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技术·如何保持农村水土资源(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5262600000058

第58章 什么是残株覆盖耕作法

通常作物被利用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剩下来的残株为数可观,但往往弃置于园地,或是烧掉,或用作燃料,不但资源浪费,而且还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合理利用作物残株,是非常经济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法,而且很显著增产,下面介绍利用秸秆覆盖的方法。

(1)秸秆覆盖。利用作物残株来覆盖,秸秆覆盖材料主要是麦秆、麦糖和玉米秆等。

农田覆盖秸秆后,一方面可以使土壤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的直接冲击,保护表层土壤结构,提高降水的入渗率,另一方面,可以隔断蒸发表面与下层土壤的毛管联系,减弱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强度,有效地抑制土壤蒸发。因此,以秸秆为材料进行地面覆盖,干旱季节可以保墒,多雨季节可以蓄水,是农田蓄水保墒的好办法。秸秆覆盖材料主要是麦秆、麦糖和玉米秆等。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的田间试验资料,0~100厘米土层的储水量,休闲期秸秆覆盖可增加18~23毫米,生育期覆盖地,越冬期可增加13~19毫米,返青期可增加10~17毫米。虽然一定时期内,覆盖农田的土壤含水量有明显增加,但与对照农田相比,总耗水量却十分接近,主要因覆盖减少的蒸发耗水可及时地被作物所利用,因而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利用残株覆盖有下列好处:①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中耕工作;②保护土壤温度,不致急剧升降,使作物免受霜害;③增进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改良土壤物理性和可耕性;④减少土面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⑤促进土壤微生物旺盛活动;⑥促进水分渗透量,减少径流率,增加土壤水分供给量,同时,又可以减少病害。

(2)实施方法。可以作覆盖材料的作物残株是相当多的,像稻草、杂草、蔗叶、蔗渣、玉米秆、谷壳等等,其他如木屑、切碎的草,各种叶、松枝、肥料、草袋等也都可利用。在作物收获时,将残株堆集在田地边角,等候作物新种植后,用作覆盖。最好是全面覆盖,假使材料不足,当然也可在行间覆盖,但效果略差。覆盖实施的时间,最好是新植后随时实施。尤其是秋植,正是雨季,更是愈快愈好,以免土壤冲蚀,并增加土壤水分。当前生产上,已经将麦秸覆盖与小麦的联合收割紧密结合起来,即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悬挂秸秆切抛机,在小麦收获时同时完成秸秆的切碎、抛撒和覆盖,实现了麦秸的机械化覆盖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