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88

第88章

第17章第4节只知道如何管理,不知道如何不管理

创业硬伤:

在工作中,大多人都抱怨过老板忽视自己的意见,用指挥、命令的方式来行使领导的权力,甚至经常无情地批评与训斥下属。而同样,老板对员工也经常感到不满意,他们认为员工不服从管理、不遵守制度、生产技能不够、懒惰、效率低下等。对于这种冤家似的矛盾,美国学者肯尼思·克洛克与琼·戈德史密斯曾在合著的《管理的终结》中分析指出,管理的终结不应是强迫式的管理,即利用权力和地位去控制他人愿望,而应是“自我管理”。

一个日本人受命去管理一家即将倒闭的合资美国工厂,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使工厂起死回生并且赢利了。为什么呢?原来道理很简单,那个日本人解释道:“只要把美国人当做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他们也有正常人的需要和价值观,他们自然会利用人性的态度付出回报。” 可见,真正的“人性化管理”,是帮助和引导员工实现自我管理,而并不是要求员工完全按照已经全部设计好的方法和程式进行思考和行动。

事实便是如此,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我控制,而不是强制。许多企业在推行人本管理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甚理想。为什么呢?就是没有紧紧抓住最为关键的那个部分——帮助和引导员工实现自我管理。因为,现代企业的员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工作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生存”,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公司管理者,假如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无法赢得他的下属员工,他的公司同样无法获得成功。

大名鼎鼎的西门子公司有个口号叫做“自己培养自己”。它是西门子发展自己文化或价值体系的最成功的办法,反映出了公司在员工管理上的深刻见解。和世界上所有的顶级公司一样,西门子公司把人员的全面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列入了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并认真地加以实施,只有专心工作,人人都有晋升的机会。

但他们所做的并不止于此,他们把相当的注意力放在了激发员工的学习愿望、引导员工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营造环境让员工承担责任、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这些方面,以便员工能和公司共同成长。

对西门子来说,先支持优秀的人才再支持“准成功”的创意更有价值。面对世界性的竞争,要求拥有成功的经营人才。这种理念的前提就是,经过挑选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优秀的,他们必须干练、灵活和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必须有良好的学历,积极发展自我的潜力。而且,公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员工而获得业绩和其他利益的增长。

云南某化工公司是我国的一家知名企业,它有着三十多年历史,是磷肥行业中的知名企业,该公司现有员工1600多名,2004年销售收入为15亿元。之所以有如此卓越的成绩,是因为从2003年起,公司就开始推行自我管理的“诚信自律”班组活动,强调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尊重,让班组和员工自愿提出申请,在安全生产、劳动纪律、行为规范、现场管理、生产技能提高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员工自己制定各项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并签署承诺书,自己说到的就要做到,同时自觉改正错误行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该公司董事长如此说:“推行诚信自律班组,有助于增强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尊重和信任,进一步改善公司员工的工作氛围,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益。”

这两个案例有效地说明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个道理。对于管理者而言,员工的自我约束力是最好的管理制度,是企业事半功倍的法宝。当然了,员工自我管理虽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积极的目标,但是真正做到却非常不容易;不仅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具备帮助、引导、培训的种种技巧,还需要极大的热情、耐心,以及正确的信仰。

创业一点通:

想成为“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应建立在下列几个前提之上。

(1)建立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实用的运作体系。科学的运作体系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来约束和激励大家对企业管理非常重要。

(2)强的领导力的领导者组成的一个高绩效的团队。高绩效的领导者要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要会激励下属,辅导下属,又会有效地授权。他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制定中长短期战略目标,又要有强的执行力,把组织制定的目标落实到位,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3)建构好的企业文化,用好的文化理念来统领员工的行为。企业既是军队、学校,又是家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又能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企业更具凝聚力、团队精神,能留住员工的心,使企业与员工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