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究竟在追求什么?为何而活?如何才能快活?纷繁世界,事事烦扰。做事则烦,不做亦烦。如何解脱?如果不到“水穷”之地,是否还能逍遥自在?其实,“水穷”之地不在天边,也不在山巅,它在我们的心里。悟到“水穷”之地,自然能够活得洒脱,一切缘起缘灭皆随浮云飘去。
正如佛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是悟不到的。只有在世间的各种烦恼的因缘里面去探究它,在各种爱嗔及不爱不嗔的活动中去体会它,才会觉悟。
既不悟空,又不着相,便能见本性。
一位修道多年的女道士虔诚地问赵州道:“佛门最深的法意是什么呢?”
赵州于是面向女道士用手掐了她一下,轻松地说道:“就是这个。”
女道士语有怒气地说道:“没想到您的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不紧不慢地说道:“不,是您的心中还有这个呀。”
对于一个人的内心,如若口中总是念着空,就永远不会做到万物皆空,这就好比那位女道士一样。
对于“空”的理解,其真正的悟在于修行。在自己的内心上直接把这个空感受到,不需要在道理上说长道短。正如赵州只是轻轻地掐了女道士一下,道士心中便起了杂念,又怎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空呢?
所以,佛法中讲究“缘起性空”。缘,就是关系或条件。缘起,说的是事物的起因,起原,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和它的一定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那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无法生起的。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的定义。比如种子和芽,因为过去有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有芽的生起,正因为现在有芽生起,过去的种子,才能叫做种子,这就是异时互相存在关系的道理。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这就证明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又是一种同时互相存在的关系。
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
性空,就是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即指一切现象因为都是缘起,所以没有固定的本体,唯一真正的性质是空性,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归于寂灭。
性空本身就是佛的法身,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佛性,每个人都有,这是佛教中最究竟的道理。正所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慧能禅师的经典名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着。神秀禅师将染净、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但在慧能禅师看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为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故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从辛弃疾的人生感悟中也许能够体悟到“性空”后的随缘人生。
辛弃疾《书停云壁》:
万事随缘无所为,
万法皆空无所思。
唯有一条生死路,
古今来往更何疑。
意思是说,万事皆随顺因缘而定,实在无需有太多刻意的作为;了悟世事变化都是暂时的空相,更是无需用力作为。人生就只有一条通往生死的道路,古往今来所有人物都这样经历过,无需太多怀疑。
辛弃疾一生曾有长达十八年的闲居生活,做为一名身怀抱负的读书人,他是力主奋勇抗敌的。然而,时运不济,明主见弃,再有天大的理想亦属枉然。闲居乡间的他,写下许多温婉诗词。这首《书停云壁》便是深具佛法之作。
诗人所谓随缘,是说一切万有皆为因缘所生,缘生则聚,缘灭则散,缘起缘灭之间,如斯自在,来去自如,因此无需罣碍。
一切有为法,都是空性,“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空白”或“没有”,它是指由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之间,不断在变化的空性。每一回的变化都显现它不同的形貌,因此,了悟“万物随缘”与“诸法皆空”的深义,便能自由自在、无所罣碍。诗中出现的两个“无”字,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指的是“不要刻意作为”,因此“无所为”与“无所思”,都是指向不要刻意在某件事物上头执着,并非什么作为都不要之意。
进而,诗人才说道“唯有一条生死路”。人生这条道路,一头由生而来,另一头则通向死亡,所有人皆行走其上;而如何能够不罣碍、不执着,却是所有人一生都要面对的修行。
所以,辛弃疾此诗的提示是,万事与诸法皆为随缘来去的空相,就如同每一天虽然都是新的一天,但每天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缘暂时和合之相。既如此,则不是恒常不变之相,也就是空相了。
面对大千世界中的种种空相,不是要人们不努力修为,而是提醒人们自在自由地活着,才是最符合生命真义的生活方式。
正如洪应明《菜根谭》:
世人为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意思是说,如果心被荣利所缠缚,身边再美的东西也会视而不见。
心生妄念,必然难以入定,不定就无法到达智慧的彼岸。不过,一切禅机皆因一个缘字。
众生世界,有事必有缘,如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这是禅者的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态度。
据说,自从释迦牟尼佛来到舍卫国为大众说法教化后,全城的人都成为有道德、有礼貌、懂事理的人。他们互相爱护、帮助、和睦相处,舍卫国简直是一块乐土。
当这个消息传到其他国家时,远在罗越祗国的地方,有一个外道,生起钦佩佛陀的威德之心,因此他不辞旅途的艰辛,长途跋涉来到舍卫国,想拜见佛陀,请求教示。可在他还没有见到佛陀时,却遇到一件令他不解之事。
原来,舍卫国是个热带的地方,毒蛇很多,如果被咬伤,立即会丧命,所以,在这个地方,被毒蛇咬死的人很多。当这个外道走到城外的时候,看见两个父子在田里干活,忽然从草丛中蹿出一条毒蛇,把那个儿子咬了一口。不久他就毒发死了。而那个做父亲的,却依旧照常干活,儿子的死,对他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外道觉得很奇怪,就问老人道:“这个年轻人是谁?”“我的儿子。”老人回答。“既然是你的儿子,为什么他被蛇咬死,你却一点悲伤都没有?还有心情继续干活,他不是你的亲生儿子?”
“这有什么好悲伤的,人生总是要死,事物的兴盛与衰败自有它的规律,人既然死了,如果他有善因,自有好报,假如他的恶因成熟,恶报就现于其前,我忧愁啼哭,对死者有什么好处呢?”老人说到这里,看着发呆的外道,又问他,“你是不是要进城去?顺路的话,我拜托你一件事,可以吗?”
外道问什么事,老人又继续说:“你在进城后向右拐弯的第二家,路过时,请对我家人说中午送饭的时候,只送我一个人的就行了,对她说儿子已经被蛇咬死了。”
外道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个老人一点善心、仁慈心都没有。儿子死在这儿,毫无悲哀,反而不忘自己的午餐,世界上竟有如此冷酷的父亲。
外道进了城,拐了弯,找到老农的家,对老妇人说:“你的儿子被毒蛇咬死了,他的父亲叫我带口信给你,中午只送一个人的饭就好了。”
妇人听了这话,只向来人感谢,并无悲伤。外道奇怪地又问:“老妇人,你难道不怜悯儿子的惨死吗?”
老妇人却很自然地回答道:“这个儿子托生到我家,并不是我去招呼他的,他自己要来的;现在他走了,我也留不住他。正如旅店里住一夜旅客,晚上路过寄宿,天亮各自离开,谁也留不住,其实也无须留。我们母子之间,也是如此,儿子的去来,是随他的业缘,我一点也护救不得。”
外道听完这些话,心里想,这真是一对硬心肠的夫妻,又糊涂又不近人情。
这时里面又走出一个女人,是死者的姐姐,外道好意地问她:“你的弟弟死了,你难过伤心吗?”
“他已经死了,我为什么要伤心呢?我们如同被编成大木筏的木头,在水中航行,一旦遇到大风暴,木筏被冲散了,那木头各自随流水漂散,木头不能永远拴结在一起。我们因为偶尔的因缘而变成了姐弟,同生在一家,但寿命各有长短,生死并没有规定的时间,他既然先走一步,我做姐姐的又有何能力相救?”
姐姐说完,身边又一妇女说:“噢,我丈夫死了。”
外道这时已经如坠在云雾中,他问妇女:“你自己的丈夫死了,竟然这样若无其事,毫无悲伤之意?真的无所谓吗?”
死者的妻子平静地说:“我们夫妻的结合,和空中的飞鸟一样,夜间停宿在一起,天一亮,各自去寻求食物,各有各的命运,鸟儿一旦飞开而不能回来,是他的造化。我既代替不了他,也无法为他承担业力,就好比在途中相识的客人一样,相会以后,总要各奔东西。”
外道听了这一家人的话,满心愤怒,甚至后悔自己跑了一趟冤枉路,本来听说这舍卫国的人最有孝道的,以为自己弃邪归正,来此寻找真谛,岂知是这样一般毫无道理没有仁慈心的人。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见佛陀一面,空手而回,毕竟是遗憾的。因此他来到邸园精舍,求见佛陀。
外道心里充满疑问,拜见佛陀后,默默坐在一边,低着头,并不开口询问。其实他的心思,佛陀早已明白,因而故意问道:“什么事使你如此忧愁?”
“因为希望不能如愿,所遇之事,违背我心,所以忧愁。”外道回答。
“忧愁不能解决问题,有什么失意的,你尽管说。”佛陀慈悲地对他说。
“我从远方慕名而来,是因为崇拜舍卫国有您佛陀的教化,人民都依法奉行,岂知一到这儿,就遇到这么件一点也不近人性的事情……”
外道将碰到老农夫及儿子乃至他一家人的事情告诉佛陀。
佛陀微笑着向他开示道:“话不是这么说的,你所希望看到、听到的是人情、人性的事。而法理是不能顺着人情人性的。把人性净化,与真理相应,那才是最要紧的修行。你所见的那一家人,在道理上,他们并没有错。他们能知道人生无常,人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有为的色身生命,这是从古至今,所有的圣凡都是一样的。一个人死了,大家为他大哭大喊,这对于死者有什么益处?况且当人在有生的时候,注定就有死。生喜死悲,这是世俗对于生死的迷惑,所以在生死的流转中,就永远也没有止息的时候。”
外道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心里顿时开悟,从此,他真正改宗,皈依佛陀,做了一个虔诚精进的比丘。
人生百年,匆匆一瞬,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虚幻不实。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一切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缘生则生,缘灭则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凡事不过度地追求,不留恋过往,从容平淡地应对,随心,随情,随理。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
但是,“随缘”有时常被误解为不为,借此听天由命,逃避问题和困难。其实,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随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对生老病死、情痴情绝、荣辱贵贱的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