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5325700000019

第19章 解读弟子规(十九)泛爱众之三

画外音: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我们今天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众多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他们几乎无需付出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而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与人分享,以至于长大以后进入会,他们才发现自己很难与人相处,也交不到朋友。那么关于这些问题,《弟子规》又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第十九集“泛爱众之三”。

钱文忠:

孩子终究都要长大,早晚都要进入社会,一旦进入社会他就免不了要和别人交往、要和别人交际、要和别人沟通。既然要和别人交往,那就一定会发生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叫“取和予”的问题,也就是说拿和给的问题,这是一定会碰到的。古人讲“取予不可苟且”,中国古人一直讲,就是说无论你拿进什么还是你拿出去什么都不能随便,要很在意。中国民间也有这样的大白话叫“亲兄弟明算账”,亲兄弟之间也得把账算算明白。所以,传统中国是特别特别地看重从小培养孩子取予不苟且的习惯。

我们现在的孩子给的机会不太多,取的机会很多,他就不知道在给予和取的过程当中应该怎么样来把握这个度,应该怎么样来处理。“取和予”当然是有所区别的,《弟子规》希望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只要牵扯到拿和给,那就一定要分晓,要明明白白,不要马马虎虎,不要模模糊糊。

予以多,给予别人的时候多一点不妨。取宜少,拿进的时候少一点不妨。《弟子规》是这样要求的。传统中国固然有不少为富不仁之徒,大斗进、小斗出。这个东西现在的年轻朋友不懂,就过去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活不下去了,要大户人家去借粮,借一斗,但是有的为富不仁之徒借出来的时候用的斗是小了的。那么好,等你打下粮食还给他的时候,为富不仁之徒拿出一个大斗来,你得还我这么一斗,这就倒过来了。

但是不可否认,传统中国也有好多积善之家,反其道而行之。有些积善之家是什么?小斗进、大斗出。是故意的,很多这种也是做传统的慈善。因为过去中国人相信,这个叫什么?“散福积德”一个人的福分不能太多,一个人的福气太多以后会承受不住的,所以要散掉一点,散掉的是福气,积回来的是德,这个 德不一定应在你身上,不是说你今天做了好事了,你立马明天去买张奖票、彩券,你就中奖了,这个不一定,没人保证你。但是,会应在你的子孙后代身上,不知道应在哪一代,但是反正会应到,这个叫做散福积德。这里面当然有迷信色彩,但是你却不能因为它迷信而否认这是一种善行,这毕竟是一种善行。

古人很讲究,有的讲究到不近人情的地步,很可怕的地步。有一部古书叫《风俗通》,在这部书和它的评注里面,我选出三位人物是取予不苟且的。有一位比较绝,叫“颍川黄子廉,每饮马辄投钱于水,其清可见矣。”颖川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叫做黄子廉,骑马,马渴了,他就把马牵到河边让它喝水,一般我们几匹马喝完水我不就走了,他不,他每次要扔个铜板,扔在水里面,因为自己的马喝了河里的水,他得交钱。你看,这个我们就觉得很难想像了。

还有一位更绝“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有个太原人姓郝,叫郝子廉,这个人很穷的,不是有钱人,所以讲他饥不得食、寒不得衣,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但是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绝到什么地步呢?有一次他到他姐姐家里去吃饭,悄悄地在席子底下放了15个铜板,给姐姐的饭钱,悄悄的,怕姐姐不收。而他平时走路走渴了的话,他要去喝井水,只要喝水就放一个钱在井里面。大家也许讲这不是胡闹吗,你放个钱在井里面叫谁捞去啊?这个大家就不知道了,古代的井不是今天的井,古人的井过一段时间要掏一遍,这个可以保持井水的干净,经常要清理井底,那么掏井的时候就可以把铜板给捋起来。

最最绝的还有一个人,叫“鲍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饮,非妻所织不衣,饿于山中食枣,或问之,此枣子所种耶,遂呕吐立枯而死。”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姓鲍,鲍焦,他是什么?种地,耕田而食、穿井而饮。他只吃自己种的东西,他喝的水是来自于自己打的井,他不到别人井里喝水,他穿的衣服是妻子织的。有一次他到山里面去,饿了,饿了就吃枣子,吃树上的野枣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旁边过来一个挺无聊的人,旁边过来一个人说“你这不是很有名吗?你不是不吃别人的东西吗?这棵枣树是你种的啊?”问了一句,结果这个鲍焦呕吐立枯而死,马上把枣子吐出来,站在那里死了,饿死了。

这是传统中国留下来的这一皆不苟取的故事,这个都很极端,也很不近人情,我们没必要提倡。但是,我们不能不说他们的行为是值得尊敬的。

画外音:

虽然在今天像前面这种极端的例子不会发生了,但是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关于“取和予”的问题就更加地突出了。如今的孩子在几个大人的呵护之下长大,取多予少,逐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不懂得分享。那么孩子的 这样的缺点又会给他的人生造成怎样的困扰呢?

钱文忠:

其实《弟子规》的这一条“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12个字对于我们今天的孩子来讲特别重要。为什么特别重要?两点理由,一点、我们今天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了,不大知道给予别人,从小没有这个环境,不能怪他;第二点非常重要,但是我们都会忽略。大家知道中国的第一考是什么?公务员考试,中国今天的第一考不是高考,是公务员考试。换句话说,我们很多家长都会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去为国家服务、为民族服务,去当公务员,那就特别需要从小养成取予分晓的习惯。

我们经常见于媒体,有一些公务员出问题,贪污或者怎么样,都是小事情开始。不是说第一次就贪污很大一笔钱的,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叫做“温水煮青蛙”,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就好比一只青蛙在凉水里也能活,在稍微有点温度的水里也能活,底下烤着青蛙不知道,在里面挺高兴,慢慢热、慢慢热,突然发现自己熟了,这叫“温水煮青蛙”。换句话说,都是从小节开始、小地方开始,所以就特别要求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越中杂识》有这么一本书,里面记载有一个人 是东莱人,叫刘宠,这个人是个读书人,东汉的时候当了会稽太守。今天咱们浙江那一边,到那边去当了一个地方官,这个人非常廉洁、非常勤政,尽管在汉末的时候,汉朝末年国事一塌糊涂、贪官污吏横行,拥兵自重的祸国殃民,但是会稽郡在汉末的时候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到了什么地步呢?《后汉书》里面讲“宠治越,狗不夜吠、民不见吏、郡中大治。”当他在那里当官的时候,他把这个会稽郡治理到什么地步?老百姓见不着官员的,没事,一般都要有时官员才去处理,老百姓没事的。狗不夜吠,狗在半夜都不叫,没有小偷,没有人翻墙入户,狗当然就不叫了,所以非常的太平。后来,他官声很好,就被征召回京去做将作大臣,换句话说就是今天的住建部部长,管这个建设,去当部长去了。临行的时候有几位老人来送他,老人就哭着说:“我们都是小民,前面那个郡守不像话,贪污、枉法,扰得我们不安生。所以,当以前那个当官的在的时候,每到半夜我们这儿的狗都叫不个不停,我们觉都没法睡。自从您来了以后,晚上连狗都不叫了,我们现在听说您要离任,我们也挽留不住,所以我们老百姓就自愿集了几个小钱给您送行。”就是给了他一包钱。刘宠说:“这我不能收,这实在是不敢当的事情。”但是这几位老人一定要他收下,那么刘宠又要赶路,跟老人家又折腾不起,所以盛情难却,就把这一包钱给收下来了。他出了山阴界,就是出了他这个会稽郡的地理范围,他就把这包钱投到了河里。

于是大家都传说,这段河水从今往后特别地清澈,这条江非常有名,大家知道什么江吗?就是今天的钱清江,乾隆皇帝南巡的时候经过钱清,经过这个地名叫钱清,前面的江叫钱清江。乾隆皇帝就问为什么,为什么有那么怪的名字。当地的人就把流传千年的故事,东汉末年的故事去禀告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挥笔题了一首诗,因为我们知道乾隆皇帝好题诗,到哪儿都题,这首诗叫做什么呢?《循吏当年齐国刘》他东莱人,东莱人是胶东那边,齐国的故地。“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这首诗写的就是赞颂这么一个人,这样的人物注定青史留名。

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青史留名,那么就应该培养他这样的习惯。《弟子规》接着讲“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什么意思呢?讲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学会、孩子们必须从小学会妥善地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怎么样才能处理好跟别人的关系?首要原则是什么?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叫尊重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一些。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像雷锋一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可能的,我们不能这样去要求别人,但是我们确实应该稍微地为别人考虑一点。

再有就是儒家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你也别去要求别人,你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你也别去要求别人。大家知不知道在联合国大厦的基座上,在花岗岩的基座刻着一些有这么几条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讲的箴言,从各种文化、各种文明当中取来的箴言,中国入选了一条,哪一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这句话刻在联合国基座上,真正理解并且做到这一点会终身受益。

中国传统讲究恩必报,有恩必报,这是中国传统讲究的,是提倡感恩的。所以《弟子规》也嘱咐我们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希望孩子从小懂得人应该记恩,应该坏有感恩之情。我们中国古人讲“滴水知恩,当涌泉相报。”喝人家一滴水,你后来应该像泉水一样地去报答他。怨恨能忘记就快点忘记,能放下就快点放下。因为中国古代也有一句话叫“冤冤相报何时了”都要这样的话啊。

画外音:

我们通常会对那些给予我们帮助的人 心怀感激,并且也会尽全力去汇报,但是对于那些和我们有过节的人却很少有人会轻易地原谅他们。可是接下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以德报怨不仅能够化解不必要的纷争,甚至可以避免一场战争。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钱文忠:

魏国边境,在过去魏国边境有一个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姓宋的大夫到这个县里去当县令,管这个县,派过去,两国交界的地方嘛,这边住着魏国的人,这边住着楚国的人,是接壤的。既然是交界的地方,气侯条件差不多、土壤条件差不多,所以两边的村民都以种瓜为生,大家都种瓜的。这一年春天,两国的人民分别把瓜给种上了,那很不巧,不巧这一年气侯干旱,由于缺水瓜苗真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下去的时候完了,这瓜苗不长啊,那不要导致损失吗,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面去挑水浇瓜,连续浇了几夜之后,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它的瓜苗长势特别的好、特别兴旺。楚国就在疆界,楚国村民瓜田里的瓜苗长得不好,还是这样蔫蔫的,而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的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楚国的村民心里很不爽、很嫉妒,有些人就是要笑人无、恨人有的开始,有些人到半夜三更就偷偷地跑到魏国的土地里去踩那个瓜秧,去把那个瓜秧给踩断了,他不高兴了,凭什么我这里的瓜长得不好,你那里长得好。所以魏国的老百姓很生气,说我今天晚上我也过去,把楚国的瓜秧给踩了,就开始这么竞争,踩楚国的瓜秧。

这个时候宋大夫就摇摇头,对这些百姓讲:“如果你们一定要这么干,你们也不是没有道理,确实错在楚国那些百姓,我们魏国百姓没有错。但是,你这么干只多就是解一解恨,撒撒气,你还能干吗?可是后面呢,以后楚国的百姓更不甘休了,晚上又来踩你的瓜秧,那么今天他踩你,明天你踩他,踩来踩去两边的瓜都没有啊,对谁都没有好处,又积怨,何必呢?”那么魏国的村民一听宋大夫这么说,那你说怎么办?宋大夫说:“我出个主意,你们今天晚上过去帮他们浇地,你浇完了自己的地再过去帮楚国的地浇一遍,结果怎么样?走着瞧。”

当时的老百姓还是很听当官的话,所以魏国的老百姓当天晚上把楚国的瓜地给浇了。结果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的村民不仅不记恨,反而在夜里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这还是一件小事吧?但是两边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同时楚国对 魏晋国正好是虎视眈眈,等着借口呢,就等着借口准备发兵攻打魏国,而边界的这件事情被楚国的县令知道,楚国的县令就把魏国的老百姓晚上来给楚国浇地的这件事情禀告了楚王,楚王深受感动,内心不安,不仅没有发兵攻打魏国,而是主动和魏国和好,送去了很多珍贵礼物,两国太平,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这就是恩怨之间的处理方式,看你怎么处理,处理得好大家都好,处理得不好,大家都不好。

《弟子规》希望这种要报恩,不要去抱怨,这样的这种观念从小能够在孩子的脑海当中扎根,牢牢地记住。

画外音: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婢仆了,但是《弟子规》讲的这个情况也是用于今天那些替我们服务的家务工作者,他们每天都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又不是我们真正的家人,那么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呢?

钱文忠:

现在,很多的家庭当中,特别是城市的家庭当中都有家务工作者,但民间一般叫保姆、阿姨,但是现在我们必须正规的叫法叫家务工作者,他们和主人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古人没有这样的新字眼的,你今天跟古人说家务工作者,古人还以为是个什么官,他不知道的。而且,古人有尊卑观念、等级观念、身份观念。这一点在今天是不能接受的,必须被淘汰的,所以古人管今天的家务工作者叫什么呢?叫婢仆,奴婢或者仆人,这是古人的用词,我们也没必要去责备古人。

关于传统中国的这些奴婢和仆人是个什么样子?大家看看《红楼梦》就知道了,《红楼梦》里面这些袭人啊、晴雯啊,这还都是大丫鬟了,看看下面的小丫鬟过的什么日子大家就知道了。所以,我们首先要搞明白《弟子规》在这里就马上讲到婢仆,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今天没有婢仆了。但是《弟子规》讲到这里的某些思想对我们从小教育孩子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要教会孩子怎么对待自己家里的家务工作者。我们今天城市中的孩子,如果父母是双职工的话,一般都是这样,现在专职母亲毕竟不是很多,所以好多孩子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务工作者带大的,应该要求他们从对家务工作者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已经变成一种很大的问题,非常大的问题。

《弟子规》的要求是“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什么意思?主人在对待婢仆的时候,那是古人的专用语,我再强调一次,今天没有这样的概念。主人在对待婢仆的时候,行为必须端正。而就今天的家庭而言,除了自己的行为要端正以外,主人不妨也多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不必因为家里有家务工作者,你油瓶倒了也不扶。我有时候很看不惯这一点,比如有的时候大家到朋友家里去,其实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晚上去聊天,孩子在旁边,这个时候做父母的说,阿姨给我倒杯茶来。其实没有必要,尤其有的时候聊天聊得很晚,比如聊到十点、十一点,家里的阿姨已经休息了,这个时候主人你到厨房走两步,现在又没有多大的房子,就算你有个四合院,你也走两步就过去了,也要叫一声阿姨给我倒杯茶。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来长大以后会对他的合作伙伴,或者对他的部下,或者对他的助手也会这样,这就要命了,这对孩子没有好处。实际上自己也可以做点事情,特别不要纵容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也做一点事情。

今天这一点的教育我们是缺失的。同时,仅仅是行为端正还不够,还应该慈爱而宽厚,不能对家务工作者苛刻,不应该。我有个朋友,我非常尊敬的世界级的画家,不说他的名字了,说出来大家都知道非常了不起。他在家里用的家务工作者,他就对自己的家务工作者非常宽厚。因为他是一个画家,他很讲究东西的形体,很挑剔,眼光跟我们不一样,他从国外进口了一个浴缸搬过来了放在家里,那么家里的家务工作者是好心,要给主人把这个浴缸擦一下,但是她不知道这只浴缸不一样,这不是我们用惯的那种搪瓷的或者铸铁的浴缸啊,是一种新型材料的。那么这个家务工作者是好心想把它擦干净的,就拿了一块百结布拼命用力去擦,一擦一道痕、一擦一道痕,这个浴缸就被擦坏了。而我这位朋友一点都没有生气,而是说谢谢你帮我把浴缸擦干净了,谢谢。但是这个浴缸它因为必须特别这个材质,不要这么擦,而且他为了让这个家务工作者安心,他没有换掉那个浴缸,天天躺在这个毛拉拉的浴缸里泡澡。

这个是一种方式,当然他过一段会换的,但是他尊重别人的感受。这是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家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人品的问题,毕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彼此尊重、彼此体谅是非常重要的。

画外音:

在地位等级观念很严重的古代,也有一个关于如何善待婢仆的故事。而且在当时也被大家传为了佳话,可见这样的善行即使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也是受到大家认可和肯定的。那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钱文忠: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叫杨万里,南宋杰出的诗人,一生主张抗金,他和陆游是齐名的。但是我要说的不是他,而要说的他是的夫人罗氏。罗氏是贵夫人啊,这个是杨万里的夫人,但是她对婢仆就是身贵端而且慈而宽,每年冬天,她平时倒不不怎么样,春秋的时候罗夫人倒不怎么样,但是到了冬天,冬天是什么时候啊?睡觉的好时候,过去又没空调、没暖气的,冬天被窝里出不来的,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她偏偏是到了冬天,每天都很早起床,大家知道干嘛吗?亲自下厨熬一大锅粥,热气腾腾的,分给奴婢吃完以后才安排奴婢干活,一直到70岁,这位罗夫人坚持这么做,杨万里搞不懂,她的丈夫搞不懂就问自己的太太,说天气那么寒冷,你现在也70岁了,你为什么大冬天不多睡一会儿,起来非得熬这锅粥啊?这个事情,家里那么多婢仆,那么多奴婢,那么多仆人,他们完全可以干啊,你为什么非要干啊?罗氏的回答是“婢仆也是有爹妈的,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冬天的早晨那么冷,一定要让他们的肚子里面有定暖意才可以干活啊。”

更为难得的是,杨万里和罗氏夫人一共生了七个孩子,四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是用罗夫人母乳喂养长大的,是由她亲自哺乳的。别人也看不懂,过去的官家很多都有奶妈的,用奶妈的啊,就问罗夫人这是干什么啊?你一个人奶大七个孩子。而罗夫人讲“我看不得别人饿着自己的孩子来喂我的孩子,我看不得这个。”

传统中国对这位罗夫人的赞誉是很高很高的,过去几十年前、百把年前提到罗夫人,大概在传统中国没人不知道。古人是相信因果报应的,古人是相信积德的。因为这个杨万里脾气坏、为人正直,所以他当官当来当去好像得罪了很多人,朝廷当中也得罪了很多人,而且自己并没有当什么太了不起的大官。但是他的四个儿子全部当上了大官。所以,我们中国的古人就来总结了这怎么回事?全把这个功劳归到妈妈身上,因为妈妈慈而宽,妈妈贵端,非常的尊贵端庄,所以积德啊。妈妈受苦,儿子享福啊,在民间一直有这个说法。

《弟子规》是这样来结束泛爱众的部分的。结束泛爱众的部分是这样四句话“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果你是仗势欺人,去压服别人,那么别人心里不以为然,虽然惹不起你,你官大、你权力大,你胳膊粗,行行你说的对,但是心里不以为然,如果是理服人,大家才会心悦诚服。这是《弟子规》泛爱众的部分最后一段话。

我们前面讲到过泛爱众是《弟子规》的第六个版块,这是我们后人给它分的。为什么说这个版块特别重要?因为“仁”仁义道德的人仁,在中国古代或者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一个核心的道德概念。那么仁,仁者爱人也,我们讲过,也就是说仁者要和自己的同类有一种相互亲爱的关系,而在中国传统当中对这个“仁”字还有一个解释,大家知道吗?仁者,从人从二。所以,仁者就是人们学会相互互存、互助、互敬、互爱,要求人类社会守望相助、和谐共处,这个就是叫“仁”。这是仁的另外一层意思,所以既然是这样的话,当然就会要求泛爱众,因为大家天同覆、地同载,应该彼此相爱。仁的含义虽然非常的宽泛,我们也多次提到,但是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的生存权和人的尊严的肯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到这里,《弟子规》的第二部分结束了。在接下来的部分当中,《弟子规》还有哪些教导?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