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技术·如何保持农村水土资源(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5262600000001

第1章 什么是农村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不同的地域范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不同。农村的水土流失除自然因素外,人为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乡镇企业的厂房、厂址的建设过程中,人为形成的挖损或堆垫地貌;②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农田基础设施的配套。如灌溉水渠、排洪沟的修建,道路的建设、水源的建设、坡改梯工程、防护林的整地等目的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引起水土流失;③空心村整治过程中腾空的土地的处理。如城镇近郊可转为建设用地,离城镇较远、经济基础一般的丘陵岗地“空心村”,腾空的土地可复垦为耕地,或在填实“空心村”过程中,闲置农宅的拆迁、整合等。这些空心村的处理中不管是转为建设用地、可复垦为耕地,还是对闲置农宅的拆迁、整合都可能造成人为的水土流失;④建设大型工程的生态移民。如三峡工程、采矿等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进行整村的搬迁,搬迁后旧宅的拆迁及新宅的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⑤农地水土流失。主要是坡耕地耕作方式或栽培方式不当,或对林地乱砍滥伐、荒地开垦为耕地、草地的过度放牧等引起的水土流失。

因此农村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农地水土流失和建设用地引起的水土流失,其中农地的水土流失占的面积最大,而且损失的都是土壤表层肥力最高的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大,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妥,其他建设用地诱发的水土流失面积也将呈现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