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而《弟子规》作为儒家启蒙教育读本,更是将这一思想贯穿其中,把“亲仁”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进行编排。从今天开始钱文忠老师将为我们讲述《弟子规 亲仁》篇。“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们从小就要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志士仁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怎样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呢?敬请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二十集“亲仁”。
钱文忠:
最一般通行的划分是把《弟子规》划成八个大部分,那么从今天开始《弟子规》就进入了第七个部分叫“亲仁”,要亲近仁义道德、要亲近讲仁义的人。这个第七部分非常有意思,从篇幅上看,这一部分非常简短,简短到什么地步呢?一共只有16句,48个字。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亲仁”这个部分就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个部分尽管简短,但是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仁”是儒家传统一个核心的观念,或者我们说是最核心的价值。不过通常认为《弟子规》在“亲仁”的部分讲的这个“仁”字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指非常具体的人。什么样的人呢?有仁德的人,也就是说他们在品德方面具备了“仁”这样一个核心价值的人物。
《弟子规》认为,我们应该亲近这样的人,特别要为孩子从小有意识地营造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孩子从小的交朋友的情况,小朋友从小跟哪些长辈玩、和哪些同辈交往、游戏,这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认为应该和那些有人的人来交往。所以,《弟子规》在“亲仁”部分首先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
我曾经讲过一句话,也经常被人引用,我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猪还大。人和猪有共同点吧?当然有了,都是动物,都是哺乳类动物,那么人和猪之间当然共同点就很少了。但是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共同点恐怕比人和猪还少,所以我讲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候比人和猪还大,猪大不了就是比较懒惰,吃了睡睡了吃,但是猪不会搞阴谋诡计的,没有听说过猪会去折腾另外一头猪的,或者猪挖个坑把另外一头猪埋下来,没听说过。但是有的人会干,这就是叫“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什么叫流俗啊?随大溜的,很一般的人,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混日子的人很多。仁者稀,对啊,在孔子里面仁者才三个嘛,哪三个呢?
画外音:
在这个世界上,符合仁人标准的人很少,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志士仁人?至圣先师孔子他眼中的三个仁人又会是谁呢?
钱文忠:
一个是微子,一个是箕子,一个是比干。这三个人还都是商代的人,这三个人在孔子眼里符合仁的标准。微子是殷商时期的贵族,他有个弟弟很有名,谁呢?纣王,纣王是一个非常淫乱的人,纣王很暴虐,到了周王这个时候,商朝已经露出灭亡相,这个国要亡了,所以微子就对他这个弟弟屡次进谏,但是纣王听不进去,听不进去怎么办呢?微子出走,他就离开了当时的国都,武王克商,我们知道周武王后来发兵,把商朝攻灭了。而这个时候一般人会怎么样?逃掉了,我的国家被攻灭了,我原来劝我的弟弟他不听,现在国家被灭亡了,我逃掉算了,浪迹天涯,苟延性命于乱世,而微子不是,肉袒面缚乞降,古人投降不像今天的投降仪式都比较简单,鞠个躬、哈个腰、我投降,拿个白毛巾挥挥我投降,古人没那么简单,上身脱光,赤膊,绑起来,自己绑起来,过去讲究还得要嘴里含点东西的,嘴里要含一把草,你杀了我算了吧,把我草一样埋掉,所以他脱光了上身,把自己绑起来,主动前来投降。这里面就体现了他的品格,什么品格我们会想?一个投降的人,第一认罪,认为商朝,我这个弟弟的确暴虐,不讲仁义,所以你武王攻灭了我们,我们认为武王是代表了比较善良的力量,是代表了仁的力量,所以我心甘情愿地来投降。第二、非常重要的就是他这个举动的后果,他这么一投降以后,周朝开国的君王一看,你纣王那么坏的一个王,过去的规矩是什么?一个朝代攻灭前一个朝代,往往不是全部,但基本都是,要把你前一个朝代的血脉给你斩断了,那我不会放心,让你的子孙在,那你子孙将来造反怎么办?一般都要把商朝的皇室的血脉给斩断,但是因为微子这样的情况,主动地在灭国以后来投降,所以让他继承殷室,什么意思?把他这一支留下来,不把你赶尽杀绝,并且允许他祭祀自己的祖先。所以,微子就被封在哪里呢?封在了商朝的发祥地,哪里?商丘。那么这个国号就是宋,允许他用天子的礼乐来祭祀自己的祖先,这个在古人看来是天大的事情啊,在孔子看来当然是天大的事情了,你把祖宗的血脉保留下来了。
孔子眼里的第二个人是箕子,箕子比微子高一辈,他是纣王的叔叔,当时有人看到纣王那么坏,你的侄子那么坏,就劝他算了,你离开殷商,不要在你侄子的国家里。而这个箕子怎么说?他说:“如果我离开了,就变成了彰君之恶,把国君的恶暴露给大家。”他是国君的叔叔,如果连自己的叔叔都不愿意在自己家里待了,你想想你这个侄子是怎么回事?所以他说我不能走,一来会彰君之恶,二来会自说于民。那好像就显得我去讨好百姓,我故意要卖个好给百姓,所以我不走。他的选择是独自一个人隐居在箕山,隐私在他封地的山里面,并且假装自己疯了,被纣王发现了以后还把他囚禁起来。把这个叔叔关起来,关在哪里?今天河南的西华县这一带,把他关在那里。而就在这个地方,箕子构想出一个伟大思想,什么思想?洪范九畴,洪范九畴这个思想我们在这里不能详细介绍了,这是非常了不起、中国古代宝贵的思想资源,包括了对自然世界、对人生、对人的行为、对治国安民、对天文、对历术、对气候、对祸福等等的哲理思考。箕子是儒家的先驱之一,他不是那么简单的,他是儒家的先驱,地位非常重要,他的思想上面继承了大禹,下面开启了周公的明德保民和孔子的仁。孔子的仁的学说要往上追溯,还追溯到箕子。
第三个人,也就是孔子眼里的第三个仁人,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比干。比干是中国古代最最著名的忠臣,忠臣的第一人,有的时候被称为亘古第一忠臣,有的时候被称为国神,一个国家的神。也就是在纣王的时候,他去劝谏,劝谏这个非常暴虐荒淫的商纣王。比干说:“主过不谏非忠也”我看见自己的国王有过失,我不去进谏,那我就不是忠,我不够忠。“畏死不言非勇也”我如果因为怕死不说话,那我就称不上勇敢。“过则谏不用则死”我发现国君有过,我就进谏,如果国王听不进,我就死。这个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话,所以这个被我们古人看为忠之至也,忠的最高的典范。他曾经强谏三日不去,他去劝这个纣王,纣王也听不进去,比干就在那儿唠唠叨叨,提意见提了三天,也挺厉害的。那么纣王被他搞得烦死了,就问他:“你这样跟我搞,你凭的是什么啊?谁给你那么大的胆子啊?连续给我提三天的意见。”比干说:“是善心仁义所以自恃”我靠的就是善行和仁义。纣王就非常荒唐的一个王,非常坏的一个王,就放火了,说“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那你是把自己当圣人,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还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一般人的心有几窍?四窍,这我们应该都知道,心房、心室各两个,我们有四窍。那么过去中国传说圣人的心跟我们一般人不一样,有七窍。所以纣王就下令剖开比干的心看一看,实际上把比干给杀掉了,终年63岁。这一幕感动天地、亘古流传,这就是比干。
画外音:
微子、箕子、比干,这是孔子眼中的三个仁人,是真正品德高尚之人,当然我们也希望在生活中能够与这样的人交朋友。但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辨明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弟子规》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钱文忠:
《弟子规》接着讲“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真正是仁者,那么大家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看到他非常敬畏。什么是仁者呢?“言不讳,色不媚”他说话的时候非常地正直,他不会是花言巧语,不会是嘴上一套说得很好听,口蜜腹剑,不会,这不是仁者,仁者应该是实事求是说话,非常直率地说话。色不媚,也就是他的举止、他的行为不会很献媚。换句话说,仁者不会拍马屁的,他不会溜须拍马。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人才叫是有仁德的人呢?第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情怀,仁爱爱人也,首先要有爱心。第二、这个人应该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依照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这是什么呢?克己复礼,你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由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根本不管社会的秩序、不管社会的道德,这是不行的。第三、应该具备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养。第四、应该智、勇、言兼备,并且遵循中庸之道。智,你要有智慧、要有知识。勇,你要有勇气、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言,你要会表述、会表达,按照圣人之言来表述、来弘扬这种仁义的思想、来推广这种仁义的道德。必须智、勇、言兼备,同时还不够,你还要奉行中庸之道,你不能走极端,你必须中庸之道来强调一种和谐、平稳、雍容的这样一种境界。最后一点更重要,仁人,也就是仁者具备了品德的人,要有具体的行动和行为,你不能自己关在门里大讲仁义道德,或者就在课堂上讲仁义道德,或者说就把它作为书面上的一些教条,不行,你要有行为,要努力建立伟大的功业,这就是后来讲的修齐治平,这是仁者的要求。
《晏子春秋》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弟子规》里这段话,什么故事呢?晏子出使晋国,到了一个地方叫中牟,一个地名,他看见路边有一个人很奇怪,什么样一个人呢?戴着非常破旧的帽子,翻穿着破旧的皮衣,背着一捆柴火,正好在路边休息,看见这样一个穿得很破烂的,明显是干苦力活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古人是有办法的,古人非常重视“望气观人”,我看你这个人的样子,我就判断你是什么样的人,晏子是很擅长这个,晏子就判断这个人是个君子,他就看了一眼路边有这么一个人,晏子认为他是君子,就走过去问他:“您是谁啊?您是干什么的呢?”那个人就回答说:“我叫越石父”,他的名字叫越石父。晏子问:“那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穿得那么破,还扛着一个柴火在路边呢?”越石父说:“我是中牟这个地方的,我是这个地方一家人家的奴仆。我之所以在路边蹲着,是因为我如果见到了齐国的使者,我就准备回齐国去。”
那么晏子不正是齐国使者出使晋国嘛,晏子说这有意思,你算碰见我了。那么晏子就问他:“你怎么会给别人做奴仆的呢?好好的人怎么会给别人做奴仆呢?”越石父就说:“因为我不能避免自己的饥寒”换句话说,他大概是不大会去照应的自己的生活,也不大会在这个社会上我们讲淘浆糊,混口饭吃,他不会。“所以我也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我只能做了别人的奴仆。”晏子又问:“那你做奴仆做了多长时间了?”越石父回答:“三年”。晏子接下来就问越石父:“我可以花钱把你赎回去吗?”过去是人口可以买卖的,今天这是违法的。那么就问我可以把你赎回去吗?越石父说可以。晏子就解下了自己马车左边的这匹马,因为我们知道古人的马车有两匹马拉的,有四匹马拉的,也有一匹马拉的。所以,他原来这个马车大概是两匹马,算是中等轿车,就解了一匹马赎回了越石父,请越石父上自己的车,那这个车上只剩一匹马了,一路回到齐国。
后面的故事就太说明问题了,这个马车到了齐国,到了晏子的家里,马车到了晏子就下来了,下来了以后晏子就自己跑到里面去了,晏子回家了,他忘了和越石父打招呼了,他忘了车上还有一个人,他带回来的。我们一般想人会怎么样?你刚刚是个奴仆,刚刚被人家赎出来,主人不跟你打招呼很正常,你应该千恩万谢才对,你把我带回齐国了。谁知道这个越石父很生气,非常生气,生气到什么地步呢?在院子里大叫,强烈要是和晏子断交。我不理你了,你居然下车不跟我打招呼。那么晏子也很生气,说你这什么人,我给你赎回来,我跟你素不相识,你居然要跟我断交。晏子就派人来问越石父说:“我跟您可没什么交往啊,你做了三年的奴仆,我前不久路边见到你,我好心好意把你赎了出来,我这么对你还不行啊?我还要怎么对你呢?你为什么突然要和我绝交?你把道理说给我听听。”越石父的回答是,我听说,古人都这样,古人都把自己要说的话,都说我听说,都说我从别人那里听说。说我听说贤人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会蒙受委屈,然后呢,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会心情舒畅。
因此,这就是君子奉行的一种原则,什么原则呢?你不因为对别人有功就轻视人家,也不因为别人对自己有功就贬低自己。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对别人有功,你就轻视人家。假如你晏子是君子的话,你是一个仁者,你不能因为你帮了我的忙,你就瞧不起我。同样的一个仁者也不会因为我受了你的恩,我就瞧不起我自己,我就贬低自己。我在人家做了三年奴仆,那个家里没有人了解我,所以我也无所谓,我穿得破破的,扛着一捆柴火在路边蹲着,我也无所谓,因为他们不了解我。您把我赎出来了,您为什么赎我啊?因为您是了解我的,您看出我和一般人不一样,所以你才赎我。那你赎了我以后,你刚才坐车的时候不向我打招呼。
这个越石父记仇记得很厉害的,他都记着的,说刚才你请我上车的时候你也没有说请你先上车,你自己先上车的,我当时就有点不爽。但是我当时认为你大概是一下子忘记礼节了,你马虎了,现在到了你家了,你又不跟我说句告别的话,你就直接进屋子去了,你这不是还是把我当奴仆看嘛,你没有把我当和你平等的人看嘛。这样吧,你也别烦了,我看了,我还是回去做奴仆为好,您还是把我给卖了吧。他就跟晏子来这个,晏子听到这个话以后,晏子不是派人出来跟他说的嘛。晏子从里屋跑出来,恭恭敬敬地和越石父相见说:“刚才我只见到了您的外貌,发现你气宇轩昂,相貌堂堂,虽然穿得很破,但我认为你不是一般人。您的这番话让我看到了您的内心。”晏子就开始自我检讨,也是一个仁者,了不起的,虽然救了别人先自我检讨。他怎么检讨呢?反省言行的人,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我先反省自己的言行。体察实情的人,不会在乎别人的言辞,我不会觉得你冒犯我了,因为你讲的实际情况。我会不会因为言辞不当而被您嫌弃呢?他跟越石父这么说,我真心诚意地改正错误,请求您的原谅。晏子先说这么一段话,接着晏子派人洒扫厅堂,把这个客厅打扫一遍,重新安排座位,请越石父上座,恭恭敬敬向他敬酒,非常礼貌地对待越石父。越石父说:“哎呀,对您我这才是以礼相待,我真不敢当啊。”这两个人成为莫逆之交,在史籍上留下了这一段记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叫言不讳、色不媚。越石父和晏子就是最好的一对例子,这就是真正的仁者。
画外音:
《弟子规·亲仁》篇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始终告诫孩子们,内心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为衡量标准,要明辨善恶、亲近仁者、结交君子,接下来《弟子规》又用了24个字为我们进一步指出与君子交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与小人交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坏处,我们在交朋友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钱文忠:
《弟子规》接着用正反两方面的阐述来结束这个仁的部分,哪两方面呢?“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你能够亲近仁者,那么无限好,是最好最好的事情,你就会过日少,你的过错会每天比每天少一点,因为你接近的都是仁者,都是行为很好的人,那么你参照他,你会每天都意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个地方做得要改正。所以,你的过错就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德日进,你的品德就会与日俱增,你的品德修养会一天比一天高,这叫德日进。我们知道德日进这三个字过去是很有名的,现在不大讲了,在民国年间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外国学者起汉名就起成叫德日进,甚至有人把这个做自己名字的,这是讲能亲仁,反过来不亲仁者怎么办?“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你如果不亲近仁者,你就有无穷无尽的坏处,有坏处,什么坏处?小人近,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总归是要和别人交往的,如果你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接触的不是仁者,那么什么呢?往往接触的就是小人,小人就会乘虚而入,会进到你的社交圈子里,这样的话小人就会影响你,你就会被小人的这种不良的言行、不良的行为给污染,结果是什么?百事坏,你一百样的事情都会坏掉。
为什么《弟子规》讲百事坏?我们现在写信给别人、写贺年片给别人,都会讲恭祝您万事如意,我们现在都这么讲,大家要知道古人没有这个话的。你现在如果给古人发个贺年片,说我祝您万事如意,古人一个跟头翻下去晕,他没见过,古代人讲的都是百事如意。现在人比较喜欢翻跟斗,一翻翻了一百倍,翻成万事如意,所以它讲百事坏,这个百事等于咱们今天讲的万事坏,但是古人讲百事坏。这里的意思是非常非常清楚的,没有什么费解的地方,我们只要牢牢记住古人讲的一段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拿它来解释这个《弟子规》就够了。什么话呢?“与君子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小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什么意思?你跟 君子交往就好比进入了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面全是芝兰、兰花、灵芝等等芳香的、非常圣洁的、非常高雅的植物,你在这样一个房间待久了,你就不会觉得这个房间特别香,因为你天天待在这个房间里面,你不会觉得它香,那么结果什么?结果你就会身上带有非常自然的香味,不像说临时出门要扑点香水、很刺鼻。我们知道古人的香都是什么?都是熏香,古人的衣服都是要熏香放到衣箱里,熏香要花比较长的时间的,慢慢熏,所以古人身上的香味比较悠扬和自然,不像咱们今天出去喷喷这边,这是突然加上去的香味。所以,你跟君子交就好比进入了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那么你出去的行为、言谈举止就会非常地自然,不是很做作的,好像我刚学习一个好榜样,出门先喊三句口号我再去做事情,这个就不对了,境界不够。古人讲的是已经浸润到自己的肌肤里面了,这是跟君子交,要交好朋友、要亲仁就有这样的效果。
“与小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什么意思?我们今天看到的鲍鱼都是干鲍鱼,那没有什么味道的。古人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发明做干鲍鱼的办法。这个鲍鱼是特别容易发臭的,鲍鱼上来放到这个店里面臭得不得了。那么你跟小人交往就好比你天天待在一家鲍鱼店里面臭的不得了,但是你待久了,你也不觉得它臭,也觉得这个味道很正常啊。这就是古人讲的与君子交、与小人交。再简单一点一句话,什么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弟子规》在亲仁的这个部分高度强调要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良好的交友的环境,使他有机会亲近仁者,亲近道德高尚的人,使他尽量地避免与这种不良的这种性格的人,或者不良品德的人、不良品行的人交往。使孩子能够像在一个芝兰之室里面,充满芳香的环境里面成长,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当然也是一个仁者,或者说是一个一直喜欢很仁者交往的人。这样的孩子当然他的品德、他的学养会与日俱增,他的过错会与日俱减。
这就是《弟子规》的第七部分,非常简短的亲仁部分的要义。我想这部分对于我们今天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来讲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弟子规》在第七部分结束以后就进入了它最后的一个部分,最后的一个部分讲的是余力学文。为什么《弟子规》讲有余力才学文呢?这里边到底蕴含着多少个深意呢?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