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医人生
51049600000016

第16章 21中医之见

“爷爷,你说,现在种这东西能赚到钱,不比冒着危险去爬高山找野生的好得多吗?换了我是农户,我也会种,而不是整天爬山去找那些少得可怜的野生羌活。

爷爷,你要这么想,要是国家不定性,以野生的为主,这野生的都没了,那么大量需要羌活的这么多家药厂不都损失惨重?包括我们在内,估计都欠下还不清的债。而且要是国家不定性,你觉得在没有原料的情况下,就不会有人收吗?就象姑姑要是不收了这批羌活,你说有没有人收?只要有钱,就会有人去做,谁都挡不住,国家就是三申五令,一样会有人敢顶风而行,这是人的生存法则。

药厂要生存,药农要生存,收购商也要生存。大家都能生存的情况下,这就是最大的得利。国家就是颁布禁令,也止不住人要生存的脚步。追根究底,谁也没有错,只是当初步子迈出去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太多,也低估了很多事情,所以就催生出了新的东西。”

“唉,道理谁都懂,可是这心理还是难受啊,这个坎过不去,就没有别的办法吗?”爷爷其实都懂,可就是要找到哪怕是一点点认同,心里也会舒服一些。

“办法当然有。就是组织药农去找适合的生长地方,提供给他们适合的品种,再用适合的种植方法去种植,就是用那些古老传承下来的经验来种植管理,那么就能够解决你这个问题了。”

“这个说得是容易,可是要去实现,这其实要有多难你想过吗?”姑姑也想啊,可是她力不从心。

“当然会很难,特别是在现在,估计你要找人种都找不到。更别说去找大风又阴寒冷湿之地,那种地方又不适合人居住,谁愿意去吃苦啊?”

“那这种不现实的办法说来有什么用?”

“只有这样才能让爷爷心理舒服啊。而且如果以后中药还想存在下去,这是必然之路。”

“怎么说?”中院长有点感兴趣。这个问题困扰着中药界一直没法解决,很多大能都在想解决啊,可是一旦执行,涉及的太多太复杂,也基本上中途而废。

“其实我觉得野生羌活能种啊,既是野生,种下去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去打理,让它自然生长,定期定点的去查看就可以了。要不试试?”中医的妈妈进门就听到了中医说的,这时接了一句。

姑姑翻了个白眼,没接话。这做娘的就是偏心儿子。

“爸,你说这样的中药现代化是算中医还是西医?”

“你说呢?”

“要我说,它是四不象,不中不西,也是被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催生出来的产物。如果中药有统一标准,那早在几千年我们先辈就会统一出来了,可是并没有。而且中医在开方治病的时候,都是因人而异,因病施治。这也说明了大多数中药并不能象西药一样的量化。如果那样,也就成了一粒药治百病的万能金丹了。

可是大量药厂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创造着。这对国家来说,绝对是好事。可是药厂以提炼成份成药的作法,并不是中医的东西。这是西药的典型成药法。但是,现在的药厂制做出来的药,只要有中药材料在内,一律冠以中成药。可实质上,生产的方法完全就是西药的生产方法,这种药相当大一部分人吃了之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根本没有效果。因为我们要开出一付中药需要合适的配比,还有针对的选取药材,并没有工业化的那么简单一刀切。

而且就羌活来说,家种的跟野生的成份有部分相似,这个药厂可以提取出来用,可是真正发挥药效的并不是提取出来的这些部分成份,而是羌活本身经过自然生长中长年累月为抵御风寒冷湿而蕴育出的精华之间相互完美配比,并不是单一的哪种成份就能让它能有这种奇效。这种奇效并不能提取,也就是说到底起作用的是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能够分析出来。

再通俗点说,就把这种家种的拿到一个大风冷寒阴湿之地去,家种的都活不了,又怎么能有野生的药效呢?既然有部分相似,那怎么到了老家就死了呢?那就说明这玩意不过是叫同一个名字,可是家种的根本就不能抵御风寒湿冷,根本就没有药效。

那么提取出来的算什么呢?西药吗?肯定不是,西药肯定不承认。中药吗?在中国生产,可以叫中药。中国产的药,可是却不是中医用的中药。

中医所开的所有药方,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求所使用的中药要有药效。所以中药对入药的药材有着严格要求。从种植到采收,到炮制,存储,方方面面都必须符合要求,最后的成品才能合格入药。

这就与只凭成份入药天差地别了。也就回到刚开始的问题,变异的羌活还是羌活吗?没有了药效的药还是药吗?这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那么,在这种定性与体系之下量化生产出来的药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四不象。它既不是中药也不是西药,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而是中药材跟西药方法催生出来的新物种。中西结合药。它并不要求有中医的药效,只要求有这种成份就足够。

它们叫做中成药,只能说是有中药材成份的药。并不是真正的中药。这或者是将来发展之路,一门新的学科。其实就是中西医结合,至于怎么结合,谁吞并谁多一点,长得更象谁,那就看谁更有钱一点了。

姑姑跟爷爷的争论也可以统一了,姑姑就拿这个当一门生意来做,爷爷呢,也不用再纠结什么药效,什么不能入药,国家都明文定性没问题,您老就别瞎操心了。这可是GDP的问题。

不过,还有一点,姑姑你要知道,要是药治不了病了,你觉得还有谁会去买这种药吃呢?当然如果你走的临床,临床用药这么多,把你的药当小点心小零食吃吃也可以走量,可是能长久吗?姑姑,眼光要看远些。”中医一口气说完,才停了下来。竟然感觉自己在给中院长交毕业论文一样。

中医没想到的是,等到他毕业的时候,还真的就以这个为命题完成了毕业论文。真的是超强的第六感。

“嗯,说得对!”爷爷一听这么一大段话说完,虽然还是气不顺,但也认可一一的说法,不就是一门生意嘛。

可嘴里这么说,心里真能放下吗?