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103

第103章

第20章第4节轻准备而易妄动

创业硬伤: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保证创业得以成功。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缺乏准备的创业者一定碰到一个差错不断的创业过程。纵然创业者个人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诺曼底登陆是非常成功的。为什么那么成功呢?原来美英联军在登陆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演练了很多次,他们不断演练登陆的方向、地点、时间以及一切登陆需要做的事情。最后真正登陆的时候,已经胜算在握,登陆的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只相差几秒钟。这就是准备的力量。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因为机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给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是在浪费资源,而给一个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则是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增加资源。

阿尔伯特·哈伯德说过,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因为没有准备的行动只能使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

飞人迈克尔·乔丹是美国篮坛有史以来最顶尖的球员,被称为篮球之神。他具备所有成为篮球王的特质和条件,他打任何一场篮球比赛,胜算都是很高的。但是,他在参加任何一场重要的赛事之前,都会练习,练习投篮,练习基本动作。他是球队练习最刻苦的人,他是准备工作做得最充分的人。

重量级拳王吉尼·吐尼一生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也面对过无数个强敌。有一回他要和杰克·丹塞对决,杰克·丹塞是个强劲的对手。他知道如果被丹塞击中,一定会伤得很重,一个受重伤的拳击手短时间内是很难反败为胜的。于是,他开始做准备工作,他要加紧训练,他最重要的训练项目就是后退跑步。

一场著名的拳赛过后,证明吐尼的策略是对的。第一回合吐尼被击倒之后,然后爬起来,尽量后退以避开对手,直拖到第一回合终了。等到第二回合,他的神智和体力都充分恢复之后,他奋力把丹塞击倒在地,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吐尼的胜利归功于他在事前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困难,既然我们不能预知我们的际遇,我们只好调整自己的心态,随时准备好去应付最坏的状况。

我们常常会忽视准备工作,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准备太重要,但也太平常了。我们大家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准备之中,所以,反而对它的重要性视而不见。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

阿尔伯特·哈伯德经过积极的努力,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但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

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做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经营得非常出色的当地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

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在旅馆装修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因为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

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形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一个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厂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

我们可以看到,阿尔伯特的成功虽然得益于他精明的判断和独到的眼光,但这与他事前积极充分的准备也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可以说正是这种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

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执行力的前提,是工作效率的基础。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很快,“你准备好了吗”就成为他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口头禅,成功地形成了“准备第一”的公司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自然而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创业一点通:

要想在竞争中走在前面,关键并不在于走得早,而在于在整个行进的过程中都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证你走得快、走得稳。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经说过:“我从不干被人称作勇气可嘉的事。”没有做好准备的事,哪怕再诱人,他也不会去冒险。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弹尽粮绝的战争。当当多数国内企业家仍为面临的各种发展困局而绞尽脑汁时,柳传志早已经为企业的生存、改制、交接班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最为完备的方案。做好准备,使联想不断获得胜利。所以,创业者要想走在对手的前面,就必须先弯下腰来,系紧鞋带,为加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