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奋,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种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朋友,并向罢工代表发表了一次充满真情的演说。那次的演说可谓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誉。演说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附近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过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这样一番充满真诚的话语,可能是化敌为友最佳的途径。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那结果只能是招惹更多怨恨和暴行。
真诚待人,展现人格魅力,这也是争辩的一种方法,它是某些人的特质。一个真诚的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即使不能舌绽莲花,也可以让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哑口无言。
诱导对方一直表示同意
一个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你朝某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时,你就会倾向于一直考虑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旦沉醉于某些消极的想法之后,就一直难以自拔的道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懂得并善于运用这一原理。与人讨论某一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将双方的分歧亮出来,而应先讨论一些你们具有共识的东西,让对方不断说“是”,渐渐的,你开始提出你们存在的分歧,这时对方也会习惯性地说“是”,一旦他发现之后,可能已经晚了,只好继续说“是”。
日本有个聪明绝顶的小和尚一休。一次大将军足利义满把自己最喜爱的一个龙目茶碗暂时寄放在安国寺,没想到被一休不小心打碎了。就在这时,足利义满派人来取龙目茶碗。大家顿时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茶碗已被一休打碎,拿什么去还呢?一休道:“不必担心,我去见大将军,让我来应付他吧!”
一休对将军说:“有生命的东西到最后一定会死,对不对?”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又说道:“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最后都会破碎消失,是不是?”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接着说:“这种破碎消失,谁也无法阻止是不是?”
足利义满还是回答:“是。”
一休和尚听了足利义满的回答,露出一副很无辜的神情接着说:“义满大人,您最心爱的龙目茶碗破碎了,我们无法阻止,请您原谅。”足利义满已经连着回答了几个“是”,所以他也知道此事不宜再严加追究了,一休和尚和外鉴法师便这样安然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在说服中,可以先巧设陷阱,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诱导其说“是”。让对方多说“是”的好处就是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坠入圈套,这时候你便牵住了他的“牛鼻子”,对方于是不得不就范。
促使对方说“是”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双方都同意的事开始谈话,这样就可以让对方多说“是”,少说或不说“不”。
很多人先在内心制造出否定的情况,却又要求对方说“好”、表现出肯定的态度,这样做是不可能让对方点头的。假如你要使对方说“好”,最好的方法是制造出他可以说“好”的气氛,然后慢慢诱导他,让他相信你的话,他就会像是被催眠般地说出“好”。
换句话说,你不要制造出他可以表示否定态度的机会,一定要创造出他会说“好”的肯定气氛。
避开对方痛处,赢得好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人人都讨厌别人提及自己的忌讳。说话时如不小心就会冲撞了对方,引起别人的反感,有的甚至招来怨恨。
小马先天秃头。一天,大家在一起聊天,得知小马的发明专利被批准了。小陆快嘴说道:“你小子,真有你的,真是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小马脸也红了起来。
开玩笑的人动机大多是良好的,但如果不把握好分寸、尺度,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此掌握说话艺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总结,避开别人的痛处,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恰当地与他人沟通。
生活中,夫妻双方发生争执是很正常的事,但有的人口不择言,喜欢揭对方短处或对方丑处,甚至当众让对方出洋相,让对方无地自容,从中获得快感,以降服对方。比如:丈夫对妻子说:“女人嘛,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若不是嫁给我,你今天能活得这么滋润、这么尊贵吗?”或者对对方说:“别以为你拿了大本文凭就有什么了不起的,蒙得了别人,蒙不了我,不就是拿钱买来的吗?”“我那位啊,在别人面前人模人样,在家里我让他学鸡叫就学鸡叫,我让他学狗爬就学狗爬,熊样!”这样的话太伤人自尊心,但偏有人十分喜欢说,意在取得更优越的地位。
最容易戳到对方痛处的时候,是安慰别人的时候。别人正在痛苦之中,如果在安慰时不注意,揭了人家的疮疤,那可真是火上浇油。比如一个人失恋了,伤心不已,希望能自拔。这时最合适的安慰方法是和失恋者一起找一些快乐的事,让他在交流过程中慢慢消减痛苦。而应避开一些话题,比如不分青红皂白,故作高深地来一句:“我早就看出他不是好东西。”“他这是存心骗你,当初说爱你的那些话都是假的。”“你不知道他是在利用你啊?”使失恋者伤心之余,又多了一份窝囊和寒心。
如果真的一不小心戳到了别人的痛处,我们应该尽快找补救措施,比如也戳一下自己的痛处。
某学生寝室,初到的新生正在争排座次。小林心直口快,与小王争执了半天,见比自己小几日的小王终于到了末座,便说道:“好啦,你排在最末,是咱们寝室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以后就叫你‘疙瘩王’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小王长了满脸的疙瘩,每每深以为恨,此时焉能不恼?小林见又惹来了风波,心中懊悔不已,表面上却不急不恼,巧借余光中的诗句揽镜自顾道:“‘蜷在两腮分,依在耳翼间,迷人全在一点点’。唉,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小王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小林长了一脸的雀斑。有一新生当场暗自感叹:无意中弄痛了对方,那就对着自己的某个痛处猛烈开火,就这份气度和勇气,便容易妙趣横生。
利用从众效应影响对方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五个人围坐一张桌子,实验者请他们判断线段的长度。当第一组两张卡片呈现后,每个人依次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所有人意见一致,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后再呈现第二组,大家又都做了正确的一致回答。就在大家觉得实验单调而无意义时,第三组卡片呈现了,第一位被试在认真地观察这些线段后,却做出了显然是错误的选择,接着第二、三、四位被试也做了同样错误的回答。轮到第五位被试,他感到很为难,左右看看,因为他的感官清楚地告诉他别人都是错的,最后,他终于小声地说出了与别人相同的错误选择。
其实,这个实验是事先安排好的,前四名被试其实都是实验者的助手,,只有第五位被试是真正的被试。这个实验表明,当绝大多数人都做出同样的反应时,个人就有强烈的动机去赞同群体其他成员的意见,因此有35%的被试拒绝了自己感官得来的证据,而做出了同大多数人一样的错误的选择,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从众行为。
人们都知道“我行我素”这句成语,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么“潇洒”。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才怎样做。
当个人的感觉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个体为了使自己不被人认为“标新立异”,常常会放弃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数人的判断。所以当我们在说服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说一句“大家的意见都是这样的”,那么这个人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接受你的建议。
为什么个人会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接受别人的说服呢?一般认为从众行为的原因来源于两种压力:一种压力为群体规范的压力,任何与群体规范相违背的行为都会受到群体的排斥,个体由于惧怕受到惩罚,或者为了表明自己归属于群体的愿望,就会做出从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