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54

第54章

第十一章 缺少合作共享心胸,资源整合上的矮子

人生存与社会之中,比拼的不仅是能力,更是各自的社会资源。同样,对于创业而言,如果能够擅于整合资源,使各种资源为我所用,并使资源发挥出最大作用,创业就较为容易成功。如果缺失资源整合的意识,就会事倍功半,使创业之路变得尤为艰难。

第1节暴殄天物,内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创业硬伤:

企业内部资源并不是摆在那儿就能发挥效用的,只有精于整合、运作的人才能玩得转。许多企业由于管理者的水平有限,不仅不能让内部资源发挥1+1>2的效用,反而使整体力量在内耗中损失,真可谓“暴殄天物”。

“Team Work”(团队合作)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随着现代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的各成员、各部门间能否很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来看波音公司的例子。它曾建立过2000多个“设计与制造”小组去设计与完成波音777飞机,那一次成功的尝试使波音公司继续沿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去进行737X项目以及F-22战斗机项目。今天,波音公司的团队里不仅有不同领域的员工,还包括客户和供应商,以往需要几个星期的飞机局部改造工程如今只需3天就能完成。

世界著名物流公司UPS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做法对现代企业很有借鉴意义。2002年1月,UPS将原有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货运服务公司(包括飞驰货代)、金融公司、咨询公司和邮件管理公司等整合,新设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事业部(UPS Supply Chain Solutions),目的是整合UPS所有与供应链管理有关的服务资源,使客户能够很方便地获得专业知识支持,即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该事业部拥有一个由工程师、物流管理专家、技术集成专家、多式联运专家和投资分析家等组成的团队,为客户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设计方案,然后交由各专业公司组织实施。该事业部的市场定位是全球化运作的大公司,主要是为高技术、通讯、健康产品、汽车、零售和消费品领域的客户服务。

这种资源整合是为整个公司的战略服务的。尽管参与整合的物流集团公司、货运服务公司、投资公司和邮件管理公司在2001年的营业收入总和就达24亿美元,但是,因为UPS在2002年初确定要转向“一个完全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资源整合成为UPS适应新战略的必然之举。

这是一个内部整合的案例,在战略层面上,资源整合反映的是系统的思维方式,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1加1大于2的效果。

在整合人力资源方面,汉高祖刘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践行者。取得天下后,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在用人上的整合就是一种战术层面的整合,将最优质的资源放到最合适的位置,然后与其他资源进行配合,最后一举夺得目标。

不管是人力资源还是其他各项有形亦或无形资源,能够有效整合就是最大的能力。企业资源整合讲是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行为,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凸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创业一点通:

哲人说:“完美本是毒。”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尤其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这是执行中的大忌。很多管理者总是抱怨自己的手下能人太少,恨不得自己的下属个个都变成能杀能闯、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良将”。但中国有句古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又怎么能够要求拥有完美的员工?

何况,完美型的员工属于“能人”,他们的特点是个人英雄主义,重个人,轻团队,最终会增加数倍的管理成本,而结果极可能是得到了一个并不满意的结果。在企业中,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才干和优势,只要组合得好,互补互促,一群平常的人也能做出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