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龙山学艺
第一回讲到的黄道长出家前本是一介书生,也曾饱读四书五经,只因家道中落,又因看不惯民国时期的官场腐败,从此云游四方。最终寻得龙山药王庙,听说此庙是一代药王孙思邈故居,他便隐居于此,一边研究道家经典,一边收集药王在当地留下的药方,采集草药为百姓治病。
而打动黄道士,让他决心扎根龙山,立志做新一代药王救济百姓的是当地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唐贞观年间,神医孙思邀曾隐居龙山炼丹采药。一天,孙思邈正在山中采药,远处走来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连呼“哎哟”,看似很痛苦。老人一见到孙思邈,便请他治病。孙思邈问老人哪里痛,老人说背上痛得厉害,并且奇痒无比。
孙思邈仔细一瞧,知道这老人非一般之人,而是龙山深水潭里的一条乌龙。其背上鳞甲中寄居有一窝蜈蚣,所以又疼又痒。孙思邈说:“要我治病可以,你要现出原身来。”
那老人一听,就地一滚,变回一条很长的乌龙。孙思邈捉来一只公鸡,公鸡最喜欢吃蜈蚣,不一会,把龙鳞里的蜈蚣啄个干干净净,乌龙一身顿时爽快舒服,怪病立时痊愈。为了感谢孙思邈,乌龙把龙潭中珍藏的一部药书赠送给了他,那本书叫《千金方》。
又有一天,山中来了一位粗壮的青年汉子,口中不断喊疼。见到孙思邈,也要请孙思邈为他看病。孙思邈问青年汉子哪里痛,青年汉子张开大口,指着喉咙,说:“喉咙里.……疼…….得很。”孙思邈定睛一看,大喝一声。“孽畜,为何吃人,老实说来!”那青年汉子一听,浑身一颤,只得说了实话。
原来这个青年汉子是一只老虎精所化,早先几天吃了一个不孝顺公婆的妇人,因妇人头上戴有银簪,扎入了它的喉咙,吐不出,咽不下,疼得厉害。老虎精听说孙思邈是一位神医,就化成一个汉子,前来治病,没想到一见面就被孙思邈识破,又惊又怕,连连哀求:“先生真乃神人,千万救救小人!”
孙思邈说:“要我给你治病容易,但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今后龙山一带的老虎不准伤人!”老虎精连连点头答应。孙思邈叫老虎精现出原形,将一个捶药的铁锤撑住虎口,以法水软化它喉咙里三寸多长的银簪,再用钳子拔出来,解了老虎精的苦痛。
从此,龙山上的老虎再也不敢伤人。孙思邈在龙山一带除了采药,也经常给老百姓治病,救人无数。
后来,老百姓感念孙思邈,为他建了药王殿,塑了药王像。药王像塑得栩栩如生,左脚踏着龙,右脚踩着虎。而药王殿殿门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妙术解龙鳞之毒,禁方拔虎口之灾。当地老百姓为纪念孙思邈,便在岳坪峰上建药王殿,龙山也因此叫“药山”。
十六岁的蛮牛单人扛神木下龙山之壮举,一时间在竹山村传为美谈。在众人都惊叹童蛮牛的神力时,把他视为童家未来族长的黄道士深知,要领导一个族群,光有一身蛮力不行,还得需要一点巧劲和满腹的学识。
往后两年,他经常叫上童蛮牛与其上山采药,云雾缭绕的龙山山巅成了他给蛮牛“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日积月累,读过几年私塾又悟性颇佳的蛮牛,渐渐能与黄道士谈经论道,并学得不少独门药方。
十八岁的蛮牛骨架日渐长成,身形高大,骨骼健硕的他走起路来都带风。更明显的变化是,他的眼神中除了从小不服输的锐利,还多了几分睿智和坚毅。
一日黄道士师兄伍道士前来拜访,见师弟身边跟着这么一个精壮小伙连连称奇。伍道士笑言道:“老黄啊!这般骨骼的伢子,你天天带他采药,怕是埋没人才啊!”“我俩同出一个师门,除了那几套强身健体的三脚猫拳法,莫非你有什么独门绝技要传给蛮牛。”黄道士讥讽道。
“我去年周游华山,遇一老道长,他教我一套能请武圣上身的法术,如你有兴趣我倒可以展示一番。”见师弟藐视自己,伍道士气得胡子乱捋。但他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借药王庙一用,有仙气的地方方能请得动武圣。二是要办好三生——鸡鱼肉,恭恭敬敬摆好再作法。
见师兄气得脸都快绿了,黄道士只好应允:“蛮牛你在我这拿钱,快快下山办好三生,但师兄我可丑话说在前面,武圣请不来,罚你陪我挖一年草药,且无一分报酬。”
“那是当然,蛮牛你快去快回,我要让这没见过世面的小师弟,好好开开眼。”接过两位道长的指令后,蛮牛如猛虎下山般冲下龙山,不出两个时辰就将煮好的三生带至药王庙。
此时的两位道长,早已在药王庙打坐多时。待蛮牛把三生摆上,点上三炷香后,伍道士换上作法的道服,戴上道冠,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袱,从包裹三层的纱布中取出桃木剑。
一切就绪后,伍道士站立在药王雕像前,双手将桃木剑立于身前,闭上双眼后,开始喃喃自语。约摸过了一刻钟,刚才还晴空万里的大殿外,忽然袭来一片乌云,随之而起的是呼啸的风声,大殿外香炉内的香灰四处飘散。伍道士的道袍亦随风而起,此时的他剑眉紧锁,眉间冒出豆大的汗珠,咒语的语速越来越快。
从未见过此番场景的蛮牛,被惊住了,他呆若木鸡一般站在大殿一侧,只是嘴巴越张越大。就连平日里从不显山露水,表现自己喜怒哀乐的黄道士也被震住了,不时颤动的下颚,暴露出他也有了一丝紧张。
乌云离大殿越来越近,风越刮越急,随着突如其来的一道闪电,伍道士紧闭的双眼瞬间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球迸发出一股杀气。随即他大喊一声:“武圣在此!”一个纵身,从大殿跳至前坪,随即使出一套剑法:起剑时双目圆瞪,使出浑身气力,行剑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收剑时却又气定神闲。见此情景,刚才还嘴唇紧闭的黄道士,也忍不住自己的惊讶,与蛮牛一样,他的嘴巴也张的跟嗷嗷待哺的小鸟一般。
但说也奇怪,这武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伍道士打完这套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打第二遍的剑法后,瞬间瘫倒在地,如一堆烂泥一般昏死在大殿前坪。黄道士和蛮牛赶紧冲上前去,一人将他扶起,一人掐他人中,几分钟后伍道士终于苏醒,眼神迷离的他低声说道:“师弟,这下你相信了吧!”
是夜,借着刚刚祭拜完武圣的三生,三人把酒言欢,并在药王庙大殿前进行拜师仪式。自此,童蛮牛正式拜在道教门下,成为俗家弟子,开始练习武艺。
往后的三个月,童蛮牛学会了请武圣上身的法术,打起拳来虎虎生风,耍起剑来灵动飘逸。但武圣非常人能驾驭,练习数月后,蛮牛武艺日渐长进,但也有了走火入魔的迹象,往往有时武圣会不请自来,闹出笑话。一日,童蛮牛前去地里摘辣椒,但刚到地里时,武圣突然上身,他情不自禁地在自己菜地里打了一套猛虎拳,尤其是那如旋风般的扫堂腿,将辣椒树扫倒一大片。当然,最后换来的是母亲红辣子的一顿痛骂,罚他日后再不准上龙山学武。
遇到挫折的蛮牛偷偷跑上龙山,准备与师父作别。但黄道士告诉他,师兄早就猜到蛮牛有走火入魔的一天,所以选在今日清晨作法将武圣带离龙山,如今已背上包袱云游四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