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弟子规》在谨的篇尾还特别关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的话,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那么究竟是哪些事情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的呢?如果我们忽略这些事情,又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呢?请继续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十一集“谨之四”。
钱文忠:
我们前面讲到《弟子规》对孩子有好多的行为举止、站相、坐相、待人接物各方面的规定。接着《弟子规》讲“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又是两个勿,这一段的《弟子规》“勿”字特别多,也就是说语气比较严厉,是严格要求孩子必须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这些话很简单,就是你碰到一件事情、任何事情,你不要忙乱、不要慌乱。为什么呢?忙者多错,你一下子急急匆匆,我们讲没头没脑的,而容易惹出一些麻烦,容易把一件好的事情给做错了。“勿畏难、勿轻略”但是你看到任何一件事情,你不要先有畏难情绪,一件事情还没做,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爸爸妈妈叫他做件事情,我干不了,爸爸妈妈叫他做道题目,我不懂,你不要先未畏难,你先怕了,那你就什么都谈不上了,但是仅仅有勿畏难是不够的,还要勿轻略。换句话说,一方面你不要做都没做就觉得难,但是另一方面你也不应该连做都没做,你就觉得它很容易,很轻视它、很忽略它,这两个极端都是要避免的。
那么按照《弟子规》的说法很简单,孩子们应该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在古人那里叫什么呢?“临事而惧”你碰到一件事情,你先要存一点畏惧之心,一点点,不能太多,太多就畏难了,你要非常认真、战战兢兢、非常踏实、仔细地做好准备去处理某件事情。如果太畏难、如果太轻略,那么结果都不会理想。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我们知道开元初年唐玄宗比较注意选拔人才,当时全中国有四个人才非常优秀,叫一时之选,当时就优秀的人才。其中有一个人叫李杰,这个人当了一个官叫河南尹,河南,当然不等于咱们今天的河南省,但是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河南尹,那么他当了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当然审案子,我们中国古代的地方长官都要审案子。
有一天来了一个寡妇告状,告谁呢?告自己的儿子。罪名是什么呢?不孝。在古代中国,做母亲的告儿子不孝那是天大的罪,那是可以判死刑的,不孝是中国传统十恶之一,就是十件最恶事情的里面,在当时排在第七件就是不孝。这个李杰一看,这个寡妇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告儿子不孝当然是大事,就命令把这个不孝之子抓到堂上来审问,一审很有意思,这个儿子说:“我得罪了母亲,大老爷您也别审了,我只求一死,我不想活了。”什么都不辩解。那这个李杰一看,如果像要做事情轻略的话,那很简单了,有原告,妈妈,告儿子,儿子也承认了我得罪了母亲,而且他也愿意死,拖出去砍头不就完了嘛,最简单的方法。李杰没有,李杰就做事情勿轻略,做事情没有掉以轻心。他就劝那个寡妇说:“你寡居在家,身边只有儿子一个亲人了,你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你现在可要知道,你做母亲的告儿子不孝之罪,按律当斩,要杀头的,你要想明白,你今后后悔可是来不及的。”
哪知道这个寡妇态度非常坚决,这是一个逆子,我不要他,这儿子有什么用,杀了就杀了,拖出去喂狗,根本不要这儿子。这时候李杰如果还是没有一种非常好的做事情的态度,如果不是临事而惧、非常慎重的话,好了我又劝过一次了,拖出去砍了。李杰还是没有,李杰一看这寡妇这么一个态度,行行行,我也不审了,你出去,你不是母亲吗?那总归是你儿子,你出去到大街上买一口棺材准备着吧,给你儿子收尸,因为要砍头。这寡妇一看,好,大老爷答应要砍头了,要把儿子给砍了,很高兴,就赶紧出门去买棺材。
李杰怎么办?李杰就派了一个人跟着这个寡妇,跟着她在后面,非常细心。发现这个寡妇出了衙门一拐角,那边有个人在等着这个寡妇,是一个男人,一个男人在等着这寡妇。那么李杰派出的可靠的手下就在旁边偷听,就听到这个寡妇对这个男人说都搞定了。李杰心想这里面肯定有问题,等这个寡妇买好了棺材来到县衙的时候,李杰再一次劝说,说你做妈妈的,你要知道,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这个寡妇那当然不后悔,我死都不后悔。结果李杰下令把那个男人给拖上来,一审就审出来了,原来这两个人有奸情,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儿子撞见,所以这两个人担心儿子去告官,尤其这个男人,所以设计除掉这个儿子。
那这也反证了这个儿子倒真是一个好孩子,他也不说,临要命的时候他也不说,还说自己得罪了母亲。所以李杰下令当场释放儿子,把那个男人给斩首了,把男人的尸体放在那个棺材里,这口棺材也没有浪费,买好了还是有用的。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做事情非常缜密,绝对不轻率,避免了一个冤案。
画外音:
《弟子规》除了强调孩子应该从小养成临事而惧的好习惯,还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所以提出“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但是现在有些家长却认为,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社会,提早了解到社会的复杂性对孩子是有好处的。那么这种看法正确吗?
钱文忠:
《弟子规》接着讲“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打斗的、喧闹的场合,小孩子不要去接近,这些不正当的、见不得人的、倾向不好的事情孩子不要去好奇。古代的中国人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为了培养孩子,妈妈不惜搬家,几次搬家,不就是为了给孩子的成长找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吗?我们现在的好多家长有一个误区,什么误区?认为孩子将来总归要进入社会的,希望从小就让他接触社会每一个场合,每一个场合都让他接触,这样的话孩子进入社会就以后就比较老练,什么我从小都见过,没什么稀奇。
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孩子还没有长大,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所以有些场合,特别是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场合,应该给孩子要隔绝开来,不能让他很小就接触这种场合,对这些德行不好的人、品德不好的人,尤其不要让他过分接近孩子。孩子小时候学样,孩子小时候主要的获得知识的方法是模仿,孩子就会学坏。所以父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应该是一把大伞,替孩子遮挡风风雨雨,等孩子成长了,接受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心智比较成熟了、有判别能力、有鉴别能力,再让他去接受比较复杂的社会,这应该是比较稳妥的。
我看到过一个很好的比喻,这个比喻我当时看到以后一愣,我说真是这个道理。我们拿一碗清水好比是孩子,然后我们拿起一支钢笔往里滴一滴墨水,一碗清水马上就染上了颜色,不再是一碗清水了。请诸位试试,你把这碗水再给我搞成清水,你试试看,滴进去一滴很容易的,你要把这一滴墨汁从水里面再给我提出来,再让这碗水变成清水,那多么难的事情。
画外音:
《弟子规》接下来还提出,如果到别人家里拜访应该遵守的一系列礼节,那么我们去拜访别人时,究竟应该特别注意哪些事情呢?
钱文忠:
《弟子规》接下来讲“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一个孩子,你如果要到别人家里去拜访的时候、将要进门的时候,你应该先问一下家里谁在啊?家里有人吗?将上堂,因为古人不一样嘛,等于说古人是一个院子,将入门的时候,在院子外头先问家里有人吗?谁在啊?然后如果没有人回答你,有人回答是另外一回事,那门又没关着,那么你可以推门而入,要登堂入室的时候,穿过院子,比如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声必扬,声音还要高一点,还得问有谁在家吗?谁在啊?
这样一个事情,我们现在的家长有几个去教育孩子的?我们现在孩子比如到同学家去玩儿,或者到隔壁邻居家串门,能不能做到这个?很多孩子恐怕是推门就进,这种小地方不能忽略,你进别人家的时候高声地问一下,就可以提醒家里的人有所准备,不要因为有客人来措手不及,反映的是对主人的尊重、对主人隐私的尊重,古人是极其讲究这方面的。
《弟子规》的这四句话,刚才我们讲的“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这四句话《弟子规》的,完全是从儒家经典里面直接引用来的,一个字都没有动。比如《礼记》里面就有这样的话“将上堂、声必扬”而且大家知道在《礼记》里面,接着“将上堂、声必扬”后面是什么吗?没有一个人想得到,接下来的一段话“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如果你到人家家门口一看,古人都是席子,古人没有咱们今天的床,门口有两双鞋子,如果门口有两双鞋子,那就说明房间里不只一个人。那这个时候的话,你可不能门一推,被我发现了,被我抓住了,这个不行。如果你听到里面,两双鞋子的主人在说话,如果他们说话的声音你可以听得清楚,你可以进去,为什么?说明他们没有在谈什么秘密的事情,他们在谈的事情没有什么要回避别人的,你可以进去。“言不闻则不入”如果你看见门口就是两双鞋子,但是听不见里面有说话的声音,不能进去,更不能到墙角那边贴着拼命听,更不行,因为人家可能在谈一些秘密的事情,那你应该声高扬长,再问一下我可以进来吗?规矩。
“将入户,视必下”,我们现在到朋友家里去拜访,孩子、甚至我们成年人不会注意这个吧?你要进入人家家门的时候,你的视线要低一点,看方寸之内。我们现在很多人到别人家里一去,这个地方装修得不错,这幅画也不错,这个地方怎么这么放那么乱,这个不好,这种是不可以的,极没有礼貌的。进人家眼睛要看得低一点,万一主人来不及准备,万一主人衣服扣子没扣,你盯着看?视线低一点,先低个几秒钟,再抬头跟主人交往,这就是中国传统的规定,大家想想,中国的礼乐文明,中国的礼仪文明多么细致、多么细腻,只不过后来我们都忘了。
画外音:
《弟子规》要求我们到别人家里拜访时,一定要先高声地问“有人在吗?”而根据记载,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就曾经因为没有做到“将入门、问孰存”,而导致差点休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钱文忠: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知道出在谁身上?孟子身上,而这个故事见于儒家重要典籍《韩诗外转》,故事叫什么呢?叫《孟子欲休妻》,就是孟子动过离婚的脑筋。怎么回事呢?孟子有一天回家了,家里就他太太和他妈妈,他先会自己房子。我们现在想,如果是夫妻,我回家怎么我还要打招呼的?太太我能不能进来?这个是太我洲化了,我们中国人以为,我肯定推门就进去了。孟子就是这么干的,推门进去了,突然看见他太太在干吗,大家知道吗?箕踞,就是我们过去讲的勿箕踞,《弟子规》里有的,你不能这么坐的,他太太一个人在家里,所以没有这么跪坐,没有坐得非常端正,就地一坐,两只腿伸开,很放松的叫箕踞,我们前面讲过。孟子一看还了得,坐姿如此粗野,如此不守礼貌,孟子很生气,那么这个事情后果就很严重,孟子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孟子扭头就跟自己妈妈讲:“妈妈,我要休妻,这个老婆我不要了。”他妈问为什么?很不礼貌,我刚才回家看见她居然箕踞,两只腿伸开坐着,大巴叉,像一个簸箕一样,太难看了,不符合礼节。
孟子的妈妈怎么说?孟子妈妈真是教子有方,孟子妈妈说敲门没有?你有没有先问问家里有没有人啊?你进去的时候是不是眼睛贼贼地直接往前看?有没有把视线放低一点?孟子说没有。没有就是你的不是,你进家门的时候应该先问问有没有人,要推开门进去的时候还得声音更高一点再问一问,进去以后视线先应该看着眼前的地上,你直冲冲地瞪着你老婆看干吗?不许休妻,而且你还要反思一下,你自己是不是守礼节,孟子赶紧认错。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在中国传统当中,连夫妻之间都是强调有隐私的,而不是说这是我们俩的卧室,我推进去就完了,也不可以。接下来《弟子规》又往前推一步,比如你敲门,有人吗?那里面一般会回答,敲门的是哪一位?是谁啊?一般我们怎么回答?我们一般回答:我,连我都听不出来?真是的,怎么我的声音都搞不清楚,你耳朵被塞住了?一般我们是这么回答。《弟子规》规定,绝对不可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如果有人问你是谁啊?你老老实实回答钱某某,比如钱文忠,我是钱文忠,你千万不要回答,我,文雅一点,吾。这个不分明,谁知道你是谁啊?我们可以发现好多电话诈骗用的就是这一手,电话诈骗,因为他先要假装你的熟人,如果你接电话说你是谁,他也不知道你有什么朋友,他说我是张三李四,那你马上就明白了,你有没有这个朋友,但是他不跟你说是谁,他说是我,很亲热,我啊。完了以后你又不好意思,你怎么好意思盯着他问,你也不好意思挂电话,慢慢就聊起来了,一聊起来你就走远了,这是一种手段,古人早就注意了。
这方面也有例子,有闯祸的例子。谁?贾宝玉,《红楼梦》第三十回,好多小女孩放学了以后就进到贾宝玉住的那个院子里,大家来玩儿,玩的时候天下雨,没想到这个时候贾宝玉回来了,宝玉就在外边拍门,里面的人只顾笑,没听见宝二爷回来了,宝玉就在外面叫:里面给我开门啊。叫了半天没人去开门,这个时候袭人比较警觉,袭人是比较懂事的,就问这个功夫谁在叫门,没人去开门,就问了一下谁啊?大家去看《红楼梦》,贾宝玉的回答是:我。贾宝玉想我这个少爷,也不说我是谁。这个时候好多小姑娘一听,这是不是宝姑娘的声音?因为大概贾宝玉的声音比较奶声奶气、女生女气,以为是薛宝钗来了,那么这帮孩子又在猜,宝姑娘这时候怎么会来?还是袭人比较警觉,说这么着我先去隔着门缝看看,我去看看是谁,袭人跑过去扒着门缝一看,贾宝玉,赶紧把门打开,贾宝玉那火死了一肚子,他一进门他也没看清是袭人,就飞起一脚,不是把袭人给踢伤了吗?一下子就踢在袭人的腰上,所以宝玉还骂骂骂。
大家看这个就是一个例子,你贾宝玉如果说,我是宝二爷,谁会不给你开门?你说我,谁知道你是谁?
画外音:
《弟子规》还特别强调,如果使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否则就是偷窃。那么《弟子规》的话是不是太过严厉了呢?如果我们借用父母的一样东西而没来得及和父母打招呼,这难道也算是偷吗?
钱文忠:
《弟子规》关注的都是一些日常的小事,它关注的都是孩子,在一些小事方面可能会忽略的东西的,这些是特别值得我们警惕。下面的八句话“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你如果想用别人的东西须明求,你必须当人的面说明,请求他借给你。如果你问都不问就拿来用的话,三个字“即为偷”就是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你借东西好借好换还、好还好借,这是我们平常讲的话。
这一些在现在的孩子当中确实是比较容易模糊和忽略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疙瘩,他拿你爸爸一东西用用,还给你面子呢,我不然我还不要你东西,我问爷爷奶奶要好了,爷爷奶奶如果不给我,我跟外公外婆要好了,我大家家长都是争先恐后地给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他一种不良的习惯,他不知道物品的归属,不知道尊重这样东西的主人。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义不摘梨”,这个故事不是民间传说,见于《元史》,发生在元朝的一个故事。元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者叫许衡,很有名的一个儒家的大学者,再一个酷暑的天气里,大热天和很多人一起逃难,逃难经过哪里呢?经过河阳,也就是今天河南这一带,逃过这里,大热天急急忙忙,口渴得不得了,口渴难耐、嗓子冒烟。这个时候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上面结满了梨子,让人垂涎欲滴,水灵灵的,跟他一起的人争先恐后上去摘梨树吃,能够消一消渴,只有许衡端坐在树下无动于衷,绝不摘梨,看着伙伴去摘梨,他不动,他就坐下树荫底下稍微歇一下,旁边的人看不懂了,你这一路赶来急急忙忙口渴成这个样子,这棵梨树没有主人,都逃难了,你为什么不去摘一个吃呢?有什么要紧?又没有人会找你的。
大家知道许衡怎么回答的?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但是难道我们自己的心里就没有一点点主见吗?”梨树是没有主人的,但是你难道不认为这个东西不是你的吗?你心里难道没有主见吗?知道这个行为类似于偷吗?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叫“义不摘梨”的故事。
画外音:
“义不摘梨”的故事说明,哪怕是没有主人的东西也应该须明求,否则即为偷。那么关于把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区分到泾渭分明的程度,还有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
钱文忠:
这个故事发生在宋朝,当时有一个人叫查道,检查的查,在姓念查,叫查道。有一天,他带着仆人去拜访一个远方的亲戚,当然你上门去拜访要准备礼物,所以他就给这个亲戚准备了很多礼物,仆人挑着担子,去走亲戚。走着走着也不知道是迷路了还是怎么,或者这个路有点改变,他走岔了,走到中午还没到,两个人感觉非常饿,饥肠辘辘,而在这个路边也找不到一个吃饭的地方,他和仆人又没有准备午饭。这个时候怎么办?仆人就建议了:“老爷,你看这一担子礼物,里面好多吃的,要不您就从这个礼物里面先拿些东西充充饥,先吃一点。”而这个查道说:“这怎么可以,这些东西是礼物,礼物就是送给别人的,你当初把它作为礼物了,那你应该节认识到这已经不是你的东西了,而是你送出去给别人的东西,我怎么能够偷吃呢?”这样一种观念,结果这两个人就饿着肚子赶路,一直到了亲戚家才接受亲戚的款待,吃了一顿晚饭充饥。
这个故事极端吧?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我们很多人不能理解了,这个礼物是我买的,我要给别人的,何况我还没送到别人手上,这难道可以算别人的吗?古人就是算,而且古人认为这是人心里的主见,我心里要有主见,这是谁的,虽然现在不分明,心里要有主见,我要知道它不是我的。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社会上也有很多这种拾金不昧的故事,有的捡到东西一定给人家送回去。也有一些不良的情况,比如把人家的东西眯下来,看到没有主人,我赶快先拿掉。实际上后面这种行为已经接近,在古人看来是接近于偷。所以,现在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遗物不苟取这样的良好的品行,这样孩子长大以后进入社会一定会受益匪浅,将来他会得益的、会受益的。如果我们家长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孩子拿块糖,从奶奶饼干桶里拿块饼干吃了,也不跟奶奶说。怎么了?什么东西都是他的?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忽视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一种随随便便、比较随性的一种不好的习惯,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往往会被别人误解,或者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很不好的印象,到了那个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弟子规》到这里结束了它的第四部分“谨”,在我们古汉语当中,它的本意是说话小心,要注意说话,后来泛指谨慎、小心、慎重,也有敬重、恭敬的意思。《说文解字》里面讲“谨”,慎也,所以我们今天讲谨慎,是放在一起的。与谨相关的词还有“畏、敬、恭、俭、让、勤”等,这些概念都是从谨生发出去的,“谨”要求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时候要小心谨慎,要接受社会规则的约束,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千万不能无所畏惧,千万不能放纵自己,这是儒家对个人修养的一基本的要求。“谨”特别重要的是,要求一个人有所不为,要求一个人言行慎重,勤勉修身,要经常自我反省,对别人要礼让、恭谦。
在中国传统当中,让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谨的习惯,是希望他将来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弟子规》还非常强调一个概念,什么概念?信,要诚信,而《弟子规》的诚信在它整个的篇章结构里面是崭新的一章,是一个独立部分。《弟子规》是怎么来概述诚信的?请大家听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