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111

第111章

第二十二章 精明人糊涂账:小企业没大账

企业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胜利,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成本多一点斤斤计较的精明,因为只有不断的缩减成本,才能进一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管理者都得是一位精明的会计师。如果创业认为小企业没大账,那么企业将会在不知不觉间产生着较高的运营成本,最终使企业难以驮负而陷入困境。

第1节本是精明人,却让企业记了糊涂账

创业硬伤:

企业是市场中的微观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考虑最多的就是成本问题。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都构成了企业不得不指出的成本。而管理者的智慧就体现在,如何以最小的成本产出最大的利润。

在公司的创立和经营过程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绝对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谁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如愿,众多精明的创业者最终还是做了得不偿失的投资,跌倒在账本上。这在经济学上也有一个典故叫“皮洛士的胜利”的覆辙。

皮洛士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古希腊,是小国伊庇鲁斯的王子。皮洛士一生醉心于亚历山大的“伟业”,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立起一个大国。

公元前281年,皮洛士率领大批军队进攻罗马。在阿普里亚境内的奥斯库伦城附近,双方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皮洛士的损失极其惨重。虽然最终皮洛士赢得了胜利,但却损失了大批有生力量。战斗结束后,大家向他表示祝贺,而皮洛士眺望着堆满战士尸首的战场,叹息道:“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我就彻底垮了。”

这是著名的“皮洛士的胜利”,经济学中,将其引申为成本太高而收益过少的经济行为。而经济学中最忌讳的,也就是为了赢取表面的利益而做出得不偿失的投资。

与皮洛士的胜利刚好相反,企业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胜利,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成本多一点斤斤计较的精明,因为只有不断的缩减成本,才能进一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管理者都得是一位精明的会计师。

不断地追求低成本,做到物美价廉,是王永庆的经营信念。他曾说过:“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道最后一点,我们台塑就靠这一点吃饭。“

有一次,公司开会讨论南亚做的一个塑胶椅子。做报告的人把接合管多少钱、椅垫多少钱、尼龙布和贴纸多少钱、工资多少钱,都算得很清楚,合计550元(新台币)。而且,把每个项目的花费在成本分析上统统列出来了。

但王永庆看过之后又马上追问:“椅垫用的PVC泡棉1公斤56元,品质和其他的比较起来怎么样?价格如何?有没有竞争的条件?”

对此种问题,报告人显然没有研究过,因此他答不出来。

王永庆再问:“这PVC泡棉用什么做原材料?”“用废料,1公斤40元。”“那么大量做的话,废料来源有没有问题呢?”报告人又不知道。

“南亚卖给别人裁剪组合,在裁剪后收回来的塑胶废料1公斤多少钱?”

“20元。”

“那么成本l公斤只能算20元,不能算40元。使塑胶发泡的发泡机用什么样的?什么技术?原料多少?工资多少?消耗能不能控制?能不能使工资合理化?生产效率能不能再提高?”

结果报告人也不知道,他根本没有分析。这么一大堆工作没有做,在王永庆看来,是绝对不行的。

王永庆不仅要求员工在公司产品上降低成本,即便是对待日常的办公用品,他也要求员工要尽量降低成本。一次,他发现本公司生产的公文夹的成本是1.2元,而美国产的同样的产品成本只有0.5元,于是他要求南亚公司研发中心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务必将成本降至美国同等水平甚至更低。为此,研发中心以近两年的研究,将公文夹的成本降至0.5元的水准,为整个集团每年减少了许多支出。

王永庆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力争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不多花一分钱,达到降低成本的理想目标,实现企业的合理化经营。

创业一点通: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企业管理者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不断降低成本。不要等到开支超过盈利的时候才想到要降低成本,其实,公司各方面的开支都有节省的余地。其中节省开支最多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产品成本控制目标和生产责任制,并直接落实到个人。力求大大减少了废、次品,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2.杜绝“凑整”。看到以整千、整万数字形式出现的支出账目,作为一位精明的管理者,一定要对之再核查一遍。因为很多时候相关人是为了“凑整”,才把费用提高。

3.把公司的经费缩小到合理费用的最低限度,并进一步要求做出更好的成绩来。

4.培养职工养成节省的好习惯。随手关水关灯等看起来是小事,但对于千万个员工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5.管理者在必要时要进行督导和训练员工,久而久之,公司的节省就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