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89

第89章

第17章第5节处处以利益为先,管理缺乏情感

创业硬伤:

在很多创业者眼里,员工都是靠不住的,或者说,员工都不能成为朋友。这些创业者都是很务实的经济理性人,他们把与员工的关系牢牢定位在经济关系上,即:我购买你的劳动,付给你工资。除此之外,似乎毫无感情瓜葛。这些人处处以利益为先,管理缺乏情感,结果是难以获得员工的忠诚。

很多国际上的知名企业非常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对企业的忠诚。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斯通努力培养全体职工的“大家庭感情”的企业文化,公司领导和职工都要对该企业特有的文化身体力行,爱厂如家。从公司的最高领导到各级领导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本厂职工随时都可以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反映情况,对于职工的来信来访能积极负责地妥善处理。

不仅如此,公司的最高首脑与全体职工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生动活泼的“自由讨论”。通用公司像一个和睦、奋进的“大家庭”,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公司成员互相尊重,彼此信赖,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亲切。

1990年2月,通用公司的机械工程师伯涅特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30美元,这是他一次加班应得的加班费。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对此事无能无力,于是他便给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我们总是碰到令人头痛的报酬问题。这已使一大批优秀人才感到失望了”。斯通立即责成最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

三天之后,公司有关部门补发了伯涅特的工资,事情似乎可以结束了,但通用电气公司利用这件为职工补发工资的小事大做文章。第一是向伯涅特公开道歉;第二是在这件事情的带动下,了解那些“优秀人才”待遇较低的问题,重新调整了工资政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加班费;第三,向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事情虽小,却能反映出通用公司的“大家庭观念”,反映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充分信任。通用电气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情感管理的要素,在员工与企业间搭建互信的桥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要真正获得员工的心,管理者首先要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进而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员工的心是“驿动的心”。员工的需求也随着人力资源市场情况的涨落和自身条件的改变在不断变化。日本的日立公司针对公司员工年轻化的现状,为满足员工情感需求在公司内成立“婚姻介绍所。”

善于把公司看作大家庭的日本,很重视员工的婚姻大事。日立公司就设立了一个专门为员工架设“鹊桥”的“婚姻介绍所”。当新员工进入公司后,可以把自己的学历、爱好、家庭背景等基本情况输入“鹊桥”电脑网络。当某名员工递上求偶申请书,其他人便有权调阅电脑档案,申请者可以利用休息间坐在沙发上仔细翻阅这些档案,直到寻找到满意的对象为止。

一旦他被选中,联系人会将挑选方的资料传送给被选方,被选方同意见面,公司就为两方安排约会。约会后双方都必须向联系人汇报对对方的看法。日立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说:由于日本人工作紧张,职员几乎没有时间寻找合适的生活伴侣。我们很乐意为他们帮这个忙。这样做能起到稳定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如果是公司内元老级员工的婚礼,“月老”会一手操办的,而来宾中70%都是新婚夫妇的同事。员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自然能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由于这个家是公司促成的,员工对公司就不仅是感恩,还油然而生一种鱼水之情。毫无疑问,这样的管理成效是一般意义上的奖金、晋升所无法比拟的。

利益杠杆虽然是管理上的一种重要平衡手段,但不是万能的,需要在管理中注入情感成分。将企业培养为一个大家庭是一种“高情感”管理方式。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竞争是激烈和残酷的,更需要这种“高情感”管理方式来凝聚人心,拢聚人才。

创业一点通:

真正能够激励员工的因素有很多,领导者应该时刻关心员工的福利,适当满足员工的实际要求。这里的福利不是单指发奖金,实际上员工更需要尊严、自由和满足感等人文方面的关怀。关键的一点是,管理者所激励的,最好是员工想要的。因此管理者在管理手段上一定要具有“双赢”意识,将知识员工的收益与企业利益紧紧捆绑起来。针对员工的所需给予激励,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内在热情,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