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的智慧
5358700000018

第18章 建议和格言(2)

人们之所以感到这种健康观点很难接受,正是因为前文所说的世人的虚假。我们应该从年轻时代就认识到这种虚伪。许多奢华和辉煌只是虚幻的外表,就像歌剧院中作为陪衬的装饰物,重要的内部却空无一物。比如说,那些悬挂着的三角旗帜、用花冠装饰的船只、华丽繁复的装饰、喝彩声和欢呼声、鼓角和礼炮的鸣响——这些都是体现人们欢乐的门面和幌子罢了,这些热闹的外表是快乐的象形文字。但实际上,在这种热闹的场合下却偏偏找不到快乐。在欢庆时刻,快乐是拒不出面的。它出现的时候往往是悄无声息、毫不声张地偷偷到来;它总在最平凡无奇的日常环境中出现,在那些显赫辉煌的场景中反而找不到它的身影。快乐就像澳大利亚的金砂一样,分散在各个地方,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只能凭借偶然的机会寻得它的踪迹,而且每次只能找到一点点,因为它们很少会大量聚在一起。前面所提到的所有热闹和装饰都是幌子,是为了使人们头脑中产生快乐的假象,从而使人们相信在这里能够获得快乐。快乐如此,悲伤也是一样。那些行进缓慢的长长的送葬队伍是多么悲伤、悲戚啊,成行的马车望不到尽头。但其实里面都是空的!实际上死者都是由城里面的马车夫送到墓地的。这幅场景可以告诉我们世间的友谊和尊重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人事的虚伪和空洞。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高朋满座、珠光宝气的盛大场合。乍一看上去,人们个个都满面笑容,沉浸在一片高贵的快乐气氛中,但一般来说,真正的客人是拘束、尴尬和无聊。人们聚集的地方,就是无赖集合之所,虽然人们的胸前挂满了勋章。无论在什么地方,真正优秀的聚会肯定是规模很小的。热闹、隆重的欢乐场合大多内在空虚,总会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因为这种狂欢氛围与我们充满匮乏和苦难的生活十分不协调。两者的反差更加清晰地说明了事情的真相。从表面上看来,这些喧哗的聚会能够起到一些效果,这也就是其目的所在。因此,尚福尔有过很精妙的言论:“我们所谓的社交——聚会和沙龙——是一场可怜的、糟糕的戏剧;它无聊透顶、令人厌烦,只依靠机械、服饰和包装来硬撑。”与此相同,学士院和哲学教席总是在门外,好像是真理的代表;但实际上真理通常不在这些地方出现,而是现身他处。教堂的钟声、神父的装扮、虔诚的表情、滑稽的动作——这些都是外在的幌子,是虔诚的假面具。正因为如此,几乎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看作是空的果核,果仁本身非常稀少,更不可能存在于果核之中。想要寻找它只能求诸其他地方,并且需要靠运气。

第二节

想要知道一个人幸福与否,我们不应该问他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乐事,而应该了解他有什么烦恼和忧心事;因为使他烦恼的事情越少、越不重要,那他就越会感到幸福,因为如果我们连非常微小的烦恼都能感觉到,说明我们的状态很舒适、安宁——身处不幸之中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这些小事的。

我们要自我提醒不要对生活过多要求,因为这种做法会扩大我们幸福所依赖的基础。基础越大,在其上建立起的幸福就越容易坍塌,因为遭遇变故的可能性增大了,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变故。幸福的基础与楼房建筑的基础正相反,不是越大越牢固。所以,最有效的远离巨大不幸的方法就是根据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尽量使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降低。

第三节

通常情况下,人们最愚蠢的行为就是过分地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做打算。为将来筹划第一个要保证的是能够长寿,但只有很少的人得享天年。就算一个人活到高龄,但与订立的计划相比,时间还是太短了,因为计划的实施过程总要比预计更花时间,此外,计划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样,会遇到很多阻碍,甚至很少能取得成功。最后,就算这些计划全部都实现了,我们却忘了时间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变化。最初,我们没有想过我们的一生之中不可能始终保持创造的能力和享受的能力。所以,总是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埋头苦干,等到目标终于实现的那天,却发现得到的结果已经与我们的需要不相符了;抑或我们日日为某一工作进行准备,但我们的精力都被这准备过程消耗光了,最后却无法开始计划中的工作。因此,我们经过多年奋斗拼搏,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了财富,但此时,我们却已经丧失了享受这些财富的能力。我们实际上是为别人白忙了一场。或者,我们艰苦奋斗了很多年,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某一职位,但这时候我们的能力已经无法胜任这一职位了。类似这样的事情经常出现,这是因为我们追求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或者正相反,我们的工作开始得太晚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成就和贡献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的趣味了。新一代人逐渐成长,我们的成就不再使他们感兴趣;有些人通过捷径走到了我们之前,各种各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贺拉斯就曾经表达过这类观点:

为什么要消耗你的灵魂!

你制订的永恒的计划已经远超它的能力所及。

我们的思想之眼产生的无法避免的错觉是导致我们犯下这种惯常错误的根源。这种错觉使我们从人生的起点向前望去,生活仿佛无边无际,但当我们走到人生的终点回头凝望时,却发现生命异常短暂。诚然,这种错觉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如果缺少这种错觉,人就很难创造出伟大的事情。

生活中会遭遇以下这样类似的情况:当旅行者走近景物进行观察时,看到的形状与他从远处所见的不一样;景物好像随着旅行者的走近改变了形状。我们的愿望就与此类似。我们最后获得的结果往往与最初追求的目标不一样——最终获得的结果甚至有可能比最开始追求的更好。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最初选用某种方法追求目标,但却没有成功,后来换了另外一种方法却达到了目标。此外,还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追求快乐、幸运和欢愉,但却收获了教训、思想和认识——之前那些短暂的、肤浅的好处被真实的、永恒的好处取代了。这是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主要思想,它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所以,这本小说是具有思想性的;也因为这样,它要比其他所有小说的级别更高,甚至比华尔特·司各特的作品更高,因为后者只具有伦理性,亦即只是单纯从意欲的角度对人性进行阐释。它也是《魔笛》《魔笛》: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著名歌剧。这部怪诞,却意蕴深远的象形文字般的作品的主旨所在。粗犷的音乐线条和舞台装饰将这一主旨象征性地表达了出来。这部歌剧如果以塔米诺想要占有塔米娜的愿望消退,而要求进入并最终进入了智慧的殿堂来结尾的话,那么对这一主旨的表达就更加完美了。相较而言,帕帕坚诺——塔米诺必不可少的陪衬者——得到了他的帕帕坚娜却是合理的。杰出而高贵的人用不了多久就能领悟命运的教诲,对命运表示顺从并且充满感激之情。他们懂得:我从这个世界中所能得到的并非幸福,而只是教诲而已。所以,对于用希望换取思想和认识他们已经习惯并且满足。最后,他们和诗人彼特拉克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诗人,人文主义先驱之一。一起这样说:“我所能感觉到的快乐只有学问,此外别无其他。”哪怕他们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追求欲望和渴望,受制于它们,但实际上只是逢场作戏的玩笑而已。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真正渴求的只有思想教诲。他们由此获得了深沉的、智慧的、高贵的气质。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与炼金术师的经历相似:在对金子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却发现了火药、瓷器、医药,甚至大自然的规律。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四节

那些建筑物的修建工人并不知晓这栋建筑的整体规划;或者他们并不会时刻惦记着这一规划。与此相同,一个人在过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时候,也并不了解自己生命的整体进程和特征。如果一个人越是做出了独特、价值的修改,他就越需要时刻了解自己生命的总体进程和自我计划,这对他大有裨益。为了这一目标,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刻在狄菲的阿波罗神庙上的格言。也就是搞清楚自己第一重要的真正的意愿——对他的幸福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也要搞清楚第二重要和第三重要的东西。与此同时,他也需要大概清楚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如何。对于一个拥有杰出个性的人来说,大致地了解自己的生命计划,能够最有效地增加自己的勇气,鼓舞、激励自己开始行动,走上正确的道路。

就像当一个旅行者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之后,才能回过头来完整、连贯地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曲折道路,与此相同,只有我们已经度过了一定的生命时光,甚至在我们的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能将我们的所作所为,创造的功业或作品联系到一起,包括其中正确的因果关系,甚至这时才能懂得它们的价值。只要我们仍然身处其中,我们的行为就不得不遵循我们业已形成、无法改变的性格,并且受到动机的影响和自我能力的限制。因此,我们的行为始终是必然的,每时每刻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当下我们认为正确的合理的事。只有之后产生的结果才能让我们明白事情的真相;我们只有在整体回顾这件事时,才能够清楚事情是什么样的,以及原因是什么。所以,当我们正埋首于伟大的事业或不朽著作时,也许自己对这一点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这些工作只是为了完成当时的目标和计划而已,它们是当时该做的合理的事。只有把整个生命串联到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性格和能力才会将自己的本色展现出来。我们会发现:在遇到某件具体事情时,我们在自己的守护神的指引之下,从各种纷乱的岔路中选择出了那一条正确的路,仿佛灵感乍现一般。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理论上,也存在于现实中。反过来,这一道理也适用于那些我们所做的没有价值的事,和失败了的事。我们很少能当下就认识到此时此刻的重要性,而是要等到很久之后才能认识到。

第五节

人生的智慧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着眼现在和放眼未来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只有这样现在和未来才不会发生冲突。很多人对现在过于痴迷,他们通常知足常乐,随心所欲;有的人则过于担忧未来,他们则小心翼翼,满面愁容。很少有人能够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在一个恰当的尺度上。那些为了希望和未来而努力生活的人一直盯着前方,焦急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事情,好像未来的事才能使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现在视而不见,毫不在意,任凭当前的时光匆匆溜走。虽然这些人看上去好像很精明,但实际上却和一种意大利的驴子差不多:人们在驴的头上插一根棍子,棍子上系着一捆干草,这样就可以让驴子走得更快,因为驴子看到眼前的干草,总想走快一些去够到它。上面所说的那种人一辈子都在自欺欺人,因为直到生命结束,他们都只是活在暂时中罢了。我们既不应该总为将来考虑和打算,也不应该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永远都要记住: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定的;相较而言,将来的发展总会与我们的预期有所出入,就连过去也和我们的记忆有所不同。总而言之,无论是将来还是过去,都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相隔较远的距离,物体在视觉中就变小了,而在头脑和思想中却变大了。只有现在是真实的和确定的,现在的时间包含着现实的内容,我们的存在仅仅在这一时间。所以,我们应当快乐地迎接当下,有意识地去享受每一段没有直接烦恼和痛苦因而勉强可以忍受的短暂时光,亦即,不要因为以前的希望没有达成而导致现在的不快,也不要为了将来忧心而破坏了现在的心境。对过去的悔恨和对将来的担忧,让我们将现在的美好时光拒之门外,或者糟蹋了它,这是非常愚蠢的。某些特定时刻可以用来后悔过去和担忧未来,但当这种时刻过去之后,我们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应该这样看待:

不管多么悲痛的事,我们都必须让过去的过去,也许很难做到,但我们必须控制自己顽劣的内心。

——荷马

而将来之事则

由上帝来安排。

——《伊利亚特》

我们应该

把每一天都看作一段特别的时光。

——塞尼加

值得我们担心的只有那些必然会发生的不幸——发生时间已经确定了的不幸。然而,这类不幸是非常少的,因为未来的不幸或者有很大可能发生,或者必然会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却是无法确定的。要是我们任凭自己被这两类不幸所控制,那我们就永无宁日了。为了使我们生活中的安宁不被并不一定会发生,或者不确定什么时候会发生的不幸破坏,我们必须习惯于认为第一种不幸永远不会发生,而第二种不幸短期内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