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5299000000003

第3章 第一讲 认识学习从认识自我开始(2)

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要适当保护。当孩子有这种心理需要时,就应适当地满足,并教会孩子懂得社会规范及人际交往规则,即什么时候可以表现,什么时候不能,为今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指导计划

如何对待孩子的表现欲呢?

1.用爱心去保护孩子良好的表现欲

保护孩子良好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当孩子们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家长和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使孩子们的表现欲付诸行动,也要表示赞赏、支持,然后给予解释,绝不能对孩子们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2.用耐心去校正孩子们不良的表现欲

有的孩子天生精力旺盛,时常以大喊大叫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对待这种孩子,不仅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恒心。

3.精心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表现欲

正因为有了表现欲,许多事情人们才会主动去完成、去实现,才有了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孩子们是未来、是希望,只有精心培养孩子们的表现欲,才能让他们以后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

亲子互动

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有多强

想知道你的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有多强吗?让他做个测试就知道了。

假设一个好朋友的生日就要到了,她平时非常喜欢画画,你想送她一个画框,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设计风格呢?

A.木制画框

B.洛可可风格的画框

C.陶瓷画框

D.古董画框

E.著名设计师设计的画框

测试结果:

A.你的孩子不喜欢过度耀眼,总是躲避在人群后面

B.你的孩子喜欢积极表现自己,个性开朗很容易交朋友

C.柔软又和善的态度,其实隐藏着孩子自我的表现欲

D.孩子对于自我的表现方式很有一套

E.孩子表现自己是生存的意义,但是其实他自己并不是有心的,因为他有这样的习惯

为何孩子就喜欢和家长作对

叫他往东,他偏往西;让他做的事他不做,不让做的事非要做。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心理断乳期,出现了逆反心理。

适宜孩子

逆反的孩子

学习问题

因对家长、老师安排不满产生逆反而成绩不好。

经典案例

小勇是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总是喜欢和老师、同学顶牛,常常与他们对着干。说话时喜欢抬杠,总是说出与别人相反的观点,别人说这,他偏要说那,老师要他做那,他偏要做这,以此来表示自己有能耐。有时候,老师表扬某位同学的成绩好,他偏偏说那位同学有这问题、那问题。某位学生评上了优秀团员,他总是对别人产生怀疑和否定。但如果哪位学生受到批评和处分,他反而为其鸣不平,大声叫好喝彩。对学校进行思想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他总是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

在家里,小勇也不服父母的管教,虽然他知道爸爸妈妈对他好、爱他,可他总说:“爸、妈,我都这么大了,遇事我有自己的主见,你们不要干涉,我行不行?”小勇总是认为爸爸妈妈仍然把他当做小孩来看,而他却希望摆脱爸爸妈妈的监护,要求别人把自己当成人来看。遇事抬杠、顶牛,以显示自己的独立、有主见。

心理咨询

小勇对老师、家长的这种特殊情感态度,被称为“逆反心理”,也叫“逆向心理”。从心理学角度说,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心理态度,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常说,某某人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偏往西,叫他往西,他偏往东,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

孩子的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教育者明显的“反控制”、“对抗”的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这样就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孩子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时,父母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这些父母不注意的行为,都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

指导计划

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该怎么办呢?

1.不要进一步激化矛盾,减少或暂时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干预,但绝对禁止再用说教式、命令式的口气与孩子说话。

2.要多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亲情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与孩子感情好了,慢慢再给孩子讲清父母给他压力的初衷,以逐步取得他的理解。

3.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对孩子的做法给予积极评价。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从侧面使孩子体会到受人尊重,从而获得自尊。

4.最主要的是不要再给孩子定什么发展的条条框框了,家长可以在给孩子一定选择权的基础上,与孩子沟通、协商应如何发展才会更好,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想法。

5.另外,不妨利用一下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不是父母让他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吗?试试让他不干你们想让他干的事情,当然,这要掌握好度,千万别弄巧成拙。

总之,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做家长的只有通过亲切的心理交流和正确疏导,才能彻底矫正。

亲子互动

孩子逆反心理测试

想知道你的孩子的逆反心理有多少吗,让孩子做一下下面的测试就知道了。

1.你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

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3.如果父母再次叮嘱你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厌烦吗?

4.你欣赏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

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

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画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吗?

8.你认为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

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

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一种快乐吗?

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

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13.对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

14.你喜欢搞一些使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

15.你是否觉得父母和老师不应为一些小事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16.你蔑视权威吗?

17.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恼恨吗?

18.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19.你习惯上总是按照大多数人说的去做吗?

20.对你感到没有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好好去干吗?

21.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

22.人们对你很不重视吗?

23.一旦决定了干一件事,不管别人指出这件事多么的成问题,你也不会改变主意吗?

24.你总是对老师表扬的同学感到反感,不想理那个同学吗?

25.你喜欢干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学注意的事吗?

26.当你被别人说得火冒三丈时,你就会偏不照他说的去做吗?

27.你讨厌那些当班干部的同学吗?

28.你认为上课时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令人开心吗?

29.对伤了你自尊心的人,你是否会给他添一些麻烦,让他感到你是不好惹的?

30.越是禁止的东西,你越想设法得到吗?

评分分析

除第19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外,其余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总分在0~9分之间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弱。只干并且只喜欢干该干的,不去干不该干的。

总分在10~20分之间的孩子存在一定的否定倾向。激动时可能丧失理智、意气用事,有时会做一些不该做的傻事。

总分在21~30分之间的孩子有相当严重的逆反心理。所想的和所做的总是与众不同,与习俗和规定不符。如果不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不努力加以克服,则只能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独行者。

让孩子不再为父母而学习

学习本是自己的事,孩子却觉得是为父母而学。写作业是给父母写的,考试是给父母考的。让家长苦恼不已……

适宜孩子

不自觉学习的孩子

学习问题

学习不自觉,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作业时不专心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经典案例

冰冰今年上五年级,聪明伶俐,但是,就是学习极其不自觉。上课听讲不认真,玩心太重,不知道抓紧时间!家长说服教育甚至外加体罚打骂,好像根本不管用!他好像总是需要别人看着他才能好一些,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就想问别人,等着别人给他讲,自己不动脑子思考!在他看来,学习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所以学习的自觉性极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