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禅宗里极为重要的几句话,很有概括性。你如果要问禅门中人为什么能成佛,得到的回答就是如此简单:因为你有佛性,自己了解自己就成佛了。学禅不要向外求,禅并不在外面,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所以不要绕圈子,直下顿悟就能成佛。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于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于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在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是什么?就在于他的虔诚的佛心。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中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作出了伟大的事业。
刘宇大学毕业后,在父亲开的清洁公司干活。父亲用一桶清洗液和一把钢丝刷,头顶烈日为儿子上了重要的一课:每一件工作都好比是你的签名,你的工作质量实际上等于你的名字,只要脚踏实地,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你的工作,迟早会出人头地。他按照父亲的教导,用钢刷蘸着清洗液把砖头洗得干干净净。
后来,刘宇在西南食品超市由包装工升为存货管理员,整天干着装装卸卸、摆摆放放这些细小麻烦的工作,但他始终一丝不苟、乐此不疲。有朋友屡次劝他:“别把青春耗费在这种没出息的事情上!”他却不以为然,仍是坚守着自己的工作信条:工作无大小,干好当下每件事。朋友认为他是个大傻瓜,一辈子也干不出什么名堂来。他却为自己能干好这件谁都不愿干的工作而自豪不已。他相信父亲的话:“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只要以一颗虔诚的心认真地做好每件事,上帝一定会眷顾你的。”
果不其然,数年后刘宇脱颖而出,成为拥有8家商店、一年总营业收入达几千万的大老板。而当初劝他的朋友们大都默默无闻。
禅者的心只要是虔诚的就可以成就修行的道业,而员工的心只要是虔诚的就可以成就自己。在工作中修行,做一名虔诚的员工吧!
活在当下,脚下踏去是坦途
在日常工作中感悟修行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释义】一切佛法都在尘世间,普通的生活之中,离不开世间的觉悟。离开这个世间去求菩提,就如同寻找兔角一样,是不可能的。
在《金刚经》这部佛家至典的篇首有这样一段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舌卫国袛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时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我是这样听说的:那时,佛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与1250个僧人在一起。午餐前,佛披上袈裟拿出钵盂,到舍卫国大城中去乞讨,他不拘贫富,挨门挨户,完成乞讨后,回到原处。吃完饭后,佛收起袈裟与钵盂,洗了脚,开始跏趺坐。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这样重要的经典,开篇交代的却是这样的琐事?
净慧大师在《禅》杂志上,为这段文字做了开示:
此段恰好说明如来是“不舍道法,现凡夫事”。因为凡夫要穿衣吃饭,走路睡觉,待人接物,而圣者就是在这些凡夫俗事中,无念无相无往,如如不动,故能在凡夫的日常生活上不起我法执著,而自在解脱。
可见,佛陀的生活和我们凡夫俗子一样,他的觉悟就是在我们生活的世间完成的。法在世间,觉也在世间。
所以禅宗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佛法到底在什么地方?其实就在当下,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在我们每天的具体生活里。
同样的道理,一名优秀员工,如果离开了当下,不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不将基础夯实、巩固、发展,那么也是觅不到成功的。
显微镜的发明者是荷兰西部一个小镇上的门卫,他叫万·列文虎克。为了让时光不会在门卫这个无所事事的岗位上浪费掉,他选择了学习用水晶石磨放大镜片,磨一副镜片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为了不断提高镜片的放大度数,他一面总结经验,一面不间断地磨着。尽管人们不愿干这种单调重复的劳动,但他并不厌倦,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第六十年时,他终于磨出了能放大三百倍的显微镜片,第一次发现了细菌。于是他成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受到了英国皇家的奖励。
难以想象,六十年的岁月,一种单调的重复劳动,这需要多么大的韧性和耐性。
人人都希望成佛,但如果不在世间修行,不在日常工作中感悟,是不可能得道开悟的。同样的道理,对于一名在职场打拼的员工来说,成功是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是自己的目标。但如果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梦想和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
【释义】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不到黄河心不死,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中的追之不及。“常”并不全等于永恒,一个人不知常,就要从自己的生命中回过头来找寻。“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空,又何必对任何事都抓得很牢,执著而不肯放手呢?
六祖慧能悟道时,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慧能年少时,在岭南以打柴为生。一次,他在山上砍柴时,忽然听见有个人念了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听了以后,感触很深,经过打听,才知道这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参禅学佛的种子就这样在慧能的心中种下了。后来他听说无祖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弘法,便翻山越岭赶往黄梅,参见五祖。
五祖将慧能留了下来,派他到柴房干活。
五祖想确定自己的衣钵传人,便让所有的弟子各写一首偈,来表达自己学佛的心得。五祖当时有一个很喜欢的弟子叫神秀,写了一首偈,贴在了墙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师弟听了神秀写的偈,齐声称好。
唯独慧能,听完之后请人代笔在墙上题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了慧能写的偈后,知道他已经基本悟了禅法,便给他讲解《金刚经》,慧能再一次听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只是心中有所触动。此时他第二次听到,才彻底悟到了其中的真谛,并当即说出了关于“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五个著名观点。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能从这句话中学到什么呢?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停留,不成为挂碍,既然一切不住,那还有什么可执著、可烦恼的呢?“生其心”则是随缘,也就是说这颗心不再是繁杂、矛盾、攀缘的心,而是彻底清净的、光明的、“空”的心。
这就是禅的根本,就是要破除固执,将人的心从固执中解脱出来!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对于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
想要抓住一切,往往什么都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