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16

第16章

第3章第4节人情与亲情杂糅

创业硬伤:

家族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对于下属要求较宽容,甚至对自己的人情化管理引以为豪。殊不知,情感化管理和人情化管理是两个概念,其本质的区别在于,情感化管理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励人。而人情化管理是“见人下菜碟”的人治权谋,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因此,家族企业应充分利用情感化的柔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但切记不要陷入“人情化”的陷阱。

曾经风靡一时的战争剧《亮剑》让人们记住了李云龙及他的血浓于水的狼性团队,而面对团队,李云龙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支部队的风格深受首任长官作风的影响,无论今后如何变迁,部队的精神仍在。”这句话用到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

一个企业的性格往往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性格决定,一个团队的性格也往往由团队的主管影响。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影响会逐渐形成一种企业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分为、做事方式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很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对于自己的下属,在人情秤上总会有偏重,这与人的喜好有直接的关系。但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在于,如果你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管理,将永远不可能得到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团队。

如何才能打造一支高效强大的团队?答案是,从人情化走向法治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与标准,并从最高管理者开始,严格执行。

正起道具主攻设计、制作、安装,公司黄总经理就是典型的人情化管理的代表。2008年11月21日,公司召开“降低产成品库存”专案会,需要相关人员来计算和统计,黄总经理问哪个部门可以帮忙核算,大家都不想多做事情,不愿意回答,无奈之下黄总只好要求PMC经理和客服部主管协作完成,并且居然这样表示:如能按期完成就请他们两位吃火锅。此类情况在正起是常有的事,以至于管理层只要接到总经理任务,都会有一句通用的话:是不是又要请吃饭?

人情化管理的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我完全冲突的,凭感觉办事成为家族企业管理的一大误区。人情化管理模式忽略了管理的残酷性,让管理者一开始就丧失了管理的主动权,让管理失去刚性约束力。而这样做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发展滞缓甚至走下坡路,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优势。

佛山某电器专业制造照明灯饰和水晶灯饰,年产值2亿左右。但是继承该企业成立以来家族式管理的风气,一直实施作坊状态下的管理方式,员工也习惯了比较讲温情、人情的环境,一旦被要求按流程做事,就会出现很大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的实施。

2008年9月,装配车间B组的班长拿着补料单来到仓库,把补料单放在仓管员桌上就到仓库去拿料了,仓管员也没阻止。然而在补料单上,没有物控员和生产主管的任何签字,等于一张白条。于是新来的主管让仓管员通知装配车间B组的班长,要求相关人员在补料单上签字确认后再来领料。该班长当时就冲着仓管员发火,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这样领料的,说即使仓库主管在这里,也要给他几分面子,都是为了厂里的生产,何必为难他,这样会耽误出货。

可见,陈旧的家族式企业的管理风格是多么的落后和“不可理喻”。如果企业每个人都将人情作为判断事务的标准,企业将永远没有出路。正所谓,企业讲人情,制度无权威,员工就随意,企业必然效益低下。

创业一点通:

家族式企业大多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一同创业起家,同甘共苦,在创业的过程中,公司内部矛盾更多的被创业的激情所掩盖,然而,在企业发展成熟起来之后,家族式企业也要广纳人才,而在企业人才开始“鱼龙混杂”之后,那套亲情式管理制度便受到了挑战。家族式企业人性管理大过制度管理的弊病渐渐暴露出来。

中国家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突破管理瓶颈,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首要任务就是摆脱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模式,走出以人情为企业管理最大筹码的误区,建立正规化管理,为企业操练一支敢作敢当的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