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催眠术与超级说服力
5278600000033

第33章 瞬间催眠,用对方软肋瞬间说服对方 (2)

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不说绝话,能体现一个人的宽容大度和高尚品格。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度量大小是很难表现得出来的。而当与别人发生了矛盾,使你难以容忍的时候,能否容人,那就看得一清二楚了。这时只有那些思想品格高尚的人,才会保持理智,以宽容的姿态,不把话说绝避免伤害对方。友好解决能使发生矛盾的彼此免受进一步的伤害,也可以说这是留给对方的真诚。

制造精神紧张,瞬间慑服

再刚强和难制的人,只要其精神一倒,其意志和雄心便会随之土崩瓦解。这样,你便可以轻松将其制伏。如果对方是你的下属,又不太有服从意识时,有时可以采用震慑对方精神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让人精神恐惧,任何人都会屈服,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唐玄宗靠政变上台,所以当上皇帝后也很不安心。宰相姚崇一日和玄宗闲谈,说起内患之事,姚崇叹息说:“我朝屡有内部变乱,实由人心散乱、不惧皇威所致。陛下若不整治人心,使人不敢心起妄念,朝廷就很难长治久安啊。”玄宗点头说:“依你之见,朕该有何动作?”姚崇进言说:“防患于未然,必须早作预见,惩人于未动之时。即使小题大做,也要造成震慑他人的效果。”玄宗示意已知,微微一笑。

不久,玄宗在骊山阅兵式上,以军容不整为由,判功臣兵部尚书郭元振死罪。有大臣进谏说:“郭元振是当世名将,屡立战功。如此功臣如今犯小过错,陛下不念旧情就治他死罪,惩罚太重了,也有损陛下贤德之名。”玄宗厉声痛斥进谏之人说:“功臣犯法,难道就可以不问吗?有功必赏,有罪必惩,此乃治国之道,朕大公无私,本无错处,你们竟替罪臣求情责朕,莫非你们要造反不成?”群臣吓得再也不敢说话。最后玄宗虽然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还是把他流放新州。

一次,同为朝廷功臣的钟绍京在面见玄宗时,无故竟被玄宗训斥说:“你为朝廷户部尚书,议事之时却不发一言,是不是有些失职?难道你不顾朝廷安危,准备明哲保身吗?”钟绍京脸色惨变,直呼有罪。事后,姚崇有些不忍,他对玄宗说:“陛下重治功臣之罪,已让人心震骇了,陛下的目的已然达到。钟绍京无端被责,臣以为过于唐突,其实不必这样。”

玄宗调笑说:“朕依照你的办法,才有这样的举动,你不该出言反对吧?”

姚崇又准备说什么,玄宗却摆手阻止了他,苦笑说:“朕也不想如此啊。不过朕也想过,这些功臣都几经政变,实在是政变的行家里手,如果不把他们慑服,谁保他们日后不变心呢?朕折辱他们,也是让群臣心悸,只思自保。朕纵是背上无情之名,也心甘了。”

玄宗把钟绍京降为太子詹事,后来又将他贬为绵州刺史,不久又将他贬为果州尉。后来,功臣王琚、魏知古、崔日用一一被贬,朝中再也无人敢以功臣自居。群臣整日战战兢兢,玄宗这才罢手。

可见,人的精神一倒,他的意志力便会跟着土崩瓦解。再刚强和难制的人,也抵御不了精神的打击;抓住了这一攻击点,也就是掌握了人最薄弱的环节。制造精神紧张首先要制造恐怖气氛,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人们总是本能地加倍小心。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别人的潜在意图都一一点明,谁都会心惊肉跳,不敢轻举妄动了。

“震慑”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其实质是通过极大地摧毁或挫败对的抵抗意志,使他们除了接受你的意图和目标外别无选择。通常,运用这种思想要考虑三个要素:目标,即控制作战对手的意志、感知力和理解力;力量使用,即通过上一要素,使对手完全无力采取抵抗行动;方法,即使对方怯懦、震惊,乃至瘫痪,从而被摧毁。

用糊涂假象瞬间迷惑对方

常言道“难得糊涂”。在我们与他人沟通时,通过装糊涂的假象有时可以有效的迷惑对方,达到瞬间催眠的目的。

装糊涂装得像,就会让别人信以为真地认为你是个傻瓜,而实际上对方才是那个真正被搞糊涂了的傻瓜。这时你再想办法对付他,就等于在对付傻瓜,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司马懿在三国历史上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曹操死后,他大权在握,与大将军曹爽共同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他俩各领精兵三千余人,轮番在殿中值班。曹爽虽为宗室皇族,但资历、声望、经验、才干均远不如司马懿,所以曹爽开始还不得不倚重司马懿,对他以长辈相待,引身卑下,每事必问,不敢独断专行,两人关系还算和睦。

当时,曹爽门下有清客五百人,其中毕轨、何晏、邓扬、丁谧等常在曹爽周围,为他出谋划策。他们不断向曹爽进言,认为司马懿对皇室是潜在的威胁,不可对他推诚信任。

曹爽遂于景初三年使魏帝下诏,说他德高望重,理应位至极品,因而从太尉升为太傅。这一明升暗降的办法,使司马懿的兵权被剥夺。以后尚书奏事,均先经过曹爽,大权遂为其所独揽。

面对曹爽咄咄逼人的进攻声势,司马懿以退为守,把政权拱手让给曹爽;并以年老病弱为由,不问政事。曹爽对司马懿的病感到有些怀疑,恐怕其中有诈,正巧此时曹爽的亲信李胜将出任荆州刺史,曹爽命他向司马懿辞别,乘机伺察司马懿生病的真相。

司马懿知道曹爽派李胜辞行的用意,故意表现了一副衰病之容。他躺在病床上,两个婢女在他身边服侍,他想拿过衣服来穿,但却由于手抖而使衣服滑落在地上。他指口言渴,婢女端进粥来,他只能勉强将嘴凑到碗边,让婢女一勺勺地喂他,稀粥顺着他的嘴角流出来,弄得胸前衣襟湿漉漉的,十分狼狈。

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荆州刺史,特来向太傅告辞。”司马懿假装眼昏耳聋,故意将“荆州”听成“并州”,他说:“那就委屈你了,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你要好好防备啊。我病重得快要不行了,恐怕今后见不到你了,我把我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托付给你,希望在我死后能得到你的照顾。”

李胜又大声解释说:“我是到荆州赴任,而不是去并州。”司马懿又故意错解其意说:“哦,你是刚从并州来?”

李胜只得拉大嗓门,这一次司马懿才算听清楚了,他叹息着说:“唉,我实在是年纪老了,耳朵聋,听不清你的话。你调任家乡荆州刺史,真是太好了,应该好好建功立业。”

李胜回到曹爽那儿,将亲眼所见向曹爽详细报告,认为“司马公已神志不清,只剩下一具躯壳,不足为虑了”。这时,假象已经完全蒙蔽了曹爽,他自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按惯例将率宗室及朝中文武大臣,到城外祭扫魏明帝的陵墓。丧失警惕的曹爽兄弟及其亲信都前呼后拥地跟着小皇帝曹芳去了。司马懿认为时机已到,发动了政变。后来司马懿以谋反罪名,将曹爽一伙投入监狱,不久全部处死。

在强敌面前善于用言辞装糊涂,蒙蔽对方,从而让对方糊涂,然后乘其不备迅速发动反击,往往能取得胜利的先机。司马懿无疑是其中高手。可见,用糊涂的假象迷惑对手,让对手真正糊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瞬间催眠法。

正话反说,事半功倍

人们的语言表达有着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规则。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能打破习惯的约束,并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说出话的意思和自己真实的意图恰恰相反,却反而更容易成功,这就是正话反说的魅力。

正话反说是一种极端的拐弯抹角,是一种彻底的迂回的表达方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这种方法通过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往往更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更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比正面的话显得更有分量。

西汉时期,汉武帝的乳娘犯了过错,汉武帝便让她迁出宫外,以示惩戒。

乳娘不愿迁出皇宫,就找大臣东方朔帮忙,希望他能帮助自己说几句话。

东方朔听完乳娘的诉说后,安慰她说:“你如果真不想走的话,就在别人将你带走的时候不断地回头注视汉武帝,千万不可说什么话。这样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这天,乳娘将要离开皇宫,但她执意要和汉武帝辞行。见到汉武帝后乳娘却什么也不说,只是满眼泪水,回头向汉武帝看了好几次。东方朔故意大声地说:“乳娘,你快走吧!皇上现在用不着你喂奶了,还担心什么呢?”

汉武帝一听这句话,如雷击一样,感到十分难过。想到自己是吃乳娘的奶水长大的,她又没有什么大错,就立刻收回成命,赦免了乳娘的罪过。

在这个故事里,东方朔巧妙地利用反语,说汉武帝已长大了不需要她喂奶了,正是借此说明向汉武帝是吃着乳娘的奶长大的,武帝仅仅因为老人的一点小过错,就将其逐出皇宫,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徒了吗?这样东方朔成功的达到了规劝汉武帝的目的。

当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在虚顺实逆、明褒暗贬的语言怪招中,可能会收获正面说理难以出现的奇效。

现实生活也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正面的语言交往已不能进行或难以奏效,也就只好先以反话制人,再找机会平反。

反语的应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要能让对方听懂你的意思就可以了。反语规劝还有一个要求,即反语必须幽默风趣,气氛必须轻松,使别人生不起气来、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规劝。如果你态度生硬粗暴,只会引起对方的愤怒。把握分寸,学会用反语去说服务人,才能免于被动使你更容易达到目的。

瞬间催眠实战:顺利完成商业谈判

有人戏称谈判是一场顽强的性格之战。因为我们要接触的谈判中的对手可能千差万别,无论经验如何丰富,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谈判对象,可以视其性格的不同而加以调整,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谈判来说,瞬间催眠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式。

1.霸道的对手。由于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种人常十分注意保护其在对外经济贸易以及所有事情上的垄断权。在拨款、谈判议程和目标上受许多规定性的限制。与这种人打交道,一般应做到:准备工作要面面俱到;要随时准备改变交易形式;要花大量不同于讨价还价的精力,才能压低其价格;最终达到的协议要写得十分详细。

2.死板的对手。这种人谈判特点是准备工作做得完美无缺。他们直截了当地表明他们希望做成的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规定谈判中的议题,然后准备一份涉及所有议题的报价表,陈述和报价都非常明确和坚定。死板人不太热衷于采取让步的方式,讨价还价的余地大大缩小。与之打交道的最好办法,应该在其报价之前即进行摸底,阐明自己的立场。应尽量提出对方没想到的细节。

3.好面子的谈判对手。这种人顾面子,希望对方把他看做是大权在握、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他喜欢对方的夸奖和赞扬,如果送个礼物给他,即使是一个不太高级的礼物,往往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热情的对手。这类人的特点是,在业务上有些松松垮垮。他们的谈判准备往往不充分又不过于细致。这些人较和善、友好、好交际、容易相处,具有灵活性,对建设性意见反映积极。所以要多提建议性意见,并友好地表示意图,必要时做好让步。

5.犹豫的对手。在这种人看来,信誉第一重要,他们特别重视开端,往往会在交际上花很长时间,其间也穿插一些摸底。经过长时间、广泛的、友好的会谈,增进了彼此的敬意,也许会出现双方共同接受的成交可能。与这种人做生意,首先要防止对方拖延时间和打断谈判,还必须把重点放在制造谈判气氛和摸底阶段的工作上。一旦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就可以大大缩短报价和磋商阶段,尽快达成协议。

6.冷静的对手。他们在谈判的寒暄阶段,表现沉默。他们从不激动,讲话慢条斯理。他们在开场陈述时十分坦率,愿意使对方得到有关他们的立场。他们擅长提建设性意见,做出积极的决策。在与这种人谈判时,应该对他们坦诚相待,采取灵活和积极的态度。

针对以上6种人,有这么几种经典应对策略:

1.对凶悍派特别有效的方式是引起他们的注意,必须把他们吓醒,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底线在哪里。其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要让他们知道你忍耐的极限。

2.指出对方行为的失当,并且建议双方应进行更富建设性的谈话,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也会收敛火气。这时最重要的是提出进一步谈话的方向,给对方一个可以继续交涉下去的台阶。

3.对于逃避派或龟缩派,要安抚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恐惧的原因,然后建议更换时间或地点进行商谈,适时说出他们真正的恐惧,让他们觉得你了解他们而有安全感。这种方法对凶悍派也有效,只要他们产生了安全感,自然也不会失去控制。

4.坚持一切按规矩办事。凶悍派、高姿态派、两极派都会强迫你接受他们的条件,你应拒绝受压迫,而且坚持公平的待遇。

5.当对方采取极端立场威胁你时,可以请他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极端的要求,可以说:“为了让我更了解如何接受你的要求,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6.沉默是金。这是最有力的策略之一,尤其是对付两极派,不妨可这样说:“我想现在不适合谈判,我们都需要冷静一下。”

7.改变话题。在对方提出极端要求时,最好假装没听到或听不懂他的要求,然后将话锋转往别处。

8.不要过分防御,否则就等于落入对方要你认错的圈套。在尽量听完批评的情况下,再将话题转到:“那我们针对你的批评如何改进呢?”

9.避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辩解,应多问问题。只有问问题,才能避免对方进一步的攻击。尽量问“什么”,而避免问“为什么”。问“什么”时,答案多半是事实;问“为什么”时,答案多半是意见,就容易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