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5290600000023

第23章 熊晓鸽—超级 VC ,赌的是智慧 (1)

他曾有过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梦想:物理学家、歌唱家、一流的记者,等等,但没想到最终他成为一名企业高管——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IDG在中国的法人代表兼发言人。他认为,正是之前的一系列梦想,带来影响他命运的一次次机遇和合作伙伴。他有着自己的媒体帝国梦:“我的梦想很坚定,在中国打造时代华纳那样的媒体帝国,打造中国式的时代华纳,这是最让我有激情的。”熊晓鸽的媒体帝国,是一个超越时代华纳的信息帝国,“为国人提供包括互联网、出版、会展、音像、电视、电影在内的全方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他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自己熟悉的舞台上打擂

在当前中国,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金融”、“投资”,而与这些话题联系最紧密的有这样一类人——投资者,他们有一个专属名词“VC”。在VC阵营中,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VC第一人”,他就是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的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

1991年,熊晓鸽从美国回到了中国,而在当时,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VC到底意味着什么。熊晓鸽是最早在中国提出“风险投资+个人创业”的人,他“第一人”的地位毋庸置疑。

熊晓鸽自从1991年11月加入IDG,在中国已经做了十几年创投。在他的带领下,IDG在中国已经投资了一百多个项目,涉及领域包括软件、网络、电信和互联网等,打造出一批行业领域的佼佼者。

打造行业领袖企业的同时,在熊晓鸽的“助推”之下,中国产生了一大批财富新贵。曾有统计机构统计过,IDG已经为中国打造了125个千万级、亿级的富翁。熊晓鸽在这些财富新贵的背后暗暗地用劲,让他们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顶尖“弄潮儿”。

1993的6月,在熊晓鸽的撮合下,IDG出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这就是后来更名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的前身。自此以后,熊晓鸽也成为将西方风险投资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投身投资领域的熊晓鸽,没有像别的投资者那样在各个领域“撒网”。熊晓鸽有自己的选择:他只专注于投自己熟悉的TMT(电信、媒体、科技)领域。因为熟悉,熊晓鸽带领IDG没有走太多的弯路。

熟悉在竞争中就是优势,实际上每个人、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用自己的优势去打拼,才能减少竞争中的失误,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零售行业中,凯玛特是鼻祖,1979年,凯玛特拥有1891家零售店,每家店的平均收入高达725万美元,相比之下,沃尔玛公司则显得微不足道。当时的沃尔玛公司,只有229个零售商店,每家店的平均零售收入仅相当于凯玛特商店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它很难与凯玛特进行正面的竞争。

但是,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没有退缩,尽管处于不利地位,他并没有忘记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

首先,沃尔玛对顾客的需要有求必应。

其次,沃尔玛最大限度地为顾客创造购买优质物品的机会,包括便利店的店址和经营的时间、降低成本结构、推出最优惠价格的产品,等等。沃尔玛所具备的快速存货补给能力,保证它能达到上述的目标。

这种保证又被称作“送货不停”。沃尔玛公司严格要求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要求将商品不断运送到沃尔玛的仓库,经过仔细的筛选和细致的包装,再分送到沃尔玛各家商店。沃尔玛的商品很少滞留在仓库中。沃尔玛要完成一次配送过程,仅仅需要48小时。

通过这个不停的送货补给系统,沃尔玛获得了规模效益,增加了采购量,降低了存货成本及费用。

沃尔玛85%的商品都是依靠自己的仓储运输系统配送,相对于只有50%商品能够依靠自身的配送系统配送的凯玛特公司来说,这就是沃尔玛的一大优势。

而且,由于低价销售的吸引,沃尔玛公司就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去做太多的宣传广告。沃尔玛公司在广告上的经费的确不多,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以更低价的商品回报顾客,吸引回头客。

沃尔玛的运输成本也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每1美元的营业额只有16美分花在基本营运上,而其他公司要比他们多花将近40%的钱在这上面。

此外,沃尔玛公司还非常善于激起顾客的购买欲,在大力完善企业形象、加深顾客印象方面他们也做得非常好。

1976年,沃尔玛的强劲竞争对手凯玛特突然向沃尔玛展开进攻,在沃尔玛经营最好的4个市镇开分店,同时也向其他区域性折扣百货连锁展开攻势。一时间,各公司都在讨论如何避免与凯玛特直接竞争,而山姆却站出来声明沃尔玛将以攻对攻,绝不退缩。当时凯玛特已有上千家分店,沃尔玛只有150家。第二年,在小石城,凯玛特发起价格战时,沃尔玛指示自己在当地的分店经理:“任何商品都绝不能让他们的价格比我们的低。”

而凯玛特无法将价格降得更低,只好示弱,这场战争的获胜方是沃尔玛。

形成规模、扩大影响不是沃尔玛的长处,但是它善于压缩成本、提高服务的速度。这两项是沃尔玛擅长和熟悉的,于是在这两方面大做文章,最后打败了凯玛。如果沃尔玛要在广告上砸钱,肯定会把自己砸空。职场中有很多人现在的优势还只是很小的一点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经营才能形成真正的力量。而这种经营,就是坚决守住自己的阵地,绝不把最擅长和熟悉领域弄丢,要时刻谨记在熟悉的领域打拼更易成功。

与老板讨价还价

“如果给你100万美元,你将在亚洲如何投资?”

这是IDG的董事长麦戈文问熊晓鸽的第一个问题。

“我要去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越南。”在熊晓鸽看来,信息技术是为人提供服务的。亚洲的这些地方人口众多,尤其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既属劳动密集型,又属技术密集型,信息技术即将普及,需要获取技术信息的人为数众多,因此,做信息服务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熊晓鸽之前曾在卡纳斯出版公司工作3年,熊晓鸽学到了卡纳斯的需求式刊物理念以及创办行业出版物的经验。麦戈文虽然与卡纳斯是出版业的竞争对手,却有着相当类似的出版观。

麦戈文认为,IDG所办的任何一个刊物都一定要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做行业刊物的核心是做信息服务,这相当于一个行业中的第三产业。行业中的厂商确实需要有一个载体,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信息传递出去,同时他们也从载体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而对于购买者来说,除了要考察产品的技术指标以外,广告也是他们衡量产品的参考,这是行业内的厂商们乐于见到的,厂商们希望读者可以仔细阅读杂志上的每一则广告,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因为相同的出版理念,熊晓鸽与麦戈文一拍即合。

在一番深入交谈后,麦戈文直截了当地问熊晓鸽:“非常好,你有什么要求?想拿多少工资?”

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的应聘者都会含蓄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不会说出自己的要求。熊晓鸽可不是这样的人,当他从麦戈文那里得知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时,就适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其实熊晓鸽也没料到麦戈文会如此直接,面试头一次就谈待遇的事情,这是很少见的。熊晓鸽觉得机会来了,他回答道:“我还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也不知道要拿多少工资。这样吧,我现在赚多少您就给我付多少就可以了。”当时的熊晓鸽,年薪4万多美元。

当然,熊晓鸽还有自己的条件:“您给我半年时间,然后再决定付我多少工资更合理。但有一个条件,我要直接向您汇报工作。”

“为什么?”麦戈文有些疑惑。熊晓鸽回答:“在中国做这件事情,需要有一个懂得和理解我的人直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