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能力遗传的错误观念,家长对待孩子成绩不佳时粗暴的惩罚也是阻碍儿童健康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当孩子的成绩不好时,在学校他会发现并苦恼于自己并不太受老师的喜欢,而回到家里又会遭受家人的责备、批评甚至是责打。
老师应该清楚成绩不佳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但有些老师以为,让孩子怀着把不合格的成绩单拿给父母看,并由此发生的一切畏惧,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努力。但是,教师不应忽视有些家庭教育非常严格甚至严厉的特殊情况。有着这一家教的孩子,拿到不好的成绩单时,常常会犹豫着不敢拿回去给父母看,更有内心软弱的孩子因为畏惧父母的责备选择自杀。
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会说是学习的制度要求如此。自然,教师不需要为学校的制度负责,但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同情和理解来缓和一下学校制度中不够人性和苛刻的地方。比如,对那些有着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老师应该宽和一点,多鼓励、开导他们,而不是把他们赶上绝路。特别是那些成绩一向不好的孩子,已经被别人贴上了差生的标签,甚至自己也默认了,他们的心情肯定是沉重和压抑的。所以,设身处地想一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人之常情的事。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总是受到批评,成绩不好,也丧失了追求进步的信心,那么,他自然不会喜欢学校,然后会想办法离开学校。因此,当我们遇到成绩差的孩子有逃学、旷课的行为时,完全不用感到惊奇。
当然,这种情况肯定是个别的,我们不必惊慌失措,但还是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糟糕的现象,尤其是发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想尽办法使自己免受责罚,涂改成绩单,逃学旷课等。他们还会和同类学生混在一起,甚至形成帮派,并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对此,如果我们认可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即相信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那么,这一切都还可以避免或挽救。个体心理学认为,对这样的孩子,不管情况糟到何种程度,也总可以找到方法来帮助他们。当然,关键是需要我们付出精力和爱心去寻找。
学生留级的坏处每个人都能想到。教师一般都认为,几乎所有的留级生都会给学校和家庭带来问题,极少有例外。而且,绝大多数的留级生都会不止一次地重读。这些留级生的问题很早就被忽略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他们总是落后。
关于在什么情况下才让孩子留级,其实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也有很多教师成功地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出现,比如,他们会利用假期来辅导孩子,发现他们生活中的错误并加以矫正,从而帮助这些孩子能顺利地升级。所以,如果任何一所学校有提供这种特殊的辅导老师,都值得其他学校效仿学习。现在有很多上门给孩子做家教的老师,但却没有这样的辅导老师。
不过,在德国,很少有需要给孩子家教的情况。公立学校的任课教师常常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他们能懂得如何正确观察。也有人会说,因为班级里人数太多,任课教师很难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但是,如果我们从孩子一入学就开始观察他们,就会很快熟悉他们的生活风格,以避免一些后来观察到的困难。因为了解孩子要比不了解更容易教育,所以即使班级很大,也要做到。班级人数过多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应该尽量避免。不过,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从心理学来说,每年更换教师,或像有些学校每隔6个月就更换教师的情况并不是什么好事。最好的是教师跟班走,随学生一起进入新的年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能教同样的学生2年、3年或4年,益处是非常多的。因为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机会密切、深入地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孩子,不单是学习,也能知道每个孩子生活风格上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指导、矫正。
说了留级,我们再来看看跳级的问题。留级肯定是不好的,而跳级是否有好处,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这些跳级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自己由跳级而带来的过高期望。所以,通常只有那些在班级年龄相对较大,各门成绩又特别出色的孩子,才可以考虑让他们跳级。还有那些曾经留级后来经过努力又赶了上来且成绩出色的孩子,也可以考虑让他们跳级。要注意的是,学校不能把跳级作为一种奖赏,从而鼓励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跳级。如果让这些成绩出色的孩子把一些学习之外的时间投入绘画、音乐等课外学习上,相对于跳级,将对他们更有好处。这样的处理对整个班级和其他学生都有益处。所以,单纯因为成绩好而把班级中的好学生抽走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要着力促进那些聪明的学生的发展。对此,我们并不十分认同。相反,我们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用来赋予班级进步更大的动力,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
探讨一下所谓快班和慢班学生的发展情况,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快班中一些学生的智力实际上是存在问题的,而慢班的学生也并非像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智力低下,更多的只是出身贫寒。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容易被冠以呆笨的名号,是因为他们对学校环境缺乏准备性。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贫困孩子的父母常常因为忙于操劳,没有时间关注孩子,或这些父母本身所有的教育水平不足以给孩子提供入学前的指导。但是,这些对学校缺乏准备的学生不应该就此被编入慢班。要知道,对孩子来说,慢班代表的是不好的意义,他们也会因此受到同伴的取笑。
要照顾因家境贫寒而对学校准备不足的孩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辅导老师的作用。除了辅导教师外,还应该设置儿童俱乐部,让孩子们在这里做家庭作业,玩游戏,阅读等,获得额外的辅导。这可以帮助他们锻炼勇气,获得自信,而不是单一在慢班体会灰心和丧气。如果再给这种俱乐部配以更多的游乐设施,还可以使这些孩子远离校外不良游乐场所的影响。
另外一个一直在教育实践中被争论不休的问题是男女同校。有人说,原则上应该促进男女同校的发展,这样可以让男女学生更好地相互了解。不过,认为男女同校可以任其发展的观点是毫不可取的。因为男女同校会涉及一些特殊问题,必须加以考虑,否则就会导致弊大于利。例如,人们通常会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女孩子在16岁之前要比男孩子发育成长得更快一些。如果男孩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当他们看到同龄甚至比他们年龄小的女孩子各方面优于他们时,往往会心理失衡,要和女孩进行毫无意义的竞赛。对于这一事实,男女同校的学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都应在工作中考虑到。
如果学校或老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其中的问题,那么,男女同校的教育方式就可以获得成功。不过,如果教师本身不喜欢男女同校,也把这种种问题看成是一种负担,那么,他们的教育和教学就必然失败。
另外,如果男女同校的制度管理不够妥善,对孩子们又缺乏必要、正确的引导和管理,那么,就必然会出现性方面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第十二章中详细讨论。这里仅仅指出,性教育问题是极为复杂的。而且,学校并不是性教育的合适场所,因为当教师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谈论性的时候,他不能知道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反应,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话题的深浅等。当然,如果学生私下询问则另当别论。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给予正确回答。
在偏离主题来讨论了上述与教育管理有关的问题之后,我们要再回到本章的核心问题上来。即我们通过了解儿童的兴趣,发现他们所擅长的学科,从而找出教育他们的方法。成功能够引发更多的成功,这一点无论对教育还是人生的其他方面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并取得了成功,那么,就会增加他尝试学好其他科目的信心。而利用一个学生在一点上的成功去激励他获得更多成功本身就是教师的职责之一。仅靠学生自己很难实现这一目的,因为他可能不知道如何依靠自己来达到自我提升,就像一个人从无知变得有知时,面对困惑需要帮助一样。而教师能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很大的帮助,而在他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能认识到老师的意图,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合作。
上面关于找出孩子感兴趣科目的讨论,对孩子的感官也同样适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发现孩子最常使用的感觉器官,找出他们喜欢的感觉类型。比如,许多孩子在视觉上受到良好的训练,有些孩子是在听觉上,还有的孩子受到的运动训练比较好,等等。如果老师发现某一个孩子偏爱用眼睛,属于视觉类型,老师就应该把所教科目内容以便于眼睛观察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地理课,对视觉型孩子来说,显然通过地图等看的形式比听的效果好。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其他诸如此类的认识。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所谓的劳动学校,这样的学校奉行的是把科目教学和眼耳手的训练联系起来的正确教育原则。他们的成功也显示了发掘和利用孩子的感官兴趣的重要性。
总之,理想的教师应该是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他能够铸造学生的心灵,甚至可以说,掌握着整个人类的未来。
不过,要把理想变成现实仅靠建构理想的教育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推进。很久以前,本书的作者就从维也纳开始,走上了寻找这样的方法的道路,他寻找到的其中一种办法就是在学校里建立教育咨询诊所。
开设这样的教育咨询诊所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现代心理学知识为教育服务。诊所会在特定的日子举办咨询活动:现场安排一位既懂得心理学也了解教师和父母生活的杰出心理学家与教师们一起参与。每位参与的教师都会提出一些问题儿童的案例,如懒惰,扰乱课堂纪律,小偷小摸,等等。根据这些具体案例,由心理学家介绍一些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然后开始讨论,其中包括问题出现的原因、时间,以及有哪些有效的做法。这些讨论是建立在对这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整个心理发展状况基础之上的。讨论的最后要把各种信息综合起来,针对具体的问题儿童提出具体的矫正措施。
有一个孩子和母亲一起参与了第二次的咨询活动。诊所在确定如何对这位母亲做工作的方法后,先找母亲商谈。于是,这个母亲听取了专家有关他的孩子遭遇挫折的原因的解释。接着,由母亲讲述了这个孩子的相关情况,再由心理学家和她讨论。一般来说,母亲看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案例感兴趣应该很高兴,并会积极合作。如果这位母亲本身不够友好,并富有敌意,那么,教师或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谈论一些类似的案例以及其他母亲的情况,来化解她的抵触情绪。
等到确定了帮助孩子的方法之后,就会让孩子走进咨询室,见到自己的教师和心理学家。这时,心理学家会和他谈话,但并不提他的错误,而是像在课堂上课一样,用一种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客观地分析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他遭受挫折的观念和想法。这个过程主要是心理学家帮助孩子了解为什么他会受到挫折,而其他孩子受到老师宠爱,还有为什么他会对学习上的成功丧失信心等。
在这种诊所式的教育方法持续了近15年的时间里,那些曾经受到训练的老师对自己的所得非常认可,对待工作的耐心和热情相比没有受过训练的老师都会更长。
而孩子们在这种咨询活动中得到了更大的收益:那些曾经的问题儿童恢复了心理健康,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习的勇气和自信也恢复了。因为老师受到了训练,那些没有去过咨询诊所的学生也有了一些收获。那就是,当班级中有潜在问题儿童的时候,教师会召集孩子们进行讨论。在孩子们参与讨论的同时,老师会提供指导,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会分析问题的原因,比如个别学生表现出的学习上的懒惰,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好处是,这个懒惰的孩子并不知道他成为了被讨论的对象,因而不会有心理负担,并且会从众人的讨论中得到启发。
以上就说明把心理学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是有很大可能的,二者只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指导心灵,就需要了解心灵的发展变化特点。只有了解了这些,人才能运用他的知识,指导这些心灵的主体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