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心经
5189500000029

第29章 打开客户“心门”的钥匙——你必须知道的十条心理定律(1)

任何一个道理只要具备了普遍性,为众人所接受,那么它就成为了一条定律。销售中就有许多种这样的定律,它们是经过一代一代的成功销售员亲身验证过的,并且长期以来,这些定律都在销售行业中流传。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定律,那么你肯定会有所遗憾,只要你熟知了这些心理定律,对你的销售工作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1.奥新顿法则:

你关照好客户的心,客户就关照你的生意

奥新顿法则是指:照顾好你的顾客,照顾好你的职工,那么市场就对你倍加照顾。美国奥新顿工业公司的上述经营理念,被人们称为“奥新顿法则”。

该定律认为,把客户当作上帝,抓住客户的心,照顾好自己的客户,客户才会关照你的生意,你就会获得更大的市场。这些话归纳为一种经营理念就是“顾客是上帝”。对于销售员来说,只有把顾客当作自己的上帝,顾客才会买你的账,你才能提高销售业绩。

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连锁店,它们的分店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在1955年的时候,沃尔玛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商场。沃尔玛的成功,得益于其长期遵从的“顾客是上帝”的营销战略。战略的核心就是以薄利让顾客受益,以服务让顾客满意。

不管你走进哪里的沃尔玛,“天天低价”是最为醒目的标志。为了实现低价,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想尽了招数,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大力节约开支,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工厂进货。统一订购的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配送中心根据每个分店的需求对商品就地筛选、重新打包。这种类似网络零售商“零库存”的做法使沃尔玛每年都可节省数百万美元的仓储费用,实现了薄利多销。更重要的是,它为顾客省了钱,带来了实惠。

除了低价,沃尔玛再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良好的服务。从1962年到1992年退休,山姆·沃尔顿引领公司飞速发展的30年中,格外强调要提供“可能的最佳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点,沃尔顿编制了一套又一套的管理规则。他曾要求职员作出保证:“当顾客走到距离你10英尺的范围内时,你要温和地看着顾客的眼睛,向他打招呼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这有名的“十英尺态度”至今是沃尔玛职员奉为圭臬的守则。

正是遵循这种“顾客是上帝”的营销宗旨,所以沃尔玛在这半个世纪以来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店。

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优质的商品和更好的服务,是企业赢得顾客的第一步,但现代商战获胜的关键是要抓住“顾客的心”,这就意味着市场也将从“围绕商品的战斗”转向“围绕感觉的战斗”,这种感觉的终点就是“感动顾客”。

卡特皮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和矿山设备制造商,同时在农用机械和重型运输机械领域也占有相当地位。卡特皮勒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快捷、最全面的零件运送和维修服务系统。该公司承诺对于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卡特皮勒产品,都可以在48小时内获得所需的更换零件和维修服务。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卡特皮勒推出了D9L式履带拖拉机。这种机型采用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案,因而被认为可以提高使用效率,相应的,该机型的拖拉机价格也要高于传统的机型。但是当这种拖拉机在世界上卖出几百台之后,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而至。一些拖拉机在工作到2500小时之后,就开始出现故障了,这表明该拖拉机远没有当初所设想的那么好。这一问题足以动摇卡特皮勒在行业中的霸主地位从而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为了挽救公司,各地的经销商都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帮助公司制订了一整套的补救措施,如迅速修理已出故障的机器,及时检查那些一时还没有发生问题的机器。各个经销商之间也充分合作,如一个英国的经销商派出人员来帮助在沙特的经销商处理这类问题,而有的经销商为了对顾客负责,日夜服务,随叫随到。终于,一年以后,所有的D9L机型拖拉机都得到了检查和维修,用户的停工待修时间被压缩到最短,大大减少了可能有的经济损失,顾客的抱怨消失了。同时,公司的设计人员也及时更改了设计,从而使这种产品成为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产品。

把顾客当上帝就是要遵循顾客至上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利润,销售员不管是在售前、售中还是售后,都要时时把客户放在自己的心里,只是放在心里还不行,还要把客户照顾好。那要怎样才能照顾好我们的客户呢?

1.要研究顾客的需要

企业必须清楚顾客的愿望,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产品。顾客的需求是多样的,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需求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这直接决定企业可以满足顾客的程度和让顾客满足的程度。

现在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征服客户,要时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客户会感觉到你是在为他着想,是实实在在地为他办事,这样,你就更容易接近客户、打动客户,在竞争激烈、对手云集的今天,你更容易脱颖而出。

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销售员,你向客户推销房子,客户最关心什么?价格、位置、物业服务、周边环境、交通。如果你能从这些方面全方位为客户考虑,你怎么会卖不出房子呢。

2.生产超出顾客期望的产品

这就是企业的“货币”,也是实现向顾客“买”忠诚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优化自身产品结构,同时也要优化供应商的结构,从而让顾客的“货币”更“坚挺”。

客户的需求是一定的,他有某种需求,他才会去购买相应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么,身为推销员的你就要牢牢抓住客户的这点,把客户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卖给客户,如果你只想着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而不顾客户是否需要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强行把客户用不上的产品推销给客户,那么你得到的必定是客户的远去。

3.要“买”来顾客“欢心”

在产品和供销渠道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诚恳的态度是赢得顾客青睐的制胜之道。由此,才可以保证自身利润的实现。

02.哈默定律:

天下没有做不成的生意,只有不会做生意的人

哈默定律认为,天下没什么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能做生意。

1956年,哈默58岁。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实际资产只有3.4万美元,还有3个雇员和几口快要报废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只卖18美分。有人向哈默建议,投资这家石油公司。因为根据美国政府对石油业的倾斜政策,用于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资金无需报税。对于想退休的哈默来说,他无意收购这家公司,只是借给了西方石油公司5万美元,让他们再打两口井。如能出油,利润由双方对半分成;如果不出油,哈默投入的这笔资金可作为亏损从应缴税款中扣除。

意想不到的是,两口井都出油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涨到每股1美元,哈默也尝到了甜头,开始涉足石油业。不久,哈默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1957年7月当选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哈默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建立起一个石油王国。他招兵买马,聘请到最优秀的钻井工程师和最出色的地质学家,终于在加利福尼亚钻探到两个巨大的天然气油田。

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路上涨到每股15元,公司的实力也足以与那些世界上较大的石油公司抗衡了。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为60亿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为全美第12大工业企业。

于是有人向哈默讨教致富的秘诀:“为什么你从制药到制造铅笔,从酿酒到经营艺术品。从饲养奶牛到开采石油等都能经营?”

“生意有其内在的联系,一件连着一件,抓住机会,把握时机,努力奋斗,你就会取得成功。”哈默同时解释他的成功还在于:一个人要有特别敏锐的商业嗅觉,能把握商业良机,能在不熟悉的领域内抓住关键问题并善于处理。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做生意。

销售是一门永远也不会消失的职业,因为不管互联网怎样的发达,不管物流怎样的发达,产品的推广总要有销售员,并且要想把产品介绍给客户,也需要销售员。而销售员也要相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就有自己的准客户。

美国有一个很大的鞋厂,但由于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如何在海外开辟市场就变得非常重要。一天,鞋厂老板找来营销总管,指示他们派出两批市场调查组到非洲寻找市场。去后不久,两个市场调查组都发来传真。

甲组说:“这里没有穿鞋的,即使生产出鞋来,在这里也会卖不出去,还是赶快给我们寄来返美机票打道回府!”

而另一调查组乙组却与甲组结论完全相反。乙组十分兴奋地告诉老板:“这里人人没有鞋穿,鞋子市场很大,亟待我们去开发。请汇款5万元,我们在这里筹建工厂,设计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

老板对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作了比较,深信乙组是对的。于是作出在非洲建厂的决策,结果这个鞋厂在非洲的营业额大幅增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存在销售的潜力,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市场。让不穿鞋的非洲人穿上了鞋,这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销售却成功了,所以,销售员一定要坚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需求,也就能做销售。

但是哈默定律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用得上的,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从实际出发

尽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需求,那么也就会有销售,但是这也得从实际出发,具有可行性才行。就像把梳子卖给和尚一样,尽管和尚自己不用梳子,对梳子没有需求,那么就从与和尚有关联的香客身上入手,把这种需求转移到香客身上去,所以这样的销售也是能成功的。

2.必须要有销售的眼光

没有销售眼光的销售员,就算他面前尽是销售机会,他也不能获得成功,因为他发现不了这些机会。

世界上不是没有生意,只有不会做生意的人。所以,这个世界也不是没有客户,只有不会开发客户的销售员。

03.伯内特定律:让产品在顾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伯内特定律是美国广告专家利奥·伯内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产品只要占领了人们的头脑,就掌握了市场的指挥棒。

不能否认,这条定律是很有科学性的。因为头脑产生意识,而意识就决定行动。客户购买某种产品,肯定是在有了想购买这种产品的意识时才做出购买决定的,要是对某种产品连购买意识都没有,怎么会去购买它呢?

民国时期,上海市有家毅辉服装店,虽然是老牌名店,但是自从进入民国以后,生意就一直走下坡路。老板眼看着这种情况只有发愁的份,因为他也找不到提高销量的有效方法。

当时尽管广告还不是主要的宣传手段,但是那时上海的报纸也时不时地出现一些广告语:李家豆腐,白嫩可口;张家钱庄,安全可靠……这些广告语吸引了老板,于是他也想借助这种广告来宣传一下自己的服装店。

但是广告要怎么做才能吸引客户呢?店老板来回走动寻思着。这时,账房先生过来献计说:“商业竞争与打仗一样,得注重策略,只要你舍得花钱在市里最大的报社登三天的广告,问题就会解决。第一天只登个大问号,下面写一行小字:欲知详情,请见明日本报栏。第二天照旧,等到第三天揭开谜底,广告上写‘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衣——毅辉服装’。”

老板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于是依计行事。广告一登出来果然吸引了广大读者,毅辉服装店顿时家喻户晓,生意红火。老板很有感触地意识到:做广告不但要加深读者对广告的印象,还要掌握读者求知的心理。

毅辉服装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功,账房先生可谓独具匠心。他利用了人们对悬念特别关心的心理,大吊胃口,最后突然让你恍然大悟。广告虽然做得简单,但敢于标新立异,冲破传统观念,因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所以,只有先占领消费者的头脑,你的产品才会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那么怎样去占领客户的头脑呢?

1.利用广告打出知名度

广告是一个引起消费者注意的过程。一个好的广告能很好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通过自己的创意与这些特点和规律产生一种共鸣。这样的广告才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打动消费者,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2.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广告是宣传已有产品,而提供差异化产品则是创造没有的产品。二者要成功,都要首先占领消费者的头脑。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有差异才能有市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了差异,你就占领了市场。

豆制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素有“寻常豆腐皇家菜”之誉。豆浆是传统小吃,但由于中国的豆浆千百年来总是一个老面孔,形、色、味、吃法无多大变化,市场潜力有限。而到了美国商人的手里,他们把豆浆加工成香草味、巧克力味、草莓味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产品投放到200多家连锁店销售,年销售总值达3亿美元之多。台湾有一商人通过创意,在豆腐原料中加入奶油、大蒜汁、咖啡和各种果味,并用甜红椒调成红色,用食用鲜花调成黄色,用绿茶调成绿色,叠成红、黄、绿“三色”豆腐。由于产品令人观色生津,这位商人也从中大获其利。

04.250定律:把自己看做是商品

乔·吉拉德说:“推销的要点是,不是在推销商品,而是在推销自己。”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的秘诀就是在推销产品之前先推销自己。他在十多年的推销生涯中,一直都坚守着250定律。

所谓250定律是指:每位顾客的背后,都大约站着250个人,这是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同事、邻居、亲戚、朋友。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个顾客。同时乔·吉拉德到处递送名片,在餐馆就餐付账时,他要把名片夹在账单中;在运动场上,他把名片大把大把地抛向空中。名片漫天飞舞,就像雪花一样,飘散在运动场的每一个角落。你可能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但乔·吉拉德却认为,这种做法帮他做成了一笔笔生意。

因为他认为,自己给了别人名片,别人可以扔了它,但要是别人留下来了,那么那个人就会看名片上的字,就会知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而这样的细节就使得乔·吉拉德把自己完全地推销了出去。而当人们要买汽车时,自然会想起那个抛散名片的推销员,想起名片上的名字:乔·吉拉德。这样,成功的机会就来了。

1.推销自己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认为,推销员推销的是产品,怎么会是自己呢?只要自己的产品货真价实,那么就不愁没有顾客购买。但果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