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
5198300000008

第8章 幸福寓言(3)

洪应明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富贵如树,易荣易枯,关键就看你把它的根扎

在了什么地方。如果将它扎根于高尚的道德上,就如同扎根在森林的沃土里,自然会茂盛繁荣;如果植根于功名之中,就如同扎根在广阔的田野上,要看是否风调雨顺,可能兴盛,也可能枯萎;如果扎根在权力和地位上,就如同把根扎在花盆里,必须时时精心养护才行,不然便会枯死。”

寓言者说

我们应该把幸福建立在为他人谋幸福的基础上,这样幸福之根才会越扎越深,幸福之树就会枝繁叶茂。

异想天开的国王

——拥有金钱并不是真正的幸福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国王,他的名字叫迈德斯,虽然他已经有了很多钱,但是他很贪心,一直想要更多的金子。

有一天,他请求上帝给他更多的金子。上帝说:“可以,从明天起,只要是被你的手碰到的东西都将变成金子。”

国王特别高兴。

第二天,他起床穿衣服,结果衣服变成了金子;他拿毛巾去洗脸,毛巾也变成了金子。他高兴极了!他走到餐厅里吃早点。刚端起一杯牛奶,牛奶立刻变成了金子;他拿起一片面包,面包也变成了金子。金子既不能吃,更不能喝,他只好饿着肚子。

他心里感觉很不舒服,决定到花园里散散心。娇艳的玫瑰,开得十分鲜艳。国王稍微感觉到有些宽慰,他走过去刚摘下一朵玫瑰,玫瑰也变成了金子。国王有些生气了,他不满意地摇了摇头。

国王的小女儿正在花园里玩耍,看见国王走过来,女儿高兴地向老爸飞跑而来。国王也非常爱他的小女儿,他高兴地把她抱了起来,可怜的小姑娘,立刻变成了一尊金子的塑像。

国王按捺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天啊,我该怎么办呢?”

伤心的国王向上帝乞求,收回点金术,还他可爱的小女儿。

上帝说,花园旁边有一条小河,这条河可以帮你洗去点金术。国王立刻跑到河边,拼命洗手。洗了好久,他又匆忙地奔向花园里的金子塑像,伸手去抱他的女儿,塑像又重新变回了国王的小公主。

异想天开的国王迈德斯终于想明白了,金子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寓言者说

不要以为金钱就是幸福的根源,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金钱与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有金钱的人不一定幸福,没钱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

金钱偶尔也会带来幸福,但是任何不劳而获的金钱只能徒增烦恼。

公子牟与詹先生

——理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魏国的公子牟,有领地在河北中山国,人称中山公子牟。身为贵族的他,欣赏庄子为人,于是抛弃荣华富贵,漂泊江湖。但时间一长,难堪寂寞,便去请教魏国的詹先生。

公子牟说:“身漂泊在江湖之上,心徘徊在宫阙之下,我该怎么办啊?”

詹先生说:“请尊重生命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在这种意识下回头看名利,则轻若微尘。”

公子牟说:“这道理我明白,但是却把持不住自己呀。”

詹先生说:“把持不住,必然放纵,胡思乱想宛若野马狂奔,岂不徒劳精神,伤害你自己?把持不住,已经伤害很深,再强迫自己不要放纵,那就伤害更深了,如此反复折腾自己,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长寿显然更是不可能了。”

寓言者说

里尔克说:“用微笑去照亮生命的隧道,我们会看见人生的奇迹和宝藏。”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必须有生活的理想。因为充满理想的人生才更有动力,也许我们永远不能实现它,但它却能作为一种力量鼓舞我们奋发前进。

苦行僧与盲人

——学会珍爱生活

黑漆漆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来到一个荒僻的村庄,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来来往往。

苦行僧走进一条小巷子,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光从静静的巷道深处摇晃着照过来。

一位村民说:“瞎子来了。”

瞎子?苦行僧听了村民的话愣了,他问身旁的另一位村民:“挑着灯过来的那个人真是瞎子吗?”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两只眼睛都看不见的盲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的洒脱自由,也看不到桃红柳绿的滚滚红尘,他更不会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那他挑一盏灯岂不受人嘲笑吗?

那灯笼越靠越近,昏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

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人吗?”

那挑着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自从踏进这个世界,我的双眼就看不见东西。”

僧人问:“既然您什么也看不见,那为何还要挑一盏灯笼呢?”

盲人说:“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在漆黑的夜晚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什么都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有所顿悟地说:“原来您是为了给别人照明。”

但那盲人却说:“我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了别人!”

“为您自己?”僧人疑惑地愣在那里。

盲人缓缓地向僧人说:“您是否因为漆黑的夜晚没有灯光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呢?”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我还不小心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了,深沉地说:“而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可以让别人看到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

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想到佛其实就在我身边。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佛也会看到我的。”

寓言者说

相信在读完这则寓言的时候,会觉得盲人手里的那盏灯也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某块漆黑的地方。

在生活中,珍惜热爱身边的一切,我们就会感受到那回馈的温暖与快乐!

工作中,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所言所行!对自己负责,才是对别人负责!

认真做人、踏实做事、执著追求、耐心积累,最后会发现,寻找金矿的过程,就是将自己锤炼成金的过程!

在爱情里,用炽热的心去孕育呵护那脆弱的娇艳花蕾,爱能持久地散发弥香!在婚姻里,要懂得既然有四季轮换,就会有酷暑严寒的考验;既然有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我们就能做出可口的美味佳肴!美满的婚姻要懂得相守的艺术!

为了我们自己,同时也为了我们所有的人,点燃生命的灯吧!

年轻人与佛陀

——学会用智慧获取真知

有一个年轻人,出家为比丘。有一次,这位年轻比丘停留在村子的精舍时,有人供养他两件袈裟,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他的舅舅。

年轻比丘就去找长老比丘,并将袈裟供养给长老比丘,但长老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已经够用了,所以并没有接受。年轻比丘多次恳请,但长老比丘坚决拒绝。年轻比丘非常伤心,心想一定是舅舅不喜欢他。他甚至觉得既然舅舅毅然拒绝和他共享供养品,那还不如还俗,继续过世俗的生活好了。

从那天之后,他的心念纷飞,思绪紊乱,心中想着,还俗后就把袈裟卖掉,买头母羊,然后快速产下羊羔,等攒到足够的钱就娶妻生子,他再携带妻小来看望舅舅。他甚至想到在路途上,由于他和妻子争着来照顾孩子,结果使孩子掉下了车子,被轮子碾死,于是他非常愤怒,拿起棍子准备将老婆打死……

其实,此时此刻,他正用扇子帮舅舅扇凉,但由于胡思乱想,而不小心打到长老比丘的头。长老比丘明白年轻比丘的心思,就告诉他:“你自己明明是要打老婆,怎么反倒打起舅舅来了呢?”

年轻比丘十分惊讶,局促不安地想立刻离开精舍,但长老比丘却要带他去见佛陀。

佛陀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慈祥地对年轻人说,人心旁骛不定,即使是遥远的东西,都能够加以胡思乱想。所以人应努力使自己从贪、嗔、痴三毒中解脱出来,才能心平气和,获得真知。

寓言者说

心是飘忽不定的,经常浮想联翩,做“白日梦”。所以要用智慧把它系住,才能获得真知。

天使的回答

——不要患得患失

学生问苏格拉底,怎么样才能获得快乐?苏格拉底想了想,于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他总是郁郁寡欢,而且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天使问他:“你为什么总是不快乐,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这人回答:“人们都说太阳宝石、月亮宝石是无价之宝,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它们呢?”天使很同情他,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到这个人还是愁眉不展,甚至比过去更瘦了,又问:“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啊?怎么还是这么愁容满面?”

这人双眉紧锁,长吁短叹:“唉,我每日每夜都担心失去这些珍贵的宝石,所以我每天都睡不好!”

天使摊开双手,摇摇头说:“想要得到的时候,害怕不能得到;已经到手了,又害怕失掉它。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享受得到真正的快乐呢?”

寓言者说

顾此失彼,患得患失,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快乐。

有舍才会有得,失去财富,获得安宁;舍弃自由,获得真理;忘记仇恨,获得轻松。

曾子与子夏

——欲望不可过度

曾子有个叫子夏的师弟在朝做官,这天,师兄弟在街上碰面了。

曾子笑着说:“咦,这些天吃什么好吃的了,让你更胖了。”

子夏也笑着回答师兄:“哪里哪里,我这胖啊,是因为我终于战胜了的缘故。”

“战胜了?”曾子挺纳闷,“师弟你为人谦逊平和,又重感情,怎么会和别人争斗并且还战胜了呢?”

子夏见师兄误会了,就解释说:“我自己战胜自己了。我每次进朝,见到朝堂上先王题写的匾碑,看到进退有致的肃雅礼仪,想到老师平日的谆谆教诲,觉得这些都是好东西。而当我走出朝堂,从街上回家的时候,看到那些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里,碧荫参天,不时飘出美乐之声,阵阵酒菜之香,愉悦的笑语,这样的家庭是多么的和谐快乐啊!这时候,我就又认为荣华富贵是最好的东西了。每天入朝与出朝,这两种思想在我脑中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折磨着我的灵魂和肉体。所以以前的我才会变成那个样子。”

曾子听出了深意,有点入神,不觉问道:“什么样子?”

子夏一笑:“瘦了呀!”

曾子颇感兴趣地追问道:“那现在怎么胖了呢?”

子夏面容平静,严肃地说:“后来我想,这两样事物,都能为我带来幸福。而我现在从前者追求幸福,已有一定基础,从后者追求幸福,却缺乏应有的技巧和方法。何况前者也许可以带来后者,而后者却带不来前者。前者有美名而无凶险,后者却常因不慎失足,导致家破人亡,所以我已毅然放弃后者,而一心追求前者了。这样,我这瘦弱的身躯,就不再成为思想的战场,不再成为被蹂躏的土地,岂有不渐渐肥沃之理?”

曾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告别而去。

寓言者说

人不可不努力争取成功,但欲望不可过度。放下争名逐利的浮躁,就能静心体验生命的快乐了。

农夫与赌徒

——对比得真知

农夫和赌徒一同走进一家餐馆,每人挑一张桌子坐下来。

赌徒点了一桌子菜,还要了一瓶酒和一笼蒸包。酒被喝光了,一笼蒸包只吃了两个,一桌菜,有的动了几筷子,有的一筷子都没动。赌徒的肚子撑得像个大西瓜,他把几张百元钞票往服务员小姐的盘子里一放,起身就走了。

服务员小姐飞奔出去叫住他:“先生,请稍候,我还要找你十元呢!”

赌徒打了一响指,说:“不用找了。就算给你的辛苦费吧!”

与此同时,农夫点了一菜一汤还有一碗米饭。菜吃光了,汤也喝光了,最后只剩下一团米饭,他把它倒进菜盘里,盘子里的油被蘸得干干净净。

把最后一粒米吃完之后,农夫叫道:“小姐,我的两分钱您还没找给我呢。”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把这些都看在眼里。

学生说:“这个农夫太小气了。瞧,那位先生多大方!”

苏格拉底说:“农夫的钱是他的血汗钱,那个人的钱里有什么?”

寓言者说

人们的生活是在对比。没有痛苦就无所谓欢乐,没有失败就无所谓成功。同样,没有体验到赚钱的艰辛,就体会不到金钱的可贵。

孙缅与渔夫

——隐藏才华要符合世情

南朝宋时有一渔父,很有才学,但人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其家居何处。孙缅在浔阳担任太守时,有一天傍晚在江边散步,见一叶扁舟在波涛中时隐时现,一会儿便看见渔父驾船而来。渔父神韵潇洒,垂纶钓鱼,并发出阵阵长啸。

孙缅感到十分奇怪,便问道:“您钓鱼来卖吗?”

渔父笑着回答说:“我若不钓鱼,又拿什么来卖呢?”听了渔父的回答,孙缅更加惊奇。于是他提着衣服从河水里慢慢走近小船,对渔父说:“我暗中观察先生,知道您是一位有才学的人。但是您每日驾舟捕鱼,也十分辛苦。我听说黄金白璧是重利,驷马高车为显荣,当今之世,王道昌明,海外隐居之士,靡然而归。您为何不展示出您的真才实学,而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呢?”

渔翁回答道:“我是山海间的一位狂人,不懂世间杂务,也分不清荣贵和贫贱。”说完便悠然划桨离去。

寓言者说

一般来说,乱世应该隐藏才华,盛世应该展示才华。如果任何时候都隐藏才华,那拥有才华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不要学习,从小就学习打渔呢!

杨林的美梦

——辛勤劳动能让愿望变成现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叫焦湖的寺庙,庙里有一个玉石枕头,枕头上有一个小孔。据说,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奇妙美好的事情。

那个时候,单父县有个名叫杨林的人,以经商为生,但是生意不怎么好,他一天到晚都愁眉苦脸的,总做白日梦,希望能时来运转,突然哪天能发大财,当一个大富翁。

这天,杨林带着货物去贩卖,走得满头大汗,他觉得肩上挑的担子好像有千斤重,压得他苦不堪言。杨林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刚好经过焦湖庙,就进去歇歇脚。

杨林虔诚地跪在菩萨跟前祈祷,嘴里念念有词地说:“望菩萨保佑我时来运转,发家致富,一辈子都能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庙里的和尚听了杨林的唠叨,就对他说:“我让你体会一下你想要的生活,你愿意吗?”

杨林高兴极了,忙不迭地说:“真的?好哇好哇,我当然愿意了!”

于是和尚就取出那个神奇的玉石枕头给杨林,说道:“你枕着它先睡一会儿吧。”

杨林枕着玉石枕头,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来到了一个大户人家,那里亭台楼阁错落,假山湖水交织,鸟语花香。屋里雕梁画栋,更是豪华富丽,一派富贵气象。高官显赫的赵太尉热情地将他迎到客厅里,和他谈笑风生,接着,赵太尉又相中了他,并且让他做女婿,把女儿许配给了他。于是,他做了大官,家财万贯。妻子如花似玉,温柔贤惠,给他生下了六个儿子,而且这六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事。

杨林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身边又有妻儿相伴,过得非常快乐。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不想回家……忽然,杨林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庙里,躺在玉石枕头上。梦中那美好的一切都无影无踪,只有身边没卖完的货物还在原地,心里不禁十分失落。

寓言者说

幸福生活不是靠虚幻的美梦就能得到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只有靠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惠施与庄子

——要学会变通

惠施做了梁国的相国,非常务实,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他看不起庄子那一套套空洞玄虚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