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目的性修炼
5276100000030

第30章 成功达成目的 (5)

克拉克只好再次拿起纸笔给他童年时起曾教过他的传教士写了封求助信。结果传教士们通过政府渠道帮助他很快拿到了护照。然而,克拉克还是缺少领取签证所必须拥有的航空费用。

克拉克并不灰心,而是继续向开罗前进,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某种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这笔钱。

几个月过去了,他勇敢的旅途事迹也渐渐地广为人知。关于他的传说已经在非洲大陆和华盛顿佛农山区广为流传。斯卡吉特峡谷学院的学生在当地市民的帮助下,寄给克拉克640美元,用以支付他来美国的费用。当克拉克得知这些人的慷慨帮助后,他疲惫地跪在地上,满怀喜悦和感激。

1960年12月,经过两年多的行程,克拉克终于来到了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手持自己宝贵的两本书,他骄傲地跨进了学院高耸的大门。

克拉克凭着自己的专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与克拉克教授一样,奥托·洛伊博士也是一个非常专注于目标的人。奥托·洛伊是美国著名的医师及药理学家,1936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奥托·洛伊1873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喜欢艺术,绘画和音乐都有一定的水平。但他的父母是犹太人,对犹太人深受各种歧视和迫害心有余悸,不断敦促儿子不要学习和从事那些涉及意识形态的行业,要他专攻一门科学技术。他的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父母的教育下,奥托·洛伊进入大学学习时,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爱好和专长,进入施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学习。

奥托·洛伊是一位勤奋志坚的学生,他不怕从头学起,他相信专著于一项事业必定会成功。他带着这一心态,很快进入了角色,他专心致力于医学课程的学习。心态是行动的推进器,他在医学院攻读时,被导师的学识和专心钻研精神所吸引。这位导师是淄宁教授,是著名的内科医生。奥托·洛伊在这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业进步很快,并深深体会到医学也大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奥托·洛伊从医学院毕业后,他先后在欧洲及美国一些大学从事医学专业研究,在药理学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奥地利的格拉茨大学于1921年聘请他为药理教授,专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在那里他开始了神经学的研究,通过青蛙迷走神经的试验,第一次证明了某些神经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将刺激从一个神经细胞传至另一个细胞,又可将刺激从神经元传到应答器官,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乙醚胆碱。1929年他又从动物组织分离出该物质。奥托·洛伊对化学传递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对药理及医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1936年他与戴尔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从克拉克教授和奥托·洛伊博士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时刻专注于自己的梦想。

他们从自己的兴趣、特长起步,果断进行自己的战略决策,明确自己的主攻目标,再“缩小包围圈”,向此目标步步逼近,最后终于一举成功。

把小事做到位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人只有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才能实现自己精彩的目的。巴菲特认为,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个过程成就了另外一些过程,这样的环环相扣成就了整体的和谐与美好,也成就了员工本身。

一位年轻的修女进入修道院以后一直从事织挂毯的工作,做了几个星期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干这种无聊的工作了。

她感叹道:“给我的指示简直不知所云,我一直在用鲜黄色的丝线编织,却突然又要我打结、把线剪断,这种事完全没有意义,真是在浪费生命。”

身边正在织毯的老修女说:“孩子,你的工作并没有浪费,其实你织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带着她走到工作室里摊开的挂毯面前,年轻的修女呆住了。

原来,她编织的是一幅美丽的《三王来朝》图,黄线织出的那一部分是圣婴头上的光环。她没想到,在她看来没有意义的工作竟是这么伟大。

一个目的性强的人是不会轻视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事实上,工作之中无小事,你可能永远都无法看到整体工作的美,但是缺少了你那部分,整体工作就不完整了,什么都不是了。

社会是由许多大人物和小人物组成的,小人物的重要性有时显得更加重要,大机器也需要小齿轮的配合。所以你知道,没有小事情,没有小人物,他们是平等的,因为他们同等重要。

工作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做出了最好的贡献。

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过程都成就了另一个过程,只有环环相扣,整体才会和谐美好。每个人各就各位,努力尽责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份共同的责任。完整的工作才有意义,就像一部零件齐全的车才能在路上奔驰。我们不能想像一辆只有三个车轮的汽车可以在公路上飞速行驶。

一、注重工作中的小事

工作之中无小事。那些正是在事业中卓有成效的人,无一例外都有一种“把小事做到位”的精神,从希尔顿、阿尔伯特、辛齐格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希尔顿就是一个注重“小事”的人。康·尼·希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大家记住,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饭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顾客的阳光。”正是这小小的永远的微笑,让希尔顿饭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其实,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在现代社会中更是如此。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打扫房间、整理床单等小事;公司职员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绘制图纸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毫无意义而提不起精神?你是否因此而敷衍应付,心里有了懈怠?

请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而工作中无小事,不能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事,他们看中小事并努力把他们做好。这也昭示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一件小事,它们是大事的一部分。

战场无小事,说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这就要求每一位军官和士兵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对战场上的每一个变化和小事都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事实上,这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也同样适用,职场上的每一个人在工作中也没有小事。

任何工作中平凡的小事都值得我们去做,我们没有理由去忽视每一件小事。“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此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只有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你才能成就大事。

比利时有一部著名的基督受难舞台剧,演员辛齐格几年如一日在剧中扮演受难的耶稣,他高超的演技与忘我的境界常常让观众不觉得是在看演出,而似乎真的看到了台上再生的耶稣。

一天,一对远道而来的夫妇,在演出结束之后来到后台,他们想见见扮演耶稣的演员辛齐格,并合影留念。

合完影后,丈夫一回头看见了靠在旁边的巨大的木头十字架,这正是辛齐格在舞台上背负的那个道具。

丈夫一时兴起,对一旁的妻子说:“你帮我照一张背负十字架的相吧。”

于是,他走过去,想把十字架拿起来放到自己背上,但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十字架仍纹丝未动,这时他才发现那个十字架根本不是道具,而是一个真正橡木做成的沉重的十字架。

在使尽了全力之后,那位先生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放弃。他站起身,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对辛齐格说:“道具不是假的吗,你为什么要每天都扛着这么重的东西演出呢?”

辛齐格说:“如果感觉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扮演耶稣是我的职业,和道具没有关系。”

职场中永远没有道具——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二、在小事上培养责任感

一个人的责任感往往体现在一些小事中。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一个人有没有责任感,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而一个人的责任感就体现在细微的小事中。事实上,一个连小事都不愿负责的人,又怎能在大事面前敢于担当呢?

通用电气的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认为:“看一个人是否有责任,不用从什么大的方面来看,就从那些细微的小事,下意识能做的事情就可以得到答案。”

有一次公司要招聘营销人员,待遇优厚,来了不少应聘的人,看起来一个个精明干练。面试的人一个个进去又一个个出来,大家看起来都是胸有成竹。面试只有一道题,就是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一个人都没有被录取。难道是公司成心不想招人?

“其实,我们也很遗憾,我们很欣赏各位的才华,你们对问题的分析也是层层深入,语言简洁畅达,非常令各位考官满意。但是,我们这次考试不是一道题,而是两道,遗憾的是,另外一道你们都没有回答。”经理说。

大家哗然:“还有一道题?”

“对,还有一道,你们看到了躺在门边的那个笤帚了吗?有人从上面跨过去,有的甚至往旁边踢了一下,但却没有一个人把它扶起来。”

“对责任的深刻理解远不如做一件有责任的小事,后者更能显现出你的责任感。”经理最后说。

看来这位经理的挑剔确实很必要,因为没有哪一位领导者会对如此没有责任意识的员工给予深深的信任,没有多少人可以面临大是大非的抉择,也没有多少人的责任感会有大是大非的考验,我们的责任感往往体现在一些细微的小事上。

无独有偶,有家幼儿园招聘园长,在众多的应聘者中也是只有一人顺利过关,其原因也是因为一个细节——大家在上楼梯时,只有她为站在那里的一个小男孩儿擦了擦鼻涕。而这个被大家忽略了的小男孩儿,乃是招聘者提前安排好的。

幼教工作者理应充满爱心,理应真诚地热爱孩子,而那位有幸被录用的女士也正是通过主动为孩子擦鼻涕的细节体现了她的神圣的爱心。

作为一家书店的营业员,你是否能勤擦拭书架上的灰尘?作为一家公交公司的司机,你是否让你的车时时保持整洁?作为一家商场的服务员,你能否给顾客一个让他再次光临的微笑?

事儿可能很小,知道吗,这正是体现你责任感的地方。你做到了吗?

三、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里兹-卡尔顿饭店的创始人恺撒·里兹有一句名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汤姆森起初只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个制造厂的杂工,就是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获得了成长,并最终成为福特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在有着“汽车王国”之称的福特公司里,32岁就升到总领班的职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是其成功的秘诀。

汤姆森22岁的时候进入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他的目的是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总经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决定从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工作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

他当时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车制造这一行做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都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为这项工作,汤姆森才有机会和工厂的各部门接触,因此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