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60

第60章

第12章第2节拿抄袭当创新,永远跟在对手后面

创业硬伤:

中国企业最被诟病的一点就是,用模仿、抄袭代替创新,一直很难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现在称之为“山寨”。模仿本身并没有错,日本、韩国的企业都是从模仿做起,最后赶超了先进的欧美企业。但是要巧妙运用“模仿”,学习对手只是手段,超越对手才是目的。

我们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处于一个企业诸侯的战国时代,合纵连横、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的一幕幕无一不在说明,没有永恒的失败者,但也没有永恒的胜利者。成为一流企业何其艰难,但不成为一流企业,就赶紧卷铺盖走人。21世纪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将带领他们的组织走向何方?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唯一有答案的就是,从现在开始,企业必须学会在变革中生存,在变革中前进。

2000年9月,蒙牛在和林生产基地树起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广告画面呈现的是万马奔腾的景象,非常壮观场面。上面写着“为内蒙古喝彩”,下注: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耀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西部骄子兆君羊绒……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

蒙牛把竞争对手伊利集团排在广告牌的首位,自己却委身中流,这种谦虚的态度减轻了来自各竞争对手的压力。同时,蒙牛的这种宣传策略也使自己与知名乳业品牌并列同一阵营,沾了知名乳业品牌的光。这种跟随市场老大的策略在国外已有先例。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的佛雷化妆品公司几乎独占了黑人化妆品市场,同类厂家始终无法动摇其霸主的地位。佛雷公司有一名推销员乔治·约翰逊邀集了三个伙伴自立门户经营黑人化妆品。伙伴们对这样的创业举动表示怀疑,因为他们的实力过于弱小,这像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约翰逊说,我并不想挑战佛雷公司,我们只要能从佛雷公司分得一杯羹就能受用不尽了。当化妆品生产出来后,约翰逊就在广告宣传中用了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句话:“黑人兄弟姐妹们!当你用过佛雷公司的产品化妆之后,再擦上一次约翰逊的粉质膏,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则广告貌似推崇佛雷的产品,其实质是来推销约翰逊的产品。通过将自己的化妆品同佛雷公司的畅销化妆品排在一起,消费者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约翰逊粉质膏,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最终它取代了原先霸主的市场地位。

创新的技术、方法,而愿景则是支撑它的根本力量。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完整的愿景非常重要。中国的企业家不可以再沉默,必须重视对企业使命和愿景的思索。不仅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和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中国的新生代商业精英们努力寻找企业的愿景。光荣的梦想不仅仅属于美国企业,更属于中国企业。

中国“指甲钳大王”梁伯强从进入指甲钳市场之前的自费全球调研开始,就立志成为世界指甲钳领导者。他重金聘请业内技术精英,设立高标准的测检中心和研发中心,搜罗大量国内和国际技术参数,找准目标竞争对手,经过全面分析后逐项比对,形成差距排列,然后将关键差距逐个击破。在经营过程中他主动出击,与竞争对手短兵相接。为了维护行业领导地位,树立行业第一品牌,他们采取软性封杀的措施打击竞争对手。如让利给经销商,以保证市场份额;占领行业制高点。提高竞争门槛,创立中国指甲钳研发制造中心;制订行业标准,等等。通过这些,使他的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企业要变革,必须以市场为中心提出问题。如同科学家要使观点有说服力,必须从实验室里找到证据一样,企业家要变革,也必须从市场中找到问题所在。然而企业家们天天在谈市场,却容易一叶障目,往往在竞争中看不到市场。企业家不要总是关注竞争对手怎么变,而要看市场怎么变,顾客怎么变。很多企业想方设法地超越竞争对手,一旦超越了就不思进取,迅速陨落。这是因为企业家没有明确变革的实质。变革的中心问题是市场在变,顾客在变。只有跟随市场而变,变革才能成功。

创业一点通:

企业变革要因势而动,因势生变。中国的很多企业,思维局限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僵硬框架中,眼睛只盯着竞争对手,只看着有限的蛋糕容量,却不想办法超越现状、直面现实,这样的企业无法成为一流的企业,也无法成为长寿的企业,因为它变革的态度是消极的,而不是积极地去应对问题、主动地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