在各大报刊的头版显着位置。

不久,碧绿液广告在电视屏幕出现。一只小绿瓶,一滴水从瓶口沿着瓶身流淌,犹如眼泪一般。画外音是,碧绿液像是一个受委屈的小姑娘在呜咽低泣,一个如同父亲般的声音娓娓地劝慰她不要哭:“我们仍旧喜欢你。”

“碧绿液”的牌子顷刻间家喻户晓,甚至有些以前不知道它的人也都知道了。谁都期待着新的产品上市后去品尝一下,这就产生了间接的巨大广告作用。

通过这一连串奇特的宣传攻势,碧绿液矿泉水反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没有人愿意遭遇危机,但是,危机常常是不邀而至。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刺伤你,也能成就你,关键看你的态度和行动。在突发危机决策活动中,你需要快速反应,从容应对,果断行动,这是危机事件时效性的要求,也是危机事件决策的显着特征。

危机常在,而巧度危机的智慧并不常在。商人能否在竞争中发现隐患,能否在隐患中找出有利条件,能否把隐患转变成争取有利条件的条件等等,直接关系着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一个成功的商人总是善于应对危机,化险为夷,更能在危机中寻求商机,趁“危”夺“机”。

南宋年间,温州城最繁华的街市失火,火势迅猛蔓延,数以万计的房屋商铺置于汪洋火海之中,顷刻之间化为废墟。

有一位裴姓富商,苦心经营了大半生的几间当铺和珠宝店,也恰在那条闹市中。火势越来越猛,他大半辈子的心血眼看将毁于一旦,但是他并没有让伙计和奴仆冲进火海,舍命抢救珠宝财物,而是不慌不忙地指挥他们迅速撤离,一副听天由命的神态,令众人大惑不解。然后,他不动声色地派人从长江沿岸平价购回大量木材、毛竹、砖瓦、石灰等建筑用材。当这些材料像小山一样堆起来的时候,他又归于沉寂,整天品茶饮酒,逍遥自在,好像失火压根儿与他毫无关系。

大火烧了数十日之后被扑灭了,但是曾经车水马龙的温州,大半个城已是墙倒房塌一片狼藉。不几日朝廷颁旨:重建温州城,凡经营销售建筑用材者一律免税。于是温州城内一时大兴土木,建筑用材供不应求,价格陡涨。裴姓商人趁机抛售建材,获利巨大,其数额远远大于被火灾焚毁的财产。

机会往往产生于对危机的化解之中。所以,危机并不可怕,也并非不可逾越,可怕的是不知道危机的来临,不懂得危机的应对。只要我们能够在危机中有积极的危机意识,注重收集和分析信息,完全可以从危机中找到商机。事实上,在危机中,机会无所不在,只要抓住了它们,危机就会有“枯木逢春”的转机,甚至可能是成功的契机。

商业竞争中,成功的生意人往往善于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不利条件转变为夺取最后胜利的有利条件,即转患为利,转败为胜。

借助他人钱财干自己的事业

香港着名的圣安娜饼店的创始人——霍世昌靠朋友得以发迹,或许也可以给你一些创业的启迪。

霍世昌是圣安娜饼店的创始人之一。这家饼店成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他当时只是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当人们向他提出此一疑问时,这位仍然显得幼稚的老板笑着回答道:“你猜错了,我是靠借钱开饼店,靠朋友发财的。”由如此爽脆的答案中你应该明白他当时的情形。

“当时我在电灯公司工作,是有关技术维修方面的。那时还未结婚,但已有女朋友,她很喜欢弄些点心、蛋糕之类食品,味道嘛,真是不错。她是跟一位师傅学习的。我便想,徒弟已经有此成绩,师傅当然更好,因此便萌升起开饼店的念头。然而那时的西饼业在香港并没有呈现出现在的这种蓬勃势头。我想这是一项有作为的生意,便跟她的师傅商量研究。我俩都赞成这个计划,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资金缺乏,于是,便决定找朋友支持。我先是做出一份包含预算、地点、资金、经营方针等详细内容的可行性计划书。然后,便找一朋友商量。当这位朋友看过后,他很顺利地接受了计划书。我们三个人便成为合伙人,直至现在。”

初靠借钱开饼店,现今每年都增设一间分店,1997年香港回归后,霍记饼店的生意更红火了。

无独有偶。角荣公司董事长角荣也是依靠“借鸡生蛋”发家的。在发迹之前,他长期在专心思考“没有资金赚大钱”的生意,费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想出一套“预约销售”的方法。

这项办法其实很简单,譬如,有人要卖某处山坡的地上物时,他就前去找买主,一找到,他就跟买接洽。不妨来看看他的办法:“那座山上的木料价格有100万元以上,主人现在有意以80万脱手,请你把它买下来。2个月内一定保证赚一成。超出一成利润时,超出部分由我所得,如果赚不到一成时,我可以赔你一成的利润。”

这样角荣就让有钱的朋友给他做连带保证。如果买方把它买下来,买好之后,角荣就代买主销售,如此他往往以买价2倍左右的价格脱手。对买主来说,2个月就有一成的利润,而一成利润比一年的银行利息要多得多,而且有保证,安全可靠,因此找买主并不困难。

这项预约促销的方法,显然需要有一点社会信用才能办得到。如果你有信用,有人能替你保证,你只要有诚意和勤于跑腿,这项事业就可以日益壮大。

在百业都需大本钱经营的年代,角荣做这项不要资金的生意确有一套,并且颇有所获。他本来一无所有,经过10年的努力,就是靠着这种高超的“借术”,赚取了10亿日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聪明的生意人知道“借”的妙处。在创业之初,他们大都白手起家,凭借的就是“借鸡生蛋”的生财良方。

法国着名的作家小仲马在剧本《金钱问题》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这也证明了财富是建立在借贷上的。但还是需要创造财富者有充分利用借贷,好好地利用借贷款的能力。

做生意就是要胆大一点,尽一切所能让资源为我所用。懂得借鸡生蛋,利用别人的资源,意味着你会节省大量的创业实践,提前奋斗成功。当别人在为“无路可走”郁闷时,你已经利用多方面条件为事业铺平了道路;当别人劳心费力地创造条件时,你已经利用别人的资源成功,不费吹灰之力地达成目的。因此,如果你想很轻松地使用自己获得成功,获得财富,而又不想用什么实际上的投入的话,就要学会巧妙地运用“借”字,这是最高明的一种手段。

抢先一步,速度制胜

商界竞争中,时间是最宝贵的。商场如战场,发现战机而犹豫不决,敌人就会先发制我;我虽先发而行动不快,敌人就会先得其利。难得的是时间,易失的是机会。所以,商界竞争中的行动一定要迅速。

1983年春节,一位浙江华侨从美国家里打来电话:“美国警察总署消息,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副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

两个浙江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总署署长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浙江老板不温不火地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

也许美国人有“不去白不去”的心思,两位警察署专员来到浙江,工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天后美国人带着100副样品回去了。美国警察总署头头们一看,价格只有本地一半,而且不需要定金,成交。浙江人如法炮制又做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驻港部队标章的生意。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浙江人抢占市场的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叫绝,他们往往是头一天打听到某个商机,第二天就能生产出产品,第三天就能收到订单赚钱。所以说,速度往往就是赢得市场的杀手锏。要想在同行之中不败北,只有在市场上以快取胜。在生意场上,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相同的条件之下,谁能捷足先登,抢占先机,先发制人,那么谁就能稳操胜券了。

在这“速度为王”的时代,速度已经成了主导作用,速度就是一切,快慢决定成败。商战要求快速行动、简洁明快。快速反应是一个生意人的基本生存法则。只有做到迅速地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992年金秋,上海街头梧桐叶黄了,诱人的糖炒栗子满城飘香。某晚,酒足饭饱后,长住上海大方饭店的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朱厂长逛街去了,他把这种消闲称为“跑信息”,或者说“捡钞票”。拐出延安东路就是热闹非凡的大世界,一家食品店门口排长队买糖炒栗子的人们引起了朱厂长职业性的条件反射。这些年来,他悟出了一条发财真理:“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一定有财神爷在微笑。”

朱厂长开始仔细地观察,他发现急于尝鲜的上海人买了糖炒栗子后,都急猴似的咬着、剥着吃,而常常又把栗子内核弄得四分五裂,嘴边一副狼狈相。

“能不能搞个剥栗器?”“信息发生器”在朱厂长的大脑里启动了。他迅速画出了剥栗器的草图,材料用镀锌铁皮,成本每只0.15元,出厂价0.30元……10分钟后,朱厂长推开了商店经理室的大门。经理认为:这是一项发明,顾客肯定欢迎,不过,上市要越早越好,两个月够不够?朱厂长笑了:两个月?我一个星期后就送上门。经理不相信:这审批、核价什么的,没两个月怎么行呢?

当晚,传真将剥栗器草图传回了朱厂长在温州家乡的工厂,一副模具两个小时就出来了,冲床开始运转。3天后,一卡车剥栗器涌进了大上海,大大小小商店门口的糖炒栗子摊主成了朱厂长的经销商。

朱厂长看到上海人剥板栗有困难,就在别人都还没有发现这一商机之时,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去解决人们的困难。朱厂长得意地说,这一片类似于汽水瓶盖的剥栗器至少创造了4万元利润。

速度是赢得市场竞争最后胜利的重要前提条件。实践已反复证明,在其他诸因素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速度快,抢占商机,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抢先的速度已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一位商人很偶然地得到这样一个信息:许多顾客到北京前门外一家商店打听有没有一种商品,经调查,他了解到这种商品有很大的需求,便亲自到广州进货,可一到广州却发现已有多家北京商店都在购进同一商品,这位浙江商人当机立断,花高价雇用飞机把货物抢运回京。果然,产品供不应求,当这家产品的销售进入尾声时,其他商家才姗姗而来。

不管做什么事,先人一步总是好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快人一步,才能取得与别人不一样的效果。对每个人来说,机会意义都是非凡的,但是能不能把握住机会是最重要的,快人一步才能实现机会的意义,否则,机会就会被别人把握,而你只有看别人成功了。所以,做什么事都要快人一步,这样才会抢占到先机。

宣传品牌,让客户记住你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顾客,企业经营者应善于制造宣传攻势,让客户记住牌子,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标。这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