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排解心中的烦恼和不安,于是,很多人开始寻仙问佛。那佛家的智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智慧呢?是让人们远离尘世、身居深山吗?是让人们放弃现实生活吗?不是。
佛家讲究的是观照自我,是身在现实社会而超然于现实社会。让心灵找回本该属于它的归宿。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开篇就谈到如何找回自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说,观自在菩萨修习般若功夫,功行已达深久而纯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其中;其智光犹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由于相空,从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于除去了妄念,从而不生烦恼,不起业惑,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观自在的“观”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一“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要诀。
照即般若观照,见即亲自证知。菩萨依实相般若之体,起甚深观照般若之用时,证知五蕴身心等一切诸相,无不是运动变化,幻生幻灭,其性本空。实相之体,犹如镜体;五蕴诸法,比喻尘垢;般若妙智,正像镜光;观照功夫,则如磨镜,镜体本具光明,虽为尘垢所障蔽,光明不失,若用功擦磨,自然垢尽明生。
这里的“照见”如渡船,“五蕴”如大海,“皆空”如彼岸。即依此般若渡船,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盘彼岸。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诸相非相即照见五蕴皆空。如果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自性大光明宝藏,便全部显现了。
苦厄即身心痛苦不安。般若不开,苦厄未除,不能叫度。苦厄归根属于心,度心只有依靠深般若(功行已达深久而纯熟的地步)。照见五蕴本空,心便得解脱自在。老百姓不明白苦厄的根源,不知五蕴的实质,更不知慧照的妙用,所以长劫沉沦于烦恼此岸。若能照见事事物物一切诸法,自性本空,就能破除我、法二种执着,不被见思、尘沙、无明种种粗细烦恼所缠缚,从而解脱一切苦厄。
然而,在这个日益繁杂的社会中,如何才能看到内心的自我,不被外物所役使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在一个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现在他以卖拴狗的链子为生。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人们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微闭着眼,手里是一个半导体,旁边有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古董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他1995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60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古董商端着那把壶,想以1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虽没卖壶,但古董商来的那天,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5万美元的价钱买下它,他有点想不通。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总是拥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也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30万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邻居,拿起一把锤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老铁匠的内心随着茶壶的升值而波动不平起来了,生活中原本的宁静与安详被打破了。很显然,这突如其来的“好运”并没有给老人带来快乐,相反老人的内心却承受着煎熬。
在沉思之后,老人最终悟得了“虚空”的禅机。也是在老人举起锤头的那一刹那,他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安详与宁静。
如果一个人执着于世间的金钱名利,以及种种事相,他的这种执着就是“着有”--执着于有。相反,如果一个人执着于出世间的清净,他的这种执着就是“着空”--执着于空。在大乘佛教看来,“着有”与“着空”,都属于“着相”,都属于障碍,都不符合生生不息的大智慧。
打破一切执着,证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才是真正的不执着。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就是灵动活泼。就像六祖慧能所说的那样:“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意思是说,我们的自性,是没有污染的,即使有人想污染它,那也是污染不上的。我们的自性,是生生不息的,即使有人想停滞它,那也是徒劳用功的。只要我们领悟了我们的自性,契合了我们的自性,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是合乎大道的人生,就是智慧解脱的人生。
赵州禅师曾经作过一首名为《鱼鼓颂》的诗偈,其偈中就暗藏了对虚空的认识:
四大由来造化功,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这首《鱼鼓颂》是赵州禅师在回答众人提问后的即兴之作。偈中的“鱼鼓”是鱼形木鼓,寺院用以击之以诵经的法器。
他的这首偈可以这样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和合而成,“鱼鼓”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大自然对它情有独钟,“造化”更为精巧工致而已。“鱼鼓”有声,妙在内无。这个道理凡夫俗子是不明白的,因为他们观察事物和认识人生的方法与禅者有所差异,犹如音律中的宫商不尽相同一般。
赵州禅师借此偈喻指参禅悟道也应与鱼鼓一样,全然在“空”字之中:心中空明,禅境顿生。
唐代太守李翱听说药山禅师的大名,就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李翱四处寻访,跋山涉水,终于在一棵松树下见到了药山禅师。
李翱恭恭敬敬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没想到药山禅师眼睛都没有离开手中的经卷,对他总是不理不睬。
一向位高权重的李翱怎么能够忍受这种怠慢,于是打算拂袖而去:“见面不如闻名。”
这时药山禅师不紧不慢地开口了:“为什么你相信别人的传说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李翱悚然回头,拜问:“请问什么是最根本的道理?”
药山禅师指一指天,再指一指地,然后问李翱:“明白了吗?”
李翱老实回答:“不明白。”
药山提示他:“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如今才明白,激动之下写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药山禅师实际上是提示李翱,只要保持像白云一样自如自在的境界,何处不能自由,何处不是解脱?
如何观照自我?如何事事解脱,事事认真做?如何遇财不喜,遇祸不悲?释迦牟尼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也许对你有所启发。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