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弟子规》在讲完了穿衣应该注意的细节后,接着告诉孩子吃饭时应该遵守的规矩。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这也正是今天的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古人所说的饮食习惯是指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弟子规》中有哪些规定?在培养孩子饮食习惯的问题上,父母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钱文忠:
《弟子规》讲:“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喝的、吃的,不要挑三拣四,“食适可”,食够量就可以,“勿过则”,不要过分。这是根据《论语·学而》的君子食无求饱讲的。《论语》里讲的君子食无求饱的字面意思是君子吃够就行了,不要撑着,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适可,不要过量。《弟子规》接着《论语》往下讲,这就牵涉到我们对传统饮食观的一些认识。
我们也许会提出疑问,《论语》里边记载孔子的态度好像不太一样,他对大家说,君子食无求饱,你们够吃就行了,但自己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孔子怎么自己很讲究啊?《论语·乡党》里讲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一段话讲的是什么呢?
孔子讲的是祭祀时候的规矩,你在祭祖先、祭宗庙的时候,应该以这种态度,而不是讲自己平时吃的应该是这样。
孔子实际上是那种对饮食不过分讲究的人,《论语·雍也》记载:“贤哉,回也。”这个大家都知道,说颜回非常贤良,身居陋巷,有一小笸箩饭,有一瓢水,他都觉得很快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是一个对饮食挑挑拣拣的人。
古人非常注意观察一个人的吃相。你吃东西的时候,能够反映出你的修养,反映出你的家教。这个人明明在开会,他却说这个人吃相很不好,南方话里,说这个人吃相很不好,是指这个人没教养,慢慢把吃饭等同于教养,而不局限于吃饭。古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我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唐代有一个文学家叫郑浣,这个人是进士出身,而且当过大官。他的生活很简朴,特别是对饮食绝对不挑挑拣拣。有一次,他的远房孙子从老家来找他,因为这个孙子是农民,没有见过世面,也不懂礼节,穿的衣服当然也很破。所以郑浣家里有很多人,包括仆人都嘲笑这个远房的孙子,只有郑浣没有。他觉得这个孙子很朴素,来自民间。郑浣问这个远房孙子,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结果这个孙子就跟他讲,我常年在家乡种地,做老百姓,我想当一名县尉,这样我就可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郑浣一想,哦,你这个孩子还是蛮有上进心的,不错不错,我可以帮你试试。于是,郑浣就写了一封信,把他介绍给某一个地方的县令,看看能不能给他安排点工作。就在郑浣给他送行的那天晚上,郑浣请他吃饭,说为你送行,明天你要上路了。郑浣就观察这个远房孙子的吃相。那天吃的是蒸饼,郑浣突然发现这个孙子把这个饼的皮给撕了,掏里面的瓤吃。这一下,郑浣非常生气,就在旁边叹息,说:这个饼的皮和里面有什么区别啊?你居然有这样的毛病?如此奢侈浪费?你一点淳朴的习惯都没有,我看你在家乡务农,应该是很质朴的啊,一定懂得种庄稼的辛苦。没想到,你像纨绔子弟一样的浮华。这个远房孙子害怕了,一哆嗦,把手上剩下的那些皮通通给他远房爷爷递过去了。郑浣接过来,把他掏剩下来的皮全吃了。第二天郑浣就打发人把这个远房孙子送回家,认为他不堪重任。郑浣就是通过一个饮食的细节,来观察一个人。
古人认为,一个人对待饮食的态度,能够反映出他的品德和修养。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们往往通过饮食的细节来观察一个人。甚至有的皇帝,还会以此为标准,来考察皇位的继承人是否合格。
据说,唐玄宗有一次和太子,即后来的唐肃宗吃饭。这一天御膳房准备了熟肉,有一只熟的羊腿,唐玄宗就叫太子把这只羊腿给切开。太子说,好,遵命,于是就把羊腿给切开,把肉给剔下来。剔完了以后,太子就用饼把手上的羊油给擦掉。这个时候,唐玄宗就在旁边观看,心想你居然这样啊?拿饼擦手啊?心里很愤怒。唐玄宗刚要发怒的时候,却发现太子把这个饼给吃下去了。唐玄宗一下转怒为喜:好孩子,懂得节约。于是就认定他是一个比较好的皇位继承人。
中国人过去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要让孩子形成营养结构比较完备的饮食习惯。比如有些孩子老吃快餐,什么肯德基、麦当劳等,我们觉得不行,你得吃点蔬菜,这是培养他的饮食习惯。比如孩子挑食,有些东西吃,有些东西不吃,我们说你的饮食要均衡。
在中国传统当中,孩子的饮食习惯就是《弟子规》规定的这些。比如不要挑拣,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分。还有食不语,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这都是吃饭时的规矩,西方叫餐桌礼仪。但是中国传统有套规矩,比如孩子只能吃尊长放在你面前的菜,只能吃尊长夹到你碟子里的菜,站起来伸出筷子到远处那个碟子里夹菜,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会被认为非常失礼的。你也不能向同一碟菜连续伸三次筷子,你夹一筷子,好吃,再夹一筷子,好吃,再夹一筷子,好吃,但如果你的筷子第四次伸出去的话,长辈会用筷子把你的筷子敲掉,提醒你一下,意味着这顿饭你不要吃了,你应该反思一下。
画外音:
在现代人看来,古人的这套餐桌礼仪似乎已经过时。今天的家长,很少有人会要求孩子遵守这些规矩。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些规矩对于现代人已经没用了呢?如果孩子不懂这些规矩又会怎样呢?
钱文忠:
不讲究餐桌的礼仪,不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长大以后或者进入社会跟别人交往的时候,确实很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比如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在座的有的是尊长,有的是领导,有的是师长,孩子一看到很远有个自己爱吃的菜,一下站起来,把那个菜撩过来放到自己跟前。你想想,如果我们跟这样一个人一起吃饭,你肯定不会觉得他懂礼貌。或者一桌子菜,他就盯着那一个菜吃,别的几个菜其他同事、朋友都在吃,他却连一筷子都不伸,因为他不懂得“勿拣择”的道理啊。那么会给大家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合群,我们都能吃,怎么你不能吃呢?这就是从小没有养成“勿拣择”的习惯。
现在的餐桌礼仪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在学生餐厅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半个馒头被扔掉,大半盘菜被倒掉。有的孩子买了一盘菜,尝了两口,可能觉得不合口,倒掉了马上再买。这种情况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我们不能把它当一件小事来看。如果从小不形成良好的习惯,将来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形象。
画外音:
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让孩子受益终生,可是在当今社会,拥有这个习惯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那么,要想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今天家长应该从何做起呢?
钱文忠:
今天,孩子从小都是宝贝疙瘩,父母只问孩子你喜欢吃什么啊?你想吃点什么啊?爸爸妈妈给你去买,让他们从小生活在这样一种有绝对选择权的环境中。现在的孩子有几个会顾着老人,比如吃的时候有没有想着爷爷奶奶吃了没有,外公外婆吃了没有,爸爸妈妈吃了没有啊?好多家长有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实际上是不好的。比如,家长不吃,都忙着喂孩子,爷爷摇着拨浪鼓,奶奶举着布娃娃,爸爸端着碗,妈妈拿着勺,孩子吃饱了,大家才松口气,哎哟,天大的事情了了,然后再坐下来吃。这给孩子从小形成一个极不好的习惯,让他没有一个相互谦让的习惯,考虑在同一张餐桌上、同一个屋檐下别的尊长喜欢吃什么,想要吃什么?我是不是应该谦让点?我是不是应该关心一点?这种习惯没有养成。如果从小让孩子跟长辈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那孩子会知道:哦,原来我爱吃的东西谁都爱吃啊,不是我一个人爱吃。原来我认为这个东西不好吃,怎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能吃啊!我是不是也尝一尝,我或许也能吃下去啊?如果我们有这样一种习惯,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实际上是有好处的。
大家现在唯一不用担心的是《弟子规》里边的“食适可,勿过则”。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许多年龄很小的孩子都在嚷着要减肥,比如我和朋友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一起吃饭:叔叔,我不吃。我问为什么?我减肥。
《弟子规》讲:“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岁数还小的时候不能饮酒,喝酒醉了以后,那是最大的丑事。
为什么《弟子规》会有这样的规定?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年纪小的时候,第一,你身体没有发育完备,所以你身体的结构对于酒精的抵抗能力是有限的。第二,自控能力差,除了身体以外,精神方面、意志方面的自控能力都较弱,而且有的时候,甚至是不知道自控的。那么一旦喝醉了,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让父母非常难堪,让家里客人非常难堪的事情,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也许还会做一些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尤其像我们现在读中学,特别是读高中的学生,血气方刚,在这个时候如果饮酒的话,会引发一些相当严重的后果。《弟子规》的考虑是非常非常周全的。
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立法规定,不到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不能饮酒也不能买酒的。如果你到一个店里去,说我要买酒的话,营业员会根据你的年龄做出判断,如果那么小一个小孩子,说我来两斤酒,那是不能卖给他的。如果你卖酒给未成年人,也是违法的。这样一些规定充分表明,从对孩子们负责的角度讲,全社会都有责任,而这种责任甚至要通过立法来保障。所以《弟子规》的这个规定毫无疑问,在今天依然是有效的。
画外音: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弟子规》中“勿饮酒”的规定都同样适用,孩子们都必须遵守。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不是就可以随意饮酒呢?成年人喝酒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钱文忠:
对成年人或者青年人来讲,喝酒应该有一个度。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是很多的。
酒池肉林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的,商代晚期的君主基本上都是一些淫暴好酒之徒,他们喝了酒之后,原来暴躁的脾气越来越厉害,干的坏事也越来越过分。为什么商朝的贵族喝酒特别容易喝出事情来?因为他的酒器是青铜器,青铜里面有铅,而一用青铜器装酒,铅的挥发更厉害。所以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判断,商朝晚期这些喝酒无量的贵族基本上是铅中毒的。中毒后,他的意识就不会清醒。如果他的意识不会清醒,他对做出来的事情还谈得上负什么责任。
以酒误国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楚共王和晋国的军队在鄢陵打了一仗,楚国吃了败仗,楚共王的眼睛中了一箭。为了准备下一次战斗,楚共王费尽心机,调兵遣将,这个时候他准备和一个叫子反的大司马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安排。结果楚共王左等右等都没等来,原来子反喝酒喝醉了,如同烂泥一般,这就把军国大事给误了。楚共王只能对天长叹:天败我也!
画外音:
成年人如果喝酒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轻者失态误事,重者丧命亡国。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喝酒,甚至有时候还会以醉酒为荣呢?
钱文忠:
中国有非常独特的酒文化。中国传统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可以叫人喝酒,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叫人合理、合情地喝醉。
比如《水浒传》里,如果武松没有那十八碗酒壮胆,他怎么能把老虎给打死呢?如果鲁智深不喝酒,他还叫鲁智深吗?比如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让人可怜可气可恨又有点可爱的人物。如果孔乙己不喝酒,怎么会有下面这一段非常精彩的话:“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就酒这个东西,让孔乙己的形象跃然纸上。
如果你到唐诗宋词里面找饮食方面的东西,找到最多的一定是酒。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诗歌,比如要送人的话这句就很有名,“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是王维的,到今天还在用。喝到极致的话,还是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己一个人,端着一杯酒,对着月亮,首先得喝醉,你发现月亮里除了吴刚还有一个自己,自己眼前还飘着一个自己,对影成三人,这都喝到一种飘飘然的境界了。曹操也借酒发出对人生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唐诗当中描写非常舒适、悠闲的生活,也跟酒有关,比如白居易就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晚上看看天暗了,快要下雪了,大家一想,家里肯定挺冷的,要不坐下来喝一小杯,非常悠闲。这里边最有名的是李白的《将进酒》,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关于酒文化的杰作。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形象,叫酒徒。你看我们中国文化多么博大有趣啊,有很多名留青史、千古流芳的人都是酒徒。现在也有人要学酒徒,于是他喝了个烂醉,但名字倒没在历史上留下,因为以此为借口的人不懂历史。历史当中的酒徒和酒狂到底是什么人?
画外音:
“酒徒”是中国文化里一个非常独特的形象,很多好酒之人都以“酒徒”自称,并引以为荣。可是,为什么说以此为借口喝酒的人都不懂得历史呢?历史上的“酒徒”一词,究竟出自何处呢?
钱文忠:
这个典故出在《史记》里边,《史记》有个传叫《郦生陆贾列传》。这个郦生就是郦食(yì)其(jī),陈留高阳人(今河南开封杞县西南人),非常喜欢读书,有奇谋,但是落魄不堪,时运不济,这个人很狂,所以大家就叫他狂生。汉高祖刘邦起义,开始反秦,军队久攻陈留不下。正在刘邦无计可施的时候,郦食其觉得机会来了,就去找刘邦,他对看门的军士讲:请你进去通报一声,说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儒生,前来求见。军士说:算了吧,大王最讨厌的就是儒生,过去有个儒生来求见,大王把他的帽子摘下来当夜壶,当着他的面撒尿,平时谁说话提到儒生他就大骂,所以我也不敢去通报,我建议您最好也不要说是什么儒生来访,大王肯定不见。郦食其不信啊,他认为要成大事总归得尊重儒生,所以就对军士说:你先去通报,通报了再说。于是军士就硬着头皮到帐篷里面通报,刘邦就问:外面来的谁啊?军士说是个大儒,穿着儒家的袍子,戴着儒家的帽子。刘邦说,回去告诉他,我没闲工夫见儒生。军士赶快出来跟老人家讲,大王不见,讨厌儒生。郦食其一听,两眼一睁:你回去告诉你们大王,别说什么儒生来拜了,你告诉他是高阳酒徒拜见。军士只好进去再次禀报,刘邦也有意思,一听来了个酒徒,马上很客气,就对军士说有请高阳酒徒。历史上这个典故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所以我们称自己为酒徒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郦食其称自己为儒生,刘邦不见。所以他才自称为酒徒,故作大言,能够让刘邦觉得这个人很怪。我们现在如果有人说,我是高阳酒徒,来,喝一杯,这完全反了,这不是好事情。
画外音:
无论作为一种饮品,还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酒”都以它特有的魅力,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饮酒能够帮助人们舒筋活血、怡情助兴。那除此之外,“酒”还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呢?
钱文忠:
如果一个人在喝酒的时候,能够保证清醒,也就是说控制住自己的量,那么往往借酒可以成事,可以办成很多事情,但我依然不提倡喝酒,因为一般人做不到。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是靠禁军成事的,也就是靠咱们今天说的中央警卫部队登上了皇位,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以后,老担心同样的历史发生在别人身上,那样他不也完蛋了吗?有一天,他就把部下的大将全部请到宫里,备上美酒,酒过三巡后,赵匡胤就对手下这些大将讲:各位哥们儿,我当上皇帝都是靠着诸位兄弟帮忙。几个大将一听心里很高兴,皇帝还认我这哥们儿,还记得当上皇帝是靠我们。接下来赵匡胤借着酒说了这么一句话:可是我当了皇帝以后连续好几晚都失眠。几个将领喝得挺好,一听这话,忙问,皇上您为什么睡不着呢?都当上皇帝了怎么睡不着呢?赵匡胤说:我怎么能睡着啊,你们几个对我都是忠心耿耿,这个没问题了,但是,也难保你们的手底下没有一些贪图富贵之人啊?哪天他们找个机会把一件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不也当了皇帝了吗?几个人这么一听,都吓醒了,赶紧问皇上:皇上啊,您给我们赏一条生路,我们绝对不干这个,绝对不想干。赵匡胤又举起杯说:大家喝好。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敢喝了。赵匡胤继续讲:我看你们还不如回去养老,辛辛苦苦一世,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吗?为了自己享乐吗?你们回去造点大房子,买些良田,多找一些歌女在家里唱唱歌,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这些大将一听,行行,第二天纷纷辞职,这个说我身体不好,那个说我胃疼,这个说我胸不好,那个说我腿瘸了,军队我带不了了,于是集体退休。赵匡胤给他们每人重重赏赐,送他们回老家去了。这也是借酒办成的事情。
现在很多喝酒的人都认为我做得到,没事,结果喝完就醉了。最近因为醉酒驾车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大家都看到了,多惨烈的事情都发生了。所以,不要对自己的酒量有信心。
《弟子规》对饮酒方面做了禁令以后,用了一连串相当严厉的语气对孩子的行为规范提出要求。一般来讲,《弟子规》在这一段的语气最为强烈坚决。那么《弟子规》对孩子的行为举止还有哪些非常严厉的规定和要求?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