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喜,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弟子规》是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在《弟子规信》篇中不仅对孩子们说什么话,怎么说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孩子们听什么话,怎么听也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当孩子们听到表扬与赞美之词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办?当孩子们听到批评与责备之声的时候他又改怎么办?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内心充满自信的人?敬请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十六集“信之五”。
钱文忠:
在前面一讲我们讲到《弟子规》要求孩子们注重品德学问,注重才能技艺。那么如此说来的话当然是要比较,因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和另外一个孩子比较的习惯,他怎么会知道怎么哪方面比别人强,哪方面比别人短呢?但是《弟子规》对比什么? 很有讲究,《弟子规》接下来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气。换句话说如果是衣服和饮食方面你不如别人,穿的不如别人光鲜,吃的不如别人讲究那不要去比,没什么好比的。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弟子规》讲的这方面内容是微不足道的,现代人很多都忘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比如我也看到很多这样的报告,我也亲眼看到过这样的场景。特别是在今天一些小学和幼儿园门口大家去看看,尤其是那些号称贵族小学或者是贵族幼儿园门口你去看看,我亲眼看到过两个小孩子彼此在比较自己家里的车子,谁的车子高级,我也亲耳听到过两个小孩子在彼此比妈妈的包包,我妈妈拎的什么包,我妈那个包好。
而父母拎得都不会差的都是有钱人,拎的稍微差一点的那个包的妈妈好像还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丢人,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这是要命的诸位,这种教育是要命的,如果从小不知道防微杜渐,如果从小没有培养孩子一种好的习惯,该比的比,要该比的坚决比,道德学问,技艺才能你不如人家,你要赶上人家要跟别人比。不该比的要坚决不比,衣食住行没有什么好比的就不要去比。
画外音: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钱文忠:
不应该和别人比的东西当然绝不仅仅是衣服和饮食,还有很多方面不应该跟别人比的,没有必要跟别人比。为什么《弟子规》从衣服和饮食开始呢?为什么单单举出这两样呢?我们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过古人写书,特别是写给孩子看的书用心思是非常细密的,都不是随便写的。为什么《弟子规》首先要强度若衣服,说饮食你不要跟别人比呢?
衣服是饮食是人生活所需要的最根本的东西,假如在人生活最根本需要的这两件事情上你能够安贫若素,能够从小学会不要去计较,不要去和别人攀比,那么在别的方面,比如我们现代社会住房、汽车等等慢慢你就不大会和别人比。如果一个人铆着劲要跟别人比住房、比汽车那基本上你肯定是要比衣服和饮食的,这是要求孩子从最根本处着手。
其次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身份制制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人的衣服和食是代表着你的社会地位的的,代表着你的社会身份的。比如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现在那个女孩子一高兴,我高兴了,我穿条红裙子,我穿上绣花鞋红的,谁能管,你又没有违法,你也没妨碍交通,谁都不能管。但是在古代不行,在古代必须你的丈夫有功名,也就是秀才娘子才可以穿红裙子,才可以红颜色的绣花鞋。如果不是读书人的太太,哪怕你是亿万富翁你要敢穿一个试试,没人敢穿的这是规矩。比如过去只有通过读书或者通过军功,当官了,因为中国这个传统社会是个官本位的社会,才可以穿绫罗绸缎。今天大家到王府井随便买个丝绸穿上了,谁管你,没有人管你。过去不行,如果不是当官人家哪怕你富可敌国你只能穿棉布的东西,你绝对不能穿丝绸,不可以的。这中国古代是这个规矩,所以实际上教育孩子它有深意的。所以从小给孩子打好一个基础,不要太在意。像这种饮食、衣服、身份、社会地位不要太在意,你只要努力向上,这是《弟子规》的深意在这里。
在古人当中不在乎这种饮食、衣服,不在乎这种外在的东西,都是有很多故事的。我们知道有一个故事,我小时候还听说过阮咸晒衣的故事。阮咸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学史上是有地位的,非常有名。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寒,饮食、衣服都很平常,我们知道在魏晋的时候是很讲究的,魏晋的是男人出去要扑粉的,魏晋的时候一个男人出去的时候打扮起来比今天女孩复杂多了。完全很讲究的,这个时候他什么态度,他安贫若素,在有钱人面前泰然自若,一点都不自卑的。那么我们说这样做可以,我很自尊。但是大家别忘了,传统中国有一个习俗的,到了这一天你很难躲过去的,什么习俗?现在咱们也没有。我小时候还有,我们南方湿度必须高,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六都要率晒衣服,叫晒箱子底就是家里的衣服不管穿不穿在六月六日这一天,因为民俗里相信六月六日的太阳力量最大,那么也就是说细菌的功能最好,所以要把家里的衣服堆出来晒一晒。很多人家不晒的,或者挑一些稍微像样的衣服出来晒一晒。怕丢脸,一般都是在公开场合,都在场地上大家晒。
阮咸不是,非常坦然。家里有什么衣服他就出来晒什么衣服,然后堆了一地的破衣服。到阮咸家晒衣服的时候,因为阮咸第一很有名,旁边的人都来看,居然他们家的衣服那么破大家想不到,而且他也拿出来晒,很淡定。没有什么,我不和你们比衣服,我和你们比才华。但是阮咸晒衣就成为了传统中国教育孩子不要凭你的富贵去看不起别人,不要因为你的贫穷而感到自卑,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通过努力拥有了才华。
接下来《弟子规》讲的又是一个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几乎束手无策的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如何从小培养孩子面对批评的态度。我们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看惯了笑脸,从小听惯了夸奖,都是小宝贝。他们欠缺的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批评,很多教师,很多家长也觉得对孩子是轻不得也重不得。我们现在提倡鼓励教育,提倡这种表扬性的教育,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任何事情总得有个度,我坚决不相信,过去我不相信,现在我也不相信,将来我也不会相信,世界上会存在不需要批评的教育。
画外音:
表扬与赞美之词人人都喜欢听,而批评与责备之声无论是谁听到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正确地面对表扬与批评呢?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钱文忠:
假如一个小孩子一听到批评就暴跳如雷,就不高兴,就发怒。一听到夸奖表扬就高兴,如果从小就养成这个习惯,到大了以后也这样,只听的进好话,听不进一些批评的话,那么损友就会来了,益友就会去了。也就是说不好的朋友就会来了,就红来接近你了,或者说你交的朋友将来很多就这帮朋友。好的朋友就躲着你,好朋友都比较耿直的,好朋友就躲着你。在这里面没有什么太多需要解释的只不过损友这个词,损友和益友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得搞清楚,损友就是对自己有害的,有损害的所谓的朋友。什么叫益友呢?什么叫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呢?哪些人是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呢?孩子从小应该叫什么样的朋友呢?那么带《论语 季氏》里面是对这个益友是有定义的。孔子曰:益着三友,损者友,友直有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有者揉,友便佞损矣。
那么好,益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这个朋友很正直。友谅,这个朋友很宽容。友多闻,这个朋友博学多才,知识面广,这三种是好朋友。损友,学术界对《论语》这一段的解释有点不一致,大致起来说这三类人就叫损友。第一媚逢迎的人,老讨好你。每天都说你好,好像你就是个完人一样,嘴上动捧着你这一类人。
还有两面三刀的人,当然说你好,你怎么好,好到天上去了。背后说这小子不行,这种人叫两面三刀的人。
花言巧语的人,这三类人是不好的朋友。古代我们中原地带有个小国家,叫虢国,虢国原来不是个大国但是也不见得是个很弱的国家,后来灭亡,为什么会灭亡?因为遇到了这么一个国君,什么一个国君?就是整天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所以他身边就围满了损友。来了一帮阿谀奉承的,溜须拍马的,两面三刀,花言巧语的小人,直到最后有一天虢国灭亡了。而那一群损友呢?大家知道他会什么样,他会陪着你国君死啊?不会的该干嘛干嘛去,去看看那里有新的工作,那个地方有新的位置,应聘去了,理都不理你了。那么虢国的最后一个国君逃掉了,国家要灭亡了。
那些损友没一个在身边,谁管你?那么这个虢国就非常狼狈地,国君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去。这个车夫赶着马车,载着这个虢国的国君逃到荒郊野外,逃命,这个国君是又饿有渴,垂头丧气。饿的要命。车夫就赶紧取来车上的食品袋,他带着一口袋吃的喝的。就来呈给国君,有清酒,有肉脯也就是肉干,还有一些干粮让国君吃喝。国君感到很奇怪,你车上怎么会放那么多食物呢?国君酒足饭饱以后擦擦嘴,就来问这个车夫你车上那里弄来这些东西,这个车夫的回答是国君我事先准备好的。
这个国君你很会办事,可是你怎么会事先准备好了。这个车夫是真不会回答了,一看这个车夫就不是损友,不会花言巧语。劳动人民很朴实的,那个车夫说我是特意替大王您准备的,以备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好解渴。国王晕掉了,国王说你早就知道我会有逃亡这一天,你怎么准备好。车夫说是的,我高就估计你有这一天的,那国王疯了一样的,说你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你连我逃难吃的都准备好了,你不提醒我。车夫说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如果有别人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听不进去,我一个车夫,如果我胆敢给你提意见,不仅您一定听不进去恐怕您把我一刀给剁了。要是这样的话您到了今天连一个给你赶马车的人都没有,连一个给你准备点水,准备点食物的人都没有啊。所以我没告诉您。这个国君听到这里气愤之极,脸都胀紫了,指着那个车夫大骂,这混蛋早不告诉我,这个车夫一看完了,这昏君都到这个份说了,逃难到这里了,就剩我一个还这样。死到临头不知悔改。车夫想得我也懒得理你。车夫就说行行行,大王息怒,我说错了。两个人都不说话比较僵,国君也离不开这个车夫,两个人不说话。过了一段国君又开口问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呢?为什么呢?这个车夫这次学乖了,是大王您太仁慈,太贤明了。
国君一听有听不懂了,为什么我仁慈贤明,我不能享乐,居然我要亡国呢?这话很有意思?车夫说,天底下只有您大王是仁慈而贤明的人,其他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所以您才逃亡的。这个国君一听心里舒服极了,坦荡舒服觉得高兴,一路就靠在车上,美滋滋地自言自语,哎,难道贤明的君主就应该受这样的苦吗?他一路感叹。说这一路昏昏沉沉就靠着车夫的腿睡着了,这车夫一看这什么东西,这个国君,昏庸到这个地步。车夫就把自己的腿挪挪开,旁边找了一块烂势头填在国君的脑袋底下自己走了,理不理。
后来这个国君在野外被野兽吃掉了,他睡着的时候来了一帮野兽,一看躺着一个人就给吃了。大家看肯这就是听不进批评意见,周围都是损友,连最后有个益友他已经分辨不了了,这样的人亡国丧家注定,几乎是注定的。
画外音: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弟子规》用这十二个字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听到批评就生气,听到表扬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而真正的良师益友反而会疏远退却了。那么当我们听到别人的夸奖时应该怎么办?当听到别人的批评时有该怎么办?《弟子规》是如何告诉我们的?
钱文忠:
闻誉怒,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假如你听到别人的赞誉自己,就内心惶恐。别人表扬你这孩子真聪明,了不起将来一定要得诺贝尔奖,孩子一听内心很惶恐。我做得到吗?我是不是真有那么大本事,我是不是还要更勤奋一点。可以了,这点可以的,闻过欣,假如有的人对孩子说,这孩子怎么今天早晨不起床,怎么昨天晚上打游戏。老师叫你打到九点你怎么打到十二点,躲被窝里还打到三点,你这个不对,如果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内心还很欣喜,是我不对。老师还愿意批评我,老师还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如果老师不批评我那就是放弃对我的教育,如果孩子闻过欣,听大过错很高兴。
好,直谅士,渐相亲。那么非常好的朋友,非常正直的朋友就慢慢慢慢地会和你亲近起来,也就是说你周围的圈子慢慢慢慢都会是一些比较正直的君子,大家看《弟子规》说得多好。
画外音:
闻过怒,闻誉喜,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钱文忠:
人的一生谁能够保证不做错事不犯过失呢?问题是第一你做了错事,犯了过失以后能否改过,这是第一点《弟子规》关心的。
第二点错和国事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不是错和过失了,恐怕就是罪,就是恶了。那么《弟子规》怎么说的呢?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意思很清楚了,你无心做了一件不不对的事情,无意之间这个叫错。有心非,你有意去做一件不对的事情,有意做的,你策划好的,这个就是恶。这是《弟子规》的规定,有心文化看你的信心,看你你动机,看你原来的本意。当然这一点放在今天我们也强调,比如今天过失杀人依然是犯罪,过失杀人我没有想杀他,但是一失手,一个疏忽把别人杀了,这个在今天社会里是犯罪,不能说你是因为过失不追究你的。这个是《弟子规》是在传统社会里,它要有区分。不是到这种极端的情况,你得注意要无心非,有心非高清楚。这个意思很清楚的,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看。
这个故事见于《吕氏春秋》,宋国有个人叫澄子,他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找不着了。就到路上去寻找,看见远远来了一个妇人,一位女士也穿了一件黑衣服就拉住人家不放。要拿走人家的衣服说今天丢了一件黑衣服,那个被他讬拖住的女人晕了,说您也许确实丢了一件黑衣服,但这件黑衣服是我自己做的,跟您那没关系。澄子说您赶快把衣服还给我,因为我丢了一件黑衣服,而今天你现在穿的也是一件黑衣服,何况我丢的是件夹衣,你穿的是件单衣,你岂不是占便宜了。这个故事说明什么?你本来不小心丢了一件衣服,是无心非。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错误。我丢了一件衣服,你在路上看见远远地来了一个人,穿了一件黑衣服,你以为就是你丢的衣服,你上去跟问她要,还可以算无心非。我一眼看错了,但是等你抓住人家,抓住人家的衣服,人家告诉你这不是您那件,而且你自己也已经发现了,你原来的是夹衣,这一件是单衣,。你居然还要去要,这就是恶。
这就是有心非了,你有是有意在做坏事情,所以我们发现有的时候从无心非到有心非之间这个转换,或者这个演变是没有明确界限的。就是在乎人的一念之差,就是一个念头。古人讲一念之差在这边你是人,在这边你可能是禽兽。传统中国经常有这种说法,一念之差。而再滑一步,你比如非要把这位妇女的衣服抢走,那你就不仅是恶,你是犯罪了。所以这个里面这种转化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要让他们知道,在这种要害的关节上,从小养成习惯。要慎重,要小心,不马里马虎,不要太随意。一滑就滑过去了,《弟子规》在这方面是这样的。
画外音: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当面对错误时有的人会勇于承认,而有的人却会极力掩饰。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为了逃避大人的责备甚至会去撒谎。那样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弟子规》又是如何告诫我们的呢?
钱文忠:
人难保不犯错误,不犯过失,犯了以后怎么办?《弟子规》要求孩子从小学会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如果你是过错,你如果能改。归于无,一笔抹消。算了,特别是对孩子来讲,假如你一不小心做了一件错事,打碎了一个碗,或者不一小心丢了一本书,你下次注意。承认注意归于无,没有人在乎的,因为孩子还小。将来有大把地改正和重新做人的机会,但你先要知道你要改错。倘掩饰,增一辜。假如你不承认你还花言巧语来辩驳,找理由找借口你还增加一份过错。不仅不能归于无,还要双倍计算,这是《弟子规》的说法。
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比如有好多法律节目里面有的时候这种骗子要出来接受电视记者的采访,讲一讲为什么犯罪,你怎么会堕落到这一天,怎么从外边不待,待到牢里来了。那么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骗子,实际上起源是从小撒谎,从小狡辩,从小找理由。到大了以后他小时候家教不好,教育不好,大了以后成了一个习惯,那么有的时候撒了一句谎,骗了一样东西,而那个时候如果你改正的话还来得及。没有严重到犯罪的地步,但是大家别忘了,由于没有养成过能改这样的习惯,他养成的是掩饰的习惯所以一句谎话千句补。你说了一句谎话,你得用一千句去补,有的时候比如早晨咱们睡过了,睡觉舒服,谁不喜欢睡觉,我也习惯。睡觉最爽了,手机的闹铃没有听到,迟到了。跑到单位领导生气说你怎么迟到了,你有的时候跟领导承认一下尤其是年轻朋友,对不起领导贪睡睡过了,下次一定改。今天缺的工作我加班补,没有一个领导会跟你在乎的。
但是有的人不是,有的人说领导昨天晚上我去做一件好事,做了一件什么好事,在那里看见一个歹徒我跟他搏斗,所以我来晚了。得,你怎么办?没有这事如果领导要去核实的话你得编啊,你得再编一个事,比如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昨天那个事情不是那个地方干的,是另外一个地方干的。你挪来挪去挪去一千个故事来补这个过失,你的罪增加的一千倍。一句谎话千句补,到最后把自己折腾死。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这种情况很多,比如过去在物资紧张的时候有一批诈骗犯是怎么回事呢?从小说话随便,说我随便能买到这个电视机的,很便宜,我有路子有关系,好了。邻居说你麻烦你给我买一个,他说行。他买不着,他没有关系。宁可半夜去排队,他死要面子,他不愿意改,排队冻了个半死,买回来一个电视机,买回来电视机他跟人家吹,说我能够买到打折的啊,没打折,所以他还得贴钱。再把这个电视机给人家,他这么一做,反而证明他确实国得到,旁边又有邻居来了听说你真有本事啊,再搞。弄到最后办?不就得骗人家了。你到最后一定是收了人家的期逃掉算数啊。因为你贴不起了,掩饰不了了,所以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很多的。但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却不见得人人都明白。
到这里《弟子规》的第五部分也就是讲信的部分就结束了。
画外音: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是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彼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讲,归于无,若寅时,增一辜。
钱文忠:
所以《弟子规》在这一部分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信字,希望孩子能够从养成对信的认识,对信的认知,长大以后这样的观念能够牢牢地扎根在他的生命当中,他的一切行为因诚信为准则,这对他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弟子规》即将开始的一个新的部分,又有那些内容呢?请我们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